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设计——以烟台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2014-03-20韩琦张建军

外语与翻译 2014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中职职业

韩琦,张建军

(烟台职业学院组织人事处,山东烟台,264670)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我国开始以终生教育为理念,提出了适应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规划。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作为其中的重要任务,二者的有效衔接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1,2]。

目前,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方式以春季高考、自主招生和注册入学为主,且自主招生和注册入学的比例和范围逐年增大。预计2014年山东将试点实行最为宽松的注册入学,我院作为国家骨干学校建设单位可能成为山东省首批试点单位。随着生源的多元化,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难度必然加大,这就需要对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3]。

一、中高职衔接课程状况与分析

为充分掌握目前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状况,以烟台职业学院中职定岗实习学生、中职毕业生、高职预科学生、自主招生在读学生为调查对象分类展开,发现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学生起初有升学意愿,但受顶岗实习教学计划的影响,最终没能顺利进入大专学习阶段。二是存在课程重复和脱节现象,很多学生吃力于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课程。三是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匮乏,缺少计算机日常维护、问题排查的能力。四是非专业素质能力缺乏,如: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团队意识等,而这正式企业最为关注的。五是选修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普遍对动手能力强、礼仪修养、计算机应用等类型的选修课兴趣更高。

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较大,缺乏统一的职业教育规划纲要,使得职业教育在衔接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对应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具体的课程衔接方案。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设计

国家先后公布了中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指导性专业目录,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各自的专业技能方向,并给出了部分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的指导意见。但是对于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制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需要重点进行相应的设计。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明确中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一致性,同时也要体现职业教育不同层次的差别。在终生教育的理念下设计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参考国家职业资格的五个级别和企业岗位级别的设置,将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作为每个阶段的能力测试。

中职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岗位的适应能力,以应知应会的专业基础知识为主进行组合。具体描述为:能适应地域专业发展要求,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中等技术应用人才。了解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动态,熟悉计算机的组成、能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能从事网站的建设和管理、熟悉广域网的常用技术和网络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高职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岗位的发展能力,以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现行的应用技术为进行组合。具体描述为:能适应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集成、网络管理和应用、网站建设的理论和技术,具有网络设计、设备调试、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小型企业网站开发的能力。

(二)人才培养规格衔接

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要根据实际教学任务明确中高职各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1. 中职人才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基本的公民道德、遵纪守法的意识和文明礼貌的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基本的人文知识、科学素质、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正确的就业观念,吃苦耐劳、积极肯干的意识;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安全意识。

(2)知识要求。① 具备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必备的数学、外语和其他科技文化知识;② 具备一定的美工基础知识;掌握动画制作、图像处理等媒体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③ 具备一定的数据库原理基本知识;④ 具备一定的网络和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⑤ 掌握网页的制作基本知识,掌握流行的开发工具;⑥ 具备一定的编程理论,了解程序设计的开发工具;⑦ 掌握网站服务器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⑧ 具备动态网页程序设计的知识,了解 WEB应用程序设计;⑨ 具备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网络的管理和维护;⑩ 具有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策略。

(3)能力要求。① 具有较强的媒体制作和处理能力;②具有数据库应用和维护的能力;③ 具有局域网布线、管理和维护的能力;④ 具有网络服务器暗转、使用、维护的能力;⑤ 具有一定的网站规划、设计、管理、维护的能力;⑥ 具有基本的英语翻译和日常交流的能力;⑦ 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掌握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系统的能力;⑧ 具有完成工作任务、团队合作、良好沟通的能力。

2. 高职人才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一定的人文、科学素质、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产品竞争意识和工程意识;奉献意识和创业意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2)知识要求。① 具备高等技术人才必备的高等数学、大学外语和其他科技文化知识;② 具备美工知识;掌握动画制作、图像处理等媒体处理技术的相关知识;③ 具备数据库的理论知识;④ 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⑤ 掌握网站、网页设计的相关知识和开发工具;⑥ 具备一定的编程理论知识和项目化程序开发知识;⑦ 具备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相关知识;⑧ 掌握动态网页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⑨ 具备网络安全的知识和相关维护策略。

(3)能力要求。① 具有较强的媒体制作和处理能力;②具有利用各种开发工具编写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程序的能力;③ 具有利用各种开发工具编写WEB程序的能力;④ 具有数据库规划、设计、应用和维护的能力;⑤ 具有局域网规划、设计、规划和组建的能力;⑥ 具有网站和网页设计、规划、管理和维护的能力;⑦ 具有一定的英语翻译、会话能力和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⑧ 具有自我学习新知识的能力;⑨具有完成工作任务、团队合作、良好沟通的能力;⑩ 具有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学制的衔接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中高职学生都有半年至一年的定岗实习教学任务的要求,目前中职教育普遍实行 2+1的模式,高职普遍实行2.5+0.5的模式。其中,中职教育的第三年定岗实习时间长、学生流动性大,是中高职衔接中的重要阻碍。因此在参考多方建议和中高职升学考试现行机制的前提下,提出中职教育实行1+0.5+1+0.5的学制,第一个“0.5”为第三学期,按照教育部规定实行三个月至六个月的工学结合,完成工学结合科目的教学任务。第二个“0.5”为第六学期(最后一个学期),按照学生毕业意向调整:欲就业学生实行工学结合、欲考大专学生实行高职预科。这样既能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又能为欲升学学生提供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四)课程开发

按照中高职各自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山东周边企业的实际需求,我们对课程计划进行了重新设计。中职阶段基础课开设英语、数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专业课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PHOTOSHOP、FLASH、数据库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3D MAX、局域网组建与布线、网络服务器配置、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等。高职阶段基础课开设大学英语、语文、高等数学;专业课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CAD制图、网络管理岗位课程(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管理、网络安全)、网站建设岗位课程(网站平面和动画设计、静态网站设计、网页动态特效、动态网站制作)、网络系统集成岗位课程(路由技术、交换技术、广域网技术、无线技术、网络综合布线)等课程。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次的调整和完善。各中高职院校可参考论文中的研究结果,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做一定调整。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 143.html.,2014-03-12.

[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7_zcwj/201109/xx gk_124851.html.,2014-03-12.

[3]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69-73.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中职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模式匹配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
职业写作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我爱的职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