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林徽因汉译《夜莺与玫瑰》
2014-03-18苏孝明
苏孝明
摘 要:林徽因因其卓越的建筑才能、深厚的文学修养及其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的三段爱情故事广为人知。作为20世纪中国的才女,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丰富的作品及成果,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几乎各个领域她都有涉猎。学术界对林徽因的研究从建筑到文学不一而足。但是,很少人知道林徽因还是一位出色的译者。尽管如此,截至目前为止翻译界对林徽因的翻译活动研究地少之又少,现有的研究多是以林译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原著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为研究对象,且研究视角较为单一。本文拟从图里的翻译规范论这一新视角出发,探讨分析预备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三者是如何影响林译《夜莺与玫瑰》的整个翻译活动的,以期为林徽因译作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翻译规范;《夜莺与玫瑰》;林徽因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30-03
一、引言
林徽因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也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的才女。她在建筑学、文学中的成就有目共睹。目前学术界对林徽因的研究文献多是传记或者回忆录之类,大多数文章探讨的是林徽因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她的诗歌、散文及小说等。长期以来,林徽因的翻译活动及其译作似乎已经成为其广袤无垠的建筑研究及文学创作中被遗忘的明珠。国内几本重要的翻译史著作也对林徽因的翻译活动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事实上,在林徽因的一生中,翻译活动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她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一篇译文,即王尔德的童话名篇《夜莺与玫瑰》,而且作为一名建筑学的教授,查阅外文书刊及文献是林徽因必然要做的事情,而其中翻译活动不可避免。
本文以以色列学者图里的翻译规范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林译《夜莺与玫瑰》的细读,分析影响林译翻译活动的三种翻译规范,以期为林徽因译作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二、翻译规范论
规范一词来源于社会学。指社会公认的普遍价值观或观念,以区别正确与错误、适当与否,作为适用于特定情况的行为规范,指导主体行动。图里将规范引入翻译研究,并认为规范的重要意义在于其能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指导翻泽活动,它所体现的是社会文化方面对翻译的制约。
图里将翻译规范分成三种:(1)预备规范(preliminary norms),即译者决定某一时期翻译什么类型的作品。它有双重考虑:即与翻译政策及其本质有关的考虑以及跟翻译的直接性有关的考虑。翻译政策的考虑是选择什么作品来翻译(起码是什么作者、作品种类、派别等)。翻译的直接性指的是对通过源语翻译其他语言的容忍程度);(2)起始规范(initial norms),所谓起始,意思是只是逻辑上先于较具体的操作规范而已。它指的是即译者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取舍问题。也就是说,译者可以坚持原文的相关规范,使译文充分表现原文内容;或者坚持译语文化的规范。使译文在译语文化中被顺利接受;(3)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操作规范支配着翻译过程中所作的各种决定。它包括结构规范(matricial norms)和语篇规范(textual norms)。前者控制译文语料在文本中的位置、分布形式、段落组成,后者控制语料的选择,决定适当的语体以组成译语文本。
三、翻译规范在林译《夜莺与玫瑰》中的影响
(一)预备规范(preliminary norms)对林译翻译过程的影响
预备规范,指特定时期决定选择何种文本类型或文本进行翻译,即控制选材的因素。1923年,林徽因翻译了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译为(《夜莺与玫瑰》)。她的这次翻译与她后来的丈夫梁思成是有着直接关系的。1923年5月7日,思成、思永兄弟从学校回到家中。他们要去长安街与同学们会合,参加北京学生的游行示威。这一天是袁世凯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国耻纪念日。但是,梁思成在途中不幸被军阀金永炎的轿车撞倒,由于伤势严重加之庸医误人,梁思成的腿最终残疾。在梁思成住院期间,林徽因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为了不让梁思成丧失信息,更为了不让梁思成因为自身残疾而自惭形秽,林徽因决定翻译自己最喜欢的被奥斯卡·王尔德礼赞“比生命更可贵的爱情”的童话作品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以明心迹。这篇译作后来刊载于1923年《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上,这是19岁的林徽因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可以说这篇译作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文学译作,更是林徽因对梁思成的爱的表白,是一封她写给梁思成的“情书”。
(二)起始规范(initial norms)对林译翻译过程的影响
起始规范制约着译者对待文本的基本态度和采用的翻译方法及策略。如果译者以源语为归宿,尽量靠近源语文本,就会译出充分性(adequacy)较强的译本;反之,如果译者以目的语为归宿,偏向目的语所代表的文化,那么译者译出的文本就会体现出较明显的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
纵观全文,林徽因在理解上力求忠实于原文,在表达上通顺流畅,这是不可置否的。笔者在本文中想要探讨的是林徽因在某些词语翻译上的归化倾向,突出表现为四字格的运用或者中国特色词语的运用。比如。“the wise men”可直译为“智者”等不含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词汇,但是林徽因却将之译成“古圣贤”,以类比中国古代的孔孟等先贤;再比如,“stringed instruments”林徽因选择了“非丝竹之乱耳”的“丝竹”来表示;女孩子的“feet”是“三寸金莲”的“莲步;青年男学生的呼吸“his breath is like frankincense”是纳兰容若那般才子才有的“若兰的吐气”。
由此读者可以看出,归化的翻译策略虽然使得译文好像用目的语写成的原创作品一般,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却不想这样的译法已经在不经意间丧失了原文的某些特征。若从跨文化交际这方面来说,这是不可取的。但是,林徽因的这种归化翻译倾向正是当时中国时代背景与社会文化规范的真实写照。1915年以后,包括林徽因在内的中国广大知识青年历经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基本上接受了白话文与西方语言学体系。但是文言文对中国文学界、知识界的影响根深蒂固。这种影响更是波及这些知识分子的创作与翻译活动。所以,尽管林徽因也想用白话文来表达,但是博大精深的传统国学还是让她在不知不觉中用上了“四字格”。endprint
(三)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对林译翻译过程的影响
操作规范影响着译者在具体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的表现,并最终影响译本在语言上的特点和风格。操作规范可以再分为两类次规范:
1.结构规范
结构规范(matricial norms)在宏观层面制约着翻译的原则,如段落的划分与合并,译本内容和语言的删减或增添等。
首先,我们来看林徽因对原文某些段落化冗长为凝练的处理。
原文:…or love is wiser than Philosophy,though he is wise,and mightier than Power,though he is mighty.Flame—colored are his wings,and colored like flame is his body.His lips are sweet as honey,and his breath is like frankincense.
