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光禄大夫左都督正一品总兵官龙天祐墓志铭考释

2014-03-21肖雷

文山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普安墓志铭彝族

肖雷

(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清·光禄大夫左都督正一品总兵官龙天祐墓志铭考释

肖雷

(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龙天祐为清朝前期贵州省普安州彝族世袭土司兵丁总兵官左都督。其墓志铭记述了龙天祐的主要事迹,可谓功勋卓著。康熙十八年(1679年),龙天祐归附清王朝,由于平定吴三桂有功被朝廷赐予总兵官职,时称为龙总兵;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光禄大夫左都督,享正一品衔,葬于现今盘县保基苗族彝族乡垤腊村天桥组。墓志铭内容丰富,叙述详明,详细记载了龙天祐家世和个人的相关事迹,以彰显其功绩。此墓志铭可补史家之未及,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清初;贵州普安;土司;龙天祐;墓志铭

龙天祐墓地位于盘县保基苗族彝族乡垤腊村天桥组,又名总兵坟。

龙天祐墓志铭是亲人追悼他的一种特殊纪念物,墓志记叙龙天祐生平事迹,墓铭乃表彰死者之品德,同属赞颂之辞。龙天祐墓志铭具有一定的石刻艺术和书法价值,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料,能够起到证史和补史之不足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一、贵州普安土司龙天祐墓及墓志铭

(一)龙天祐墓概况

龙天祐墓总占地约180平方米,大体呈圆形,墓用石包砌,墓前原有方石铺就的半圆状拜台,今已开垦为耕地。墓碑立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南向,造型独特,主体部分为四柱三门二重檐牌楼式,正脊为平顶檐。墓碑通高3.6米,面阔5米,通径深1.9米。明间碑面高1.37米,宽0.67米,正中楷书阴刻“皇清特授光禄大夫左都督正一品总兵官大柱国显考龙公之墓”;两次间碑面均高1.25米,宽不等,左为0.53米,右0.49米;碑面上竖行阴刻墓志铭。明间与两次间有石面分隔,隔石面上均高浮雕花草和梅花字格图案。碑座分内外两层,均为束腰须弥座,腰面高浮雕花卉图案。内座高0.54米,座上立明、次间碑面,外侧立四柱,主托墓碑上檐,柱上行书阴刻墓联,明间联云:“永勒丰功光史册,世承天宠奠金汤”;横额书“丰功伟烈”四字;次间联云:“报国心存赤,授符技出蓝”。外座高0.56米,边上亦立四柱,其上通过额枋承托墓碑下檐,明间额枋刻“名垂青史”横批。外座四柱正面均有单面附耳,明间两柱附耳造型其下部原为蹲狮(已毁),狮背托花瓶,瓶上插镂空雕牡丹,雕凿工艺精湛。次间两柱附耳为立鼓卷草式,鼓面高浮雕“金鹿含花”图案。墓碑下檐边角微翘,檐上凿出瓦垅,檐口雕瓦当,檐下高浮雕如意斗拱。此外,在墓碑两次间左右外侧,立有单檐耳墙,左墙毁半,右墙完好,通径高2.1米,墙面上刻满梅花八卦图。龙总兵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基本保存完好,整座墓雕刻工艺非常精湛,墓碑建造属于中原流派,在当时边远少数民族土司的墓碑中极为少见。

(二)墓志铭的主要内容

墓志刻于康熙年间,志石阴刻楷书,正前左右都刻有志文,由于历史悠久,饱经风吹日晒,水蚀风化严重。右侧共有12行,左侧共计11行,其文字现摘录如下:

管土司兵丁总兵官左都督龙公讳天祐。粤稽公之流传,荫自神农,相沿至今。黔疆未设,悉皆为先人之故址。水西东川,共同宗派,及后分茅兹土。其始祖元授怀远将军,以开其先;二世祖授宣慰司,以守其土。明授贡宁安抚司,管普安州同知,世皆弗替。越数百余代,暨公之身,一旦振兴,光大前业,竭力建功,矢志报国,皇上特恩,赐予总兵关防左都督号纸。数年以来,汉彝安堵,商贾通行,共乐敉宁,夜不闭户,虽薄海内外,无不向风者,颂圣人之有道。然一隅倾心,使其革面,公之勤劳,不可泯焉。公生于甲申年八月朔十日,卒于庚午年四月十二日。生子三,长子元敬,即应袭者。次子元叙,三子元吉。率皆淳雅知义,英毅轶群,守公之成业,克受其任而不难。乌蒙、沾益、武定、亦佐等,皆公之子女姻亲,繁不及书志。公之元配姬氏,尊可以统早也,书于墓侧,俾后世子孙见而式敬焉,故志之于左。铭曰:维岳之精,维川之灵,诞荫于公,公以振兴,建功于国,笃忠于君,彤庐矢沐恩荣耳。其河如带,其山如励,公则云:佑启后人。康熙三十年辛未岁孟秋月谷旦之吉立。

