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责任、使命与角色定位
2014-03-21熊荣元
熊荣元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责任、使命与角色定位
熊荣元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不断发展,高校的功能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拓展和丰富起来。这既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在不断适应社会需要过程中对自身功能的调整和充实。作为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发展主导力量之一的高校教师,应在国家、社会及其公众当中担当起道德标杆、社会导师、知识引领、行为示范和意见领袖的作用,扮演好言传身教的育人者、授人以识的传导者、纳人以虚的亲和者、率人以先的创新者、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文化自觉”的传播者、人格独立的评判者的重要角色。
高校教师;责任使命;角色转换
就随波逐流或所谓时尚观念而言,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免染上时代的烙印,高校教师当然不能免于这种魔咒,这无可非议,也恰好印证了先贤“与时偕行”的卓见。但是,某种职业的诞生往往是人类社会最根本需求的自然产物,是人类生存乃至发展的自觉选择亦或超前选择、超隔阂选择的结果,是这一职业之所以为这一职业的先决条件,也是“与时偕行”的精髓所在。不失本真,方能“与时偕行”。这一点,并不会因为某一时代而改变,一如农民种好粮食,工人生产工具,军人杀敌卫国,商人互通有无,官员廉洁奉公,学生求知问道等等。教育中的高等级阶段就是人类生存乃至发展的自觉选择亦或超前选择、超隔阂选择应该得到的最基本或最大实现的教育,高校教师就是实现这一教育的先觉、先行和先导,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当然,我们由哲学层面言及高校教师的普遍意义,并非想要以此否定特定阶段高校教师的责任使命与角色定位,而是为下文的枝叶乃至鲜花培植必要的根与干。无论何时何地,高校教师都应该也必须是人类生存乃至发展自觉选择亦或超前选择、超隔阂选择应该得到最基本或最大实现的教育的先觉、先行和先导者。但是,这个基本理念必须面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等等的差异性取舍,因而过程纠缠,结论纷纭。基于此,我们不欲涉及纯意识形态的高校教师本体论问题,也无法在篇幅内充分体现这一问题在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中的诸多方面,只能在现实与一般的层面对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责任、使命与角色定位问题略述己见。
一、新形势下大学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不断发展,高校的功能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拓展和丰富起来。从大学刚出现时培养人才的一维功能,到增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功能,再到当下增加的文化引领功能,这既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在不断适应社会需要过程中对自身功能的调整和充实。关于高校教师之责任与使命的话题,学界多有探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基本是从高校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作为研究者的责任与使命的角度进行的。笔者认为,高校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是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其责任与使命应该是把自己的知识、智慧以至充溢的思想和精神的人格力量用于造福国家和社会,从而在国家、社会及其公众当中起到道德标杆、社会导师、知识引领、行为示范和意见领袖的作用。
(一)应对社会及其公众起到道德标杆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很多人抛弃信奉多年的集体主义、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等观念,转而追逐金钱至上、自我第一、损人利己的人生观。在这种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中,教师行业也出现了一些人下海跳槽、弃教从商的波动,甚至在高校教师中还出现了理想信念的丧失、热衷于教育的实用追求、学术腐败、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等现象频出,高校教师的理想主义精神似乎早被抛之脑后。如此等等,都给中国教育和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的震荡。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兼容高学历与高学问、知识广博与知识专精的群体,高校教师要能够保持品行的高洁和精神的纯净,在社会发生价值观混杂、经济利益惑乱的情况下,既能以自身犀利的笔触和言辞抨击社会存在的不道德行为,警示一些可能出现的危险倾向,维护社会发展的健康轨道,同时又要在一些利益纷争面前,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树立起守德、谦让、超脱的榜样形象,使高校教师成为人们心中高洁的群体,让高校教师形象的展示对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人们行为的约束发挥重要的标杆作用。
(二)应对社会及其公众起到精神导师的作用
今天,在社会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初步确立,人们的思想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发生困惑的情况下,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应承担起指导人们正本清源、辨浊析清的作用。高校教师应通过对各种社会和自然现象的深度研究,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来指导和提醒全社会正确应对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帮助校正社会发展的方向,把人们关注的目光转向义利兼顾的理性轨道上来,及时地教育社会大众正确地看待社会发生的新变化、新情况,以知识分子特有的责任感来指导全社会正确抉择。同时,应以超卓独立、理性冷静的姿态,对社会发展节奏,对大众思想困惑进行廓清,对冷却狂热拜金等起到重要的精神导师的作用。
(三)应对社会及其公众起到知识引领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成为主流,创新科技被全社会提倡的大形势下,高校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成为这一浪潮中的先锋群体,执著地研究专业知识,以自身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前卫研究和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对全社会兴起尊重知识、崇尚科学,推行科技创新、仰止思想创建的风气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让社会公众从内心深处对高校教师行业产生向往和羡慕之情,让“高校教师”成为备受社会推崇的称呼,让高校教师成为社会上最高尚、最阳光的知识群体。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对社会及其公众起到知识引领的作用。这种知识引领的作用越大,高校教师的形象就会塑造得越好,高校教师的良好形象就会对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产生更为积极的效应。维护和发扬高校教师的这一形象,是每一个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四)应对社会及其公众起到行为示范的作用
