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钦的《V.》看后现代小说“追寻”主题的独特性
2014-03-18赵洁琼
赵洁琼
摘 要:托马斯·品钦是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其多数作品都采用了追寻的叙事模式,且对这一传统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独特性。《V.》的两位主人公的追寻经历和结局,突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这一特征。这一独特性的追寻为那一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灵驰骋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舒展压抑的心灵,其目的是消解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还人类一个伊甸园。
关键词:后现代小说;托马斯·品钦;不确定性;追寻叙事模式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02-02
追寻,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追踪寻找”,其英语释义是quest,也可理解为追踪、探寻等。从人类有记载的历史开始,人们就留下了许多追寻的足迹,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究其根源可追溯到《圣经》的伊甸园,从那时起人类的始祖因为犯错而被驱逐出园,从此便踏上了追寻的旅途。于是,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随即出现了主人公追寻的故事。
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由一些美国学者。这个概念首先发生在建筑、艺术等领域,后来延伸到了文学的领域中。后现代主义文学不是一个内涵确定、清晰的概念,它还包括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诸如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等等。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以下特征:主题、人物形象及情节的不确定性;叙事采用混杂、拼贴等手法,即后现代作家们故意打破传统文学作品结构的整一性,呈现出时空混乱性,使得后现代主义文学具备了零散性、开放性、无序性等特征;主张语言游戏,即昔日作为媒介和工具的语言在后现代主义作品中一跃而成为本体和中心。托马斯·品钦是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本文将以其处女座《V.》为个案分析并探析后现代主义作品“追寻”主题的创新性和独特性。《V.》是品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63年。整部小说中,两个主人公本尼·普鲁费恩和赫伯特·斯坦西尔组成两条平行又偶尔交错的发展线索。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主人公们追寻的过程和结果基本是千篇一律的,皆为经历种种磨难、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追求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令人欣慰、令人开心的结局。比如,荷马笔下的奥德赛始终坚定回家的念头,在外漂泊十年终回归;骑士英雄贝奥武夫不畏艰险战胜恶龙取得胜利;鲁滨逊身处荒岛,历尽艰辛但其坚定信念,终归家园。中国的文学宝库中亦不乏此类作品,《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经历八十一种磨难之后终于取得真经,回归国土。这些作品中描绘的都是主人公对某一或某些确定目标的追寻,且最终都获得了成功。后现代主义文学继承了传统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追寻叙事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其创新之处在于主人公所追寻目标的不确定性。托马斯·品钦的作品是后现代主义追寻式模式的典型,他的几部代表作《V.》、《拍卖第49批》、《万有引力之虹》全部采取了以主人公对某一不确定目标追寻的叙述模式。
在传统文学作品中,主人公们对某一确定目标的追寻都是有一定意义的,而在后现代主义作家们眼里则不然。后现代主义学者们认为,“意义”只不过是各个语言符号组合之后呈现出来的东西。著名的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曾经说过:“文本之外并无他物”。①换句话说,即读者在任何一部作品中并不能找到语言符号组合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基本意义。“意义是能指潜在的无休止的游戏的副产品,而不是和某一个具体的能指紧紧固定在一起的概念。”②由此看来,在后现代主义学者们眼中,各个语言符号呈现不出任何意义,它也不会轻易地被识别或者存在于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符号上。所以,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主人公们的追寻注定是没有意义、没有结局的。品钦的《V.》中两位主人公的追寻经历就是这样,一个是在追寻的中途陷入绝境,一个是追寻到最后却一无所获。
一、斯坦西尔的积极追寻——陷入绝境
《V.》的主人公之一斯坦西尔在其父亲的日志上发现了一个代码为V.的女人,而他推论这个女人有可能是他的母亲,于是他开始执着地调查这个代码为V.的女人的真实情况,追寻她的足迹。随着对此人身份调查的逐渐深入,收集到的线索也日益增多,可是却越来越混乱,他不但没有得到答案,反而离真相越来越远。小说中到处都可以发现V.的踪迹,但是V.的本体却愈发神秘。调查到最后,甚至连V.到底是人是物、是否真实存在他都难以判断了。“隐藏在V.的背后与内里的东西超出我们任何人的猜想。不是谁,而是什么:她是什么。”③最终斯坦西尔的追寻调查道路难以继续,他也陷入了绝望之中,不知所措。
但在品钦的这部作品中,V.其实是指一个身份不断变化的女人,随着主人公斯坦西尔对她身份调查的逐渐深入,她的真实面目也一步步地逐渐暴露出来。她在小说中的首次露面是在1898年的埃及,她当时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姓(Victoria)作为自己的名,似乎显示她想成为英国女王式的人物。V.的死也让人深思。由于飞机轰炸毁坏了部分房屋,而她恰好被房屋掉下来的横梁砸到且无法动弹,一群孩子围着她看,她于是请求这群孩子帮她把横梁搬走,可是孩子们无视她的生死,置她的死活于不顾,反而忙着脱她的外套,并把她身上的假发、假牙、假足全都取走。V.向着物化的发展,表明了斯坦西尔主动追求的人生理想的幻灭。与他父亲对维苏的追寻一样,结果发现一切只不过是一个璀璨其外、空虚其内的梦。
