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窗效应理论对中学实验课堂管理的启示

2014-03-21卢天宇

教学研究 2014年1期

卢天宇

[摘 要] 中学实验课堂“破窗现象”时常凸现,“破窗效应”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效率低下,增加了课堂管理的难度。本文通过透视中学实验课堂“破窗效应”的诱发因素,归纳总结常见的“破窗现象”及其引发的“破窗效应”,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破窗效应理论;实验课堂管理;正性强化法

[中图分类号] G62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115-04

1 “破窗效应”的起源及其研究意义

“破窗效应”起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的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第一辆车打开顶棚并摘掉车牌,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中产阶级社区,汽车当天就被偷走了。第二辆车完好地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过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之后,辛巴杜用锤子在第二辆车的玻璃上敲了个大洞,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基于这项实验,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理论[1]: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破窗效应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领域,国内不少教育同行分别将破窗效应理论应用于学校管理[2]、班级管理[3-6]、高校实验室管理[7]等方面的研究,为各类教育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但是,据文献调研发现,很少有人将破窗效应理论运用于中学实验课堂管理。

在中学课堂中,实验课主要通过现场实验进行教学,是一种常见的理科教学方式。中学实验课堂管理,特别是学生自主实验的课堂管理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一方面是实验课本身特点所致,由于实验课涉及到教师的演示、学生实物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等过程,学生参与度高,课堂的开放性与自主性较大,故增多了课堂管理的内容;另一方面是中学生好奇心强但自控能力又较差的身心特点所致,中学生喜欢在实验课上探究未知的科学知识,同时,由于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自控能力差,往往不能按照实验课堂规范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致使课堂混乱无序、效率低下,增加了实验课堂管理的难度。实验课堂出现的“破窗现象”比比皆是,进而引发一系列“破窗效应”。因此,研究如何将破窗效应理论运用于中学实验课堂管理,对当前的实验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2 “破窗效应”的诱发因素与课堂常见的 “破窗效应”

“破窗现象”主要指“第一扇窗”打破之后所传递的不良信息,暗示着其它的窗户也可以被打破。在实验课堂中,那些偶然、个别、轻微的不良行为,若是对其熟视无睹,不及时加以引导或纠正,将会纵容更多的学生效尤,去“打烂更多的窗户”,导致个体问题转变为群体问题,引发“破窗效应”。

在中学实验课堂管理上“破窗效应”时常凸现,究其原因,主要有5种诱发因素。根据这5种不同诱发因素,笔者把实验课堂常见的“破窗现象”及其引发的“破窗效应”对应地归纳为5个类别共24种(见表1~5)。

2.1 实验课堂规章制度不完善或教师执行不力

实验课堂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或教师执行不力都是“破窗效应”的主要诱因。实验课堂规章制度不完善,学生就“有机可乘”,钻空子或打擦边球,出现表1中的“破窗现象”及其“破窗效应”。倘若教师对制度执行不力,不能指出并纠正学生的违章行为,及时堵上“第一扇破窗”,将引发“破窗效应”,扰乱实验课堂的秩序,危害整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

2.2 第一次实验失败辐射的不良影响

第一次实验失败也是实验课堂“破窗效应”的诱因之一。学生第一次做实验失败了,若教师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这种失败会辐射成多种不良影响,见表2。第一次实验就失败这扇“破窗”会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害怕失败,为了掩饰失败而编造实验数据、生搬硬套课本结论、亦步亦趋做实验。这样就会打破更多的“窗户”,慢慢扭曲了学生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 教师言传身教失败的负面效应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行为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言传身教失败也是实验课堂“破窗效应”诱因之一。教师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演示失败、编造实验失败理由等都将成为引人注目的“第一扇破窗”,会给学生强大的心理暗示,造成恶劣的“破窗效应”(见表3):学生盲目地效仿教师的行为,削弱了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歪曲了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致使学生科学作风不严谨,科学态度不端正。

2.4 课堂行为的无效设计与粗糙处理

课堂行为可分为设计行为和生成行为两类。实验课堂以教师的教学设计行为为指南,在设计行为的实施中会引发生成行为。设计行为和生成行为交错贯穿整个课堂,学生是行为的主体,教师是行为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课堂行为的无效设计与粗糙处理也是实验课堂“破窗效应”的主要诱因。无效的设计行为或粗糙处理生成行为都很容易成为“第一扇破窗”,致使学生“学而不思”,惑而不问,课堂注意力分散,学习兴趣急剧下降,见表4。

