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的关键词教学
2014-03-21侯为民
侯为民
侯为民,教师,现居江苏苏州。
在课堂教学尤其是散文教学中,理清文章的思路永远是引领学生步入鉴赏殿堂的基础台阶。而一篇文章中,能体现其思路的往往是作者散置于相关段落的一些关键词,它们犹如粒粒红珠,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串起这颗颗红珠并细细赏玩,对文本的把握和探究就能深入内部,不再是蜻蜓点水式的浮掠而过。本文试以《赤壁赋》 的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被人广为诵读的佳作,收录于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该文音韵优美,字字珠玑,融景、情、理于一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作者深刻的情感。然而诵读固然十分重要,但于细微处,还需教师引导探究,学生才能深入奥堂。然而这又从何入手呢?《赤壁赋》的文脉其实非常清晰,教学中若能紧紧抓住文中“乐、悲、喜”三个关键词,就有豁然开朗之感。笔者正是据此设疑,开展课堂教学的。
首先,让学生梳理文脉,找出或提炼出能体现文章情感发展变化线索的三个字:乐、悲、喜。这个问题难道并不大,学生稍加留意就能在原文中找到“乐”“喜”二字,至于第二个关键词——悲,需要同学们进行提炼概括。然后教师以此为抓手,层层剖析,不断追问,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进行赏析。在赏析时,教师不妨以下列几个问题来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
问题设计一:为何而乐?
这个问题简单明了,答案就在首段。但教师的任务是带领学生进行相关总结,帮助学生学会概括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为何而乐?因为有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良辰美景”表现在何?七月既望、清风明月。“赏心乐事”又是什么?携友泛舟、饮酒诵诗。
问题设计二:又因何而悲?
这个问题也并不难,紧承“饮酒乐甚”后,所谓乐极生悲,文章至此一转。教师带领学生赏析相关段落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一) 歌传悲音:望美人兮天一方。 (此一句表达了知音难得的感慨)
(二) 箫声凄怆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三) 答语凄凉:
通过曹公之事,讲述英雄的盛衰浮沉。(可见世事无常)
伟人尚且如此,我辈更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可叹人之渺小)
与自然相比,不禁悲从心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可怜人生短暂)
这样的赏析总结能让学生对文中所表达的人生之悲有深切体会,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问题设计三:那么,又是什么道理让客转悲为喜呢?
此问题设计为本课重难点,文章也至此又一转,教师应在此逗留,引导学生细读相关段落,层层剥析,理清文章思路,明白文章要义。首先作者以水月作比——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接着,作者进行道理论述——变,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不变,物与我皆无尽也。最后作者得出结论——非吾所有,一毫不取,所以不必羡;清风明月,可以共适,因此可以乐。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画出文中重点词语,学习作者论述的技巧,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起伏已经有了相当的把握,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较为清晰。教师可趁此做进一步的探讨,挖掘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设计四:结尾一“喜”一“笑”与前面的“乐”相同吗?
该问题难度加大,但讨论会更加热烈,教师可适当点拨,讨论后明确如下:
前“喜”只是一种感官上的愉悦,仅能让人暂时忘忧;后“乐”为一种精神上的大彻大悟,是顿悟后的坦然面对。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至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已不再是表层的滑翔,对苏轼在此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宇宙观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并一定程度地学会了论述问题的能力。或许,因年龄、阅历等原因,学生并不能够透彻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谋篇布局、论述问题的技巧,还需要学生多加琢磨才能化为己有。但无疑,紧抓关键词语深入解读文本,不仅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并能使学生对文本的讨论走向深刻。
当然,为加深学生对文本语境的理解,全面了解苏东坡其人,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东坡突围》等书籍,但此已不再本文探讨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