斯坦西尔由始至终都希望以他对V.的主观想象来认知和解释现实,这就说明他的意识比他所处的世界要狭隘许多。在他的潜意识里,一切事情都必须要经过他自己的“转换”机制转换成他能接受的东西后才会被接纳,他不能接受的或不喜欢的东西就会被排除在他的意识之外。他认为,他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是对他的调查有益的线索,他每天所想的就是要调查V.的真正身份,所以,他循着一条条线索并积极追寻跟踪,结果在他自己想象的一条条线索组成的迷宫中东奔西跑,本以为离真相越来越近了,殊不知却离真相越来越远,所以他的想象和构思也就成了虚构,他的追寻最终使自己陷入了绝望的泥潭,找不到方向。endprint
二、普鲁费恩的消极追寻——一无所获
在小说《V.》中,品钦塑造了一个他称之为“全病帮”的群体。顾名思义,“全病帮”乃全体生病的一群人,深究其内容发现全病帮的成员们个个生活状态混乱、懒散堕落,没有生活目标,他们的生活偏离了正常社会的发展轨道,是一群失败者、失意者,被他们所处的崇尚成功和权力的社会视为病态、视为精神病人或死人。全病帮的所有成员从始至终都非常活跃,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因做事鲁莽、冲动而很难有所成就。他们在工作或生活时只听从自己的意愿,对其所处社会的规范及标准不予理睬,所以可想而知,他们注定是失败者。换句话说,他们做事的出发点是满足自身本能的欲望而并不受任何利害关系的支配。由于只依个人意愿行事,他们的行为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非主流的色彩,同时也就注定了他们无法在这个世界上有所成就。比如说,画家斯拉伯的确才华横溢,但他却只画自己情有独钟的一种风格的画;剧作家拉乌尔的工作是为电视剧写剧本,但他却只创作侦探故事;梅菲娅德聪明绝顶,智商很高,但她却满足于生活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蕾切尔·奥尔格拉斯有着美好的憧憬,她十分希望可以找到与她共度一生的伴侣,可万万没有想到最终却挑了一个不仅没有上进心而且又非常任性的普鲁费恩。
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普鲁费恩就是全病帮的成员之一。普鲁费恩与斯坦西尔的生活追求截然相反。他整天像个溜溜球一样,追求无拘无束、不受羁绊的生活。与他所处的社会相比,他的意识相对较宽泛,缺乏主流意识。也就是说,他对周围世界的认知缺乏整体上的一种把握,他所看见的东西都是分散的个别的物体,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在他看来,他所看到的人都是一些匆匆过客,与他的生活毫不相干,而他所看到的事也无任何特殊意义或跟踪调查价值,所以他并不会去留意这些东西。他毫无心机,像溜溜球般地生活着,既无生活目标,也无一技之长,他对自己都缺乏最基本的认知,更不用谈他对他人以及他所处的世界的认知了,所以他追寻到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一无所获。
三、结语
追寻是一个不衰的文学主题,只是不同时代的文学家们赋予了它不同的文学内涵,而追寻主人公们的身上也总是被打上了不同的时代烙印。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的确给人类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比如,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个人主义的衰落以及集中营、原子弹、核武器的出现等等都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觉得生活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没有了安全感,他们感到迷茫、恐惧和担心。所以他们想要去追寻有目标的生活,只有在追寻的过程中他们才能看到希望,所有这些都反映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当中。
与传统文学作品中那些有确定目标可寻的主人公们相比,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们也肩负着追寻的任务,只是由于追寻目标的不确定性使他们的任务执行起来显得特别艰难和复杂。就像《V.》中的两位主人公,追寻并没有成为他们的目标,却成了逃避生活的方式,但却实现了对传统作品中追寻主题的颠覆和创新。但这种颠覆并非是随性的,也并非是要颠覆我们所处社会的正常秩序。它只是作家们解放受压抑生活的方式,给人类提供一个暂时安静的、自由想象的、自由驰骋的空间和临时精神避难所,试图消解当时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还人类一个伊甸园。
注 释:
①Jacque Derrida. Of Grammatology[M] .John Hopkins UP, 1976:158.
②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M] .Minneapolis: Univ. of Minnesota Press, 1983:100.
③叶华年.生活的万花筒,历史的热寂观[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5):55.
参考文献:
〔1〕Jacque Derrida. Of Grammatology [M].John Hopkins UP, 1976:158.
〔2〕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Minneapolis: Univ. of Minnesota Press, 1983:100.
〔3〕戴从容.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读托马斯·品钦的《V.》[J].当代外国文学,2004(1):167.
〔4〕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柳鸣九.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托马斯·品钦.V.[M].南京:译林出版社.
〔7〕叶华年.生活的万花筒,历史的热寂观[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5):55.
〔8〕曾艳兵.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