钦差提督贵州通省学政按察使司佥事加一级,通家张顾行拜撰。

孝男 元敬 元吉

石匠:施昌吉

二、龙天祐墓志铭反映的相关信息考释

(一)龙天祐的家族支系来源

据墓志记载,龙天祐“其始祖元授怀远将军,以开其先”。从元代开始,龙氏家族即是封建王朝所委任的普安地区的土司,是普安地区的统治者。所谓普安,因元朝于此建立普安路而得名。《元史·地理志》记载:“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于矢万户府为普安路总管府。”[1]1466普安路的范围,明代《寰宇通志》普安州条曰:“东至普安卫界百九十里,西至云南平夷卫界百二十里,南至云南广南卫界四百五十里,北至贵州宣慰司界五百五十里。”[2]133其地域包括今盘县、普安、兴仁、兴义、晴隆和安龙、水城部分地区。这一地域位于北盘江流域,彝语称北盘江为“濮吐珠液”,故彝族文献中“濮吐珠液”又是普安地区的专称。

彝族龙氏土司家族支系,《兴义府志》记载:“火济之后十八世,有曰瓮者,有子三人,曰阿轮,曰阿台,曰阿纳,蛮语称其地曰顺帅格(兴义)。又使其子分据今捧鮓地,蛮语称其地曰霭外则(蛮语称州为格,霭外犹言岭外也)。阿台之兄曰轮,居漏江县地,蛮语曰阿外格,即今普安县地。”[3]455又《大定府志》记载:“慕齐齐创业东川,号兜苴,慕烘阿乃居阿旺惹,即普安龙氏始祖。”[4]357据上记载,普安州龙氏土司与水西彝族土司同源,彝语称其为濮吐珠液阿旺惹家,意即在盘江的阿旺惹家。

普安州龙氏土司的族属为彝族,但龙氏土司属彝族内部哪一支系,彝文文献和方志所载甚为混淆,如彝文文献《水西地理城池考》曰:“住在濮吐仲益的阿旺仁家,家住在皮嫩博纪,是德施的子孙,作彝语叫做皮嫩博纪,作汉语叫普安州。”[5]19

其中一支居住在皮尼博、濮吐珠液的彝族家族是慕齐齐的后裔,属彝族默部。而《西南彝志》卷七《德布氏的源流》记载:“濮吐珠液家,有阿星木珠,嫁于纪俄格,濮格老再母。”[6]67原注云:“濮吐珠液,是彝族德布氏的一个支系,住在盘江流域普安一带,彝族史称为濮吐珠液家。”[6]67《宇宙人文论》卷首《漫游皮尼山》记载:“濮吐珠液家是德布氏阿举史娄的子孙。”[7]5

另一支住在皮尼博、濮吐珠液的彝族是慕克克的后裔,属彝族布部。《安顺府志·普里本末》记载:“克(及笃慕第五子慕克克,布部之祖)居于濮,濮即汉之同并,唐之北盘州,蛮曰暴蛮,元之普安。并、盘、暴、普,一声之转,皆即濮也。”[8]303-309不仅认为普安彝族的统治家族是彝族慕克克的后裔,属彝族布部,而且还认为唐之暴蛮部和元之普安,二者为一脉相承。彝文文献和彝文文献之间,汉文献和彝文献之间相互抵牾,使读者不明历史上普安地区的彝族统治家族究竟为哪一个“濮吐珠液家”,而这个“濮吐珠液家”到底是属布部,还是属默部?如此等等,造成研究贵州彝族史的障碍。但现今龙天祐墓志铭的发现,为研究清初少数民族的各个方面,以及解决和梳理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