俄国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塑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该当是这种人。”这句话蕴涵着深邃的哲理。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其思想情感、为人处世、治学态度、学术观点、授课方式、语言运用、言谈举止、着装服饰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都会令大学生甚至社会公众对教师产生一种结论性的看法。因为大学生已是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他们的模仿性、冲动性很强,会依据自身初步形成的世界观,针对授课教师所展示的形象来判断对大学教师的信赖程度,决定对某一门课程、或者学科的认知与倾向,甚至会决定他们的就业、创业方向。因此,高校教师必须随时随地注意自身形象,在社会及其公众中起到行为示范的作用。
(五)应对社会及其公众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
从传播学意义上看,“意见领袖”通常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信息传播者。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直接联系着社会实践。教师对学科前沿问题的判断、对社会各种现象从专业角度的分析、解释,提出的建议、对策等,都会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甚至对国家政策的调整与制定也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在面对公众发出自己的声音时,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且极为慎重地表达出来,否则不恰当的言论与表现会令社会公众对高校教师群体形象产生偏颇甚至负面的看法。高校教师在面对社会,将自己的知识、观念直接实践于社会时,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身份具有特殊的意义。大多数情况下,大家会视高校教师为专家,很是尊重,甚为信赖。因而,高校教师应格外关注自身形象,既要以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盈的思想观念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更要以自己真知灼见、真诚雍容的表现为教师队伍增光添彩。
二、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角色转换的正确定位
早在1000多年前,韩愈老先生就已为“师”这一崇高职业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传道、授业、解惑”正是为“师”的三重根本角色。可以说,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韩愈老先生的定义无疑是对教师职责和角色的最佳概括。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激烈的21世纪对高校教师的角色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高校教师要顺利实现自身理应担当的职责与使命,就必须完成一系列的角色转变。窃以为,21世纪的高校教师至少应扮演好以下几重重要角色。
(一)言传身教的育人者
大学教育是一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活动,培养高层次合格人才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天职。因此,高校教师应首要扮演好担当好的角色就是言传身教的育人者的角色。
高校教师应塑造的育人形象,从根本上说属于高校教师的本色形象。塑造好这一本色形象,教师须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为此,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养。高校教师“育人者”的形象,所体现的首先是自身人格的魅力和自身道德修养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教师应自觉成为自我崇高精神世界的引领者,必须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修养从哪里来?笔者的答案是来自于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真”就是要诚实守信,公平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高校教师,最基本的德性就是自己要“求真”,从而激励学生求真和学做真人。教师为人师表作为一种人格道德示范,不仅蕴涵着真,还包含一种更为高尚的善:那就是把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当做自我职业人生的目的,并为之无私无悔地奉献,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有教无类,爱生如一。而且这种爱是博爱,是大爱,而不是毫无原则的偏爱和溺爱。当今社会世俗化普遍存在,如一切向钱看、职业道德沦丧、不良风气蔓延等等,尤其很多大学生精神空虚、胸无大志、趣味低级、行为粗俗。那么作为高校教师,就要用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言传身教,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学生融入到清新高雅的主流文化中去,自觉抵御社会世俗化的不良影响。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用正直、善良、友爱的朴素人格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为他们做出示范,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教师塑造好“育人者”的形象,还必须努力做到勤勉致知、严谨治学。教学作为开启学生心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对教师自身有很高的要求。古人倡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毛泽东说:“要当人民的先生,先当人民的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严谨治学要求教师研究学问要持严肃谨慎、求真务实的态度;要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谦虚谨慎,善于博采众家之所长。具体而言,高校教师要达到勤勉致知、严谨治学的境界,首先要信心立志,坚韧不拔。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这种信心源于坚定的自信。教师的自信是建立在正确的理念与丰富的学识之上,对自我判断的一种充分认可和毅然持守。有了自信,我们才会发现自身的种种潜能;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拥有成功的心理依托;有了自信,我们才会铸造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有了自信,我们才会创造教学工作的非凡业绩。教师在树立了自信的基础上,应虚心求学,勤勉致知。孔子将读书学习分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个层次,这是读书求学之道。在学习过程中,应采取“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态度,通过虚心求学,严谨治学,勤于实践,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从而达到勤勉致知的境界。
(二)授人以识的传导者
