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监考违规与学生作弊情况联合调查

2014-03-20

外语与翻译 2014年3期
关键词:监考作弊考场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与范围

以安徽省某高职院校2012级全体学生为调查总体,随机抽取4个班级,包括3个高职班与1个中职班,计21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学生入学以来的两次期终考试过程中出现的教师监考违规与学生作弊情况作为调查的范围。

(二)调查项目与方法

根据在监考与巡考过程中常见的监考违规与作弊情况,在访谈师生的基础上,拟定监考违规与考试作弊情况调查问卷。监考违规包括监考迟到、酒后监考、擅离考场、监考聊天、监考接听电话、不讲考场规则、考场阅读报刊等11个问题;考试作弊的行为心理测定主要项目有:作弊的想法、作弊的动因、监考与作弊的关联、作弊的从众心理、实际作弊情况等10个问题,并于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结束之后,对教师监考违规和学生作弊情况进行问卷匿名回顾性调查。

(三)调查问卷设计与资料处理

所有调查项目均设计成封闭式问题,例如,教师监考时有无迟到的现象?教师有无酒后监考的现象?参加考试时你是否有作弊的想法?入学以来你是否作弊过?等等。发放并收回调查表216份,剔除无效调查表13份,有效应答率为94%,符合调查要求。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作弊行为心理结果与分析

有作弊想法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 32%,明显低于刘健等报道的54.1%[1]。因担心考不及格与想得到更高的分数而作弊的分别是66%与34%,是作弊的主要动因[2]。27%的学生表示教师严格监考就不敢作弊,从侧面反映了教师监考不严格对学生作弊的影响。27%的学生有作弊从众心理,表示“见别人作弊就想作弊”,显然,教师不认真监考会增加学生作弊的机会。入学一年来,实际有 27%的学生作弊过,略高于李明哲等报道的综合性大学本科生总作弊率 21.84%[3]。但面对“不论别人是否作弊我都能坚持不作弊?”的问题时,给予肯定回答的占 64%,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不受别人作弊的影响,维护了考试的公正、公平。对“你是否希望教师严格监考大家均不作弊?”的问题,有 80%的学生希望如此,这样的结果,让教师看到了希望,也增强了教师与考务人员维护考试公正、公平的信心。

(二)教师监考违规情况与分析

教师监考违规情况常见的顺序从小到大,依次为酒后监考、监考阅读报刊、长时间注视窗外、擅离考场、监考接听电话、监考迟到、不宣讲考场规则、长时间玩弄手机、监考松紧随意、监考时聊天、不在约定位置。监考松紧随意、不在约定位置、监考时聊天分别被19.2%、24.1%、26.1%的学生观察到,这三项已是较为常见的违规现象,应引起重视。教师监考违规现象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监考教师缺乏时间观念

14.8%的学生看到教师有监考迟到现象,有的迟到三五分钟,有的甚至开考一二十分钟后匆忙进入考场。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是以分钟为单位安排的,需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监考更是如此。监考教师迟到现象说明个别教师缺乏时间观念。

2.监考不规范

表现为考前不宣讲考场规则、监考时不在约定的位置、监考松紧随意、酒后监考等。不宣讲考场规则及强调禁止作弊,给学生传递了考场无规则的信息;教师酒后监考是教师职业的大忌,酒后失言在所难免,易与学生发生冲突。教师未在约定位置监考,监考教师集中在一起时常地聊上几句,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考试,并且让学生漠视教师的监考,易将作弊想法付诸于实践。教师监考松紧随意,有的前紧后松,有的前松后紧,从而导致考场混乱,引发学生大范围作弊。