墓志:“粤稽公之流传,荫自神农,相沿至今,黔疆未设,悉皆为先人之故址,水西东川共同宗派,及后分茅兹土。其始祖元授怀远将军,以开其先,二世祖授宣慰司,以守其土。明授贡宁安抚司,管普安州同知,世皆弗替。”“其始祖元始授怀远将军”事,《贵州通志·前事志》记载:“仁宗四年,以普安路总管益智为怀远大将军,袭普安路总管。”[9]113《贵州通志·前事志》《西南彝志》《水西地理城池考》《彝族创世志》《清实录》等所记载与墓志所记载的相符,其事当为史实。以此作为考证的依据,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清朝前期贵州普安彝族世袭土司总兵官龙天祐的家族支系与贵州水西、云南东川是同一族系,其家族当与贵州水西、云南东川一样为彝族(慕齐齐后裔),同属彝族默部。(2)从元朝开始,龙氏始祖益智授怀远将军,并且世代相袭,后代成为统治普安地区的土官,故《安顺府志•普里本末》所记载“克居于濮,濮即汉之同并,唐之北盘州,亦曰暴蛮,元之普安路”不符史实,唐时暴蛮为慕克克后裔,属彝族布部,元代普安路,则属彝族默部,虽然同属彝族部落,但是为不同的支系;(3)墓志铭上记录了明朝授予“贡宁”安抚司,负责管理普安地区,世代继承土司之职,通过史料同墓志考证,墓志中记载的“贡宁”为后来的普安州。

彝族文献上出现诸多的“濮吐珠液”家族,当与彝族进入普安地区拓殖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对彝族进入普安的历史进行追根溯源,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过去的历史。

《彝族源流》《六祖起源》等文献记载,彝族先民原居住在金沙流域安宁河两岸,后南渡金沙江定居洛宜山,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彝族先民以血缘为纽带的统一体逐渐分解而产生了“六祖”分迁,“六祖”的后裔相继分迁外出,并开拓其领地,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和其他利益。进入贵州的彝族先民,主要是慕克克(称布部)、慕齐齐(称默部)、慕雅卧(称恒部)的后裔,大都从现在云南榕丰、会泽沿乌蒙山脉进入现在贵州的赫章、威宁、毕节、大方、水城、安顺一带,并积极向外拓展。由于普安地区北部与黔西北相连,东与安顺相交,故历史上布、默、恒三部彝族先民都曾进入普安地区拓殖,这就是彝族文献上出现诸多“濮吐珠液家”的主要原因。如《西南彝志》卷十《嘎勒地方》记载:“恒部乌蒙的巨笃额啊切,是德歹濮卧额洛能冬子,移居纪俄格,投亲蓄力量,到濮吐珠液,找族间戈矛”[10]345,“赶濮人的牛,收皮伦的马,夺别人的牛马,做自己的斋”[10]345。借亲戚家族的力量,到普安地区拓殖。

布部进入普安地区的家族较多,《西南彝志》卷八《德布代数的起源》记载,慕克克后裔第九世,名叫体妥糯者,在其幼子糯奎博之世,“阿德布家在普安一带地方,发展得像艳丽的花朵,权势很荣耀巍峨,有君有臣”[11]273,“杀牛议事,征讨濮人,订了规章收租税”为布部糯博奎家族[11]273。《宇宙人文论》卷首《漫游皮尼山》记载:“濮吐珠液家是德布阿举史娄的子孙”[7]5,又为布部阿举史娄家族。布部的另一支默德阿仁成为播勒(今安顺一带)的统治者后,其势力也进入普安地区。从汉文献的记载来看,播勒家族进入普安地区的势力直到元代还有部分仍保存着。《元史·地理志》普安路条说“普安路领和龙、八纳、习旧、普定四部”[1]1466。普定即“普里”,当为播勒家族进入普安者。

众多的布部家族进入普安地区,力量强大,势力发展迅速,普安地区虽有恒部、默部家族,但势力非常弱小,远不及布部,对外以布部为代表。布部家族进入普安地区,建立了奴隶制政权,至今在盘县一带有许多当时留下来的遗迹。

在布部进入普安地区后,彝族默部的家族也从今赫章、威宁向水城一带拓境,据《西南彝志·德施家的起源》记载,默部第六世蒙使已迁徙入扒瓦,即今水城一带;慕齐齐十八世,默部的俄叔必额“使用强弓利箭,到壳液大岩”,“攻武之九城”,“要你的住处,做我的地盘,所有的荒地,我们都要开”[11]273。壳液,彝语指北盘江,默部到俄叔必额时,已进入了普安地区。

