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遂宁“农耕文化”对社会模式的影响

2014-03-20米雨

文教资料 2014年28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遂宁农耕

米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略论遂宁“农耕文化”对社会模式的影响

米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作者简述了对“农耕文化”的理解,分析了特有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下中国传统社会中 “农耕文化”产生的条件及必然性,并结合遂宁悠久发展的农耕文化,分析了遂宁农耕文化对社会模式的影响。

农耕文化 社会模式 遂宁 农业发展 农本风俗

一、“农耕文化”的含义

中国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财富,涵盖汉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进行的一切超越本能,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活动及其结果。农耕文化即是指华夏先民在广袤土地上实践演绎出来的与农业种植相联系的一切观念的、物质的、制度的行为的活动及其结果,包括了与农业相关的一切生活方式、思维心态、价值观念、审美标准、文学作品、科学技术、法令制度、节日习俗、民间信仰、饮食传统,等等。

二、“农耕文化”对社会模式的影响

中国农耕文化不仅以劳动者为创造主体,还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模式。中国东临太平洋,西接帕米尔高原,自西南往北横隔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往正北走有祁连山脉,内蒙古的沙漠,往东北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在这些高山、海洋环绕的界内,崇山及海洋阻碍了古代先辈的交通流动及文化交流,唯有在黄河、长江流域守候着平原土地聚族而居,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故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生意味着对中国社会模式的影响。古代的汉族先辈的日常生活、生产、娱乐、活动、习惯都离不开农业,农业成了决定性生产部门,使中国社会形成了传统的农业社会。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以农耕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我族这种以农为本、重本轻末的文化生活特性一直延续到明代中后期才有所中和,但也是因为农业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发展,带动了社会农业和手工业经济日益发达,为社会提供的商品日趋丰富,商业经济才繁荣发达起来。由此可见,中国悠久的历史及农耕文化对中国传统的社会模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三、遂宁“农耕文化”历史悠久

先秦是中国文明的开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亦是文明的源头。然而,在大地的西南一片广袤的地域内,除矗立着巴、蜀两大方国外,还存在着其他的部族和方国,它们可能独立存在而并不被巴或蜀统治,遂宁便是在这些部族中发展而来。夏商时期,在今遂宁地区就可能已经出现部落或小的方国,在巴蜀文化的渗透、影响、交融下,遂宁先辈们辛苦耕耘着自己的土地,虽然没有受中原华夏族政权的直接统辖,但是最迟在1万年以前,沿涪江流域,遂宁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这片土地上的先民是文化的缔造者,他们所创造的川东嘉陵江文化区的铜梁文化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各种新石器文化几乎同时,依然以农耕文化为本。此区域虽被中原文化称为南夷,但其农业社会的发展也是欣欣向荣的,正如《汉书·地理志》描写道:“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实之饶……民食稻鱼,无凶年忧。”

四、遂宁“农耕文化”对社会模式的影响

地处长江上游的遂宁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涪江两岸气候湿润,水丰地肥。遂宁关于农业生产的文字记录,可追溯至汉初高祖六年“分蜀郡置广汉郡、广汉县,今遂宁县境隶属广汉县”之时,这可以视为遂宁农业生产较早的发端,正是有了农业的发达,才有了这里的“民勤耕织,士登礼达,人物繁复,江山洒落”。在更古老的遂州大地上,遂宁的先民们依靠刀耕火种,采用较原始的工具与方法,战天斗地,辛勤耕耘,获取生存之本,开创了以农为本的社会模式。就农业自然条件而言,古代遂宁农业属于较典型的丘陵农业。在农作物上,从西汉到明代中叶,遂宁农业粮食作物品种由水稻为主发展到水稻、大、小麦等多样化种植;由单一的粮食耕种发展到棉麻、甘蔗种植;民国十五年,遂宁建立了蚕务局,专管民间种桑、育蚕;还相继建立了农事试验场、苗圃、林场、茶圃等农业机构。由此可见,传统遂宁农业由单一的种植业发展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到近代,据文献记载:“涪江两岸,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滨江上游之土多宜棉,下游之土多宜烟草、白芷、甘蔗等物。而密迩山麓一代,凿渠受水,便于种稻,丽南郭一带,缘畴碧壤,半是菜蔬……”“宣德景泰年间,民朴而殷富,牛马成群,寄宿于野,民勤农作……”由此可见,遂宁古代农业一片繁荣景象。然而,明末清初战乱使遂宁也遭受重大影响,人口锐减,“行百里而无人烟,三县人口总数剩下不及一万人”,加之接踵而来的瘟疫不断、战乱频繁、交通阻隔、土地荒芜,几乎给遂宁农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在清顺治、雍正年间,清政府统治者,强制性地将湖南、湖北、广东、河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移民驱使迁入川内无人区,经过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次大规模长达数十年的移民运动充实了川中的人口,加之长期失耕的田土,反因草木腐朽,地力得到修养,大大提高了土地肥沃程度,至此遂宁的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据民国《遂宁县志》记载:“小民之家,有种数斗而获数十石者,有种二三石而获百石者。”这足见民国时的遂宁已是粮食高产、农业发达之地。一直到近现代的遂宁,由于遂宁在大时代背景下加之交通的闭塞,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工具落后,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的生产工具基本上仍停留在扁担加锄头、畜力加人力上,几乎没有近代化的农业机械出现在田间地头。农家所需肥料,仍停留在传统的农家肥,其配合与使用也仅依靠平时经验,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简单地依靠传统的人工捕捉、撒草木灰的方式。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虽终年劳碌,多数时候仅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一旦天灾人祸,就会社会崩溃。据《遂宁县志》记载:“明嘉靖七年(1528),大旱,春秋不雨,江河绝流,草木枯萎,百里为墟,斗米数金,殍尸横道。”“清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十八日,昼晦,大雷、风、雨、雹,禾苗受损甚重。”一直到建国后,随着农业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遂宁农业才开始走上快速的发展道路。