林译:因为哲理虽智,爱却比她更慧;权力虽雄,爱却比他更伟。焰光的色彩是爱的双翅,烈火的颜色是爱的躯干,她的唇甜如蜜,她的气息香如乳。
细读之后不难发现,林徽因将较为冗长的原文翻译得更加精炼,结构更加对称,内容更加紧凑,语言更加凝练,语势更加强烈,这样的译文更加接近原文的“神韵”。
其次,在《夜莺与玫瑰》的译文中,林徽因把对原文句意的准确理解及其在理解基础上的丰富而又合理的遐想表现地淋漓尽致。例如:
原文:“Then she gave one last burst of music. The white Moon heard it, and she forgot the dawn, and lingered on in the sky.”
林译:“于是她放出末次的歌声,白色的残月听见,忘记天晓,挂在空中停着。”
在这句翻译中,“末次”、“残月”、“天晓”、“挂”、“停着”这些简单但凝练的词语一方面使夜莺对爱情的执着、和它的细腻坚韧的柔情在林徽因的笔下表现地淋漓尽致,更让读者对夜莺临死前的孤寂以及对“比生命更可贵”的爱情感同身受。
2.语篇规范
语篇规范(textual norms)决定了文本的微观层面的选择,如使用何种词汇、句式、或措辞来代替原语文本的表达等等。
在阅读原文时,如果读者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原文中有大量重复词。译者在翻译时,如果对这些重复词处理不当,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照搬,要么删除。但是前者会导致词语句式枯燥乏味,后者又会丧失原文原有的语势和风格。林徽因独辟蹊径,避免了两个极端。深厚的文学修养使她创造了词藻丰富华丽的译本,恰到好处地契合了原文辞藻丰富的风格,这样的处理既避免了词语的单调与枯燥,同时也保留了原文的神韵。例如对于“sweetest” 一词的翻译,林徽因就有不同的处理,分别用了不同的词语来形容夜莺声音的婉转动听:“最婉转的”,“最醉人的”,“最甜美的”等。这样的转换与原文一个词不同,看似不忠实,但无疑是得当的,传达出了原文的神韵。
而在整体用词方面,林徽因使用了大量的古词。
古词的集合使用为林译文增添了一种典雅精致的风格,林译本的这一与众不同之处,迄今也无人超越。
至于句式转换方面,林徽因将原文中两处陈述句变成了反问句。虽然句式改变的例子不多,但达到的效果却出人意料。例如:在译文开头,“but in all my garden there is no red lose.”林徽因将之翻译为:“但我的花园里何曾有一朵红玫瑰?”第二段里,“Oh,on what little things does happiness depend!”林徽因又将之翻译为:“唉,难道幸福就寄托在这些小东西上面吗?”疑问句式的转换不仅缓和了语气而且向读者传递出了一种细腻的情感,引起读者共鸣。译者的这种创造力的发挥不但使译文的表达更为流畅,同时也丰富了译文的思想,使得译作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总而言之,在预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的影响下,林徽因的译文再现了原文华丽生动的艺术气质。从她的文笔中读者可以准确感受到独属于女性的那种细腻柔美和她们对爱情的矢志不渝。虽然只是一篇童话故事,但林徽因对文字的驾驭之功,以及她的翻译能力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四、结语
翻译规范论是翻译研究学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它为研究林徽因的翻译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从最初的原文本的选择到翻译过程中译者宏观上的文化取向,进而延伸到微观上字斟句酌地措辞等,无不受着三种翻译规范的影响。虽然林徽因的文学译作不多,但她的译作却充满了中国汉字独有的唯美文学气息,图里的翻译规范论为林徽因的翻译活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打开了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T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3〕李文革.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英)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
〔5〕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张清平.林徽因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
(责任编辑 张海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