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学术创新,亦即在专业上有所成就。每一个高校教师走上大学讲坛,都不能照本宣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是应该以自己独到的思考角度阐释复杂的理论与实践命题,让自己的思想火花迸发和连动于学生的思想中,在讲授知识过程中,丰富学生学识,理清学生思路,提升学生能力,提炼教师自身积累。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做到勤于治学、精于思考,在自身的专业领域中勤耕不辍、精犁细耘,立一家之言,成独家之说,令学生在了解专业知识基础上,从任课教师身上获得更加广阔的视角和深化的机理。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只有勤耕不辍,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不断精益求精,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子。康有为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教育家,他于1891年创办“万木草堂”开始讲学,每日在课堂上讲学四、五个小时,每论及一事,必上下古今以究其沿革得失,多引用西方欧美国家之事例以比较阐释,故其培养的学生大多视野开阔、思想自由、知识丰厚。在“万木草堂”讲学的4年间,培养出了像陈千秋、梁启超等一代大思想家、大学问家。据史学家、云南大学教授李埏先生回忆,当年陈寅恪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开讲前开宗明义:“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虽然是大师的风格,常人难以企及,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高校教师绝不仅仅是将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经过深入思考后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高校教师面对的授课对象是有一定成熟度的青年学子,授课内容脱离了应试教育的固定、统一的课本限制,完全不同于中小学的教师,如果高校教师在本专业的知识范畴中难以深化拓展,难以提升创新,而是一本教案用到底,以自己的不变应学生之万变,那这样的老师绝对配不上“高校老师”的称谓。这样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只能称作“匠人”。谈到这个话题,笔者便想起近代思想家梁漱溟先生与北京大学的故事。1917年,24岁的梁先生成为北大教师,可7年后,年仅31岁风华正茂的他却毅然决然离开了北大。后来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因为当时的教育不对头,先生对学生毫不关心”,“教育应当是着眼于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走人生大路,于身体的活泼、心里的朴实为至要”。梁先生的话,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思想与精神,引领学生身心的共同完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高校老师,这样的高校老师才真正具备“立人”的资本。
(三)纳人以虚的亲和者
长期以来,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形象,从内在方面说已逐渐形成了一般性的看法,即高校教师在思想道德、治学理念、学识水平和人品操守等方面均表现出这个社会中素质较高、修养良好的优秀群体风范,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他们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固执己见、文人相轻、自视清高、偏执过敏的弱点。这些弱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一群体大踏步前进的步伐,需要他们在与同仁、学生以及社会的相融相通中逐渐完善自身。作为高校教师,可以说每个人在学术上都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尽管内心都对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有较强的自信,但我们必须得承认的是,一个人无论你学识有多高,都仅限于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仍有需要向别人学习的地方。在这一方面,当年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大家熟知,斐声中外的西南联大,虽然大师云集,名家荟萃,师承有别,学说各异,但终能“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敬互爱,相得益彰,互相学习,虚心求教,切磋学问,共同发展;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成就水平,组成的却是五色交辉、异彩纷呈、学术兴旺的壮丽图景。如在互相听课上,冯友兰先生听汤用彤先生讲魏晋玄学,堂堂不缺;闻一多先生听沈有鼎先生讲《易经》;王竹溪、沈有鼎教授听唐兰教授讲古文字学……如此等等,不及备述。教授之间还存在跨学科合作的情况,如汤佩松先生和王竹溪先生,一位是植物生理学家,一位是物理学家,亲密合作,共同研究,做出成果,几十年后仍被国际学术界所推崇。所有这些,在历史时空中的存在都将是永不消逝的,更是我们当今高校教师应该永远学习和践行的风范。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由于长期独立耕耘于自己的学术领地,疏于与外界发生联系,因此易形成自我清高的局限认识,也没有与外界开展广泛联络的积极性,虽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一些教师积极走出校门,投身于社会服务之中,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结合,但是仍有相当部分的教师讷于富而迟于行,不愿意与社会各色人群打交道,这成为影响教师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良好高校教师的形象应是得到社会公众内心认可、确有好感的真实反映,应该主动地与社会公众结缘,积极寻找通过自身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机会,走向社会、服务大众。同时应以虚怀若谷的心态,沉下身子谦虚地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诚心与各种人群打交道、交朋友,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在社会、学生及其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亲和形象。
(四)率人以先的创新者
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是一个走在社会和科技发展最前端或最前沿的群体,故此,必须培养敢为人先的有为精神,突破旧观念,探索新路子,超越原水平;必须善于把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不但要适应社会,更要先于社会,把握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必须培养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创新是一种动力,只有勇于创新,才能在执着追求中紧跟时代潮流;创新是一种胆识,只有勇于创新,才能在不懈探索中始终站在发展的前沿;创新是一种精神,只有勇于创新才能在顽强拼搏中争创一流业绩。试想,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何以能引领学生不断攀登知识创新的制高点,何以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钱学森先生曾回忆说,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在北京师大附中,六年师大附中的学习对他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当时数学老师傅仲孙特别提倡创新,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如果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有创新,就给100分,还要另加奖励。钱老人生中的第二个高潮是他在大洋彼岸的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时候。他曾说,那是“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的地方。“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应该说,钱老在美国是遭受了不公正待遇的,回国后再没有去过美国,但他对加州理工学院的教育和教师是非常肯定的,特别是从冯·卡门教授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创新性启发。因此,笔者认为杰出教师的过人之处,就是能够在平凡的教学点滴之中,探索教育的真谛,追求事业的卓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兴趣,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氛围,使美好的教育理想真正变为现实。高校教师扮演率人以先的创新者的角色,还要力求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理念有序地介绍给社会,甚至可以在众人沉醉的时候当头棒喝,以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担当起引领风气、开创技术、更新观念的使命。同时,还应积极捕捉社会发展的前沿动态,在思想和行为上走在社会的前列,立于时代发展的潮头,成为引领社会和带动社会公众向前行进的先锋,在全社会树立起开放先进的崭新形象,在引领社会发展中进一步赢得社会的尊重。
