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之散文情感培养探究

2014-03-20唐啟瑜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散文师生文本

李 慧,唐啟瑜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

语文课堂之散文情感培养探究

李 慧,唐啟瑜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

情感真挚是散文的一大特征,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散文情感的把握,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已经成为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从教师应优化对文本情感的表达,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师生互动平等交流以及发掘散文的情感起源点等方面谈起,以期达到如何运用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积极情感与文本情感的链接,产生知情并茂、以情优教的教学效果。

散文;语文课堂教学;情感培养

散文作为抒发情感的重要文学体裁,频频出现在语文教材中,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同时作为广泛运用的一种文体,生活中常因某个感叹而写下一段佳句,或因某个事件参透出某些人生哲理,或因一眼绝色的图景发出出人意料的感叹……这些无不与之相关,但其所表达情感的复杂性又使得人们敬而远之,原因在于不好把握情感抒发的尺度。在课堂教学中,又成为学生理解文章的障碍,一是不能准确揣摩作者写作情绪的变化,二是不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加之应试教育的高压,教师只重视知识结构的分析,忽略了学生的情绪变化,学生领略不到情、感受不到意,自然少了对文体美的鉴赏。

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散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和情感领悟能力。抒情散文缤纷多样,姿态万千,很多优秀作品更是意境优美,读罢让人久久沉醉于美妙的想象中,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很难从教师那里汲取到深层次的营养,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结果呢?综合来讲,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没有充分运用到学习上来,情感的抒发与客观条件是分不开的,学生的原有知识没有通过教师的引导内化为自己的情感经历,无法将这种感觉用于课堂学习中,不能产生共鸣;二是文本情感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链接不到位,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没有形成信息交流的有效链接。因此,提高学生散文课堂教学中情感的培养,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优化对文本情感的表达

教材文本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三要素之一,是教师传递、转化信息的主要来源。教师对文本情感的处理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接受和理解,因此合理处理文本情感成为情感传递引导的关键。怎样才能合理处理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呢?教材文本是图文并茂的信息大集合体,所有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体现了一定的教育目标性,在散文教学板块中,教材对不同的散文文本进行划分,使得单元目标更加明确。因此,按照文本结构的安排,教师应整体把握教学版块的综合目标导向,确定板块的情感抒发倾向,把握总体思路,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使之与课堂教学相互联系,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

散文字句之间都流淌着情感,不同的段落所呈现的情感也不一样,教师要充分抓住体现全文情感的主要段落,进行重点打磨,运用各种资料穿插于课堂教学中,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荷塘月色》的教学,全文的重点在描写荷塘的美:“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部分对荷塘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描写,语言精彩纷呈,是整篇文章的教学中心,教师必须充分揣摩作者的心情,理解该部分的情感脉络,把握语言描写的特点,针对情感抒发进行教学设计。从荷塘周围的景物入手,宏观把握所写的景物意向;然后从细部入手,字句分析,仔细斟酌,精彩的语言描写所融入的情感也在教师的分析下流露了出来,学生接受情感学习时也有了一个标准,根据老师的引导融情于文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散文教学是一个由文字到情感深入的过程,教师还必须要联系生活实际,融入体验,方能达到情感的共鸣。卢家楣在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际运用中提出,教师只有深刻的体验生活,才会产生真实的感受,付之以抑扬顿挫、缓急有致的语言讲解,才能真正富有感染力。[1]165-166因此,散文的教学从另一个角度讲,又是一种真实化的生活情感体验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对教学产生影响,要把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情感体验与文本链接起来,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移情入境,由实际生活情感过渡到文本情感中来,培养学生情感的迁移能力。

二、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散文课堂教学不是一进入课堂就能调动学生的情感的,文章的语言韵律美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融入其中,而学生的情感调动需要许多客观条件,只有具备了客观条件。课堂教学才能活跃,学生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关键在于课文的朗读。朗读几乎是所有文体都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节奏、有韵律的朗读,更能增添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廖玉慧指出,好的散文与好的音乐一样,流畅而灵动,有节奏感,旋律动人。[2]106-107因此,教师应当大力提倡课堂上对文本的朗读,引导学生注意品味由朗读带来的节奏美感,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上课的时候特别注重朗读的节奏,在他的引领指导下,学生的朗读是有抑扬顿挫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把握。运用这样的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迁移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融入自身情感,实现情感与文本的梯度链接。

增加配乐也是一种调动情感的方式,音乐不仅能渲染气氛,还能触发人的情感转移。教室犹如一个大家庭,就像电影中镜头拍摄的一样,把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聚集在一起,角色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电影是将人物与声音结合在一起的,音乐加上人物,既有声又有情。抒情散文极其讲究韵律美、情感美,与电影镜头的表现方式不谋而合,所以,课堂上多增加与文本相关的配乐,音乐与文字相互交融,创造出和谐的韵律,学生在和谐的韵律中方能触发情感,领悟出散文语言情感的魅力。