《兴义府志》记载:“慕齐齐后十八世有曰瓮者,有子三人,曰阿轮、曰阿台、曰阿纳”[3]455,阿轮居漏江县地,曰“阿外格”,就是现在的普安。彝语称“州为格”[3]455,阿外即普安龙氏祖先阿旺惹的同音异写。根据《彝族创世志》记载:阿旺惹为勿阿轮的第七代后裔[12]207。阿旺惹能成为家族的部号,其在世时可能已在普安地区建立了奴隶制的剥削制度。但从彝文谱牒上看,阿旺惹为慕齐齐后二十五代,其在普安地区建立的家族政权应晚于布部建立的政权,故进入普安地区(即今盘县)的默部家族,在很长一段时间依附于布部,对外以布部为代表,这与汉文献记载相吻合。《安顺府志·普里本末》记载:“克居于濮,濮即汉之同并,唐之北盘州。唐天宝十载(751年)以其地附南诏,统号于失(矢)部。”[13]113唐代宗大历七年(767年)默部家族的势力在普安地区发展得强大起来,在其家族首领阿宋的带领下,逐于失(矢)部而尽据其地,初改号“奇弥部”,后又复号“于失(矢)部”[13]113。“奇弥”即“惹弥”,为彝族对阿旺惹家族的称谓。其复号“于失(矢)部”,与内部部众中仍有相当部分的布部家族有关,因为直至元初,布部的势力仍在普安地区占有一定的比例。《元史·地理志》说“普安路所领和龙、八纳、习旧、普定四部”,普定部即“普里部”属布部播勒家族。

从唐大历后至宋末元初,阿旺惹家族的于(失)矢部因参与大理国的政治角逐和向大理统治区域拓境而屡见于史籍。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14]977,后又参加争夺通海。《寰宇通志》临安府条说:“大理段氏改为通海节度,后改为通海郡,后诸酋争夺,或属于失(矢),或属阿僰 ”[2]133。宋末元初,蒙古军灭大理,元宪宗七年(1257年),于失(矢)部“其酋内附,命为于失(矢)万户府,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普安路总管府,明年(1277年)改为招讨司,十六年(1279年)改为宣抚司,二十二年(1285年)罢司,改为普安路”。[1]1466据史料研究元代的普安路与唐大历的于(失)矢部为一脉相承,由此得出结论,龙氏家族属于于失(矢)部。

(二)龙天祐及其先祖的相关事迹

清初贵州普安彝族世袭龙氏土司所领地域,当时为“十二部、号十二营”[15]365,隶属普安州。其所领地域范围虽很小,但龙氏土司的先辈,进入普安地区的时间却很早。《兴义府志》记载:“约当地梁奇时,济火之后约十八世名曰瓮者,有子三人。”长子阿台据顺帅格,即今兴义地区,次子阿轮占据阿外格,即今普安。《元史·地理志》记载:“其后爨酋阿宋逐诸蛮据其地,号于失(矢)部,世为酋长,元宪宗七年(1257年),其酋内附,命名于失(矢)万户。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普安路总管府。明年,更立招讨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宣抚司。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罢司为路。“洪武十六年(1383年)初置普安军民府,永乐元年(1403年)置普安安抚司”。[15]365由此可知普安龙氏土司家族,清初以前世代统治普安地区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

彝族家支制度是研究其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龙天祐墓志追溯其先祖功绩时,列举了普安地区的历史,提供了较为可信的依据。

墓志:“水西东川共同宗派。”水西、东川为彝族默部家支两个家族的名称。据彝文典籍《西南彝志》载:“彝族远古始祖希慕遮后裔笃慕俄有子六人,分支繁衍成六大家支,其中慕齐齐一支,在其后十一世默德施时,光大祖业,此后这一家支即称为默部。其后十九世有叫额必勿者,有子四人,分为四个主要家族,向东川、芒部、普安和水西迁徙,其后裔发展成分布在滇、黔一带的统治家族。”[11]361长子勿阿克,承受德施家业,为云南东川阿于歹家的首领;次子勿阿台,迁往慕阿热,为贵州郎岱(今六枝)陇氏祖;幼子勿阿纳,迁往木柯,为水西安氏祖[11]291-292。据彝文典籍记载,勿阿轮之后七世阿旺惹时,在贵州西南部到处征战,战绩显赫,征服了当地的土著民族[16]183。在其最强盛时,势力“东抵盘江,西联滇界,南至南笼粤西,北达水城黔西”[16]183,雄踞今黔西南。大理时期“三十七部乌蛮”中的于失(矢)部,元之普安路,明之普安安抚司等,都是建立在这一历史基础之上。

