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学习力提升探究
2014-03-19胡学军
胡学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3
摘 要 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全面,作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中学生体育学习力的提升也日渐提上历史的日程。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然后加深对学习力的理解,最后结合中学生体育学习训练的情况从中探讨中学生体育学习力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学习力 提升
《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多年来,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模棱两可,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重竞技,轻普及;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眼前的短期教学效果,忽视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等诸多问题。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另外,在长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下,父母对子女百般呵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占据着每个父母的思想,孩子也就在父母的影响下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了“体育”这门人生必备的课程。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内容陈旧,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它既不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也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既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学习心态。有的教师没能正确解读体育课程标准,误以为强调主体教学、快乐教学等就可以不讲究知识与技术教学以及对学生的技能了,一味以迎合学生所谓的兴趣方式进行教学,那样的教学也就失去了知识传承的价值和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更谈不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三基四结构的苏联体育教学模式至今已沿袭了几十年,在这种以—队列练习—准备活动—主教材的讲解、示范、练习—次教材练习—放松—整理活动为顺序构建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的教过多,学生主体的学甚少,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忽视了学生体育能力个性的培养。
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作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中学生体育学习力的提升也必将提上历史的日程。鉴于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加深对学习力的理解,并从学习力各要素中探讨中学生体育学习力提升的途径。
一、增强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
(一)体育学习需要的强化
1.强化生存的需要
中学生生存的需要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人类自身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身体健康程度,要有健康的身体就离不开体育运动,体育运动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延年益寿,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把运动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作用表现的淋漓尽致。
2.强化关系的需要
中学生发展社会关系的需要,即要求与人们交往及维持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愿望。体育社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体育事业自身发展内在规律的体现。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学习了解社会,学会适应社会,使自己成为一个生动的社会角色。
3.强化成长的需要
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即人们要求在事业、前途等方面得到发展的内在愿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多的人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发展完善自我的体育运动中去,表明体育运动正在为人们建立崇高生活目标发挥着重要的指点作用。体育活动大多是集体的对抗性的活动,在活动中人们加强了对集体、团体和家庭的信赖感和安定感。体育作为一种将体质、意志和精神的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已成为培养现代人素质的催化剂。随着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深入人心,亿万人健身强体,发展完善自我的参与意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各种体育比赛,能培养人们的顽强意志,竞争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奋进拼搏精神,以及责任心,使命感和爱国心,并因此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培养体育学习的情感
中学生体育爱好是对于体育活动实践中行为的积极表现,他们通常不会盲目地偏好某项体育运动,而是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偏好那些具有潜在的生存优势和发展前途或者符合自己内在需要的运动项目,这样的偏好不会成为一种盲目的情感。当他们在某个项目的学习训练中表现出的行为状态经常得到肯定、赞许、鼓励、羡慕时,那么他的这种行为就会逐渐强化。
(三)培养体育学习的兴趣
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有着不同的意义,是一种心理的倾向。结合体育学习的目的、学习内容、练习方法、教师个人风格魅力、师生关系等方面都能对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坚持体育学习的毅力
(一)明确体育学习的目标
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要有目标意识,确立一个体育学习目标,有利于学习中的坚持;及时制定体育学习计划,多采用体育单元计划,并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学习;确定学习范围,所用的体育教材和知识面要先确定下来,除特殊情况,不能随意改动;注重体育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开展学习上的比赛,让学习的环境活起来;开展自我检查,阶段性的检查体育学习和训练的效果,并从学习的得和失中总结经验,指导后阶段的学习。
(二)坚持体育学习的过程
体育学科是不断掌握运动知识并在不断的身体练习的过程中去掌握运动技能,并通过运动技能的掌握进行其它方面的养成教育。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自醒、自励、自控,它规范、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促使自己的学习不断进取、持之以恒。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可根据学习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果,比如完整练习法、分解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练习法、比赛练习法等。
三、提升体育学习的能力
(一)感知力的提升
敏锐的感知力大部分来源于先天,但是我们亦可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增强感知力。例如,从欣赏的角度观看各种体育比赛,不仅是团体的项目,还有个人项目,不仅有对抗性的,还有表演性的项目,久而久之,对于体育的感知力就会开发到愈趋个人的最好状态。当然,每个人的最好状态都不一样的,是不可盲目攀比。热爱生活、热爱运动便是培养感知力最舒适有效快捷的方法。
(二)记忆力的增强