播放资料短片也是增强课堂情感的一种有效方法。所谓的资料短片,不一定尽是一些纯文献性的短片,电影也能成为资料短片。通过播放相关的电影或情感短片,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不但通体舒畅,还能疏解课堂压力,借机调动学生的情感,触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学习效能进行自我学习,自我领悟,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

三、师生互动,平等交流

师生互动是高效课堂的一大特点,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降低教师的主导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地位,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与互动。散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与互动,而且要保持开拓思维的多元化。长久以来,师生互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在抒情散文的课堂上,多数教师忽略了学生个体思维的特点,只是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知识的强行注入。课堂刚刚开始,没有任何循序渐进的引导,就开始对文章大动干戈,结果只分析了文章结构及相关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现,学生在巨大的信息海洋中不知该如何取舍,痛苦不堪,造成教学效果下降。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散文《背影》时,就没有抓住学生的情感表现,只对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进行了总结归纳,却没有对父亲过马路买橘子那段精彩的动作描写作详细的分析。课后他的学生感叹道:“我还是比较喜欢自己读《背影》,不喜欢老师讲《背影》,因为我读到的背影,是父亲的真实背影。我想象到了‘攀'的困难,‘倾'的努力,更加感受到了父亲一股脑儿将橘子拿给我的那种无私的爱,看着他的背影,觉着他很渺小,但却又伟大。老师讲的《背影》,我感受到的只是一些词、句、中心思想,对父亲背影的景象感知是少之又少。”这位教师明显犯了教学的一大错误: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激发,将课堂与情感完全割裂开来,学生的情与文本的情无法链接,以至于造成那样的效果。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师生互动呢?

首先,应重视课堂信息的传播。信息的有效传播是课堂教学的载体,而获得散文情感培养能力的关键便是课堂信息的传播。有意义的课堂信息传播能加深学生对散文情感的理解,形成学生心灵与文本情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信息的提炼、简化,找到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共鸣的链接点,形成文本情感、学生情感、教师情感三方的有效联合,促成信息传播的连贯,进而提高学生的情感培养。同时,有意义的课堂信息传播还能促使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有效推动学生进行第二次有意义的学习。

其次,充分调动旧有知识,以旧知识反哺新知识,激发学生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3]197-199散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凭借自身的旧有知识,对文本所涉及的新知识进行综合转化,融入新的情感,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使用自身旧知识进行信息的接收,产生以旧哺新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情感。

第三,转换教师角色,充分体现师生地位的平等,实现课堂情感的互动。在师生互动的散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矛盾的主导,教师的角色就是要不断把矛盾的主导地位转化到学生方面,积极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4]不断将问题交由学生自己自主讨论、合作、探究,发挥拓展思维,调动学生课堂思考的积极性。师生之间进行心灵上的对话,这样不但使教师摆脱了主导课堂的呆板沉闷局面,学生也有了自由发挥、发展的空间,呈现出多种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经过课堂的磨合,最终走向趋同,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学习的效率也得到提升,情感培养目标在不知不觉中便得到了达成。

四、索情于字,发掘散文的情感起源点

散文情感是作者在一定的情绪激励下抒发出来的,其中包含作者的写作情感和经人们阅读后的二次抒发情感,具体来讲,就是作者意和读者意的表现。[5]长久以来,多数教师教学不能有效地使作者意和读者意相结合,导致学生对文本的情感理解不到位,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作者意和读者意的统一,这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关键。常言到: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坚持有个性的解读能保持独特的风格,但是在散文情感的教学中,个性只能代表自己,而不能完全代表作者。作者的情感意图是透过文本字句体现出来的,而不是经由学生理解后表现的,因此必须坚持作者意和读者意的相互统一。透过文本,从字里行间发掘作者情感信息的起源点,深深感悟作者的内心,真正感受作者生长的时代气息,实现读者意与作者意的统一,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生情感培养的目的。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廖玉慧.写给语文老师的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3]严先元.讲授的技巧[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4]刘美凤.对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再认识——教师的素质和角色转变是未来教育的关键[J].电化教育研究, 2001,(12):7-11.

[5]薛艳丽.中学现当代抒情散文教学初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责任编辑 马小侠】

The Cultivation of Emotion in Prose Classroom Teaching

LI Hui,TANG Qi-yu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Xihua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9,China)

Sincere emotion is a major feature of the prose,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and improving students'mastery emotion of prose and stressing on the emotion cultivation attaches importance to developing students'emo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timizing the emotion of students with text emotion,creating the emotional settings,arousing the mutual emotion,establishing th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vity platform and uncovering the emotion in prose,the paper attempts how to make the links and use the emotion factors to promote the students'active feelings with the text emotion,to achieve the excellent teaching effects.

prose;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cultivation of emotion

G633.3

A

1009-5128(2014)04-0094-03

2013-11-18

李慧(1989—),女,河南三门峡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文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散文师生文本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