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咏叹
2014-03-19宋鑫陶
宋鑫陶
多重的城乡壁垒就像一个个设置在农村通往城市道路上的路障,跨不过去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再折回来。农村消失了,许多人迷失在了重回故乡的途中。当人们在城镇化的时代裹挟下,离开农村,涌向城市,也就有了更多对故乡的咏叹和感怀。只是,难以预料重建的故乡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关于故乡的诗句有很多,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里写:“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当人们思念故乡时,总爱说,故乡的月更亮更圆。
城镇化,这个寄托着我国一半以上人口期望的政策,在不断变换的形式中艰难推进。而与此同时,对故乡的追忆成为时下国人感怀的热点话题。
“每一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家乡的面貌变了,不独是村庄换成了社区,柏油路从村里延伸到了城市,厂房覆盖了田地,机器的轰鸣开始叫醒早上沉睡的人们,袅袅的炊烟不见了……还伴随着,河流由清澈变得浑黄,天空由湛蓝变得雾蒙蒙,失去土地的农民开始变得无所适从,一种精神的失落弥漫进重回故乡的人集体的乡愁与追忆中。
轰轰烈烈的春运,载着几亿人回乡,只为欢度春节,共享团圆。故乡变成了漂泊者短暂停靠的港湾和人生路上的驿站,匆匆回来,匆匆离去。故乡仿佛一种错觉,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它真的已经回不去了。
“父母在,不远游”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几千年的安土重迁思维,终于伴随着城镇化的潮流开始改变,但城市敞开了大门,却没有展现出欢迎者的姿态,完全接纳外来者。
有人用“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来形容夹杂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尴尬处境,来表达努力寻求在城市立足的农村第一代人和第二代人的失落。但这种悲情却无力改变这样的现实:故乡回不去了,他乡也没有成为另一个故乡。
我国城镇化的重启,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城镇化模式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离土不离乡”和90年代的“离土又离乡”,城市不断从农村吸纳劳动力等资源,但留在城市的农民却并没有因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他们面临着户籍、社会保障、土地、住房、就业、教育等多重城乡有别的制度障碍,无法完全融入城市,依然是城市人眼中的外来者。
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17.92%,2013年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城镇化在以年均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发展,特别是2000年之后,年均增长更是高达1.3个百分点,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却无法跟上其发展的速度与规模。最近10年,我国的村落以每天几百个的数量在消失,但这些农民并不都成功转变成了市民。就占比53.73%的城镇人口而言,业界有人就认为,其中17%的城镇人口每年有超过半年的时间在城市居住,但没有取得城市户口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福利等。
这也是我国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被诟病的一大问题。追求“土地的城镇化”、“房子的城镇化”或“劳动力的城镇化”,而没有关注“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这固然是政策思路上的一大进步,但如若解决不了附着于人身上的制度壁垒,“人的城镇化”也不过是一纸空谈,所谓的“新型”也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有人就直言不讳地表示,“所谓人的城镇化,更多时候还停留在口号上,并实际上被人力资本和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冷酷的经济学术语所替代。”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12年,城镇职工人均养老金已达2.09万元,新农保仅为859.15元,两者相差超过24倍,这被看做是阻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设滞后于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步伐的反映和呈现。
多重的城乡壁垒就像一个个设置在农村通往城市道路上的路障,跨不过去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再折回来。农村消失了,许多人迷失在了重回故乡的途中。
诗人都爱在故乡的长河里游弋,以乡愁做题。台湾诗人席慕蓉也有一首《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对故土的眷恋和希望落叶归根的情怀,就这样寄托在每一个漂泊者的心里。
今天,当人们在城镇化的时代裹挟下,离开农村,涌向城市,也就有了更多对故乡的咏叹和感怀。只是,难以预料重建的故乡究竟是个什么模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