墓志:“其始祖元授怀远将军,以开其先,二世祖授宣慰司,以守其土。明授贡宁安抚司管普安州同知”,歌颂其祖先威荣,但对任职者姓名、事迹等记叙不够严谨和详细。

据文献记载,龙氏家族授怀远将军者为益智,《贵州通志·前事志》记载:“于矢酋益智有谋略,善驭众,部人感怀信畏威,元延祐四年(1317年)授怀远将军,曲靖宣慰使,掌普安路总管事,世袭普安路总管。益智孙那邦,元末时保境安民,以功升云南行省参政知事。”[13]113明洪武初,“以其地置普安军民府,以那邦妻实恭为土知府”[15]363-364。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实恭子普旦和越州阿资反明,旋事败,“改普安军民府为军民指挥使司”[17]61-64。建文初,以其地“置贡宁安抚司,以普旦弟者昌为安抚”,“永乐元年(1403年),改为普安安抚司,以者昌子慈长为安抚”[17]117。“永乐十二年(1414年)以慈长图谋不轨,改普安安抚司为普安州,隶布政司”[15]363,其地被“改土归流”,只“领十二部,号十二营,以慈长裔为土判官”[15]364。“明景泰元年(1450年),慈长裔隆本从征紫塘,以功升镇远府土州同知,仍领土判官职”[3]455。隆本后历传至文治,时当明朝天启年(1620年)间,始改为龙姓,文治子龙祖烈因助平“毛口苗”,以功升普安州土州同知[18]587;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普安州同知龙天祐率各营长附清,仍袭任土州同知职”[9]113。顺治十七年(1660年),平西王吴三桂以龙天祐族人所领的“马乃、鼠场、楼下三营遥结李定国为声援”为由,遣总兵马宝、赵良栋平之,以其地和安逸、阿计二营及兴让、兴仁二里地,置普安县,龙天祐所领十二营地缩小为“九营”。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清,二十年(1681年)清军南征,“普安州土州同知龙天祐率土兵助战”,“造盘江浮桥以济大军”[18]587,“导大军入滇,后叙功,予天祐左都督总兵衔,仍世袭土州同知职”[18]587。自元迄清,普安龙氏土司由于被“改土归流”,所领地域已日益缩小,土官职务也降为土知州同知,而当龙天祐立功受封,“一旦振兴,光大前业”,家族即将其视为“中兴”人物,而文献所载与墓志略同,这对校勘文献,相互考证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三)墓志铭中涉及的普安建置沿革

据清乾隆《普安州志》记载:境内“古微、卢、彭、濮地,周武王时始入中国,后世在羁縻之属”[15]362。汉属宛温,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属宁州兴古郡。东晋太宁三年(325年),属宁州兴古郡。隋为爨蛮控制,不入方职。初州治所在撒麻堡亦称撒麻铺(今旧普安),距州城约三十里,继迁海子堡,海子在州城南“笔架山即其地也”。继迁营盘山左,皆无城郭。明嘉靖《普安州志》记载:普安按上世为羁縻之国,普安与水西彝族同宗共祖,皆出白默系。住在濮吐珠液(今北盘江)地区的阿旺仁(龙氏土司)家,住皮嫩博纪(今八大山保基之谐音),作汉语叫普安州。普安的于矢部唐代时即是爨蛮三十七部之一。据新编的《贵州通史》记载:唐武德七年(624年)置平西州,贞观八年(634年)更名为盘州。其地在今兴义、盘县、普安一带。唐前,彝族先民的一支于失(矢)部强大,据有其地。当南诏反唐时,于失(矢)部依附南诏。《元史·地理志》普安条:蒙氏叛唐,其地为南诏东部,东爨乌蛮七部落居之,其后爨酋阿宋逐诸蛮据其地,属于失(矢)部,世为酋长,治在盘町山阳、北盘江东。天宝十年(751年)唐废盘州。

