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浙江从林开始着力建设千万亩“彩色健康森林”

2014-12-24撰文林云举

浙江林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松材森林抚育彩色

◆撰文/林云举

美丽浙江从林开始着力建设千万亩“彩色健康森林”

◆撰文/林云举

森林资源是发展现代林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浙江的根本保障。自世纪之交以来,浙江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实践不断深入,从“绿色浙江”、“生态浙江”到“美丽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理念10余年来一脉相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富裕起来的人们更希望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绚丽斑斓的世界里。打造千万亩“彩色健康森林”,将带我们走进“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绿荫护夏、红叶迎秋”的森林浙江、美丽浙江。

提质增效,森林质量亟待提升

浙江省森林面积9060.9万亩,森林蓄积2.5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尽管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趋势,但我省现有森林资源质量较低、林分结构不合理,许多地方“远看一片绿,近看是柴火”,改善生态任重道远,森林抚育亟待加强。

单位蓄积量低,森林资源质量不高。虽然浙江省森林覆盖率较高,但由于林分质量不高,单位蓄积量低,导致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据统计,浙江省人均森林面积不足1.65亩,低于1.92亩的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只占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7%;人均占有森林蓄积4.58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全省乔木林每公顷蓄积60.61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6%。大量的人工杉木林亟待抚育,在大力发展杉木用材林的20世纪90年代,农民为了获得间伐材,种植密度普遍很高,而今,间伐材价格抵不上人工费,农民也不再进行抚育间伐,原先密植的杉木林大多细弱不成材,亟需经营抚育。

结构不尽合理,珍贵树种用材林少。统计数据显示,全省乔木林仍然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体,二者合计的面积比重达73.31%,成、过熟林面积仅为653.7万亩,占10.47%,可利用资源少。从树种类型结构上看,虽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面积呈逐年增长态势,但目前针叶林仍具有相对优势,占总面积的46.93%,针阔混交林的面积仅为总面积的15.65%。同时,浙江省珍贵树种用材林较少,全省列入《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的珍贵树种有78种,分布总面积约211万亩,但其中以用材林为目的的仅有77万亩,不能满足用材需求。

健康状况不佳,抗病防灾形势严峻。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内容。目前我省的森林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松材线虫病疫点增多、发病范围扩大,扩散蔓延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据《浙江省2013年秋季松材线虫病乡镇疫情公告》显示,我省除金华、衢州两市外,其余地市均受到松材线虫病侵扰,仅2013年,就有4个县新发生疫情。“严防”已然无法完全抵挡“松树癌症”进犯的脚步,唯有积极探寻防治结合的有效方法,才能遏制疫情继续蔓延。

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加快城镇、平原绿化步伐,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健全完善林业发展机制,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仍是当前我省林业建设的重点,而以森林抚育为中心全力建设千万亩“彩色健康森林”更是重中之重。

彩色健康,现代林业发展需要

百花报春、浓荫护夏、红叶迎秋、寒梅傲雪,无论季节如何转换,彩色树种都能展现出强烈的形式美感和视觉冲击。从绿化到彩化,植树造林的思路转变,契合了人们对生态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而健康森林更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有丰富的物种和稳定的结构,能发挥其特有功能,又要能持续满足人类对森林的需求。如何对现有森林展开长远的可持续经营,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我们不仅要把“国土绘成丹青”,更要“替河山装成锦绣”,为建设美丽浙江着力打造一批彩色景观森林。同时,在千万亩森林“量的扩张”之外,更要注重“质的提升”,让健康森林真正发挥出独有的生态功能。

升级“四边”绿化,大力建设彩色森林。彩色森林将森林景素按美学观念完美结合,通过人的感官给人以美的感受。人们在欣赏之余,更能漫步森林绿道,停驻游憩,感受景观森林带来的色彩与健康的双重福利。彩色森林通道是近年来开展的“绿色通道”建设的升级版,今年年初,我省正式开启了“营造彩色森林,建设美丽通道”活动。全省各地以重要通道、主要河流、铁路两侧、城镇四周为重点,结合森林抚育、松材线虫病防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大力营造彩色森林,努力把通道沿线建成功能强大的生态线、色彩丰富的风景线、林丰物茂的资源线。如舟山市启动了群岛新区彩色生态廊道工程建设,计划从2014年至2016年,以34个项目为载体,全力建设彩色通道;宁波市也专门制订了《宁波市森林美化彩化工程设计规划》,并在东钱湖开展彩色生态廊道和游步道彩化工程建设。除了“线”上美化,还要重视建设精品“点”上景观工程,打造立体多彩的森林景观。例如我省的千岛湖,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进行阔叶化改造和景观调控,建立地带稳定、物种多样、层次丰富的森林景观,不断提高森林的生态景观质量、观赏效果、生态功能和旅游功能。各县(市、区)应结合实际,打造3—5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彩色森林通道和若干块状景观森林,连线串点成面勾勒出美丽浙江的彩色框架。

