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与语文教学的境界
2014-03-20张学涛
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谈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亦无力。”在《庖丁解牛》一文中,庄子用一个故事阐释了一个词语——游刃有余。庄子讨论的是天地之法则,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辨:积之丰厚方能负大舟,研之精通才能达自如。笔者认为,庄子的这一思想境界也恰恰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能被称之为君子的人,是可以为师的,而能冠以“君子”称号的人是通过自强不息的学习和积淀厚德才能达到的,只有君子方可负起大舟,才能在天地间游刃有余的处事。可见,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必须要不断丰富自己,积淀深厚的“水”,对自己的专业要精通其脉络。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厚,钻研了教学之“经络”才能登堂入室,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逍遥游”在语文课堂。下面就谈谈一下一个语文教师基本的储备。
第一,广博。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需具有广博的知识,平时要多读书,且要涉猎广泛,虽不能做到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但也应该关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小小的生活百科书,尤其是历史知识要相对丰富,因为文史不分家,尽管中学语文老师不必像大学老师那样深刻钻研,但是面必须要广,文学知识尤其要丰富,古典的、现代的、国外的、国内的,都要全面的涉猎。社会生活是日新月异的,这就要求教师还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以保证充足的“源头活水”。一个教师上课的智慧大多都来自课外,课外的大量阅读,不断地丰富自己就是广义上的备课。一个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广征博引,能够口若悬河,能够妙语连珠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中才能对课堂教学内容娴熟地驾驭,才能对一些问题阐发高屋建瓴的见解,也才能给学生以智慧和启迪。
一个知识广博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以其自身魅力和气场影响学生,比任何思想工作都管用。厚积薄发不仅仅是教师讲给学生的道理,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要水击三千里的大鹏,而不是“蜩与学鸠”。羊大为美,语文教师就要追求这种大美的境界,才能做一个善解牛的良庖,游刃于语文教学的大天地。
第二,精深。高中语文教师最终都要面对高考,对于考纲的要点及要求应该是烂熟于心的,对于考纲涉及的各个知识点应该是精通的。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有一个相当系统而且明晰的高中语文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是网络状的,相互都联系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不论提及哪一个知识点,都能“四通八达”,给学生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示范,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是“活”的,高考的所有知识点都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在我们学习的教材中。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自己的课堂时刻注意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也才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让学生实实在在感觉到平时的训练和高考是紧密联系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是严密、紧凑、流畅、实效的语文课堂。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以丰富、精深的知识武装自己,能担当其承载大舟的责任,博得学生的信任以外,还必需讲究教育教学的艺术,像庖丁解牛一样,达到一种游刃有余的美学境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轻松、愉快、高效的学习,为此,教师在上好每一节课前必须备好以下两点。
第一,找准切入点。语文教学大多都是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一篇文章的学习有多种解读的方法,但是教师必须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找准最佳切入点,从而使学生动起来,进而活起来。比如庄子《逍遥游》的学习可以以文章中的三处“笑”为切入点,比较几处笑的不同神态和含义从而领会文章的要点。学习莫泊桑的《项链》可以从解读“项链”在本篇小说中的作用和含义为切入点解读小说,从而把握文章主题。总之教师要多思考,多想办法,每堂课尽可能有一个新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以能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和调动学生思维为出发点,从而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感知和思考。
第二,注重方法探索。如今的资料异常丰富,各种资料中支出的高招数不胜数,但是未必就适合自己的教学,未必就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研究,多探讨,总结出适合教材和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操作性强的方法技巧,教师指导起来顺手,学生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比如字词的识记,必须做到音、形、意同行,比如背诵,要理清作者思路,要明了词句的含义,要研究文章特点。教师要结合生活寻找生活化的切入口,让学生觉得简单易行,且印象深刻。还比如,解读一篇文章,可以指导学生在读完第一遍以后,凭第一感觉划出文章的主旨句,等等。总之,一个会教书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总结的教师,善于思考的教师,如此才能不愧为“导师”中“导”这一称谓,才能使提高效率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积淀了相对博和精的知识储备,也就具备了引导、点拨的条件。而教师的善于思考和总结是实现引导的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好了,高效就不再是一句空话。积淀丰厚的知识,把握知识和学生的“脉络”,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庄子的“游刃有余”“运斤成风”的哲学境界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追求的美学境界。
(张学涛 甘肃永昌一中 737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