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吸收理论下“被”字句句法结构形成方式的探讨

2014-03-18崔璨

崔璨

摘 要:汉语里对“被”字句的研究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被”字句又叫做被动句,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有表示被动的句子。有的研究者对“被”的研究提出了“动词说”和“介词说”,有的研究者将这两种学说合二为一,提出了“双重地位说”。古代汉语中,“被”字被解释为介词,而动词说认为“被”是动词或动词词类。而这一“双重地位说”本身就是存在漏洞的,通过例句分析,可以得出句子虽合乎语法,但并不符合句法。本文将通过“格的吸收”理论,分析“被”字句形成原因。

关键词:“被”字句;动词说;介词说;双重地位说;格的吸收;句法学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25-03

一、引言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一句话——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诚实对待君主的反而被怀疑,忠诚的却被奸人诽谤”。这句话中存在被动句,而被动句的主要问题是要搞清楚“施事者”和“受施者”。白话文的翻译已经很清楚,通过再现文中缺少信息的方法,“奸人”一词被翻译出来。也就是说,施事者就是“奸人”,而受施者是屈原,或者和屈原一样有着坚贞忠诚的人。

从句法学的题元准则理论出发,一个副词可以给它的主目语分配题元角色,那么“诚实守信的反而被x怀疑”这句白话文转换成主动句就是“X怀疑诚实守信的”,转化之后,怀疑作为副词,分别给“X”和“诚实守信的”分配了题元角色。

这种情况下,如果所有的句子都可以被转化成主动句的话,依据被动句的两种格式:

主语+“被”+宾语+动作;

主语+“被”+动作;

可以造句:

(1) 鱼被猫吃。

(2) 鱼被吃。

也就是说,这两句话符合题元准则,转化为主动句为“猫吃鱼”,“吃”至少给“鱼”赋予题元角色。但是,从(1)和(2)两个例句中可以看出,“被”字被单独列出,并没有解释出它的词性是什么。1998年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11页中对于“被”的解释专门引用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例句,上面关于“被”的词性定义为介词,如此说来,“鱼”与“猫”之间存在的这个“被”字是一个介词。此句中,“被”与“猫”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吃”。这也就是“介词说”。

然而,“动词说”认为“被”是具有被动标记的,即它具有动词或动词性词类。如果按照这一理论,那么一个句子当中就出现线了两个具有动词性词类的词:“被”和“吃”。这样解释显然是说不通的。那么,到底怎样解释“被”在句子中的作用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轻动词在被动句分析中的运用

(一)“双重地位说”

“双重地位说”是把“动词说”和“介词说”结合的一种研究“被字句”的方式。根据这种学说,分别对“长被动句”和“短被动句”分别进行了研究,所谓的长被动句就是句子中谓词后面有补语的被动句,而短被动句就是句子后面没有补语的被动句。如“鱼被猫吃”,

这就是一个长被动句,而“鱼被吃”就是个短被动句。

根据邓思颖的《汉语被动句句法分析的重新思考》,研究者认为长被动句“张三被车撞了。”这个被字句是从“张三被车被撞伤了。”而得来的,也就是说,“被NP”是由“被”和后面的谓词组成了一个介词短语,这是“双重地位说”的可能性第一层分析。之所以出现了两个被,而展现出来的是一个“被”的形式,是因为一个“haplology”的同音删略现象导致了第二个”被”字不出现。

而此学说的第二个可能性分析是对于短被动句的分析。这个第二个可能性,认为“被”是一个被动标记,他作为一个中心语选择动词短语作补足语。可是,如果把“被”看成一个中心语,并且可以选择动词短语作为补足语,那么这个句子就会出现两个“被”字。这显然是不符合语法的。例如“I ate a fish.”这样一个句子,它的中心语是作为“infel”的“passive”,如果把“被”字看成一个中心语,并且可以选择动词短语作补足语,那么,“张三被撞伤”中被已经是一个谓词,而被又能派遣主目语,那就成了“张三被被撞伤”,显然,这样的推导得出的结论是被动句中没有所谓的短被动句的。

根据以上推论,长短被动句这一概念的存在是受到质疑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同音删略”这一现象使得一个句子变成了一个标记性(marked)的句子,无法通过“格检验式”。

(二)轻动词become的认识偏差

《汉语被动句句法分析的重新思考》中提出的观点是把被动句中的do(此处do为及物动词)转换成一个become这一轻动词become,而轻动词是无法给像及物动词一样授予完全格的,只能授予部分格。根据本论文的观点,轻动词主要表示的是事件意义(eventualities),例如活动的DO、起始(inchoative)的BECOME、使役(causative)的CAUSE等。也就是说以上的举例都可以作为轻动词使用。可是,汉语句子里面并非如此。

根据论文中的一个例子:

“张三看了这本书。 [DO [ROOT]]

张三的知识丰富了。 [BECOME [ROOT]]

这些书丰富了张三的知识。[CAUSE BECOME ROOT]]”

