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的乡村文化价值重建*

2014-03-20

关键词:现代性价值农民

梁 茜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一、乡村文化与文化价值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1]农耕文明的最显要特征便是乡土性,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深深地扎根于农村,影响着占据大部分人口的地域。这是中国农村社会稳定的内在原因,文化的乡土性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中国人对故土乡村的认同,比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更加强烈,更加具有亲和性。自古以来,广大的乡村是国家上层建筑的基础,中国特殊的历史传统和国情,赋予了乡村特有的文化特质。乡村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质,构成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

乡村文化独有的文化特质,使得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区别开来。具体说来,所谓的乡村文化,就是指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与农民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息息相关的共同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乡村文化既包含了农民的心理体验、生活情感、处事态度和价值取向等精神领域,也包含了民俗活动、乡规民约等实体器物。乡土性和草根性是乡村文化的特有属性,是乡村文化的特质。一定文化的存在必须满足一定的客观需要,而这种客观需要反过来体现了文化的价值。“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构成了客体的价值。笔者认为,文化的价值突出地体现为,文化对客体的精神引导和价值指引,是客体的灵魂皈依和心理体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家园。乡村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乡村文化的文化价值有别于其他文化。乡村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家庭和睦,长幼有序、父慈子孝的人伦情怀,团结共进、同舟共济的互助精神和家国一体、恪守秩序的集体认同。

二、乡村文化价值的历史变迁与当下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价值的历史变迁

乡村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乡村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和伦理道德规范,维系和保证着乡村的基本秩序和社会稳定。“这种来自民间的道德主张具有凝固性、传承性、稳定性等特征,认同度更高,无论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出现何种分裂,造成哪样的混乱,总是能够以不同的形态继续存活在普通农民中间,发挥着规范行为的作用,维护着乡村的基本秩序和社会稳定。”[3]传统乡村文化维系着乡村的稳定,保持着自身的特殊性。但随着现代性的推进,文化冲突的加剧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理念也开始面临着裂变及价值重建的问题。一般来说,乡村文化的价值变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是近代以来的两次思想解放潮流。洋务派最先提出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随后又掀起了“立西学”、“破中学”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破除传统中国的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紧接着“五四运动”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新潮流。

第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对农村文化的重新改造和价值引导。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农村的建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乡村中存在的封建主义思想受到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过去乡村存在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等封建落后思想得到了遏制和清除。

第三是改革开放后乡村文化的价值困境。随着改革深入到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兴起,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农民被土地束缚的情况逐渐被打破,农民安土重迁的价值理念开始发生动摇。经济的发展助长了农民追求物质、谋求物质享受的需求。在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传统的乡村道德渐渐被边缘化,拜金主义、官僚主义、封建迷信思想等不良价值理念死灰复燃,沉渣泛起。农民思想混乱,行为失范,传统乡村文化的道德约束在渐渐失效。乡村由“熟人社会”渐渐走向了“半熟人”社会。

(二)乡村文化价值当下所面临的挑战

乡村文化价值的变迁现在正处于第三个时期,乡村文化价值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价值、吸收先进价值理念和弘扬时代精神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自身和外界的挑战。

1.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使得乡村文化价值逐渐异化。现代性的步伐在不断推进,现代性的最主要特征是政治法治化、经济市场化,思想理性化。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不可避免,每一个传统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总是与传统有着难以割舍而又不得不割舍的情愫。在与传统割裂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不断产生。世界各国在应对这一问题时,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把那些应对现代性与传统割裂不力的国家称为“无所适从的国家”。同样,在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影响下,乡村文化价值理念的变迁也不可避免。经济市场化带来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丰富的物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存所需。一般而言,物质文化的发展总是领先于精神文化的进步,于是在物质文化逐渐趋于主导的情况下,乡村文化价值理念的滞后与物质的高速发展之间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和摩擦。传统乡村文化价值中的“无为和谐”、“崇德尚义”等价值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利益至上”等思想正在兴起。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言:“利益驱动成为乡村社会的最主要行为方式,几乎颠覆了传统的文化价值,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在慢慢解体。”[4]

