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英禁忌语共同点看中西文化的共性心理
2014-03-19陈希伦
○陈希伦
(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
一、引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的语言代表不同的文化。语言根植于文化并反映文化。禁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其文化根源。“禁忌语”(taboo)即“塔布”一词,源自南太平洋汤加群岛上的土语,其原意为“神圣的”、“不可接触的”或“要极其注意的”东西。18世纪,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首先发现了汤加群岛居民的这种禁忌习俗,并将该词引入英语。后来taboo还进入其他语言,成为一个国际性词语。由于人类在演进和发展中有类似的过程和因素,在禁忌语中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在经济和信息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人们间交流日益频繁,了解彼此语言间的共同点及在文化、心理上的共同特征,有助于跨文化交际,在求同存异的平台上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二、汉英禁忌语的共同点
(一)宗教类
人类出于对神明的敬畏而产生的宗教禁忌是中西文化的共同特点之一。在西方,宗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东西。受基督教的影响西方人认为与宗教神灵相关的词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不能随便提及的。如:God(上帝)、devil(魔鬼)、heaven(天堂)、hell(地狱)、Christ(基督)、Jesus(耶稣)、damn(该死)等词语只有在不得不提及或是吟诵《圣经》等严肃、重要的场合使用才是合适的,在平时的口语中,通常用“gosh”代替“god”。而在中国教科书中,用“Oh!My god!”或“Jesus!”表示惊讶,这样的现象引起许多欧美国家人的不满。因为直呼上帝、耶稣的名字被视作是对神灵的亵渎。
在当代中国,大多数中国人无宗教信仰,但是从中国各地的方言禁忌中,仍然能够看出明显的宗教印记。这与中国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密切相关,多民族国家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宗教一元化,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形成了汉语中大量与宗教相关的禁忌语。如死亡类禁忌语中,道家把“死”说成“物化”或“升天”,佛家把“死”说成“圆寂”或“灭度”,伊斯兰教把“死”叫做“归真”,等等。戏班子的成员不能直接说“老鼠、刺猬、蛇、黄鼠狼、狐狸”五种动物名字,而是用“灰八爷、白五爷、柳七爷、黄大爷、大仙爷”分别代替。这也充分反映了汉语中的宗教禁忌。
(二)死亡类
万建中先生在《禁忌与中国文化》中指出:“死亡是永恒的禁忌主题。”他认为,死亡是每个人个人时间的终止,在所有的时间禁忌中,死亡是最令人恐惧的禁忌。因此,中西方都禁忌提及死亡。在英语中用“the big C”(大C)和“long illness”(长期生病)代替cancer(癌症)这个单词。用sleep(睡着了)、rest(休息了)、go to heaven(去天堂了)、be gone to a better world(去了一个更好的世界)、togo to another world(到了另一个世界)、troubles be over now(麻烦结束了)、to depart(离开了)、to pay one’s debt to nature(去给自然还债去了)、to be taken to paradise(被送进天堂)、togo toone’s longhome(去了永久之家)等词或短语表达“die”之意。
死亡在汉语中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禁忌项目。据统计,《现代汉语委婉语词典》中“死亡类”共收录481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死亡类的委婉表达,如“去世”、“逝世”、“走了”、“弥留”、“与世长辞”、“上西天”、“见马克思去了”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汉语中,死亡类禁忌语的不同委婉表达,代表着不同的个人情感因素。如对英雄的死亡用“牺牲”、“就义”、“殉职”、“捐躯”等,而对反面人物的死亡则用“见阎王爷”、“完蛋了”、“见鬼去了”等。
(三)“性”等生理行为类
在英美文化中,某些生理行为是多数人避免直接谈论的禁忌话题,例如性行为、排泄、怀孕等。另外,四字母词语four-letter words(shit,fuck,etc.)只能用于关系极为密切的人之间或只能用在医学语境中。《牛津英语词典》曾禁止收录这类四字母词语。至今,在英文字典中,这些词都明显标注了“taboo”字样。英语中一些“性”等生理行为的禁忌语替代情况如下表:
表1 禁忌语及其替代词对比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性”等生理行为方面的禁忌程度远远高于西方,因为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就已经开始提倡“性解放”,而中国深受儒家思想及佛教禁欲思想的影响,认为“万恶淫为首”,因此,性行为被认为是最肮脏的事情。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春宵一刻”、“鱼水之欢”、“云雨”、“寻花问柳”、“男欢女爱”、“同房”等代替性行为。现代社会中,性教育虽然已经较为普及,但对于性行为仍然尽量避而不谈或说得十分隐晦,在不得不谈及时,人们还是选择尽量回避或使用委婉语,网络用语中出现了“嘿咻”、“ML”、“爱爱”等新词。其他生理行为,如女性的月经称作“大姨妈”、“例假”,大小便用“解手”、“去洗手间”、“去方便一下”等等。