“事件意义”的意思是对一个事件的陈述,而不是说一个轻动词起到的效果,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句子中,真正达到事件意义的是汉语中的时态标记“了”,而以上三个句子中都出现了“了”这么一个字,转化为英语的时候都可能是一个“过去时态”的句子。例句当中的[CAUSE [BECOME [ROOT]]可以解释为“什么导致了什么使得什么变得怎么样”,即“这些书导致了张三的知识使得他的知识变得丰富”,而这里的“ROOT”可以从解释分析得出结论,ROOT是“知识”,那么按此来说,这句话转化为被动句应为“张三的知识被这本书丰富了。”它的英文表达为:“This book enriches Zhangsans knowledge.”这个句子里并没有出现任何被动句的用法,也没有出现所谓的“轻动词”。endprint

反而“张三的知识被这本书丰富了”听起来倒像是“The mountain was climbed by me(这山被我爬).”这样奇奇怪怪的,让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匪夷所思的句子。

三、格的吸收理论对被动句出现的解释

论述格的吸收,就必须了解格理论。格理论中有可见性条件:“有了可见性条件,格检验式可以不必独立存在,也就是说,格成为名词短语得到题元角色的一个条件;如果一个名词短语没有格,就不是可见的;不可见的名词短语就不能得到题元角色,因而就违反了题元准则。”

也就是说,考虑到格理论就不得不同时考虑题元理论中的题元角色的指派,即句法结构中的D结构与S结构。因此本节先要谈到的是题元角色的吸收。

(一)题元角色的吸收

先看两个例子:

(3)Tom broke the cup.

(4)The cup was broken.

如果例句(3)的形式为:

“[IP e was broken the cup].”

broke有两个题元角色要指派。(3)句子当中broke一词只给cup分派了题元角色,但并没有给缺少的主语分配题元角色,这是违反题元准则的,即没有给施事者分配题元角色。

在看另一个例句:

(5)Uranus was discovered by William Herschel in 1781.

在被动语态的句子中,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强调的是动作的承受者而非施行者。动词的施行者位于动词后面或被省略。其中,Uranus成为主语,句子强调的是Uranus而不是William Herschel,谓语动词是被动语态was discovered.

根据《当代句法学导论》第八章的内容,动词的被动形态变化使得动词丧失了分配外题元角色的能力,或者施事者的题元角色被吸收了,这一术语叫做(theta-role absorption)。想要让施事者出现就用介词by展现出来,这个空闲的主语位置就通过具有“施事”属性的介词by分配题元角色。

而Nancy Gallagher的观点虽然点出了承受者和施事者之间的关系,但是所说的强调谁与否的观点有失偏颇。

(二)格的吸收

动词的被动形态变化是因为吸收了主语所承担的题元角色,才使得主语空了出来,可是空下来的主语位置不可能不存在,一个句子即使是祈使句,根据功能语法的知识,它也有一个隐藏的you来充当mood的一部分。

如果(3)句中的内主目语the cup不进行移位,那么总归会有一个词给主语授予格,而the cup在补语的位置获得了结构格,这说明例句(3)的这样的分析:[IP e was broken the cup]是有问题的。正因如此,the cup必须进行移位,使得没有在原位置没有得到的格在此刻得到结构格。

动词的被动形态变化吸收了主语所承担的“施事“题元角色,同时也吸收了动词补语的格,或者说是动词丧失了给不与授予结构格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格吸收“(Case absorption)。

空缺的主语位置与补语位置的主目语无格,这使得the cup变成了无格名词短语,是无法通过Case filter的。因此它移到了主语的位置。

这样,the cup移动到了主格NP的位置,得到了格,通过了格的检验。

再次回到之前的例子,“猫吃鱼”这个例子,变成被动句之后就是“鱼被吃”或者“鱼被猫吃”,按照“格的吸收”理论,这个被动句原本的样子应该为“e被吃鱼”,然后“鱼”移动到了“被”的前面获得了结构格,通过了格的检验。

四、结语

“格的吸收”理论是“NP移位”当中解决被动句的一部分,论文基于基于这一理论对被字句即被动句的形成加以研究,虽然被动句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例如之前提到的“动词说”和“介词说”,但本论文是基于基于句法学当中如何使得一个被动句的主目语获得题元角色,如何让被动句通过格检验的“格的吸收”来解决被动句的形成与运用的。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如果一个外主目语被吸收了,它没有在句法结构中呈现,“Tom broke the cup”转换成为“The cup was broken”之后,缺失的Tom只有通过by来呈现,这样的被动句转化使得一项信息丢失,所得到的的信息只是“杯子被打碎”这一事实。如果被动句只是为了强调一个事实的话,那么它就失去了一个句子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邓思颖.汉语被动句句法分析的重新思考.香港理工大学.当代语言学(第十卷).2008(4):308-319.北京;http://greatcourse.cnu.edu.cn/yyx/wlkc/lwxz/c/c5.pdf.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Nancy Gallagher,Deltas Key to the Next Generation TOFEL Text: Essential Grammar for the iBT. Delta Publishing Company, Trans.《新托福考试核心语法》北京:授权群言出版社,2010.7.

〔4〕戴云.TOFEL iBT语法精要.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北京:“被字句·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2%AB%E5%AD%97%E5%8F%A5.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