记忆力的培养,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勤奋学习。学习的知识越多,人的记忆力也就越强。孔子早就说过:“多见而多识之”,“多学而多识之”,识就是记忆。增长同学们的体育理论知识,教会学生运用体育理论来指导其体育实践,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体育理论能为体育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生以后的教学、训练、群体活动等,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增加体育理论知识记忆效果。概要记忆法,在一般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和细节都记下来的情况下,先记一个初略的框架,然后再设法回忆补充;选择记忆法,古人云:“少则得,多则惑。”体育知识学习更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趣味记忆法,“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倘若对体育某一项目或者模块特别感兴趣,其学习效果也往往较好;运用记忆法,我们一定要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参加阳光社团、各级体育运动协会,学校体育节、运动会,社区、市镇各级比赛,小型的单项比赛交流等,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三)思维能力的提高
中学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创设情境
一般地说,思维动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内因起作用,日常体育教学中可通过故事、练习方法的灵活变通、游戏等情境的设置,视频、录像观看来促使学生思维内因的启动,从而提高思维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
2.设疑问难
培养思维能力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的。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可采用悬念式、引导式、联想式、开放式、检查式、拓展式等设问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在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提高思维能力。
3.连续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标志之一,就是要敢于凭借已知的知识,探究未知的问题,形成思维的连续活动。比如在篮球项目的学习中,基于对运球基本技术的掌握基础上,探索使用胯下运球、高低运球、后转身运球等技术组合的可能性;在掌握突分、策应、掩护等基本配合的前提下摸索全队的整体战术配合;这些思维的活动都属于连续思维的能力。
4.分析综合
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对相关知识的分析和综合,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并能在体有学习、训练、比赛、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体验,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
(四)想象力的提升
中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提高想象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基础的肯定是多看、多思考,但还有更高的要求。想象力是中学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是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
1.临摹仿效
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模仿往往是第一步。体育技术动作模仿是一种再造想象,通过模仿体育技术动作,你可以抓住运动技术外部和内部特点并通过自己的头脑跟身体将技术动作再造出来,决不是无意识地抄袭。创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对中学生体育学习来说如独立创造一样重要,只有通过模仿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动作之后,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来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
2.知识经验
学生发展想象力的基础是丰富的体育知识和实践经验,除了体育专业知识和与体育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之外,还要有广泛的兴趣,特别是阅读文学书籍。文学艺术对培养和提高想象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它们的表现方式是最为形象生动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提高人们想象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关注中学生对生活的接触、观察和体验,并有意地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培养想象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3.发现问题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应该都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中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于已知和未知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要敢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这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智力素质,这里包括观察、好奇、怀疑、爱问、追问等等。对于中学生来说,观察怀疑、想象思考以及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所产生的种种追求,可以引导他们去选择新的目标,连续进行学习。
4.创造活动
中学时是创造力的萌芽时期,积极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是培养想象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中学生可以在体育学习训练过程中,参与对体育使用器材的开发,以及运动场地的合理开发使用,还有体育运动在各种综合性活动中的组织开展等形式来参加体育的各种创造活动。
5.正确幻想
幻想是青少年的一种宝贵品质。中学生的想象特点是大胆、无拘无束,因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很容易被激发的求知欲,好学、好问、好幻想。中学生朋友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特别富于幻想。但必须把幻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并且积极地投入实际行动,以免幻想变成永远脱离现实的空想。
综上所述:中学生体育学习力是体育学习的动力、体育学习的毅力、体育学习的能力三者的交集,只有同时具备了三要素,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力。在中学阶段,当学生有了体育学习的努力目标,就具备了“应学”的动力;当学生具备了丰富的体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就有了“能学”的力量;而当学生的体育学习意志很坚定的时候,他就有了“能学”的可能性。当学生将三者集于一身,那么他们就真正地拥有了体育学习力。所以只有通过有效地方法,强化体育学习动力、坚持学习的毅力和提高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中学生体育学习力。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2] 体育运动学校《心理学》教材编写组.心理学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 秦东红,张强.从学生体质下降看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观察与探索.2000.3.
[4] 郑雅云.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科教文化.2012.5.
[5] 甄志平,张梵.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代化与人文性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6] 胡奇,赵海涛.体育态度研究进展[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11.2.
[7] 邓琳.体育学习内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