试论七贤形象在宋诗中的发展
2014-03-21郭永勤
郭永勤
(黄淮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试论七贤形象在宋诗中的发展
郭永勤
(黄淮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竹林七贤在后世文学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宋代出现一批描写竹林七贤的诗歌,如曾巩的《多景楼》、李元膺的《洞仙歌》等。从现存的作品看,七贤形象在各个时期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是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不同,同时宋代各个阶段也不同,主要原因大致可归结为社会经济、文化思潮及诗人的身世经历、心理情感变化等几个方面。
宋代诗歌;竹林七贤;形象变迁
竹林七贤作为中国古代极具代表性的文人团体,历来以其率真洒脱成为后世效仿和关注的焦点。近代以来,关于竹林七贤的研究极为丰富。有从竹林七贤的政治思想方面着手进行研究的,如郭熹微《从竹林七贤看魏晋之际名士的政治心态》;也有学者从文献记载方面研究,如王淑梅《戴逵〈竹林七贤论〉探微》等;还有的从竹林七贤成名由来、庄学接受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已有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宋代诗歌中竹林七贤形象的研究就很少有人涉足。本文尝试对宋代诗歌中七贤形象做简要的分析。
一、 宋代诗歌中竹林七贤形象发展概况
宋初诗人传承唐风,所作不出中晚唐范围。这一时期的诗歌中关于竹林七贤的形象几乎乏迹可循。其中曾巩《多景楼》“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1]55尾联以唱叹的语调,抒写了个人的感受和襟怀。嵇康《赠秀才从军》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附仰自得,游心太玄”之语,表现一种心与道俱的高犷自得情怀。曾巩在诗歌中化用嵇康的诗句,表达了对嵇康旷逸不羁、潇洒恣肆、崇尚自然的推崇,也表达了诗人心羡鸥鸿的抱负。
北宋后期诗歌创作呈现繁荣景象,名家辈出,关于竹林七贤的诗作比较多。如黄庭坚《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2]55颈联两句作者巧用典故,《晋书·阮籍传》:“(阮)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3]1359由此可见阮籍是一位率性而为性情耿直之人。作者在此借“青眼”言事,也说明作者认同甚至赞扬阮籍的率真个性。苏轼“读书头欲白,相对眼终青”、黄庭坚“故人相见尚青眼,新贵如今多白头”“看镜白头知我老,平生青眼为君明”“江山万里将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身更万事已头白,相对百年终眼青”,[4]亦用此典故。陈师道《别黄徐州》:“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自不工。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5]155全诗抒写进退两难的处境,诗人因苏轼推荐,1086年任徐州教授,至此从政十年,却因党事被罢职,故有途穷之感,用阮籍旧事自况。《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3]“白头未觉功名晚”两句顾念今昔,深蒙黄徐州以青眼相加,这知己之情,尤为可贵。范讽《题济南城西张寺丞园亭》:“园林再到身犹健,官职全抛梦乍醒。惟有南山与君眼,相逢不改旧时青。”[6]1卷竹林七贤傲岸耿直,他们看不惯黑暗,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追名逐利,这一点在嵇康、阮籍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青白眼”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七贤刚肠嫉恶、轻肆直言的刚烈个性。
南宋前期,经历了靖康之变的洗礼,南宋诗人创作视线大多转向了灾难的现实,诗风也随之变化。这一时期,诗歌中竹林七贤的形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爱国者的形象。女词人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她的生活遭遇、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大变化,创作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调惆怅、深衰入骨,流露出对中原故土的怀念和爱国主义思想。如《咏史》:“两汉本继绍,新室台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7]126据史料,山涛为选曹郎,举嵇康自代。嵇康答书拒绝,书中备言自己不堪流俗,“每非汤武而薄周孔”,为世教所不容。司马昭以为借口,杀害嵇康。易安此诗,或赞许其识见魄力,或批评其以殷周比王莽为不伦。其实嵇康非薄汤武,只是借以否定司马氏。易安用作典故,实质在于肯定南宋的正统地位而否定张邦昌、刘豫的傀儡政权(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钦宗被废,贬为庶人。七日,徽宗被迫前往金营。金朝另立张邦昌,建立一个名为“大楚”的傀儡政权。这对爱国的易安居士来说自然是既愤慨又强烈反对的)。此时,李清照更将嵇康看成是维护正统的义士。