(五)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终身学习是在20世纪90年代极其广泛而深刻的时代背景中首先由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谋求对社会巨变的适应性。现代人命中注定必须面对持续多样的变革,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形成的信息和知识的爆炸式膨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不终身学习,就会被知识和信息的海洋所淹没。教师在历史上曾被称呼为“教书先生”。这里的“教书”指的是职业内容,“先生”是对教师职业的尊称。而“教书”者必须向学生提供“可读”之书,必须以自身的勤于“读书”为前提。大学教师则更要将读书深化到潜心“研书”、严谨“著书”,并以其毕生精力去探究高深学问,去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去塑造终身学习者的形象,去修炼终身学习者的境界。而实际上,关于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者的形象的问题,早在农耕经济时代,中国古代的俗语中就有“秀才不怕衣裳破,就怕肚里没有货”的说法。宋代诗人苏轼的好友黄庭坚也曾有言:“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以及古诗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此等等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唯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方可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自身独特的气质,提升个人魅力以及在社会的影响力。
要做到终身学习,就必须热爱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把生活中平常的时光转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自觉地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转化到自身学习的行为中来,切实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关于这一问题,这里特别强调三个要素:首先,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人处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人在一生中出于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出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出于对人的生活质量、人的尊严和生命价值的追求,自我意识不断觉醒,这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最佳选择。学习与人的生命共始终,终身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人一生的学习中,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才符合学习活动本身的规律,也只有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其次,学习贯穿于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人是生活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和人都在变化,人要适应社会变化,要促进社会发展,要与社会在动态中达到平衡,学习必然会贯穿于人一生的全过程。再次,强调个别化和个性化的学习。人的千差万别,决定了学习行为的多样性。上述要素和特征,同样适用于高校教师作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的形象定位之共性要求。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导者,同时自身也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者。高校教师的学习,既要体现终身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开放性学习、网络化和电子化学习,做好学习规划,完善学习管理等终身学习的共性要求。同时高校教师作为高深学问的研究者,还应始终如一、一以贯之地体现出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等学习特征,应自觉地将高校教师所应具有的独创精神、批判精神、探究精神,渗透在一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让学习释放出内在的创造价值。
(六)“文化自觉”的传播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便是全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前哨”。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曾说:“大学至高无上之处在于给人们提供了机会:它给人们提供了改良文化、延续生命和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个人和智力平台。难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吗?”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便在部分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这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传承发展民族根脉,来为民族的文化自觉呐喊、传播。
