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为例

2014-03-20彭义敏高桂梅张河川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学仪器系数差异

彭义敏,高桂梅,张河川

(1.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2.昆明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一直是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只有补上这块“短板”,才能推进云南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本文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2012年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统计数据为依据,参考国家和我省现有政策文件和评价标准,对该县校际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宏观层面研究和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耿马县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是边境民族自治地区的典型代表,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47.35公里,土地面积3837平方公里,总人口28.6万人。耿马县是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境县之一,县内居住着39个少数民族,人口15.8万,占总人口的55.3%,其中汉、傣、佤、拉祜、傈僳、布朗、德昂、景颇、彝、回10种为世居民族,有8种少数民族跨境居住。截止到2012年,全县有初级中学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110所、小学教学点39个。共有初中学生10187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01%;小学生2673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44%;共有初中专任教师621人,小学教职工1717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696人。近几年,耿马县通过采取加大经费投入、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措施,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主要包括:

(一)多方争取资金项目,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一是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坚持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支出,足额安排上级专项资金的配套经费;设立了义务教育资金管理专户,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加强经费监管。二是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2013年重新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撤并布局不合理及在校学生人数较少的学校,基本满足适龄少年儿童就近入学需求。三是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2009年以来共排除危房73709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0580.48万元,新增改造校舍1.93万平方米。四是加强薄弱学校改造。2010年来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313万元,按标准配备多媒体白板教室59间、馆藏图书79套,体育设备24套、数学教学仪器136套、小学美术教学仪器11套、音乐教学仪器13套,初中美术教学仪器12套、初中地理教学仪器17套,新增图书123500册,新增计算机680台。

(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校际间师资均衡。一是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2011年来共补充136名教师。二是形成合理的教师队伍流动机制。建立和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学习制度,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以上职称,必须有农村学校任教1年以上工作经历,在农村学校的任教情况记入教师档案,作为教师评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三是构建充满活力的队伍培养机制,加大师资队伍培训力度。目前,初中教师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07人,占初中教师总数的64.6%;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1309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77.7%。四是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努力培养一批各级各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全县共有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5人,市级骨干教师27人。

(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接受公平教育。一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行课堂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不断加强教育科研力度,以研促教,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二是关爱特殊群体,保障其受教育权利。保障“随迁子女”和当地学生享受同等条件接受义务教育,下发《耿马县教育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立“留守儿童”登记册,维护残疾儿童权益;建立严格的防流控辍机制,完善并落实“依法治流、责任控流、救助堵流、教改防流”的工作措施,有效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

二、样本选取、统计测算和分析依据① 数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和耿马县教育局2012年的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一)研究指标选取依据。本研究分析范围为耿马县2012年独立设置的110所小学、独立设置的15所初中 (小学和初中均不包括一师一校点和民办学校);为使指标选择具有针对性、导向性、代表性、可获得性,本研究除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要求和《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外,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教督〔2012〕3号)中评定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的8项硬性指标,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

(二)统计测算和分析依据。从统计学意义看,对差异程度的测量方法常见的有极值相差的倍率、相对平均偏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为使统计方法更加简便、实用,同时也体现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的政策要求,本研究采用《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中规定的采用差异系数 (标准差与平均数之比)来计算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均衡状况。同时,评估标准也根据该文件中的硬性规定。即:县域内小学和初中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7和0.6的县,可评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初步均衡县;小学和初中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的县,可评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本案例研究中以初步均衡为标准,数据调查时间节点为2012年,分析结果只代表2012年前的均衡发展水平。

三、耿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分析

(一)耿马县2012年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达标状况

1.小学方面。一是硬件配备方面: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标学校有100所,占90.9%;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达标学校仅为30所,占27.3%。二是教学配套设施方面。小学数学教学仪器配备达标学校有86所,占78.20%;音体美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有15所,占13.6%;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达标学校仅为10所,占9.1%;生均图书合格学校10所,占9.1%。三是师资配备方面。教职工配备合格学校有69所,占62.7%;教师岗位设置合格学校有92所,占83.6%;教师学历合格率合格学校有91所,占82.7%。

2.初中方面。一是硬件配备方面: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标学校有8所,占53.3%;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达标学校有3所,占20%。二是配套设施方面。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达标学校有13所,占86.7%;音体美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有3所,占20%;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及生均图书合格学校为0所,占0%。三是师资配备方面。教职工配备合格学校有2所,占13.3%;教师岗位设置合格学校有9所,占60%;教师学历合格率合格学校有6所,占40%。

总体来看,对照《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耿马县2012年110所小学及15所中学办学条件综合达标率偏低。在小学方面,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音体美器材配备、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3项指标达标率严重偏低,成为制约耿马小学教育总体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在初中方面,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音体美器材配备、教职工配备、教师学历合格率4项指标相对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耿马县初中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耿马县2012年中小学办学基本标准达标统计

