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Op.62No.5和声风格与特征初探
2014-03-18刘冬萌
刘冬萌
摘 要:钢琴小品集《无词歌》是门德尔松浪漫主义标题性、抒情性钢琴小品的代表作。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无词歌》中第29首——《威尼斯船歌》Op.62 No.5的和声材料、和声材料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力求窥视门德尔松在本作品的和声布局与运用方面的个性化风格与特征。或创作手法。
关键词: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调式调性;和声语言;风格与特征
中图分类号:J6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46-03
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是浪漫主义前期极富才华的德国作曲家,是浪漫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门德尔松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他保有着古典主义沉着而有节制的风格,在古典主义原则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基础上所抒发的音乐情感如同灿烂的花朵,具有的精致、典雅、清新、妩媚、诗意等特点。
钢琴小品集《无词歌》,是门德尔松众多作品之一,他用多种精湛细致的作曲技巧完美的将声乐体裁的歌曲“移植”到钢琴独奏这种具有高度艺术感染力的形式中加以表现,音乐篇幅较小,音乐内容偏重对自然、生活的描写,很多作品来自旅游中的印象和感受,门德尔松追求的单纯的、真正的抒情性,这也是《无词歌》区别于其他抒情钢琴小品的个性之处。
门德尔松在《无词歌》中共创作了三首《威尼斯船歌》,位于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水上都市”威尼斯有一种轻盈纤细、平底狭长、造型别致的小舟为代步工具,叫做“刚多拉”(意大利语Gondola),船歌就是起源于刚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广泛流行于意大利,19世纪成为人们喜爱的浪漫抒情曲体裁。以下将从多方面分析Op.62 No.5的创作手法:
作品速度为稍快的行板、6/8拍贯穿全曲,意为表现威尼斯微波荡漾、船只点缀着水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诗意情景。
该曲是边缘组合原则的曲式结构,由于尾声的双重功能使乐曲由三—五部曲式发展为回旋奏鸣曲式,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一、调式调性布局
如上图所示,《威尼斯船歌》在整体调性的布局上,门德尔松注重的是色彩性的对比,将几个调式完美的统一在作品中:
前奏与A部分是在a小调上进行,因为旋律浪漫优美,作品将和声小调与自然小调穿插使用,Ⅶ级音时而升高,以增强导音到主音的倾向性;时而又还原,以增加旋律的优美与和谐性。B部分乐曲由a小调转到二级远关系属大调——E大调,听觉上制造了豁然开朗、明亮、浪漫的效果,仿佛是小舟行驶到了另一条宽阔的水街上。A'部分是A部分的减缩,回到了a小调上,但时间较短,几小节连续的K46强调了传统的属功能,和其需要解决到主功能上的不稳定性,充满了期待感,在此部分最后的六拍才进行到Ⅴ7与Ⅰ级主和弦上。B'与B的旋律、和声、织体完全相同,调式调性没变,力度由p变为pp,同时多了一层共同音的保持,使音乐在此处变得更为神秘。A"部分回到a小调,音乐材料与A'部分除了延续了B'与B多的那层切分音,其余大体相同,在此结构中最后三拍应该结束的和弦上,用了辟卡迪三度引入尾声。尾声是同主音调式交替,由a小调交替为A大调,使乐曲在结尾处产生了绚丽、温暖、又憧憬着美好的色彩效果。
二、和弦材料及应用特点
(一)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形态
门德尔松在该作品中使用了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因在调式上a和声小调与a自然小调穿插使用,E自然大调与E和声大调穿插使用,各调的和弦使用如下:
(1)a和声小调的Ⅰ,Ⅴ,Ⅴ7,Ⅴ7/Ⅴ,Ⅶ34°/Ⅴ,Ⅶ7°/Ⅳ,Ⅶ7°/Ⅴ,K46,bⅡ6,#3Ⅰ。
(2)a自然小调的Ⅳ46,Ⅴ34,Ⅲ,Ⅳ,Ⅶ56,
(3)E和声大调的Ⅰ6,Ⅴ7/bⅦ,bⅦ,Ⅴ7,Ⅶ,b3Ⅳ。
(4)A和声大调的Ⅰ,Ⅰ6,b3Ⅳ,Ⅰ46。
(二)复合功能和声
在该作品中,有两个复合和弦,是两种对立的和声功能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复合功能和声,在一同解决到第三功能属性的和弦中从而获得功能冲突的解决。第一处在第7小节后三拍,a小调,高声部和弦为DD功能的Ⅴ7/Ⅴ,低声部和弦为T功能的Ⅰ级主和弦,而后一同进行到Ⅴ级;第二处在第21小节后三拍,E大调,高声部和弦为D功能的Ⅶ级,低声部和弦为S功能的b3Ⅳ级,而后一同进行到Ⅰ6。这样,规范的正统和声功能保持不变,而旋律音调与和弦结构却由两个和弦构成,基础坚实的原始和声语汇与新异的和弦结构如此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三)共同音保持
和弦之间的连接用和声连接法后,共同音在同一声部保持到后一和弦,在该作品中,第35小节后三拍至40小节前三拍使用了共同音保持,也是B'与B唯一不同之处,此处是E大调b3Ⅳ、Ⅰ6、Ⅴ7/bⅦ三个和弦的连接,但在中声部用了连续的切分节奏保持了共同音e1。
(四)和弦外音
