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南边疆民族文化与《史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上的致辞(摘要)
2014-03-20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渭南师范学院院长丁德科
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渭南师范学院院长 丁德科
在中国西南边疆民族文化与《史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上的致辞(摘要)
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渭南师范学院院长 丁德科
尊敬的中国史记研究会张先生、红河学院田书记、各位专家、各位同志:
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情况,以及今后与中国史记研究会协作工作的建议。
一、我校《史记》研究工作:努力建设《史记》研究平台
1.建设渭南师范学院“中国史记研究院”。2013年11月我校成立“中国史记研究院”,聘请张大可先生为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聘请全国高校多位专家学者为特邀研究员。知名专家有张新科、俞樟华、陈曦、张强、丁波、韩兆琦、杨燕起、田志勇、赵生群、刘德奉、李伟森、林聪舜、池万兴以及西安书法家文则天等。以后还将聘请其他同志携手共进!
2.完成《史记选本丛书》的编撰出版。编选作者有凌朝栋、梁建邦、马雅琴、韦爱萍、王麦巧、王晓红、高军强、王炳社、韩文娟等10人,我们这次有11位同志参加会议,还有几位因事未能成行。目的是学习经验,加强交流。
3.与中国史记研究会合作编撰出版《史记论著集成》20卷1200万字,商务印书馆出版,涉及50多位研究者的成果。
4.撰著出版《史记通解》9册400余万字,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张大可先生受聘渭南师范学院教授以来与我校合作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史记》注、译、评工作的重要成果。
5.建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名栏。“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是我校学报优势特色栏目,2014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为“高校哲学社会学报名栏”。这是全体研究者的成绩!这是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这是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重大事件!
6.建设中国史记研究展览馆(筹建中)。
7.建设史记研究网站、司马迁与《史记》数据库。
8.编撰出版《中国史记研究年鉴》。
9.坚持编撰出版《司马迁与史记研究论刊》。
10.筹办《中国史记学刊》(英文版)。
上述10项工作,是我校主动、积极、创造性地贯彻中国史记研究会和张大可先生要求,加快建设史记研究基础性、引领性、服务性的开放式平台的重要成果和举措。
二、对《史记》研究的建议
我个人的观点,《史记》研究在注、译、评、论、介等方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绩巨大,前景广阔。同时建议,史记研究有必要强调、彰显普及型特征。所谓普及型特征,即对大众认识、教育作用之特征。当前的研究,“雅赏”强,“俗赏”弱。其实,“雅赏”重要,“俗赏”也重要,在一定意义上“俗赏”更重要。首先要解决“雅俗共赏”中的“俗赏”问题,因为思想文化的作用更应体现在大众人文素养的提高上。《史记》及其研究应该也必须发挥此种作用。要让《史记》如《论语》《道德经》一样,向大众介绍,使大众记得,为大众遵循,老幼能诵,家喻户晓,内化于心,外表言行,充分发挥《史记》的思想文化作用。
三、一点想法
为了纪念伟大的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2012年,我校委托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凌朝栋教授向中国史记研究会提出过申请,我校的想法:纪念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由渭南师范学院与中国史记研究会主办,请陕西师大和韩城市协办。本次年会我带领了渭南师院11人的团队参加大会,就是来学习取经,并表达我们的诚意。作为司马迁故里的最高学府,在纪念司马迁2160周年诞辰的学术研讨中应尽绵薄之力。今天我正式提出,请研究会决定。诚邀中国史记研究会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诚邀红河学院领导特别是田书记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