据有关史料记载:秦朝统一中国后,到汉朝时候彝族先民在赫章建立“夜郎国”[19]115,开始在夜郎地设置郡县,汉武帝封大臣唐蒙为中郎将,出使夜郎,后在贵州西部设郡县,盘县属当时的谈稿县和宛温县,同隶属牂牁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彝族六祖后裔默部支系次子勿阿纳率部居赫章,长子勿阿轮率部统领居住漏卧江口(今盘县),彝族势力逐渐强盛。

魏晋南北朝时,彝族“东爨乌蛮”势力统治贵州全境,隋改郡为州,唐承隋制。唐武德七年(624年)设置西平州,治所在今盘县城关老城东15公里;贞观八年(634年)更名盘州,为大羁縻州;唐天宝七年(748年),彝族默部支系于失(矢)部以其地(今盘县全境及黔西南州部分地区)皆归附皮罗阁统治下的南诏国。盘县为南诏东部领地,于是废盘州。

宋时,盘县彝族于失(矢)部建立自己的政权——自杞国。自杞国虽为小邦,但国力强盛,有精骑万计,宋末元初,元军把自杞国视为自云南进攻贵州、广西的桥头堡,几路大军兵临城下,自杞国被元所灭。宋宝祐四年(1256年),于失(矢)部土酋归附蒙古政权,命为于失(矢)万户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于失(矢)万户府为普安路总管府;次年更普安招讨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为宣抚司。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罢宣抚司,改置普安路,普安路治所今旧普安,均为土官益智等治理,隶属于云南省,辖和龙、八纳、习旧、普定四部,今盘县即当时的八纳部。其间,彝族八纳部首领益智,被元授以曲靖路宣抚司职并受封为怀远大将军。

据《普安州志》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傅友德率师攻克普安路,留兵戍守。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普安卫并改普安路为普安府,开始在盘县广大彝族地区实行“土流并治”。旋升普安府为普安军民府,领十一营,同时置普安府为土司政权。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普安府彝族土酋那邦妻适恭为普安府土知府。明洪武二十一年(1389年)十二月,普安府土知府继子普旦不满其母任职,与越州(今云南曲靖地区南部)叛酋阿资等率众寇普安,烧府治,大肆剽掠。征南将军颖国公傅友德等率兵击之,斩其营长者满已青,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正月,征南将军颖国公傅友德等复击走叛酋阿资,土官普旦来降。时,阿资退屯普安,倚崖壁为寨,友德以精兵蹙之,蛮众皆缘壁攀崖,坠死者不可胜数,生擒一千三百余人,获马、牛、羊五千三百余头。阿资遁还越州。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三月,朱元璋诏书称今得尔报,已平东川,降阿资,大势已定。于是改普安军民府为军民指挥使司,调毕节卫郑珍领兵戍守。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平普旦后罢府。普安安抚司治所从旧普安迁至盘县城关东,置普安卫。明建文帝时,于普安卫地设置流官吏目一员,逐步开始“土流并治”,并隶属普安卫管辖,后改普安安抚司为普安州,设流官,安抚使降为土判官。以普旦弟者昌为贡宁安抚使,者昌故,子慈长袭。[15] 363-364

永乐元年(1403年),设普安安抚司,以土酋慈长为安抚。时,慈长来朝,言:“建文时,于其地置贡宁安抚司,以故父者昌为安抚。近吏部遵旧制奏罢安抚司,然本境地阔民稠,岁于普安军民府输粮三千余石,且路当要冲,旧有湘满等驿,乞仍设安抚司督治为便。”上曰:“祖宗大经大法,万世不可改。其他若时有不同,后世当因时损益以便民,岂可执一而不知变通之道。天下人既以为便,则当从之。”命吏部仍置安抚司,改贡宁为普安,赐之印信,仅置流官吏目一员,隶四川布政司,属普安卫。[17]117永乐十三年(1415年),慈长谋占营长地,且强娶民妻为妾,杀其夫,阉其子,事闻,命布政司孟骥,骥以计擒之,逮至京,死于狱,于是废普安安抚司,改为普安州,设流官知州,降土酋为土判官。州领九里十二营(明治:以九里处汉人,以十二营处夷人),里有屯,营有寨,其十二营亦称“罗罗夷民十二部”,其营长均为八纳部彝族龙氏土司家支,时龙氏土司统治中心,明代在鲁土营(今兴义境),清初在善德营(今旧营),后特设保基(簸箕营)为其代办公务,“营”是彝族按血缘家支建立起来的一种地方统治制度。当时龙氏土司领地除今盘县全境外,还包括东至云南曲靖、宣威、富源、罗平、师宗;南至黔西南州晴隆、普安、兴仁、兴义、安龙;北至水城乌蒙,西至黄泥水。八纳部彝族大宗明清时官爵显赫,那邦官至云南行省参政曲靖宣慰司职;隆本为普安州土判官,明正统九年(1444年)升任镇远同知;龙祖烈崇祯年间升任普安州同知,龙天祐因协助清廷追剿吴三桂有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被授总兵关防,后被追封为“皇清特授光禄大夫左都督正一品大柱国总兵官”。