2.5 教育与评价的方式不当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评价会深刻影响学生的行为以及身心的发展。因此,教育与评价的方式不当也会诱发“破窗效应”,见表5。过于强调反面例子、单一的评价标准、滥用表面层次的批评或表扬等都不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成为“破窗效应”的导火索。导致学生爱慕虚荣,成为应试工具,磨灭了实验课堂求真求实的本质,恶化师生关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

3 防治实验课堂“破窗效应”的有效措施

3.1 完善课堂规章制度,防“破”于未然

预防实验课堂“破窗效应”,首先要完善课堂规章制度。制度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使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参考的标准。教师应依章对实验课堂进行管理,令行禁止。对突发的违纪个案、实验安全事故等要及时妥善处理,强化制度的监督管理作用,将实验课堂上的“破窗效应”遏止在萌芽之中,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和学风。

3.2 树立正确的实验成败观、科学观和价值观

实验法是经典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因此,实验课堂是中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重要平台。中学生尚未完全具备辩证看待成败的能力,求成心切,挫败之后容易气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成败观、科学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探索故事,知道诸多科学成果都是在无数次实验失败后总结归因才得以成功的,牢记科学追求真理,不允许任何伪造和掺假。淡化第一次实验失败对学生辐射的不良影响,将“破窗效应”拦截在传播的过程。

3.3 夯实专业知识,重视教学反思

教师夯实个人专业知识,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言传身教失败的负面效应。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多听课,多评课,积极参与学科团队的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同时,青年教师还要多上公开课,敢于展示自己,发现问题,不断简练、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师对于失败的实验演示应及时反思改进,亡羊补牢而为时未晚。用教师的自我反省开启学生的自我反思,形成师生互助共进的教学相长氛围,根除教师言传身教失败诱发的“破窗效应”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3.4 有原则地处理设计行为与生成行为

实验课堂的设计行为要基于学生的学情而定,设计行为要紧紧围绕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有序地体验实验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并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处理课堂生成行为,要用三个原则去衡量: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的生成行为要加以引导延伸;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予以合理的评价;把握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生成行为并转化为课堂资源。有原则地处理设计行为与生成行为可以使学生敢于发问,学有所得。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师生友好互动交流的良性循环,避免“破窗现象”的凸现。

3.5 构建发展观的评价体系,巧用正性强化法

构建发展观的评价体系,教师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实验课堂行为,注重适量适度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智育、美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发展,有效加固课堂管理的“每一扇窗户”。

正性强化法[8]:或称阳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巧用正性强化法,鼓励正确的行为并使之得以持续,淡化不当行为,提高正确行为的出现概率。正性强化法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要求,大大减少了过于强调反面例子、表面层次的批评或表扬引发的“破窗效应”,让学生真心享受实验课堂的探究过程,使管理张弛有度,课堂高效有序。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鱼雁花月).破窗效应[EB/OL].(2006-08-05)[2013-10-28].http://baike.baidu.com/view/46893.htm.

[2]凌解良.学校管理中的“破窗现象”分析及对策[J].中国教师,2007,(5):59-60.

[3]刘正平.小议班级管理中的“破窗效应”[J].班主任,2004,(2):41-42.

[4]聂启元.从破窗理论看班集体建设[J].滁州学院学报,2007,(5):94-95.

[5]胡耀征.简析班级建设中的“破窗效应”[J].中等职业教育,2009,(29):11-13.

[6]黄永奎.“破窗效应”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0-51.

[7]仇念文,刘传宝.“破窗理论”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07,(4):166-167.

[8]百度百科(关键是喆).正性强化法[EB/OL].(2007-09-04)[2013-10-28].http://baike.baidu.com/view/1137240.htm.

3.2 树立正确的实验成败观、科学观和价值观

实验法是经典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因此,实验课堂是中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重要平台。中学生尚未完全具备辩证看待成败的能力,求成心切,挫败之后容易气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成败观、科学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探索故事,知道诸多科学成果都是在无数次实验失败后总结归因才得以成功的,牢记科学追求真理,不允许任何伪造和掺假。淡化第一次实验失败对学生辐射的不良影响,将“破窗效应”拦截在传播的过程。

3.3 夯实专业知识,重视教学反思

教师夯实个人专业知识,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言传身教失败的负面效应。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多听课,多评课,积极参与学科团队的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同时,青年教师还要多上公开课,敢于展示自己,发现问题,不断简练、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师对于失败的实验演示应及时反思改进,亡羊补牢而为时未晚。用教师的自我反省开启学生的自我反思,形成师生互助共进的教学相长氛围,根除教师言传身教失败诱发的“破窗效应”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3.4 有原则地处理设计行为与生成行为