第二,寄情山水的潇洒之士。竹林七贤在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下不免有避世倾向。他们以悠游山林的洒脱形象出现在宋代诗歌中。戴复古《思归二首》之一:“疏懒无成嵇叔夜,清狂似达贺知章”,言辞中表达出对嵇康疏懒闲适的潇洒生活的向往。陆游“自怪嵇康如许懒,人怜范叔不胜寒”(《衰疾》)和“养生吾岂解,懒或似嵇康”(《小室》)中嵇康的形象也定位在慵懒恣意悠闲自在。据姜夔的词作《角招》的序言中:“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语极沉痛。“一行作吏”,指俞灏出仕做了小官。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8]1756姜夔语意本此,希望自己和朋友能像竹林七贤那样共享山林,品琴曲之乐。
南宋后期,开禧北伐失败后,宋金媾和,抗金声潮出现低潮。一些布衣文士无计政治进取,以吟啸江湖相尚,竹林七贤在这期间的形象可概括为休闲的隐士。如赵师秀《薛氏瓜庐》:“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阮籍《咏怀》:“昔闻东陵瓜,尽在青门外。”南宋王朝不思进取,偏安江南一隅,这令越来越多的文人对政治感到失望。他们流连光景,吟咏田园生活,甘于清贫寂寞的隐逸生活。阮籍的闲适成为他们书写并追求的境界。在诗人看来,阮籍“昔闻东陵瓜,尽在青门外”所描绘的安适与旷达生活才是他所追求的。同一时期的词人史达祖在《龙吟曲》里也谈到:“道人越布单衣,兴高爱学苏门啸”。
总体而言,宋代诗歌中对七贤的直接描写比较少,化用其作品词句或引用由七贤延伸的意象比较多。
二、七贤形象在宋代各时期变迁的原因
竹林七贤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变换而不同,宋代诗歌中竹林七贤形象变化最终是通过诗词作者们心态变化来实现的。而影响诗词作者们心态变化的因素极多,经济、政治、思潮、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的遭际等等。
(一)社会因素
北宋初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宋代统治者把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为文人施展抱负提供了舞台,因此七贤以积极向上的形象出现在曾巩的诗中。而北宋后期经济持续发展,但朝政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熙宁时,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了产生巨大影响的王安石变法,但是后来遭到保守派反对而废弃。复杂的政治现状激发了人们对清明政治的渴望,“青眼”意象的多次引用表达了这一时期诗人们好恶分明的心理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经历靖康之变进入到南宋,当权者长期执行求和政策。七贤以维护正统的爱国者形象出现能充分表达诗人的愤慨和爱国之情,而七贤隐士的形象则充分表达了文士们对统治者的失望。
(二)文学因素
宋朝前期的文人试图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复兴儒学,重建“道统”和“文统”。创作心态上内向收敛,追求平淡清远。曾巩的《多景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想,七贤崇尚自然的高雅形象出现在诗中。北宋后期是文学思想的变革时期,经世致用的思潮兴起。文人们渴望在政治上一展抱负,受到挫折后寄希望于有识之士的青眼相看无可厚非。而南宋后期,民族矛盾趋于和缓,程朱理学结束了以往与各家学说并行、有时还遭到排斥的局面,成为官方正统哲学。这要求作家具有贤者的浩然正气和自律、克制情欲的人格修养。这一时期的创作以吟咏性情之正为宗旨的理学诗为流行,完全用道德伦理价值取代诗文的审美价值,这并不符合文学思想发展的自身要求。因此非官方的在野江湖诗人和布衣词人的创作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学思想的发展主流。文士们无心朝廷,流连于山水江湖,因此赵师秀诗中的七贤形象是隐逸之士。
(三)个人因素
如黄庭坚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神宗“熙宁变法”后苏轼贬谪在外,新党中也发生矛盾,黄庭坚自是不满,且又因修史“多诬”遭贬。因此,在引用由阮籍衍生而来的文化意象里,他不仅表达对七贤率性而为好恶分明的赞赏,更表达对识人伯乐的渴求。同一时期贺铸晚年忆起少年时代任侠生活,回想自己仕途失意,爱国壮志难酬,悲愤之情渐起。一首《六州歌头》“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化用嵇康《酒会》、《赠兄秀才入军》中的诗句,于游山逛水、抚琴送客中宣泄报国无门的悲愤、沉郁之情。
三、宋诗中七贤形象与前代的异同
竹林七贤的形象不仅在宋代各个时期不同,与魏晋时期、唐代七贤的形象也不尽相同。
(一)相同之处
1. 崇尚自然,寄情山水
比如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嵇康,因其政见与司马氏不合,为避祸保身,遂寄情于山水,悠游于竹林。他崇尚自然,长于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在唐代诗歌中,如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县闲居)》(498卷)诗中“长羡刘伶辈,高眠出世间”,“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寄王度居士》)(497卷),都从寄身于山水自然等方面表达七贤在这一时期的形象。七贤同样的意象在宋代诗歌中也有表述,如黄庭坚的《登快阁》、姜夔的《角招》等等。
2. 寄酒为怀
