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黑森林 浓墨异彩的山水画
2014-03-20撰文徐艳文
◆撰文/徐艳文
德国黑森林 浓墨异彩的山水画
◆撰文/徐艳文
黑森林又称条顿森林,是德国的旅游胜地,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符州山区,以其独特的大片林地景观闻名世界。
森林为何以“黑”冠名?导游说,这里的树林特别茂密,而且都是笔直、高大的杉树,远远看去黑压压一片,由此得名。但是这番景象到了秋季就会焕然一新,仅在这个季节盛开的鲜花搭配绚丽多彩的树叶,整片森林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从斯图加特乘大巴前往黑森林,沿途起伏的丘陵、生机勃勃的山林、一望无际的草地、古朴典雅的木屋民居,无处不使人赏心悦目。尤其是林间小道两旁的风景,更让人惊艳:小溪轻轻流淌,水声悦耳;林间坡地的草坪上,散落着大小不一的村镇,民居房前屋后的天竺葵,色彩艳丽……
幽静山林四季如画
从莱茵河平原远远望去,漫山遍野树木林立,那深浓的绿就像刻意漆过一般。如果非要用一个字来描述它,最恰当的就是黑。但是,这种黑并不是令人厌恶、恐惧的漆黑一片,而是透着油绿和亮色的黑,就像画家寥寥几笔勾勒出的水彩画,看上去柔润、舒适,清新而又幽静。
沿着不宽的小路走进林间,密密匝匝的树木枝叶遮天蔽日,人仿佛被笼罩在一片黑色之中。即使在这样的森林中独步行走,人也不会感到孤独。尤其是春夏季节,一个人漫步在这开满野花的森林小径上,就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任何烦恼和忧愁都会抛到脑后。与其他山地树种繁多的森林相比,黑森林大部分是冷杉树,而且一棵紧挨着一棵,相距非常近。这些冷杉树是黑森林的一宝,当地人不仅用它建木屋、做家具,还用它做出享誉世界的咕咕钟。
随行的导游介绍,黑森林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季,林间鲜花盛开,在这儿踏青可以感受大自然万物回春的生命力;夏季,树木遮天蔽日,野营、健走、泡温泉、钓鱼、骑单车都是不错的选择;秋天,多彩的森林恍如仙境,赏景之余还能尝到新酿的葡萄酒,成熟的水果与坚果;冬天,皑皑白雪覆盖群山,可在这里尽情滑雪、散步。
处处是景游赏皆宜
据说,进入黑森林的游客,大部分来自西欧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发达,人们喜好游玩,黑森林丰富的资源满足了各类爱好者的需求。从地理位置上看,黑森林位于欧洲的腹地,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铁路与之相连,从德国各地和周边其他国家来此都非常方便。黑森林中处处是景,整体规划和开发使资源优势更显现出来。凡是到过黑森林的人,都对盘桓山间的高质量道路印象深刻。当地旅游开发部门根据黑森林不同区域的特点,精心设计出十余条特色旅游观光路线,每条线路都突出一个主题。通过遍布山区的公路网,游客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方便地到达任何一处景点。
除了网状的公路,黑森林中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导游特别介绍了其中的蒂蒂湖,据说那里的湖水清澈见底,周边群山环绕,杉树郁郁葱葱。传说当年古罗马大帝提图斯经过此地,被蒂蒂湖美丽的风景吸引。从此,当地人便以提图斯的名字命名蒂蒂湖。我们赶到蒂蒂湖时,已是正午时分。虽然这天烟雨霏霏、薄雾蒙蒙,但仍旧遮不住湖区迷人的风光:远处,环抱湖泊的墨绿色青山依稀可见,湖面上游船荡起道道涟漪,一群群野鸭在湖边嬉戏,湖岸上黄褐色的沙石就像特意洗过似的,一尘不染。据说,这个湖的水质已经达到了饮用水的标准。
而在黑森林地区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当你身处烂漫花海与森林之中时,可以远观德国与奥地利交界处的阿尔卑斯山脉。这条山脉上常年覆盖着积雪,与近处的景观形成鲜明对比,很是壮观。
童话小镇别有风情
黑森林中,溪水轻流,河谷坡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村镇。这些村镇至今仍保留着山区的风俗。当地妇女的服饰以黑、红、白三色布料制成,色彩对比强,庄重朴素,体现出女性的典雅和大方。黑森林特有的农家煎饼种类多,取材于自然,做法简单又不失精致。童话般的小木屋错落有致地散落在乡野间,绿树与鲜花环绕,让人仿佛置身于天堂。
于是,我们观完湖光山色后,便走进了蒂蒂湖附近的小镇。这里就像是格林童话里的神奇世界,环境幽雅,街道清洁,石块铺设的路面上见不到任何废弃物。游人坐在街边的椅子上谈笑风生,悠闲自得。这里看不到地摊交易,也听不到汽车喇叭声,市井的喧嚣和浮躁似乎远离了人间。镇上的民居建筑,多是德国传统风格的半木结构。房屋造型古典精美,屋顶有梯形的,有三角形的,也有圆锥形的,形式各异,宛如童话里的森林小屋。各家的阳台和窗台上摆满规格相似的花盆,盛开的鲜花把房舍装扮得多彩多姿。
进入小镇幽谧的街巷,才发现这里坐落着一家家精致小巧的钟表店铺,店内四壁都挂满了咕咕钟。当地人告诉我们,精雕细刻的咕咕钟是小镇的祖传手艺,所使用的材料都是黑森林中精选的杉木,自然风干5年以上,保证外壳不开裂、变形。咕咕钟的式样大多是森林小木屋,线条流畅,屋里屋外的小人栩栩如生。每到半点或整点钟时,木屋的木窗就自动打开,从里面蹦出一只玲珑可爱的布谷鸟,它在动听的背景音乐下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清脆悦耳。与此同时,屋门一侧的水车开始转动,房前屋后那些雕刻精细的小人也伴随着布谷鸟的叫声载歌载舞地庆祝丰收,一派欢乐景象。报时结束,布谷鸟退回小屋,小人们停下手中的活计或者舞步,黑森林又回到了静谧之中。仔细观察,咕咕钟的独特之处在于钟体内有2个风箱,空气吸入风箱时通过一个被压紧的口哨,第一次吹时发出“布”声,第二次吹时发出剩下的“谷”声。此外,钟的下面有3个重锤,其中一个锤控制机械钟走时,另一个锤带动风箱让布谷鸟报时,第三个锤则带动音乐演奏。还有一种咕咕钟,每次到报时的点,老太太就会有节奏地敲击老头的秃脑壳,令人们哄堂大笑。这些充满童话色彩的民间手工艺品,折射出日耳曼民族的浪漫情怀和开朗性格,也展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统民居
游人
咕咕钟
林区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