3.监考在岗履职责任意识淡薄

有的教师监考时聊天,有的监考时阅读报刊,有的在考场上做批改作业、评定学生成绩等一些与监考无关的事。这些都反映了教师在岗履职意识淡薄。高校监考工作的质量与教学质量休戚相关[2]。考试是测评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方法,监考是保证测评客观、公正的关键,监考既是教师的权力也是教师的义务,在监考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4]。但仍有14.3%的学生反映教师在监考时有擅离考场,造成考场秩序混乱,丧失考试的公平、公正。有的长时间注视窗外,甚至两位教师凑近聊天。调查显示,不在约定位置与聊天是学生反映最多的两种监考违规现象,分别是26.1%、24.1%。胡济林认为[5]:教师监考不力是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侥幸心理和作弊动机的原因之一。

三、监考违规与作弊的对策

(一)监考违规的对策

酒后监考、监考阅读报刊、长时间注视窗外、擅离考场、监考接听电话、监考迟到、不宣讲考场规则、监考松紧随意、考场聊天等11项监考违规现象,虽然仅发生在个别监考教师或少数教师身上,但这些违规现象折射出的问题反映在两个方面[6]:一是教师方面,如时间观念不强、岗位责任意识淡薄、不按规范监考等;二是考务管理工作薄弱[7]。两方面最终的影响结果都一样,学生漠视监考而使作弊的想法得以实现,影响了考试的公平、公正,不良的考风导致不良的学风,形成恶性循环。监考违规现象反映了监考违规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正是现行的教育体制的弊端。当前,我国公立高职院校一统天下,民营学校很少,政府办学的体制使学校缺乏自主权,没有好的激励机制,教师缺少责任心、主动性与积极性。现在的格局如同农民分田到户之前一样,教师即所谓的“园丁”,是在集体的田园里耕作而缺乏在自己田园里耕作的责任心、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彻底解决问题必须改变现行的政府办学的体制,使部分公立学校民营化,让教育界涌现安徽凤阳小岗村式的改革,用体制确立一个教师的责任心、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故改变现状关键在于改革当前的教育体制。而在体制变革之前,必须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破体制的束缚,尽快制订并出台责任明确、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形成激励机制,以消除监考违规现象,促进优良考风的形成。

(二)学生作弊的对策

调查得知,有 32%的学生有作弊的想法。入学一年来,真正作弊的占调查对象为27%。66%的学生因为担心考不及格而作弊,而 34%的学生是因为想获得更高的分数。教师严格监考,27%的学生则不敢作弊,可见教师监考不严也是学生作弊的动因之一。27%的学生看到别人作弊就想作弊,有不作弊就会吃亏的心理。访谈中发现,不少学生作弊主要是出于投机心理与侥幸心理。也有少数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尚好,但自信心不足,一到考试就出现紧张心理,总担心自己的答案不对,考试时就想与邻桌对一对答案才安心。总之,学生作弊的动因比较复杂,影响作弊的因素也很多。因此,预防作弊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平时,加强学习督导,消除疑问,不把问题带进考场。考前,进行诚信考试教育,以预防作弊为主。考场上,监考教师严格监考,防止学生作弊;触发学生由有作弊动机转变为行为的最直接原因是管理因素, 考场管理不严, 学生有可乘之机[8]。考试结束后,对于作弊的学生加强教育,甚至给予纪律处分,没有作弊的班级可授予诚信考试班级称号,做到奖惩分明。

[1]刘健,王春.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12(4):84-86.

[2]肖颜婷.试论高校监考队伍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141-142.

[3]李明哲,张振武.2009 年某市大学生考试作弊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0,16(1):42-44.

[4]刘唐,张艳.浅析高校考试管理[J].成功教育,2009(11):296-297.

[5]胡济林.高职院校学生作弊行为研究[J].学理论,2009(29):86-87.

[6]何维佳,吴小波.对当前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考试行为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5):156-158.

[7]王素君.试论高校监考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40-42.

[8]徐艳,汪勇,宣宾.芜湖市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调查[J].中国校医,2009,23(2):146-147.

猜你喜欢

监考作弊考场
基于Excel VBA的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作弊
监考时……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作弊等
没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