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分析
2014-03-20汤军
汤军
(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基于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分析
汤军
(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随着高等院校的教学教育不断改革,引入了一些新课程,但是最基本的人文素质课程在一些高校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有待完善。理工科院校不仅要注重理工科专业知识,还要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因此理工科院校应该重视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积极探索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理工科 人文素质 教学改革
一、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现状
自从国家教育部提倡发展素质教育以来,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础教育之一,也成为高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因为人文素质教育关乎个人的人文修养、思想品德等个人修养的修成。但是经过专家的研究和对平常生活的观察,我们发现一些理工科院校,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十分重视,院校还没清楚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的理工科院校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一项应付上级单位检查的表面工程,并没有落实并开设系列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而有一些理工科院校看似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是课程的设置不完善,教学内容不深刻,教导学生的只是基础知识,无法达到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因为院校本身对人文素质教育不重视,即使是开展了人文素质课程也是敷衍了事,常是思政教师兼任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并为了不影响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不断压缩人文素质课程课时,每学期不足32课时的课程设置,这样的课程安排对于理工科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院校只是注重把学生教育成为专才,但人文素质课程的缺失使得学生不能成为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全才。因此理工科院校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长远发展的必要性,深刻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层涵义,并不断进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探讨与改革。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环节的大学语文课程,在理工科院校同样处于相对轻视的地位,甚至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许多理工科院校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课时也远远不足。有的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如同中学语文教学,采用传统的灌输的课堂教学方式,并且教学内容与高中的内容经常重复,没有突出高等院校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中学语文教育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课本讲授,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升华到思想素质的高度。而大学语文教育摆脱了应试压力,应该把重心放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上,不仅需要语文知识的把握,更需要从课程内容中提炼出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而不是空洞讲解知识和简单说教。
二、探索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在涵义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成为一个社会人和发展成为社会人才的内在的思想品格,在宏观意义上可以概括为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气节等内在品格,具体而言就是文、史、哲、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升华。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人生的意义,提高人文素质修养,完善大学生人格。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让大学生学习大量人文知识,包括文、史、哲、艺等方面知识,虽然通过一些人文知识的讲座和培训可以让大学生收获相当的人文知识,但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是远远不够的。从人文知识中形成人文素质修养,需要开设一定量的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因此理工科院校应该开设系统的人文素质课程,系统学习人文知识,领会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修养。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人文素质教育不该是一纸应付上级的行政指令,更不该是一项表面工作,而应该视作一项重要的塑造人的品格修养的教育工程,应该视作高等院校核心教育的重要环节。理工科院校由于专业学习难度大、就业前景严峻等原因,相对于一些文科类的院校可能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这样就会容易忽略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工科院校的决策层不能忘记大学教育的初衷是,不仅要把大学生教育成为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还要把大学生教育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优良品德、个人素质修养达标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大学语文是推进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大学语文是理工科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摆脱了应试的压力,可以减少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升华到感性教学上,提高理科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理科生的情感。在一些理工科院校,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课时严重不足,导致人文素质教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和定位认识不够深刻,从而忽视了它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将大学语文课程推向了边缘化位置。要想推进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要对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进行定位。
1.通过大学语文传承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是一门工具类的学科,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追求的是价值层面上的内在涵义——真、善、美。在理论知识层面上,理工科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够增进对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的认识,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语言交流能力,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扩大知识面。而在价值层面上,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价值更体现在传承人文精神、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文学作品是折射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人文精神的阐述最具活力。大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可以学习到作品的意境,从中升华到人文精神层面上,而人文精神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学习与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要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例如司马迁的著作《史记》,被鲁迅先生称赞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史记》不仅是我国古代一部极为重要的历史书籍,而且堪称一部文学巨作。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极为丰富而优秀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
2.通过大学语文提高审美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大学语文正是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语文通过对优秀杰出的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学习,增强大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优美的意境和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从文学作品层面升华到个体精神上,从日积月累的学习和鉴赏中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如中国古代士子文人所追求的“博雅”境界中的“雅”,在现代意义上而言,就是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精神旨趣,在现代社会中功利化现象颇为严重,而且这种追求功利化现象已经蔓延到高等院校中了,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功利化倾向更严重。这是由理工科院校相对突出的专业学习难度大、就业竞争性大等因素造成的。在高等院校功利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明显表现出急功近利、人格精神低劣、审美情趣低下等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良社会现象,首先必须从还没正式走出社会的大学生着手。
3.通过大学语文陶冶情感
人文素质教育另外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陶冶大学生的情感,而大学语文则是理工科院校大学生陶冶情感的核心教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学会自尊自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学会怎样去爱、学会有所担当,这也是情感陶冶的最终目标。大学语文教学需要更注重让大学生从感性认识转化到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讲析和奖赏感动学生,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形成思想理性层面的升华,再深化成为他们自身的内在情感和内在情操。例如诵读清代政治家林则徐的诗歌《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感动于诗人那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的炽热爱国情怀,油然感发爱国主义情怀。
(三)改变大学语文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推进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离不开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大学语文课堂已经不适应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以往传统僵化的课堂模式,推进课堂与课外同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首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向新型的集“讲授、引导、启发、细读、质疑、讨论”于一体的互动课堂模式转型,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细读文学作品后,引导学生自己细读,并启发他们自己理解和领会,可以组织学生自由组合,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小组内的学生通过思想交流,能够发生思想火花碰撞。甚至可以分组演练精彩的章节和场景让情景生动再现,获得真实的感受,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充分而深刻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髓。其次,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改革中,要不断向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向发展,立足理工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大学语文中的文史知识进行进一步拓展,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真正成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促进高等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完善。
三、结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还是得不到理工科院校的充分重视。我们要积极探索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以实际的教学成效改变这种偏颇的教育理念。理工科院校不仅要注重理工科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理工科院校一定要重视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扩充学生的文史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使其成为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人才。
[1]赵玉芬.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2]朱云.从“大学语文”到“大语文”——以“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为例探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 [J].课程教育研究,2013(04).
[3]赵惠霞.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
本文为201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SJD75001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