门德尔松在该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和弦外音,这些不协和音增加了乐曲制造矛盾与解决矛盾的效果,增强了各声部特别是旋律声部的流畅性,使乐曲更为生动和特别。因本曲旋律声部多为三六度结合,故和弦外音多为双重和三重的和弦外音,这在听觉上更具有浪漫效果。包括:(1)双重倚音、三重倚音;(2)经过音;(3)延留音;(4)辅助音;(5)换音;(6)先现音。
(五)装饰音
在该作品的第7、16小节处,有两次由4个音构成的环绕旋律的装饰音,音响效果似在描绘用船桨用力拨开水面的情景。
三、和声语言风格与特征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门德尔松突破了古典主义那种严整的形式和理性主义的表现特征,音乐表露得更为自由洒脱,色调更为丰饶多变,而他在和声风格方面的创新,使和声在乐曲里成为除了旋律以外最富有表现作用的音乐语言。endprint
(一)和声节奏
在《威尼斯船歌》中,大部分和声节奏为一小节一至两个和弦,少部分为几小节一个和弦。
如1-5小节(Ⅰ级)、31后半-34小节前半(K46)、45后半-48小节前半(K46),音乐在这个不变的和声背景上展开,在一个和弦的衬托下,旋律向前发展,曲调线的高低起伏都被拢括在一个统一不变的音响之中,从而造成一种动静结合、幽雅宁和的艺术氛围。
而26—29小节、40—43小节处每小节由两个戏剧性和弦构成,紧密的和声节奏给音乐增添了躁动不安的氛围,反映出一种心潮起伏的激荡情怀,由此我们看到这位德意志浪漫主义者感情世界的独特表现。
(二)变格进行
在门德尔松这部船歌里,多处可见下属变格功能进行,如5-7、14-16、21-25、34-39、49-53小节,其和声运用表现为柔顺、暗淡、温雅、暧昧、含蓄的情调和新颖、谦和、浪漫的气质和风格,与古典主义时期所强调的功能进行对比,这样的浪漫主义和声更强调了和声的色彩作用。
(三)四度的运用
作为全曲统一性的因素之一,四度体现在了根音关系和旋律上。
在作品中,和弦根音关系包括了四度关系,如17-18小节是Ⅴ7-Ⅰ、第19小节Ⅶ56-Ⅲ、第26和40小节的Ⅴ7/bⅦ-bⅦ。
而四度也体现在了旋律上,如在前奏中,似在描写遥远钟声的a1-e1、a-e,第6小节的旋律g2-f2-e2-d2、第22小节的b1-a1-g1-#f1、第23-24小节的#f-#g1-a1-b1。
(四)关于七音的处理
在第8和11小节Ⅴ7和弦中,七音做了传统的级进下行二度处理,而在第29、43小节的Ⅶ7°/Ⅴ中的七音,并没有解决,这种自由处理是对传统和声戒律的大胆解除,是和声语言风格创新所不可避免的手法。
(五)那不勒斯六和弦
分别出现在第28、42小节后三拍的a小调bⅡ6和弦使作品的和声色彩更趋于丰富并逐步走向复杂化。
(六)辟卡迪三度
在第49小节,终止式的最后一个和弦用了辟卡迪三度,将原本a小调Ⅰ级小三和弦变为大三和弦,为尾声的A大调做好了铺垫,并预示了乐思即将稳定与结束。
(七)大调里的b3Ⅳ
在E大调和A大调里将自然大调的Ⅵ级音降低半音,把原来的大三和弦变为小三和弦的性质,构成了b3Ⅳ,降Ⅵ级音所带来的那种含蓄情调使b3Ⅳ和弦音响丰厚饱满,而由此产生的和声大调暂时地起到了柔化和暗化的作用表现在作品的局部。
四、和声思维模式
和声作为作品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音乐作品纵向与横向上的逻辑发展,门德尔松在这部精美的作品中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纯到深邃的和声思维,总的来说,这部作品是纵横交错的和声思维模式,既有线性横向思维,也有纵向思维。
横向:这部作品中,和声思维来源于调式调性,音乐是在其基础上的横向线条思维发展起来的,旋律声部的音阶式思维表现在A与B两个主题乐句与发展都以音阶式上行和下行为主;在左手的低音声部,虽是分解和弦,但最低音是在第2、5拍上贯穿,多次持续的出现A音,在倒数第二声部的第3拍和第6拍上又长时间持续出现e,两个低音声部似在表现水域的深度变化不大,这种线性思维在和声写作中呈现为一种特有的笔法,凭借声部的平滑流动来展现和弦关系的进行,形成一种独特的陈述语气,音乐平缓又幽静。
纵向:和声思维的形态是通过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表现出来,三度叠置除了在和声的传统功能上以功能性为主。和声思维的特征表现在功能与色彩的交置,色彩丰富的旋律成为和声结构的灵感来源,如在旋律上也出现了三度与六度的叠置。旋律中的音并不全是和弦音,但为了构成流畅的发展,引进了很多和弦外音,这些和弦外音由横向思维走向纵向思维,如倚音的喧宾夺主与和弦音共响,延留音的悬而不决等,这些因素都成为创造出符合乐曲意境的艺术效果之一的技术。
综上所述,通过前面对门德尔松这部《威尼斯船歌》的和声分析与风格特征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门德尔松是古典主义的严谨性与浪漫主义幻想性的统一,他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与美好憧憬,和其和声手法所具有的逻辑的力量和色彩,凝练集中的创作手法和均衡协调的整体原则,不但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法,而且在拓宽了笔者对线性思维与立体思维的思考空间的同时也极大的开阔了笔者对音乐的创作视野,沉浸在对威尼斯绮丽风光的无限遐想中。
参考文献:
〔1〕吴式锴.和声艺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高佳佳.门德尔松·无词歌—分析与演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4.
〔3〕程建平.音乐和声思维的理论基点和功能效用 [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4〕党冬梅.门德尔松音乐思想初探[J].艺海,2008(4).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