(二)耿马县2012年中小学校际均衡发展评价

1.小学呈现严重非均衡发展态势。从差异系数测算结果来看,2012年耿马县小学校际之间均衡发展差异系数综合值为1.57,比国家规定的“小学初步均衡差异系数小于0.7”的标准值高出0.87,比“小学基本均衡差异系数小于0.65”的标准值高出0.92,说明耿马县110所小学的校际间呈现严重不均衡发展趋势。从8项单个指标来看,除“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3个指标差异系数值较低外,其余5项指标均超过0.6以上,其中,“生均图书数”差异系数甚至高达8.31;“生均教学仪器设备价值”、“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2项指标差异系数都高于1。总体来说,耿马县各小学之间发展不均衡程度较高。

2.初中呈现低水平均衡发展态势。与小学相比,耿马县15所初中学校之间差异系数综合值测算为0.51,比国家规定的“初中基本均衡差异系数小于0.55”的标准值低0.04,可评定为基本均衡,与小学相比,初中学校之间发展均衡程度相对较好。但不容忽视的是,从单向指标来看,“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册数”、“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3项指标差异系数分别为0.74、0.87、0.83,仍然比国家规定的基本均衡或初步均衡发展的标准值高。

表2 耿马县2012年中小学校际均衡发展水平分析

四、耿马县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启示

尽管对耿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只是个案,但耿马县作为边境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其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现象仍具有重要典型意义。本文认为云南省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问题至少有三点启示意义。

(一)要树立底线思维,补齐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短板”

办学条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基础,没有办学条件的达标和均衡,就谈不上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现阶段办学条件的差距仍然是制约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文通过对耿马县8个办学条件指标的差异系数进行测算可知,耿马县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不容乐观。以小学阶段为例,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5项指标差异系数皆高于0.7以上,其中生均图书册数差异系数更高达8.31,呈现严重不均衡趋势。从办学条件达标情况来看,小学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音体美器材配备、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达标率皆低于30%,初中学校生均图书、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达标率甚至为0%,呈现低水平发展趋势。由于耿马县大部分中小学教学场地及教学配套不健全,严重影响该县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尤其是体育运动场馆及音、体、美等配套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毋庸置疑这是造成耿马县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推进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底线思维,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加强边境民族地区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标准化建设,最终推进该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要注重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软指标”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是义务教育各方面呈现完整统一、有机和谐的发展体系,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还要重视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管理、信息化、教育氛围等“软件”建设。

从本研究对耿马县的实地调查情况来看,“软件”建设存在以下突出问题:第一,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 (45岁以上占40%),部分学校缺乏专职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初中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第二,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后,从事学生营养改善工作人员和生活指导、校医、安保等人员紧缺,生活设施、设备缺乏,不能满足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需要。第三,山区学校教育资源还相对薄弱,中小学音、体、美设备和图书资源配备缺口仍然较大。第四,“读书无用论”思想较为严重,辍学率较高。在本研究重点选取的9个边境民族自治县中,耿马县义务教育呈现“辍学率高、巩固率低”的发展态势。2012年,耿马县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在9个县中居倒数第3位,而辍学率却居于第3位,高达1.26%,比全省高出0.35个百分点。初中巩固率居9个县倒数第2位,而辍学率却高居第2位,高达5.29%,比全省高2.79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发展影响,部分地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富二代”学生不愿读书;另一方面因为受少数民族婚恋风俗影响,部分低龄学生弃学结婚导致控辍保学难。此外,还有学生和家长教育观念淡薄及教育教学质量低等因素。

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学习生活条件达到相对均衡后,如何确保教师资源配置均衡,如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如何创建健康的社会风气,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等,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三)要高度警惕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表象均衡”和“低位均衡”

“表象均衡”即重数量、轻质量的均衡;“低位均衡”即均衡程度较高,但整体水平较低的均衡,亦即“大家都没有”、“大家都差”的非正常均衡状态。“表象均衡”、“低位均衡”,与义务教育追求高质量、高水平均衡的宗旨和内涵相违背。

从数据测算来看,耿马县小学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差异系数为0.6,对比评价标准显然已达基本均衡程度,但实际调研发现,大部分边境民族地区专任教师中原始学历专业与进修专业不符的占40%多,学历专业与任教学科不符的占50%多,说明所学非所用情况较为严重,究其原因是很多教师选择容易毕业的专业,为了学历达标而进修,没有真正体现提升专业技能。再如,耿马县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差异系数为0.52,达到基本均衡水平,但大部分电脑为社会各界捐赠而来,质量较差,利用率极低。本研究在调查中还发现,“表象均衡”、“低位均衡”的现象,在贡山县、沧源县、西盟县等大部分边境民族地区也较为普遍。这提醒我们,在推进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要始终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的均衡,不能“唯指标是论”,单纯用数学测算作为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唯一标准。

猜你喜欢

教学仪器系数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这些待定系数你能确定吗?
打雪仗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过年啦
加强教学仪器装备合理配置,提高运用水平
两张图弄懂照明中的“系数”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用教学仪器测试电磁炉外泄电磁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