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常用方剂
——清里剂
2014-03-20王留英
王留英
禽病常用方剂
——清里剂
王留英
清里剂在方剂学中有一大类的方剂内容,它包括针对于脏腑热证的各种方剂和清热解毒剂、清热凉血剂等等。但是,在禽病治疗中常用的并不多,主要有清瘟败毒散、黄连解毒散和白头翁散。
一、清瘟败毒散(饮)
清瘟败毒散既是经典方剂“清瘟败毒饮”的散剂剂型,是禽病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成品中兽药。就目前对此药的使用状况而言,它不但作为疾病治疗用药,而且很大一部分也用在对疾病的预防。当然,这里不排除主观的和非正常手段。
清瘟败毒饮是由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方加减而成,主要针对于热病气血两燔证。禽病可表现高热,以及热入血分的伤血动血,是气血分极热之用药。在这个方中,以石膏、知母、甘草、竹叶(即白虎汤加减),清肺胃气分的邪热;犀角、地黄、赤芍、丹皮、玄参(犀角地黄汤加味),凉血散血;黄连、黄芩、栀子、连翘(即黄连解毒汤加减),清热解毒;桔梗在这里取其载药上行之意。本方虽合三方而成,但却以白虎汤大清气分邪热为主,配以泻火、凉血,相辅相成,共奏清瘟败毒之功。因此,可针对于禽群的新城疫、流感等具上述证候者。
虽然清瘟败毒饮应用与禽病是一个很好的方剂,但在具体使用中也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单纯表证者不适合用此药。因为,表证者,轻浅在表之侯,治疗需轻清之品散而祛之。而清瘟败毒饮气、味具浓,针对病邪深重之侯,因此不适合。二是表里同具不可单独使用,或者加减,或者另择新方。这是因为,治病之道在乎于驱邪外出,在表需散需解,在里需清需泻,总在于近门而出,不可引而深入。三是阴虚之体,虚阳外越之发热不可用,用必厥逆。四是脾胃虚寒者慎用。因寒可伤阳,会加重虚寒证的程度,导致水谷不化、泄泻等症状的加重。因此,在禽病治疗中,清瘟败毒散虽不失为一个好药,但好药也需合理使用,严格于正确辩证基础之上,那些没有辩证的、没有目的的预防使用就更不可取了,否则,言其毒药亦恐不过。
二、黄连解毒散(汤)
黄连解毒散最主要的功效为清热解毒,可大清三焦湿热,是清脏腑热邪的一个重要的方剂。其中黄连、黄芩、黄柏三药均为苦燥之品,功可清热燥湿;而以黄连清上焦、黄芩清中焦、黄柏清下焦,再配以栀子通泻三焦。因而,三焦湿热可因三黄燥之,栀子泻之,从而使湿去热除。在禽病临床中,合理的、灵活地使用黄连解毒散可针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比如说,禽流感以表现湿热为主的、大肠杆菌以表现心包和肝周炎的、某些混合感染以湿热为主要证候的等等,都可以加减应用,在临床实际中也都表现出了有效的治疗效果。
黄连解毒散虽为治疗三焦湿热的重要方剂,但使用中也需注意如下禁忌:一是有湿无热不可用,也就是以寒湿为表现的证候。因为,湿为阴邪,可阻遏机体阳气舒展。而黄连解毒散全方均为大寒之品,寒又可伤阳,因而不可用。二是有热无湿不可用,也就是狭义的温病。温病是以热为主,热可伤阴耗津,在某种程度上它与燥可起到同功之害;燥者需滋需润,唯忌苦燥助之。虽然黄连解毒散为大寒之品,但唯恐苦燥之性伤阴助热,因而不可用。
三、白头翁散(汤)
白头翁散是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四味组成,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赤痢,赤多白少。其方义为热毒壅结大肠,热伤血分。方用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治痢,黄柏、黄连、秦皮清热解毒而燥湿,秦皮兼有收涩治痢之功。
白头翁散针对于禽群的湿热痢疾有着很好的效果,而且对肠毒一类的血便也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所以,临床中使用也非常广泛。但是,任何药都需要对症使用,否则,有害无益。白头翁散也是如此,离开它的方证使用就是滥用。比如脾虚泻,如果滥用白头翁散,则会加重脾虚的程度,导致疾病更加严重。再比如,我们都知道,白头翁散可针对于大肠杆菌所致的肠炎,而且体外实验也可以证明它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效果。但这并不代表说可以针对于所有“大肠杆菌病”,因为,大肠杆菌致病,它是一个既复杂,而又有多种症状表现,可以说是一类的证候群。所以,离开白头翁散方证的使用是无效的,因此需要严格辩证,方能用药如神。
清瘟败毒散、黄连解毒散、白头翁散都属于清里剂,主要针对里热证,或者病邪发展深入的疾病治疗,其作用部位在内,作用特点是清和泻,这就是中医理法方药的体现。合理的、正确地使用清里剂,会使疾病治疗更准确,效果更明显,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鸡群的疾病损失。唯需注意的便是内外之别,外则宣散,内则清泻,这是治病之本,更是应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的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