(四)墓志铭中的地名及联姻

墓志:“乌蒙、沾溢、武定、亦佐等,皆公之子女姻亲,繁不及书志。”

《明清云南土司通纂》记载:“乌蒙为今昭通县,沾溢为今云南宣威,武定为今云南武定,亦佐为今云南富源。”[20]144-300

根据墓志铭记载,普安龙氏土司家族,历史上就常与这些彝族家族联姻,如明弘治年间普安州土判官龙氏家族反明的隆畅之妻米鲁,“为沾溢土判官安民女”,龙天祐妾凤阿爱,也来自武定凤家。而从墓志和文献记载,这种联姻关系,直至清朝前期仍然保持着。这说明,普安龙氏土司家族同其他彝族统治家族一样,存在着世代等级内婚制的姻亲关系。普安地区因地理位置的关系,历史上成为彝族先民布、恒、默三部向外拓境的重要区域,境内三部家族林立,这些家族因大多分布在皮尼山和北盘江流域,故彝文献都记为“皮尼博、濮吐珠液家”。在唐大历以前,此称谓有属布部,有属默部,有属恒部,当为泛称,唐大历至元明清,因默部阿旺惹家族逐渐建立和形成了以普安为中心的统治区域,独据普安地区,“皮尼博、濮吐珠液家”才逐渐成为阿旺惹家的专称。

龙天祐的墓志铭,让我们清晰了解到贵州彝族的土司统治和有关彝族的支系,墓志的详细史料有利于研究普安龙氏家族与乌蒙、沾溢、武定、亦佐等彝族统治家族世代的婚姻制度,给我们研究彝族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五)龙天祐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墓志:“明授贡宁安抚司,管普安州同知,世皆弗替。越数百余代,暨公之身,一旦振兴,光大前业,竭力建功,矢志报国,皇上特恩赐予总兵关防左都督号纸。数年以来,汉彝安堵,商贾通行,共乐敉宁,夜不闭户,虽薄海内外,无不向风者,颂圣人之有道。”

政治上,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清,至二十年(1681年)清军进行南征,普安州土州同知龙天祐率领土兵协助朝廷镇压叛乱,并且修建盘江浮桥来接济朝廷大军。引导朝廷大军进入云南,因此有功于朝廷,于是朝廷赐予龙天祐总兵官衔,仍然世袭普安土州同知职。自元迄清,普安龙氏土司由于被“改土归流”,所领地域已日益缩小,土官职务也降为土知州同知,龙天祐光宗耀祖,被家族视为“中兴”人物,龙天祐矢志报效国家,在平定吴三桂过程中,战功显赫,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由于对朝廷有功,朝廷赐予总兵官职,人称龙总兵,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光禄大夫左都督,享正一品衔。

经济上,龙天祐在普安统治时期,商业贸易频繁,少数民族和汉族融洽,并且进行友好的交流和往来。人民辛勤劳作,商业发展迅速,推动了当时社会生产发展,于是有了许多剩余产品出现,为商业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前提。茶叶、布匹、盐铁、马市、生产工具、生活必需品等等,交易物资非常丰富,集市贸易活跃,府州县逐渐形成商业贸易中心,与外界交往非常频繁,汉族与彝族等少数民族之间交流不断,和睦相处,社会秩序良好,从事商业的商人增多,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结语