2.传统伦理道德的失范。伦理本位是乡村文化的基础,是维系乡村稳定和人际和谐的基本价值规范。以血缘和亲族为基本单位的乡村团体,构成了乡村伦理的基本单位。乡村的一切价值规范和生活理念,都围绕着这个基本的单位运转。以“波纹宗亲网”为主要特点的乡村人际交往和伦理道德,使得传统乡村的人际关系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着父慈子孝、邻里团结、长幼有序、崇德尚义等伦理规范。传统乡村主要以中国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为主,包括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价值观。改革开放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开始在各个领域显现出来,传统农村那种相对独立、相对安宁的生活开始被打破。城镇化和经济市场化一方面给经济带来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挑战着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理念。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言:现代文明的全部成就源于外在技术层面的工具理性和内在精神层面的价值理性的紧张对立,以功效为趋向的工具理性的发达必然损毁价值理性的人文理想。城镇化改变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过去那种农民被土地束缚的情况有了根本改变。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担忧。城镇化加剧了农民对失去土地之后生活的担忧,于是围绕土地而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渐增多。传统乡村的伦理道德规范开始失效,农民与基层政府的矛盾、与邻里的矛盾、甚至与家人的矛盾日渐增多。传统乡村的那种祥和安定、长幼有序、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面临着各种物质诱惑的冲击和利益追逐的撼动[5-6]。

3.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的落寞。乡村文化价值的变迁中最明显、也最令人深思的便是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的落寞。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文化体验和态度。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理念在改革开放后,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在以经济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追求GDP高增长的年代。乡镇企业的兴起对乡村平和、宁静而干净的环境是一个灾难。我国的经济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着高投入、低增长、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靠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有学者对沿海一带的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表明,乡镇企业在短短数十年间给乡村环境带来的污染和破坏是过去一百年来所造成污染的数百倍甚至更多。美丽宁静的村庄被浓浓的黑烟和巨大的烟囱所笼罩,被污染了的土地导致了农业的减产,农业生产的成本逐年增加。环境污染加重了农民的生活成本,农民从心理上产生了恐慌。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方,农民开始抛弃土地,逃离家园,向城市涌进。环境的恶化助长了疾病的产生,全球每年因为环境恶化而导致人口患病和死亡的人数在增加,环境难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理念的落寞,使得传统那种敬畏自然、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万物平等的价值取向和节用爱物的生态伦理实践被忽视,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发生[7]。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规范和精神向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乡村文化群体中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教育核心,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作为引导,是实现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必然之路和有效措施。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与传统文化价值的有机融合,破除现代性的魔咒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其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就是要立足时代精神和中国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来鉴别、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和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性的融合,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的现代性转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融合,可以实现科学真理、正确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道德操守的有机统一,改变传统乡村伦理道德的落后思想。从文化思想上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做到既不迷恋传统,纠结过去,也不透支未来,割裂传统。在现代性的浪潮下,既能很好地保持优秀的传统道德,又能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不保守、不封闭,破除现代性对传统价值的魔咒。真正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及和谐发展,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与传统人文精神和道德操守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乡村文化价值将会朝着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8]。

(二)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乡村文化建设,重塑乡村伦理道德规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乡村是中国发展的基础,乡村的发展关乎国运,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村和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性的推进,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影响下,乡村文化出现了逐渐异化的趋向,以物质追求为中心的乡村文化正在挤占传统道德伦理的阵地。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渗透到农村地区,引起了农民价值观念的混乱,出现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理想信念的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农民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要实现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既包括经济的进步,也包括人民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面的复兴,是农村与城市的复兴,是文明与经济的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具体到农民的生活,就是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医疗保险,城镇化建设和农民工子女就学等问题。而实现和谐乡村,生活安逸,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求。和谐的乡村理应是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祥和的,而在与自然的关系上理应是天人谐和、节用爱物的,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追求的目标。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乡村文化建设,重塑乡村伦理道德规范,必须从物质上、精神上全方位入手,从与农民利益相关的领域入手,增强信心,塑造理想。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时代精神引导乡村经济文化建设

在2003年的中央经济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道路,新时期的发展将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由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化、环保化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取得。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的时代精神,指导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观是关于中国当代发展的科学理论,它从思想上、理论上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精神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是对乡村文化生态价值重建的一次尝试,新时期的乡村文化生态价值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导,结合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的实际,兼顾乡村文化生态价值的优良传统。从思想上、理论上自觉坚持正确的文化生态价值观,尊重自然,实现科学发展。加大在农村地区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力度,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文化生态价值观,使农民养成高度的环保意识。同时,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应相互联动,深入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卓有成效地进行污染治理,这是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和谐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6]吴志强,梁茜.人类的起源与生物进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7]费孝通.中国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M]//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

[8]许 静.舆论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现代性价值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