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及政策建议
2014-03-19华沁园
华沁园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一、引言
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但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基本上仍在使用美元、日元、欧元计价结算。随着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日本也在安倍政府上台之后开始推行超量化宽松政策,为遏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洲央行也采取了类似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日元、欧元都出现了贬值的趋势。与此同时,石油价格和黄金价格的波动也使得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加剧,变得难以预测。因此,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以及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96年我国实现人民币经常账户可兑换为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2009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0年6月,再一次将试点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年8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最终扩大至全国。并且,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已经实现经常项下所有业务内容的完全覆盖,并已涵盖资本与金融项下的多个类别,成效显著,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
作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为人民币成为国际投资和储备货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下面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做具体分析: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稳步上升,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算趋于平衡
自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我国跨境贸易的本币结算量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从2009年末的35.8亿元上升至2013年末的4.63万亿元,增长了1000多倍,结算量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是实施初期结算额较小,截至2009年末银行累计为企业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409笔,结算规模约占贸易总额的0.02%。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结算业务推出伊始仅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试点,地域范围较小,故结算额有限。其次,实施初期各项业务流程、相关政策、程序仍有待熟悉和完善,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例如,单从作为结算主体的企业层面看,由于初期出口退税政策在管理制度上的缺失,导致监管部门因资金的来源界定不清而不对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企业给予出口退税,这挫伤了企业进行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再者,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是瞬时的,而是连贯的,所以存在时滞性。
在我国的贸易结构中,货物贸易占据绝对优势,与此相对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是以货物贸易为主。尽管服务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规模不大,但是增长迅猛,与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2013年第三季度,货物贸易结算金额0.7万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0.4万亿元,这说明虽然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仍占较大比重,但与服务贸易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已有所改善。
图1 2010—2013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情况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区域分布不平衡
从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的演进历程看,一国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路径是本币逐渐发挥贸易结算、国际储备和资产计价的作用。与此相对应,人民币结算在方向上体现了从周边到区域再发展其他经济区域的路径,有明显地以香港为中心辐射东南亚边贸地区的特征。
此外,境内外人民币结算的地域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状态。境内人民币结算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与传统的边贸发达地区。沿海发达地区一直占据着进出口贸易的核心地位,不仅具有区位优势且人民币结算政策推行较早;边境地区人民币结算额高的地域,以云南省为例,在与泰国、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进行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被普遍接受,有“第二美元”之称,这主要是受历史原因与贸易习惯的影响,人民币信誉度与接受度较高,加之政府政策、法规的助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势头迅猛。境外人民币结算的国家或地区则还是以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为主,其中区域政治文化因素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首先,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其次,两地都是华人聚集地,在民族、宗教等文化习俗上有较大的相似度与认可度,因此容易接纳人民币。
(三)人民币的境外接受程度不断提高,离岸人民币业务稳步推进
衡量离岸人民币发展指标——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2012年基本保持在750左右;2013年则逐月快速提高,当年10月上升至1220,同比上升69.4%。人民币跨境业务开展以来,各项跨境业务推进势态良好。一是人民币与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挂牌交易业务稳步推进,对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的交易和监测工作平稳运行;二是双边本币互换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人民银行已与境外23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累计约2.57万亿元。三是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其中RQFII试点工作有序开展。RQFII试点计划于2011年12月推出,初期试点只在香港,后扩大到新加坡、伦敦等地。根据《首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联合声明》,巴黎或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新成员,上海市金融办也正在全力推进RQFII试点。
2013年,以香港为辐射中心,人民币业务已经向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地区延伸,新加坡、台湾、伦敦离岸中心布局初具规模,巴黎、卢森堡、多伦多等城市都在争取开展人民币业务。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参与主体日趋丰富,参与深度不断拓展,陆续推出人民币存款证、人民币股票、人民币保单、人民币期货、人民币与港币同时计价的“双币双股”等金融产品。与此同时,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币业务也有较大进展。201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台北分行签署清算协议,海峡两岸的金融机构除可通过代理行渠道为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外,还可通过清算行渠道为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013年11月底台湾累计人民币存款已超1550亿元,环比增长近26%,全年亦发行13档、总额106亿的人民币计价债券。随着欧洲经济的复苏,人民币业务也逐渐向欧洲地区渗透。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下,伦敦人民币业务迅速发展。2013年10月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中方同意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资本流入和流出渠道,双方欢迎在伦敦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和商品交易,支持将伦敦发展成人民币离岸债券发行中心。2014年2月18日,中国银行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在悉尼签署了人民币清算协议,澳交所将提供人民币直接贸易结算服务。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各项业务都在稳步推进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前景看好。
三、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建议
加快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目标,是不仅要使人民币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结算货币,而且要使其成为国际贸易结算中的重要货币,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为逐步实现这个目标,仍需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使人民币真正为世界所接受。
(一)加快中资银行“走出去”步伐
截至2009年,我国通过直接投资在境外共设立了1.4万多家企业,分布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覆盖率达到71.9%,投资存量约为2200亿美元,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员工人数超过100万人。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中资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为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及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需切实加快国际化程度相对落后的商业银行“走出去”步伐,积极在境外布点设立分支机构,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推进我国银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业务合作,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降低贸易项下境外人民币的融资成本和汇兑成本,促进境外人民币融资便利化,从而进一步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拓展。
(二)建立政府间合作和交流机制
为提高对外贸易中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比重,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则需要得到有关国家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否则很难获得预期的成效。例如,目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的结算,支持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基于此,这不仅需要对方企业和商业银行也必须接受人民币结算,更重要的是对方国家的制度要许可人民币在其外汇市场进行买卖,允许开设人民币账户进行结汇,否则人民币业务就是不合法的业务,境外企业也就不可能选择人民币进行结算。中国应秉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协商与交流,签订政府间本币结算协议,开展金融合作,形成助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三)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人民币的价值包括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两方面,分别体现在人民币的兑换汇率和物价水平上,两者对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至于人民币国际化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境外企业和居民的认可度与持有意愿就会得到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资料显示,缅甸、朝鲜和老挝等国人民币持有数量较多,因为这三个国家通货膨胀率都达到三位数,持有人民币可以保值甚至增值。同时,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也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损失,从而增强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增强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意愿,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做好铺垫。
(四)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从目前开展人民币结算的情况来看,尚未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且境外人民币供给不足,流动性较差,已成为阻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这在客观上要求金融市场体系更发达健全,以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建立完善的人民币清算体系。再者,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势必会随之产生新的金融产品,乃至金融市场的革新,同时也可能导致某些金融风险的出现。防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金融风险,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清算系统和统计监测体系,建立健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海关、税务等多个部门协同管理的制度安排。同时,要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监管合作,特别是强化与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之间的协同监管,密切关注境外地区的人民币流通和交易状况,以便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1]李东荣.人民币跨境计价结算:问题与思路[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孙东升.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理论与实证分析[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3]梅德平.跨境贸易的本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J].江汉论坛,2012(10).
[4]何帆等.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现状、前景、问题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1(3).
[4]陈雄.跨境人民币结算:制度安排、实施效应及政策建议[J].金融论坛,2011(12).
[5]李婧.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11(2).
[6]王慧.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回顾与反思[J].经济问题,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