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高校临床医学实验室的实践与思考
2014-03-19苏晨霜
苏晨霜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高校实验教学是基础性实践教学形式,教师、学生、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条件是基本要素,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问题解决能力是其主要任务,日益开放和灵活是其改革趋势[1]。实施实验室对外开放,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各种资源,有助于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为此,笔者就临床医学实验室开放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开放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做了以下初步的探索,以期和同行交流。
1 开放实验室对学生和高校发展的意义
1.1 开放实验室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1.1.1 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对医学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2]。大多数学生反映,上实验课时课内时间有限,一些技能操作练习如导尿术、无菌技术等只轮流做了一遍就下课了,仅能够完成基本的实验内容,有的学生甚至连物品仪器的使用方法还没有完全熟悉。众所周知,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兴趣不同、智力不同、思维方法也不同,规定学生同时进入实验室,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这样的结果是:实验能力强的学生没有机会做一些深入的探索性实验,实验能力差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而技能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熟能生巧[3]。因此,开放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悉各种仪器,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4],对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实验方法以及实验过程都经过带教教师的精心策划,实验前实验室技术人员准备好实验器材、实验材料,调试好实验仪器设备,排除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在操作之前,带教教师先为学生演示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然后学生再按照教师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重复操作,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5],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设计、进一步探索的空间。而在实验室开放时,值班的实验教师相对较少,不可能对每位学生都进行单独指导,这就需要学生本人参与实验的设计、实验用品的准备、实验过程的管理,自己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时间及项目。通过开放实验室,不断促使学生以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姿态培养自己、管理自己、支配自己,久而久之,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便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
1.2 开放实验室对于高校发展的意义
1.2.1 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高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不注重实践教学就不能成为高质量的学校,并且在教育部有关文件中也三番五次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如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任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的机会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1.2.2 有利于促进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高等教育工作的社会价值就在于学校教育适应并满足社会的需要,它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对社会贡献大小的主要标志。因此,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就成为当代高校办学的根本方向。开放实验室,实现高校实验室大型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共用,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培养出实践技能强、科研素质高的人才。学校可根据人才特点决定办学目标、人员聘任、资金使用和课程设置等。
2 实验室开放的3个阶段
实行实验室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社会,因此,实验室开放一定要在保证完成正常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进行,在此基础上实行实验室时间和场地的全面开放[6],其具体的开放模式包括实验室对内开放和实验室对外开放两种类型。实验室对内开放指对校内师生教学、科研等开放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仪器设备等;实验室对外开放指对除高校内部人员之外的个人或单位开放实验室设备、技术、资源、服务等。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实验室开放的程度和内容也有所不同。
2.1 准备阶段
开学前一周:(1)实验中心根据教学安排了解本学期临床医学实验室开放的对象、内容,拟订本学期实验室开放计划表。(2)实验室管理人员检查实验物品是否充足、各种仪器设备是否运行良好,根据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开放安排,制订开放班级的实验管理培训计划,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物品的管理、实验设备仪器的维护、班长和组长的工作职责等,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必须认真对待。(3)指导教师根据本班学生人数和课程安排,制订本班级实验室开放练习安排表,确定组长、组员及具体开放时间等。
2.2 开放阶段
在各临床学科第一节实验课结束后,实验室即进入开放阶段。到开放实验室实验的流程:(1)开放班级的班长先到实验室中心领取开放实验室的钥匙,并做好详细登记。(2)进入开放实验室后,实验室管理人员核对相关信息,如班级、人数等,并提供所需实验用品。(3)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安排表到实验室进行巡视指导,解决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4)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学生随时都可以向实验中心申请到开放实验室做实验。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自由、自主地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验[7],实验项目由学生自己决定,实验室管理人员只负责提供足够的实验用品,向学生讲清楚所用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操作规程,学生经培训和测试后,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操作。实验过程中,实验指导教师只承担指导、咨询、答疑、维护实验室秩序等工作,而具体的实验操作、实验内容设计等均由学生自己完成。每次实验结束后,都要做详细记录,包括实验人员、实验用品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等。(5)对外开放实验室面向社会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服务,根据国家的收费标准,针对外单位人员进行适当的有偿服务,创建科研基地,实现教学资源转化。
2.3 评价阶段
一个班级开放实验结束后,实验室管理人员与班长、组长对开放实验室内的所有实验物品、仪器设备进行清点、检查,并将损坏、遗失等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了解学生对开放实验室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实验室管理。每学期末实验中心从实验室管理质量、带教教师和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对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评价。
3 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
3.1 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
实验教学任务由学院教务处统一下达,具体工作由实验中心安排。实验中心专门负责实验教学和相关方面的科研工作[8],对分管的实验室进行协调分工,明确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好实验课程的各项调整工作。
3.2 构建开放实验室安全保障制度
开放实验室与进行常规实验教学大为不同,从实验室的安全角度看开放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开放实验室师生实验项目较多且较分散,所涉及的仪器设备、物品种类和数量较多,学生做实验不再局限于专门的时间,白天、晚上、周末、节假日均有学生进出实验室。而高校师生缺乏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实验室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不高,学生安全意识淡薄[9],因此要把实验室安全工作作为实验室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明确“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管理思想,可对进入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的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和条件限制,并签订安全保证书,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坚持“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3.3 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敬业精神
实验室开放不是简单的时间和空间的开放,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实验资源的配置、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等,其中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非常重要。首先是对实验室工作的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每天都要对实验设备的使用情况、实验项目、实验班级和人数、仪器使用时间、所用耗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保障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转[10];其次是对学生的管理,在进行开放实验前,核查所需用物,与班干部、组长、相关学生等落实好物品交接工作,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在实验完毕后整理用物,记录损坏、遗失情况,并做好相关赔偿工作,还要补齐相关物品。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有主人翁精神,爱岗敬业,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提高业务能力,保证实验室开放期间的实验室管理质量[11]。
4 思考
目前,开放实验室已是大趋势,一方面,突出实验室的服务特点,进行合理布局,科学管理,有效服务,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降低管理成本,促进实验室的资源共享,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建设等做贡献。但另一方面,实验室开放正面临着重重困难,如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各种实验项目资金的投入、实验技术的支撑等,都是开放实验室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且从学生参与开放实验的状况来看,有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没有认识到实验操作练习对于培养自身能力的重要性。新的实验室开放模式就是希望兼顾管理与开放、实施与评价,从系统的角度整体考虑[12]。
[1]马开建.大学教学论基础[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2]张连双,赵伟,李红星,等.浅谈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室开放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134-135.
[3]王文霞,雷玉.开放护理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08,7(2):79-80.
[4]王华强.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初探[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9(6):64-65.
[5]边晓明,吴岭清.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6):73-74.
[6]黄启来,吕宏伟,曹彪.实施基础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28(7):183-185.
[7]马纲,张敏.试论高校实验室开放的形式与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24(2):103-104.
[8]王勇,关斌斌.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4):219-220.
[9]黄兆琴,程涛,胡大华.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1(12):166-168.
[10]刘晓云.开放实验室与加强实训管理前后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比较[J].医药教育,2010,17(12):103-104.
[11]徐宁,牟建明.实验室全方位开放形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2):159-160.
[12]陈淑洁.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