在政治上与嵇康一致的阮籍,虽然早有济世之志,但终觉报效无门,只好远离是非、明哲保身,以悠游山水、赋诗言志、沉迷于醉乡为务。七贤这一形象在唐代诗歌中的描述为“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陆龟蒙《秘色越器》)(629卷)、“有酒刘伶醉,无儿伯道穷”(李中《赠严司直》)(708卷)、“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李贺《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017卷)。在宋代诗歌中七贤这一形象也被描述为“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等等。
3. 闲士
唐宋诗歌中都有关于七贤闲士形象的描写。唐代诗歌例如卢纶《落第后归山下旧居留别刘起居昆季》(276卷)“潘岳方称老,嵇康本厌喧”, 李端《山中期张芬不至》(285卷)“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等等。宋代诗歌如赵师秀《别徐黄州》中也表达七贤闲居隐士的意象。
(二)不同之处
1. 与魏晋时期七贤形象相比
宋代诗歌中对七贤脱略礼法、服药之举、佯狂之态并无过多的描写。而对于其他方面的描写较多,比如竹林七贤好饮,史书上关于竹林七贤饮酒的逸闻趣事不在少数,阮籍醉酒推脱婚事、阮咸与猪共饮、刘伶醉酒升天。宋代诗歌中不乏关于七贤饮酒的诗篇,比如贺铸《将进酒(小梅花)》“高流端得酒中趣,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等等。
2. 与唐代七贤形象相比
唐朝诗歌中七贤多以慵懒闲适的形象出现,如白居易《秋斋》诗中“阮籍谋身拙,嵇康向事慵”;阮咸则侧重表现他的音乐造诣,被看成一代乐圣;而宋代诗歌中七贤多以傲岸不羁的姿态出现,如以引用阮籍“青白眼”典故的诗词较多出现,像李元膺的《洞仙歌》、黄庭坚的《登快阁》等等。因此整体看来,宋代诗歌中竹林七贤形象与唐代相比,多了一份激愤难平,少了一份安逸恬淡。当然,唐代诗歌中七贤也常以不得志的悲愤之士形象出现,如王绩的《醉后》(037卷)等。宋代诗歌则较多地描写七贤傲岸耿直、棱角分明的个性。
3. 与魏晋、唐代相比
由于宋朝饱受外来侵略使人民流离漂泊外乡,甚至政权分裂,七贤首度以维护正统的爱国者形象出现。
综上所述,宋代文人不仅接受、沿用了竹林七贤原有的形象,更丰富了七贤形象的文化内涵。宋代诗歌中七贤形象的发展是竹林七贤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祝尚节.译注. 曾巩诗文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0.
[2] 吴言生,杨锋兵. 解评. 黄庭坚集[M].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
[3] (唐)房玄龄,等. 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陈伟文. 苏轼佚诗辨伪[J]. 国学学刊,2010(2):137-140.
[5] 刘乃昌.宋诗三百首评注[M]. 济南:齐鲁书社,2004.
[6]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全宋诗[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 刘振鹏. 李清照文集[M]. 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
[8]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65.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ven Sages Images in the Song Dynasty
GUO Yong-qing
(School of Cultural Media,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463000, China)
Seven Sages of Bamboo Grove had a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later literature. There appeared a number of poems describing them in the Song Dynasty, such as Zenggong’s “multi-jing House”, Li Yuanying’s “DongXiange” and so on. There are wide differences of the images of Seven Sages in different periods based on the existing work. First images described in the Song Dynasty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nd the Tang Dynasty, meanwhile images also vary in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main reasons can be broadly attributed to the factors of socio-economy,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trends and the poets’ life experiences and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changes.
Poems in the Song Dynasty; Seven Sages of Bamboo Grove; image changes
I207.227
A
1674-9200(2014)05-0054-04
(责任编辑 田景春)
2014-04-01
郭永勤(1981-),女,河南驻马店人,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