三、中西文化的共性心理
“既然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那么违禁造成的不幸或恪守禁忌带来的平安就是停留在心理层面,或者说是精神上的。”(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2001,第八页)精神分析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禁忌语看作是强迫性神经症的一种表现,他认为禁忌语反映了人们内心的压抑思想、恐惧和愿望。因此可见,禁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有其相似性与相互借鉴性,东西方在禁忌语的心理上有其共性因素。
1.敬畏心理。禁忌是建立在玛那的信仰基础之上的。所谓玛那,也就是一种不可理解的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语言本身应该只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类用于交际的一种特有的符号系统。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这个世界缺乏足够的了解,面对众多无法解释与接受的现实,他们宁可相信语言文字有种神秘的力量,而且比事实更加真实,于是人们将客观事物本身与表述它的符号代码混同起来,符号就获得了超越本来价值的力量,从而产生了语言的灵物崇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言的灵物崇拜实际上是语言自身的交际功能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被人们在主观上神化,与此同时便产生了远古先民对语言本身的敬拜。语言的灵物崇拜的极端表现之一便是咒语。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咒语的存在。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只要唐僧一念紧箍咒,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就会头痛难忍;英国当代知名女作家J.K·罗琳的畅销小说《哈利·波特》中,主人公在施展每一种魔法前都要念起不同的咒语。由此可见,语言的灵物崇拜对中西方文化的深远影响,在宗教类禁忌语中可以得到验证。
死亡类禁忌语同样是因为人们出于对死亡的畏惧,人类都惧怕死亡,中西方文化中关于死亡的禁忌语不胜枚举,人们试图通过借助语言的强大力量,避免灾难或者不吉利的事物的降临。
2.羞耻心理。从伦理哲学的角度看,羞耻感是人类具有本能自我保护作用的一种心理现象,亦是显示人类优越于动物的高贵生命意识,其中潜藏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观念。求雅避俗同趋利避害一样,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人们总是向往美好的事物,排斥肮脏、粗俗的事物,但在不得不谈及时,尽量选择带有修饰性的委婉语,如中西方在谈及“性”等生理行为时,往往选择一些约定俗成的委婉语点到为止。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些禁忌语随着时间发展已经不再避讳,如英语中的“woman”一词,在维多利亚时代是禁忌语,表示“情妇”的意思,而在现代英语中,是一个中性词,仅表示“女人”。但是羞耻心理作为人类的共性心理,在中西方禁忌语的产生和发展中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禁忌语这一文化现象反映了人类普遍共有的趋利避害的心理,中西方在禁忌语方面受到人类共性心理的影响,在某些类型上有相似性,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性也十分明显,本文未有涉及,笔者将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探究。对中西方禁忌语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并使用汉英两种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文化休克,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Krash,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3]王才勇.中西语境中的文化述微[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张拱贵.汉语委婉语词典[Z].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
[5]刘永清.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10).
[6]夏添.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的语用特征[J].中国校外教育,2007(11).
[7]葛校琴.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
[8]李文中.语言的委婉与粗鄙[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