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4-03-20宋国平陈学民
宋国平 陈学民
(天津市黄河医院内三科,300110)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宋国平 陈学民
(天津市黄河医院内三科,300110)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84例,对其实施饮食、心理、用药、观察、运动等护理干预。结果 1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182例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出院,效果不佳行截肢处理者1例,1例患者因肾脏衰竭严重,自动放弃治疗出院;182例患者干预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均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注重饮食、心理、用药、观察、运动护理等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维持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糖尿病;老年;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缺陷,临床主要特征为慢性高血糖,这种代谢紊乱不仅仅是碳水化合物,还可能是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或继发水电解质的平衡失调[1]。≥60岁的糖尿病患者称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发病时间的不同,又可以区分为老年期发病糖尿病患者和青壮年发病至老年期糖尿病患者[2]。由于糖尿病一般病程较长、并发症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生命也受到很大的威胁。为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健康地安度晚年,护理人员要熟悉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为进一步探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疗效,笔者对2012年2月—2013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饮食、心理、用药、观察、运动等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84例,其中男98例、女86例;年龄60~85岁,平均(68.12±2.81)岁;病程2~16年,平均(5.73±3.16)年;其中多尿多饮76例(41.30%)、合并酮症酸中毒2例(1.09%)、糖尿病肾病6例(3.26%)、冠心病10例(5.43%)、糖尿病足5例(2.72%)。
1.2 方法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护理从饮食护理开始,不管患者的病情如何,必须依据糖尿病患者的食疗原则执行。护理人员要充分运用理论知识——血糖生成指标,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并将饮食治疗的意义与措施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传,少量多餐,多摄入低糖、蛋白适量、脂肪适量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饮食总热量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接近1∶2∶3[3]。并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糖尿病饮食列表对老年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尿糖、血糖、身高、体重、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等情况,制定因人制宜的饮食处方[4]。
糖尿病的病程一般较长,而且通常伴随各种并发症,如脏器功能损害等,长期的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使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易怒等情绪,心理压力巨大,病情波动大,常规治疗的效果没有保障[5]。护理人员要熟悉老年糖尿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主动、热情地与其沟通,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增强生活信心,主动配合护理治疗,稳定个人情绪的同时稳定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
降糖药物种类繁多,用法、用量复杂,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清晰分辨所服药物的名称、颜色、剂量、剂型、服用方法;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剂量要求对患者进行注射,通常在餐前30 min[7]。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现有过敏现象或低血糖症要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根据自身状况进行一定的、有规律的锻炼,定时、定量的开展活动,如采取打太极拳、散步、体操等适宜的运动方式。一般运动时间选在餐后0.5~1 h[8]。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其进行正确的运动锻炼。
1.3 观察指标 对1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前、治疗出院6个月后,进行晨起空腹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的观察分析。
2 结果
见表1。1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经饮食、心理、用药、观察、运动等护理干预后,182例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而出院,1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者行截肢处理,1例患者因肾脏衰竭严重,自动放弃治疗出院。治疗6个月后,182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例(%)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有着较大的区别[9]。同样,老年糖尿病患者虽然对铁元素具有较好的储存,但是通常情况下,每日失铁量男女有较大差异,女性一般为1.5 mg/d,男性一般为1 mg/d,需要进行及时补充[10]。在本研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明显偏低。这种结果不仅与慢性炎症相关,也与缺铁有较大的关联。血红蛋白在从肺输送氧到组织的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其含量的降低将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慢性组织缺氧[11]。从本组糖尿病患者的干预前饮食结构来看,糖尿病患者膳食中缺乏的鱼、肉、禽等优质蛋白类食物,恰恰是铁的良好来源;而作为富含抗坏血酸的水果、瓜菜类食物由于含糖量高而使其食用得到限制,其实他们是促进铁吸收的最佳饮食。虽然有研究指出,水果作为天然食品所含的果糖对糖尿病患者不会有问题,但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对进食水果的控制依然很严[12]。
本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注重饮食、心理、用药、观察、运动护理等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帮助其维持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更加充分,虽然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但是可以达到对病情的有效控制;帮助患者树立与病魔战斗的决心和信心;帮助患者消除焦虑、烦躁、紧张情绪,平衡心态,积极治疗。通过综合护理,患者的饮食习惯、用药习惯及生活方式均得到了改善和规范,使血糖控制更加有效,减少或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形成良性循环,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使其安度晚年,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钱宋薇.60例老年人糖尿病的特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4):123-124.
[2] 陆正伟.老年人糖尿病54例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5):250-251.
[3] 章洁,郎辉.老年糖尿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8):1973-1974.
[4] 万洪波,沈春萍.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指导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191-4192.
[5] 邓琼,吴冀川.糖尿病尿路感染住院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2,26(4C):1118-1120.
[6] 王天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代谢和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系统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7B):1917-1920.
[8] 王青玲,魏玉臻,王素霞.不同饮食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病影响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0,35(3):148-149.
[9] Henry RR. Protein content of the diabetic diet[J]. Diabetes Care, 2009, 17(28): 1502-1513.
[10]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M]. 10th e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08: 52-77.
[11] 彭美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与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2006,7(14):26-28.
[12] 徐丽华,鄂淑云,程丽君.老年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203-204.
1672-7185(2014)09-0035-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9.021
2014-02-09)
R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