五、遂宁“农耕文化”带来的农本风俗

作为以农立本的遂宁,农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和时代碾压下不折不挠地求生存着,正是在农业的土壤中,遂宁农耕文化在这里发芽、扎根、长叶、开花、结果,到现今还传承演练着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的生活内容。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是遂宁的农本风俗,诸如传统的节日习俗,富有特色的酒文化、烟文化、茶文化、食文化,等等。以节日风俗为例,遂宁诸多的传统节日风俗都与农业发展相关联,如遂宁的“立春风俗”,立春之日,上至官吏下达百姓都十分看重,春乃万物生发之源,也是农业一年之计的期盼,故地方官吏要迎春于东郊,“百戏具陈,观者如堵”。先一日,还有春官着彩衣,舞于公堂,说吉利语,并向民众索钱米不多,谓之“报春”。迎春日又谓之“打春”,实则是鞭打春牛,用意十分明确,劝耕也。这些仪式活动的背后是农业丰收后的庆祝活动,也是农人寄寓天地之母能慷慨赠予农人天时和地利及希望。第一日为元旦,此日有“接神”的仪式,接神代表着对天地先人的祈福,靠天吃饭的农人要向先祖神灵诚心敬献祷告一年的辛勤付出并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故黎明时分,男女老者幼童就要肃衣冠于堂前,内外各燃烛9支,名曰“九品”,焚香烛,放爆竹,拜天地、家神,并随后化纸钱告慰祖先,谓之“接亡”,并按卑长顺序拜尊长,谓之“拜年”。拜毕,饮屠苏酒,亲朋来往互相酬谢贺喜。五日后,每家将室内所积灰土,渣滓盛装入竹筐,带到静僻无人之地,焚香烛埋置,谓之“送穷”,自此摆宴设席,招待亲友及眷属,互相酬贺,春暮始休,谓之“请年酒”。送走“穷神”是对未来生活改善的期盼,而亲友邻里的欢聚这是对未来生活改善的一种构建,因为在生产技术落后的古代农业社会,人是小农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故正是进一步加强人的力量凝结,才能拓展农地的深度和广度,家人的齐心、邻里的和谐是农业社会生活的保障。十五日为“上元”,俗称灯节。入夜,各庭堂挂满灯,再次燃烛祀天地、家神及先祖。家家户户用米做粉团,食元宵,过元宵,而街道上则是张棚结彩,火龙、竹马、狮子灯,火树银花,耍灯玩乐为来年的生机大运祈福。强健的体魄是生活的必需,故十六日,合家男女,于郊外游百病,以此为游,期望一年可除病。除了立春风俗,在遂宁的很多传统节日,都可以看到“农耕文化”的影响,例如端午龙舟竞赛,最初源于是祭谷神,也源于尊崇龙图腾,而龙在神话中是司雨之神,可见端午祭也是与农业有关的。

在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之下,农业是古代中国的决定性生产部门,遂宁的农耕文化早在先秦之时就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并不断地壮大,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反过来,发达的农耕文化又成为了遂宁物质文化的主流,铸造了遂宁“以农为本”的社会模式。

[1]遂宁县志(1929年修).1984:65.

[2]遂宁县志(乾隆版)·土产志.

[3]四川省遂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遂宁县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3.

[4]徐杰舜.汉族风俗史.学林出版社,2004.12.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遂宁农耕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农耕旧事十二韵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遂宁地区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PLR参考区间的建立
遂宁高新区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