何为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的解释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起源、历程、特色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如今,文化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已深深融汇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实际上,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哲学家贺麟先生就指出,中华民族的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振兴……民族复兴本质上是民族文化的复兴。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2005年也曾说,中国大学之一个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唤起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良好的文化自觉是他们今后人生历程和心灵归属的“方向盘”和“试金石”。谁赢得青年,谁就能赢得未来,特别是全球化加速、文化多元整合的环境下,高等学校一定要承担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职能,努力养成学生的文化自觉,进而辐射影响社会大众的文化自觉。而高校教师理所应当是改良文化、延续生命和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个人和智力平台的提供者,成为文化自觉的传播者。但是,要真正履行好、担当好文化自觉的传播者的职责与使命,就必须重新认识大学功能,即由单一重视专业教育转向民族精神的培养和专业教育同时并重;就必须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即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应由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转向文化自觉与能力培养,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文化教育,着力体现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鉴别力。
总之,文化自觉是民族复新的灵魂所在,大学是文化自觉的摇篮、苗圃、高地,高校教师便是文化自觉的先行者、培育者、传播者,这是新形势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角色自觉。
(七)人格独立的评判者
哲学家杜威说过:“知识分子的特征有两方面,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脑力;二是个人对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负完全的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头,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利害。”过去,高校要求教师要努力实现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但随着社会转型和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我们的教师需要具备也必须要具备对社会、文化进行批判的能力。因此,高校教师应是具有社会良知和独立人格的“思想家”、“批评家”。
当前,在多元文化并存和相互碰撞的局面下,很多问题值得高校教师来审视、思考和解答,如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如何传承、创新、发展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如何汲取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和有益成分为我所用的问题?如此等等。再如,在社会领域,该如何看待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变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会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下岗”工人路在何方?如何才能将扩大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工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统一起来,相互促进?如何认识现时代的消极腐朽现象,共产党能否真正解决权力制约与反腐败问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都需要高校教师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和超隔阂的批判精神,以引导学生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和关键阶段作出理性的判断和清醒的选择。
大学是社会良知的发声器。凡有学问的大家,真正的大学者,如梁启超、梁漱溟、陈寅恪等从来没有回避过身处的时代,他们的在场感极为强烈,刚毅坚卓、厚德至爱等高尚品格在他们身上都有鲜明的体现。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学术研究,高校教师都不能从名利出发,而应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客观规律;不对权贵阿谀奉承,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不为取悦于利益集团或领导,不一味歌功颂德,更不能作伪证;面对社会负面甚而所谓潮流趋势必须有所质疑,一旦真理在手,即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当知识分子失去社会批判职能的时候,一般就是社会大灾难的到来之时。尤其是今天,在我们的国家正排除万难昂首崛起的历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一定要努力培养和践行坚韧不拔、卓然不群、刚强果敢的精神,追求真理、传承文明、批判时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担负起高校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使命。
University Teachers’ Responsibilities, Missions and Role Orient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XIONG Rong-yuan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In current world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quickens, knowledge economy, high and new technologies develop continuously, so the functions of universities are constantly expanded and enriched with society’s progress, which i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adjustment and enrichment of its functions in the continuously adjusting process of meeting social needs. University teachers, with good social conscience and one of the dominant forces in social development, are supposed to act as moral scale, social mentor, knowledge leader, behavior model and opinion leader in the state, society and the public, playing the parts of educator of teaching by precept and example, transmitter of knowledge, amiable person with modest manner, innovator at the head, practitioner of lifelong learning, transmitter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judge of personality independence well.
University teachers; responsibilities and missions; role exchange
G645.16
A
1674-9200(2014)05-0075-07
(责任编辑 杨永福)
2014-09-01
熊荣元(1968-),男,苗族,云南马关人,文山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社会伦理、领导力、传统文化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