升级疫情防治,打好健康森林保卫战。面对我省松材线虫病的严峻形势,切实转变疫情防治理念,从被动防治向主动改造转变,是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健康森林保卫战的必由之路。要以松材线虫病防治为重点,结合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阔叶化、彩化工程项目,重点在高速公路两侧、城镇周边、景区周围、新发生区前沿四个重点区块开展林相改造,同时积极采取清理枯死松树、打孔注药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要强化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实施网格化管理,对新发生的疫情、重要生态区域的疫情,要采取果断措施,争取拔除疫点。要完善疫木监管机制,切实加强疫木监管工作。同时,要提高现代化的防治手段,我省已经启动了飞机防治松褐天牛试点工作,并于5月上旬和7月上旬在义乌、东阳和丽水等地重点松林开展防治作业约9万亩。

升级资源培育,建好木材战略储备林。木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资料,是现代四大基础材料中唯一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的绿色材料,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木材安全,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了增强木材自给能力,应对木材市场剧烈波动风险,满足社会急需,十分有必要开展木材战略储备,建立“以我为主”的木材供应体系。国家储备林包括大径级用材和高价值、珍贵用材。今年以来,我省全面启动了国家储备林划定工作,计划在全省31个县49家林场划定国家储备林60万亩,目前划定工作进展顺利,外业工作已基本结束。要在重点林区县、国有林场等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建设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对资源集中、地域连片、立地条件较好的中幼林进行定向培育经营,建设大径材储备基地500万亩、珍贵用材储备基地100万亩,并重点布局在干道两侧、城镇周边、近山缓山等交通便利、景观效果好的区域。同时,继续做好大径材、珍贵用材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

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森林经营

建成千万亩“彩色健康森林”,要规划先行、种苗保障、规模推进,方能保证实施效果。

编制专项规划,全面落实重点工程。各级林业部门要结合实际,编制专项规划,针对不同片区的风格特点和发展需求分类施策,打造层次分明、搭配合理、比例协调的森林景观。要注重统筹结合,突出重点工程,以“四边三化”、平原绿化、森林抚育和森林系列创建为载体,以主要干线两侧、城镇和村庄周围山体、森林公园等重点部位为突破口,加大投入,强势推进,汇单色为多彩,积小美成大美,最终打造系统稳定、色彩丰富的森林景观,进一步提高生态景观功能。

强化种苗保障,培育彩色珍贵树种。要想在浙江的山林上绘出彩色山水长卷,种苗培育是关键。在财政、科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在品种选育研发、良种基地建设、种苗培育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2013年省级共培育彩色珍贵树种苗木1100多万株,今年计划再培育1200万株左右,切实保障彩色森林建设种苗需求。预计到“十二五”末,将育成包含绿化乔木、花灌木、球宿根植物等在内的优新品种60个以上。下一步,我省计划在原有基础上由省财政安排彩色树种专项育苗资金,加快彩色树种繁育基地建设,引导全省林业保障性苗圃和花卉苗木企业加快彩色树种大苗繁育。

创新实施方式,工程化推进经营抚育。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集中连片推进森林抚育工程。要工程化推进项目建设,加强过程管控,实施节点控制,定期组织评估,确保相关项目从立项开始就经历严密的调研论证,纳入浙江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严谨的投资预算标准,按项目设计、项目投资、项目监管。积极争取财政补助,设立专项资金,保障项目有序展开、有力推进、有效落实。规范流转林地使用权和经营权,鼓励有经济实力的绿化造林公司和造林大户参与森林经营抚育。加强示范点培育力度,扶持规模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执彩笔装点河山,秀健康森林本色。浙江的秀美山川将因为千万亩“彩色健康森林”而更加绚丽多彩。

猜你喜欢

松材森林抚育彩色
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
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的重要性实践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辽西地区森林抚育的理念与实施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彩色手表
县级森林抚育工作存在问题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