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一世纪写意人物画形式语言研究

2014-03-20徐雪瑶

科技视界 2014年21期
关键词:肌理人物画画家

徐雪瑶

(渤海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辽宁 锦州121000)

1 多元化语境透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所面对的是多方位的发展,而写意人物画跟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写意人物画也得到了多方位的发展,但是伴随而至的也就是多方位的挑战。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是自由民主社会对画家创作灵感的激发与绘画理想的追求;那90年代中后期则是画家通过市场经济及新闻媒体的宣传来体现自身的对于写意人物画的欲望。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发达的科技使得新的艺术品种和文化娱乐项目不断涌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也流入了画家的骨血中,这些不断涌入的新的事物,为画家们不断的提供着创作的养分,滋养这画家不断的对写意人物画的形式语言进行探索与发展,为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与无限的可能性。

2 西方艺术对写意人物画的影响

进入二十一世纪,西方艺术不断传入,写意人物画家们开始对当代艺术的新的发展形式及方向进行研究与探索。写意人物画家在对传统人物画的继承与发展的同时,又吸收了西方艺术,并巧妙融合,促进了写意人物画形式语言的多元化发展。

2.1 对西方绘画中光元素的运用

艺术家的灵感往往来源于对于生活的真实感悟,再结合每位画家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个人观念等的不同,因而形成了画家们不同的艺术风格特色。

画家田黎明的绘画就是巧妙的借鉴了西方绘画中光的元素,并结合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绘画材料,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色墨交融的理想的艺术境界。他将传统的“没骨法”的绘画形式结合了西方绘画中光的元素,但是这种光的元素有一部分属于外来的,他又淡化了外来的这一部分,形成了一种意象性的光与传统的“没骨法”微妙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且这种结合并不会带来任何的突兀。

而关于“没骨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墨的沒骨;一种是色的沒骨。而田黎明的绘画创作中恰恰是将色的沒骨与光的元素相结合,他的绘画作品或许会让人联想到西方的印象派,但是他的作品却与印象派大相径庭。虽然二者都体现了光的重要性,但是田黎明作品中的光更自然,更和谐,能深入人性,光与色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联系,这也更能表现出田黎明的光是具有意象性的光,而在印象派中光与色是紧密相联的,可谓是无光不成色。田黎明绘画作品中的光主要通过四种形式表现出来:其一,将其对树下阳光斑驳照耀的感觉,跃然与纸上,赋予画面自然生命的活力,也用这种感觉与画面人物形成动静的呼应;其二,其所描绘的意象性的光为画面蒙上了一层面纱,带给画面一种迷离之感,又恰如其分的烘托了人物形象的“质朴”;其三,画家将这些意象化的光点大小不一的分布在画面之中,一方面可以消减画面中空间的纵深感,另一方面又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甚至能够营造出一种光照无常,亦真亦假的视觉效果;其四,这些光点的营造,要比写实性的描绘更能拉开与真实世界的距离,有助于将观者带入画家醉心营造的意境之中。

2.2 西方平面构成元素的运用

单说构成,可以说是绘画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方绘画都离不开构成。对于中国画来说,构成可以理解为是对画面位置的经营布局。但是在西方绘画中构成不单单是经营位置,也能是艺术设计中图形的特殊规律,即一种名为平面构成的概念,是构成艺术的重要部分,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它体现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而在当代的写意人物画创作中,画家通过对平面构成的研究,根据黑白灰关系的处理,主动的布置点线面的聚散,以便丰富画面。

3 综合材料在写意人物画表现语言中的运用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画的绘画材料也日益多变,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运用到了画家的画作之上,为绘画的表现语言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通过对工具材料的引进以及对原有工具材料的性质改变来拓宽创作思维,将原只能作为创作工具的材料转化为绘画的表现内容。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已和传统的写意人物画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这样的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之下,肌理的运用已被越来越多的画家所接受,并运用到个人的绘画创作之中。

何为肌理?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质地和纹理,呈现出纵横交错、高底凹凸、粗糙平滑的表面现象。而在本文论述中肌理主要指的是在写意人物画的作品创作中运用特定的物质材料与相应处理方法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家所预想的在画面中体现的艺术效果。而这种肌理效果则是作为绘画中一种特殊形式的表现语言,这种特殊的表现语言离不开特定的材料和工具,更离不开相应的处理办法技巧。但是肌理的运用并不是画家对笔墨的否定或抛弃,而是将笔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现,为观者营造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绘画肌理的广泛运用也为写意人物画的创作注入新的活力。画家通常会以其特有的观察视觉去留心生活,并选择日常生活中或许被世人所遗忘的却又是些对画家而言可以利用的生活用品作为绘画的辅助材料,在画面的设计上运用这些材料加以拓印、泼洒、堆积、加剂、喷绘等手段,使画面形成肌理效果,可以说这些肌理效果可能会有偶然的也会有特意的,但无论怎样都是画家追求画面效果的表现。有些画家甚至在创作中采用布、金银箔、沙砾、矾、胶、盐等材料做肌理效果,其效果也是很好的。其中拨洒肌理运用到画面上,可出现自然斑驳的视觉效果。有些画家在创作时会在水中或是笔上加入一些胶或矾,更有甚者会加入洗衣粉或盐,以便丰富画面的层次感。

这些对于综合材料的独特的运用方法打破了墨守陈规的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创作模式,肌理的运用使原本单调无趣的写意人物画变得生动且具有活力,使平平无奇的画面变得有生命性,能够打动人心,使观赏者真切的感悟到画家所期望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有一种超越常规的心动之感,使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创作不在受到绘画门类间的材料限制,并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材料语言。

4 总结

多元并进是当代写意人物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长久之态,这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只有认同了艺术观念的多元化,并允许不同艺术理念的共存,才能突破传统写意人物画的艺术观念、互补材料单一的不足,拓展写意人物画发展的新领域,使今后的中国画艺术更具魅力。

[1]田黎明.此岸·彼岸:当代中国画名家水域墨痕[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1.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裔萼.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肌理人物画画家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