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

2014-03-20

外语与翻译 2014年3期
关键词:群众

(中共安徽池州市委党校,安徽池州,247000)

党现在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是一个改革的深水区,面对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文化转向的关键时期。推进党的建设尤其是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其原因并给出具体的对策。

一、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及理论来源

(一)群众路线及群众观

群众路线的真正理解,必须先清楚群众和群众观这两个概念。也只有真正地了解了群众和群众观的概念,才能正确地对待群众观点。

对于群众,《辞海》给出的解释是大众。古代没有人民群众的概念,在古代中国或者西方,人们将人群作为群众的概念。直到近代以来,才逐渐产生了政治中的群众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概念。

马克思主义中的群众指的是工人群众,是与无产阶级政党相对应的,这里的群众具有特殊的指向。列宁主义又将群众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只是工人群体是群众,而是指被剥削的人群。毛泽东在民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认为中国的基本群众力量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部分的民族资产阶级。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认为一切的抗日的阶级、团体都属于人民范畴。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认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群众的范畴。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和集团都属于人民范畴[1]。通过这些变化可知,群众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直在动态发展的。群众概念受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形态以及社会结构的重要影响。也正因为如此,群众的概念也会在发展中不断得到扩展。

(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群众路线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发明的,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代领导人在不断革命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群众路线,并且在这一条路线的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

穿越历史隧道,低头俯瞰整个历史长河,人们发现了一条铁律:得民心者得天下。无论是外国的政治兴衰还是中国的王朝交替都没有打破过这条铁律。党的群众路线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着很深的理论渊源。自古以来中国就崇尚民本思想,认为民众是立国之根本,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是群众路线形成一大思想来源。另外,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取决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过程中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结合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唯物史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路线。

二、坚持群众路线的意义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党的七大中刘少奇同志就明确指出了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决定着党的革命事业发展方向,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坚持这一工作路线的前提下已经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的胜利,这也是群众路线正确性的证明。党的群众路线不仅仅是政治路线,还是党的根本组织路线。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领导中国执政过程中的政治优势,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离不开党的领导,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也体现了党的特有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

三、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群众是一个动态的名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从目前来看,人民群众的外延扩大了,指的是一切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以及一切遵守法律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人士。

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认识到只有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不能仅限于经济利益的满足,还追求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在这个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党要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之上,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胡锦涛又进一步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党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2]。

另外,还提出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制度化、法制化、民主化。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同时提出了改革体制的要求,正确地处理好领导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克服官僚主义,优化党的群众路线和作风问题。邓小平提出制度建设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保证,要为民主制度法制化不懈努力,确保党和群众的权益不受侵犯。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的理念,同时提出应该建立起各种联系群众的制度。

与此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三为民”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的权力行使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防止权力滥用就必须做到权责一致。共产党人一定要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实现为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行使权力。为此,党一定要把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相结合,这就要求一切需要从实际出发,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着想,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既要尊重人民意愿和首创精神,又不搞群众运动,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实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宏伟事业。为此,邓小平提出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选择基础之上贯彻改革开放方针。要避免群众运动,群众运动的自发盲目性往往会造成社会动乱。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看作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3]。

四、新时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挑战

(一)党群互动方式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的展开伴随而来的除了经济的迅猛发展,还有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同时,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党群关系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不再过分依赖党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权威和服从的单向作用机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共生与互动的双向作用机制,这无疑给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理念与服务带来新的挑战[4]。

(二)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趁虚而入

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趁虚而入,污染了人们思想。由于社会转型期我国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对预防和惩治腐败现象的法律还不健全,导致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大量的腐败问题。腐败是政治的毒瘤,这对党群关系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了党与群众之间的和谐,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

(三)网络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在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下,网络世界里没有了空间限制,社会的每一个个体在网络平台上没有了地位、身份、层级的实际意义,这就扩大了群众参与政治的激情。在这一状态下,党能否及时客观公正地回应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小的问题可能衍生成大的问题。这是对党的工作能力的考验,这对党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带来的挑战不可回避。

(四)市场经济打破了原有的封闭观念

改革开放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推动了观念的更新,导致了社会中不同价值取向的并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贪污腐败泛滥,这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同时也给新时期党与群众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

五、新时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对策

(一)加强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基本内涵的宣传教育

加强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基本内涵的宣传教育,让群众了解自身的社会角色、政治地位、历史作用,从而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使得党的群众路线的观点、思想学说、立场方法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二)加强党的党风廉政建设

要坚决打击贪污腐败现象,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关于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务公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把党内监督、纪律监督、舆论监督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党的作风来取信于民,让改革开放的春风惠及于民,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提高党高效组织群众的能力

在组织群众之前做好群众宣传工作,善于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带领群众前进,又要看到群众的实践创造从而获得前进动力,这是组织群众工作的方法。要不断提高党的工作效率,注重党员素质的提高,优化班子结构,向服务型政党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效组织群众,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目的。

(四)继续发扬和保持党的先进性

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状态,紧密联系群众,热情服务群众,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改进党的工作方法,维护好党的光辉形象,真诚对待党群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出人民群众的力量,使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

(五)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合理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要严格管理党的作风。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伟大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不断提高经济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福利,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此外,还要想人民群众之所想,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起,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六、总结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在坚持了群众路线的前提下,才发挥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瞩目的成就。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应该继续贯彻这一基本政治路线。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给坚持群众路线带来了挑战和难题,所以要大胆地探索实践群众路线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创新群众路线新模式,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斯图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冉绵惠,邓小平.江泽民对群众路线观的继承和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320-322.

[3]刘建武.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孙力.群众路线三大开拓的时代新篇[J].社会科学,2012(7):11-20.

猜你喜欢

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始终将群众感受放在首位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进化了的吃瓜群众
畅通“最后一公里” 解决群众出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