笔者主要对墓志铭内容进行考释,通过对墓志铭的分析,探析其家世来源、龙天祐生平事迹、家族官职演变、建置沿革、墓主情况以及墓志铭中出现的地名和龙天祐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做一个深入的探析。

通过史料同墓志相互考证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清朝前期贵州普安彝族世袭土司总兵官龙天祐的家族支系与贵州水西、云南东川是同一族系,其家族当与贵州水西、云南东川一样为彝族(慕齐齐后裔),同属彝族默部。(2)从元朝开始,龙氏始祖益智授怀远将军,并且世代相袭,后代成为统治普安地区的土官,故《安顺府志·普里本末》所记载“克居于濮,濮即汉之同并,唐之北盘州,亦曰暴蛮,元之普安路”不符史实,唐时暴蛮为慕克克后裔,属彝族布部,元代普安路,则属彝族默部,虽然同属彝族部落,但是为不同的支系;(3)墓志铭上记录了明朝授予“贡宁”安抚司,负责管理普安地区,世代继承土司之职,通过史料同墓志考证,墓志中记载的“贡宁”为后来的普安州。

经过对龙天祐墓地实地调查,并作详细记录,查阅大量与龙天祐墓志铭有关的史实,将墓志铭同史料相互考证,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从墓志铭中获得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关于清初贵州普安州地区的一些重要信息,这对校勘文献,相互考证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 (明)宋濂. 元史·地理志:卷61[M]. 北京:中华书局,1976.

[2] (明)陈循,等. 寰宇通志[M]. 台北:台北广文书局,1960.

[3] (清)张锳修,邹汉勋,朱逢甲. 兴义府志·大事志:卷44 [M]. 四川:巴蜀书社,1915.

[4] 贵州省毕节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点校. 大定府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 贵州省毕节专署民族事务委员会老彝文翻译组. 水西地理城池考[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1966.

[6] 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西南彝志·德布氏的源流:卷7 [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

[7] 罗国义,陈英.译. 马学良.审订. 宇宙人文论·漫游皮尼山:卷首[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8] (清)常思修,邹汉劲,吴演邦. 安顺府志·普里本末:卷22 [M]. 四川:巴蜀书社,1891.

[9]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校勘. 贵州通志·前事志(点校本)三[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1991.

[10]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西南彝志·嘎娄地方:卷10 [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11] 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西南彝志·德布氏的源流:卷8 [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

[12]陈朝贤,杨质昌. 彝族创世志[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13]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校勘. 贵州通志·前事志(点校本)三[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1991.

[14](宋)薛居正,等. 旧五代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

[15](明)高廷愉. 普安州志[M]. 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出版,1961.

[16]陈朝贤,杨质昌. 彝族创世志·开阿洛阿外仁寻原:卷2 [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17]贵州民族研究所. 明实录·贵州资料辑录[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1983.

[18]贵州民族研究所. 清实录·贵州资料辑录[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1983.

[19]陈英. 陈英彝学研究文集[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2004.

[20]龚荫. 明清云南土司通纂[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

The Research on “the Epitaph of Long Tianyou”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XIAO Lei
(College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Guizhou Nationality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Long Tianyou was the Grand Military Commanders that was inherited from the Tusi of Yi in Puan, Guizhou Province. Epitaph tells about the main issues of Long Tianyou who was regarded as a highly decorated person. In the eighteenth year of Kangxi (1679), the Long Tianyou joins the Qing Dynasty. Because he was prominent in pacifying, he was granted commanders office, called Long commander. What’s more, he was made the Imperial Minister of State after the death, enjoyed the title of the first class. He was buried in the place that is called Tianqiao Group, Diela village, Baoji countryside of Miao and Yi, Pan County nowadays. The content of the epitaph is rich, full and clear, and has detailed records of the Long Tianyou’s family and personal stories. The epitaph can replenish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currently, so it is of high historical value.

Early Qing dynasty; Puan Guizhou; the Tusi ; Long Tianyou ; epitaph

K877.45

A

1674-9200(2014)05-0042-07

(责任编辑 杨永福)

2014-04-01

肖 雷(1985-),男,苗族,贵州盘县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3级民族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文化遗产研究。

猜你喜欢

普安墓志铭彝族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墓志铭漫话
把“普安红”做成走出国门的亮丽名片
贵茶之贵普安红
小小茶叶铺就脱贫路
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