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应用于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探讨
2014-03-20章志红林少龙朱小康上官致洋
章志红,林少龙,朱小康,上官致洋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江西 抚州 344000)
“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在基础教育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报道较少。在医学课程中,医学统计学知识是医学学生未来临床、科研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然而,该学科内容相对较为抽象,医学生普遍反映医学统计学内容枯燥,知识点连贯性强,难懂难学[1-2],难以系统掌握。因此,我们运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反思
医学统计学是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及方法应用于医学科研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医学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3]。一直以来,医学统计学是一门难学难教的课程。在对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长期习惯于记忆与背诵,逻辑推理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医学统计学理论性强、概念多、计算公式繁琐,医学生以教师讲授为主和死记硬背的方式,很难做到灵活运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基本理论和原理在理解上往往会感到吃力,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易产生畏难情绪。
另外,现行的医学统计学教科书一般将统计学问题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思路进行编排,逐一讲解,这样做似乎条理清楚,易学易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比教科书中的例题复杂得多,从而造成学用分离[4]。医学期刊上刊发的科研论文中盲目套用、误用和滥用统计学数据的现象频繁出现[5-6]。李长平等[7]研究发现,150篇医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有92篇存在统计学错误。有研究者调查了10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2008年刊登的1 578篇文章,其中664篇存在统计学问题[8]。
因此,对医学统计学教学进行合理改革,注重学生统计思维的锻炼,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手段查阅医学期刊寻找相关案例,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将一些错用误用案例作为反面材料[9],加强学生对反面案例的深刻印象。
2“以学定教”模式的优势
“以学定教”是指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的“以学为本”为依据,教学的一切成果呈现都必须指向学生的“学”,落脚到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学”。
2.1“以学定教”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高效的课堂已经成为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单纯的“以生为本”教学,并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尤其是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学生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他们所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必定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教学需求[10]。课堂中教师喋喋不休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是不起作用的,甚至会有反抗效应。因此,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留下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以学定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它要求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学”的实情出发,“教”为“学”服务,使“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自信心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从“学”到“会学”,从而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2“以学定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最重要的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要有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美国一位学者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我国古代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名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话:“教是为了不教。”
“以学定教”遵循学生学习的具体过程、特点规律、心理状态等,着重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它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而有困而后教”的先进教学思想,比“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表述更明确有力。通过对开放性问题的思考,学生对上课内容产生一定的期待,使有些问题能在上课之前就发现并能自主解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从“学”到“会学”。医学生的技能素质是指医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医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为患者服务的实践能力[11]。“以学定教”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先,着重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以学生的思路为主线,引领知识学习、技能发展和情感体验,发展学生智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3“以学定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以学定教”是根据学生身心特征、内在需要和学生基础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会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以学定教”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是对教育本源的遵从,也是对学生本体的尊重。
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不能不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学习差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其学习情况,全面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花更多时间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教学中适时指导学生,此外还要进行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及专业水准。
2.4“以学定教”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马克思说过:自由是创造的前提。“以学定教”鼓励学生进行挑战性学习,让师生及生生合作、互动、互助成为常态。“以学定教”的前提是要处理好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平日的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12]。既让学生在紧张、严肃的气氛中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以学定教”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及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及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让学生享受解题过程中累积自信心的快乐,从而更愿意去学,减少不懂装懂、滥竽充数的现象。
3 建立“以学定教”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
在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是指课前以学设教、课中以学施教、课后以学评教,涵盖学情分析、预习备课、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过程的组织、练习巩固、网络评教、反思总结等过程。
3.1 课前:以学设教
结合医学统计学的学科特点,调查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生活经验、知识储备、个性差异、心理特点等,做好学情分析,以便于针对性教学。对于医学统计学的每个教学模块,集思广益,拓展思路,设计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弹性方案,给学生留有充分想像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
3.2 课中:以学施教
在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引旧探新→设疑导读→精思导学→技能应用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建构本节课内容的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倡导并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当堂提出疑问并解决,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学习交流,调动课堂气氛,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3.3 课后:以学评教
课后布置作业巩固医学统计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的医学统计学问题检验学习效果,梳理知识体系,内化新知识,提升解题技能。教师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等行为表现,对其给予激励为主的个性评价。学生在网络论坛中可以以匿名或公开的方式评教,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要求,及时了解教学反馈信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综上所述,有教无学不是教学,有学无教也不能产生高效的“学”,“以学定教”并不是完全排斥传统型教学。鉴于医学统计学的学科特点,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高效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
[1]刘立亚,胡昌军,张志军.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1):285-287.
[2]邹延峰,冯晓亮,宋彬,等.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课程的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4):351-353.
[3]袁慧,王金权,黄月娥,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2):173-175.
[4]施红英,闫洪涛,杨新军. 医学统计学教学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164-1166.
[5]邹焰.关于医学领域统计学应用与教学问题的探讨[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1,24(2):199-200.
[6]胡良平,胡纯严. 科研课题中的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科研设计中常犯的错误[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2010,4(3):219-225.
[7]李长平,胡良平.医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错误辨析[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6,30(5):453-456.
[8]Jin Z,Yu D,Zhang L,et al. A retrospective survey of research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in selected Chinese medical journals in 1998 and 2008 [J]. PLoS One,2010,25(5):822.
[9]王睿,赵艳芳,马修强,等. 医学统计学教学中错例辨析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6):614-616.
[10]杨辉玲.“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让初中语文课堂学习更高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147.
[11]陈玮.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J].职教论坛,2013(14):81-82.
[12]朱征燕.“教”与“不教”“学”与“会学”——“以学定教”理念下营建高中英语开放性课堂[J].中学英语园地,2012(2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