实验课堂的设计行为要基于学生的学情而定,设计行为要紧紧围绕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有序地体验实验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并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处理课堂生成行为,要用三个原则去衡量: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的生成行为要加以引导延伸;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予以合理的评价;把握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生成行为并转化为课堂资源。有原则地处理设计行为与生成行为可以使学生敢于发问,学有所得。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师生友好互动交流的良性循环,避免“破窗现象”的凸现。

3.5 构建发展观的评价体系,巧用正性强化法

构建发展观的评价体系,教师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实验课堂行为,注重适量适度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智育、美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发展,有效加固课堂管理的“每一扇窗户”。

正性强化法[8]:或称阳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巧用正性强化法,鼓励正确的行为并使之得以持续,淡化不当行为,提高正确行为的出现概率。正性强化法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要求,大大减少了过于强调反面例子、表面层次的批评或表扬引发的“破窗效应”,让学生真心享受实验课堂的探究过程,使管理张弛有度,课堂高效有序。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鱼雁花月).破窗效应[EB/OL].(2006-08-05)[2013-10-28].http://baike.baidu.com/view/46893.htm.

[2]凌解良.学校管理中的“破窗现象”分析及对策[J].中国教师,2007,(5):59-60.

[3]刘正平.小议班级管理中的“破窗效应”[J].班主任,2004,(2):41-42.

[4]聂启元.从破窗理论看班集体建设[J].滁州学院学报,2007,(5):94-95.

[5]胡耀征.简析班级建设中的“破窗效应”[J].中等职业教育,2009,(29):11-13.

[6]黄永奎.“破窗效应”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0-51.

[7]仇念文,刘传宝.“破窗理论”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07,(4):166-167.

[8]百度百科(关键是喆).正性强化法[EB/OL].(2007-09-04)[2013-10-28].http://baike.baidu.com/view/1137240.htm.

3.2 树立正确的实验成败观、科学观和价值观

实验法是经典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因此,实验课堂是中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重要平台。中学生尚未完全具备辩证看待成败的能力,求成心切,挫败之后容易气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成败观、科学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探索故事,知道诸多科学成果都是在无数次实验失败后总结归因才得以成功的,牢记科学追求真理,不允许任何伪造和掺假。淡化第一次实验失败对学生辐射的不良影响,将“破窗效应”拦截在传播的过程。

3.3 夯实专业知识,重视教学反思

教师夯实个人专业知识,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言传身教失败的负面效应。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多听课,多评课,积极参与学科团队的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同时,青年教师还要多上公开课,敢于展示自己,发现问题,不断简练、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师对于失败的实验演示应及时反思改进,亡羊补牢而为时未晚。用教师的自我反省开启学生的自我反思,形成师生互助共进的教学相长氛围,根除教师言传身教失败诱发的“破窗效应”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3.4 有原则地处理设计行为与生成行为

实验课堂的设计行为要基于学生的学情而定,设计行为要紧紧围绕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有序地体验实验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并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处理课堂生成行为,要用三个原则去衡量: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的生成行为要加以引导延伸;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予以合理的评价;把握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生成行为并转化为课堂资源。有原则地处理设计行为与生成行为可以使学生敢于发问,学有所得。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师生友好互动交流的良性循环,避免“破窗现象”的凸现。

3.5 构建发展观的评价体系,巧用正性强化法

构建发展观的评价体系,教师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实验课堂行为,注重适量适度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智育、美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发展,有效加固课堂管理的“每一扇窗户”。

正性强化法[8]:或称阳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巧用正性强化法,鼓励正确的行为并使之得以持续,淡化不当行为,提高正确行为的出现概率。正性强化法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要求,大大减少了过于强调反面例子、表面层次的批评或表扬引发的“破窗效应”,让学生真心享受实验课堂的探究过程,使管理张弛有度,课堂高效有序。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鱼雁花月).破窗效应[EB/OL].(2006-08-05)[2013-10-28].http://baike.baidu.com/view/46893.htm.

[2]凌解良.学校管理中的“破窗现象”分析及对策[J].中国教师,2007,(5):59-60.

[3]刘正平.小议班级管理中的“破窗效应”[J].班主任,2004,(2):41-42.

[4]聂启元.从破窗理论看班集体建设[J].滁州学院学报,2007,(5):94-95.

[5]胡耀征.简析班级建设中的“破窗效应”[J].中等职业教育,2009,(29):11-13.

[6]黄永奎.“破窗效应”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0-51.

[7]仇念文,刘传宝.“破窗理论”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07,(4):166-167.

[8]百度百科(关键是喆).正性强化法[EB/OL].(2007-09-04)[2013-10-28].http://baike.baidu.com/view/1137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