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印象派绘画中的阶级意识呈现

2014-03-18程林娜

2014年39期
关键词:印象派

作者简介:程林娜(1985.12-),女,汉,陕西西安,美术史论系硕士研究生,西安美术学院,西方美术史研究方向。

摘要:十九世纪下半叶,自然主义思潮的兴起、摄影技术的发明、光学的研究成果以及来自东方的艺术,都对法国绘画多个流派的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法国艺术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自文艺复兴以来最具革命性的运动——印象派的诞生。在西方绘画史上,印象派以其独特的画风成为艺术史上的重要流派。印象主义可以说是西方绘画发展捩变的关键阶段,印象主义运动促使了西方传统艺术的终结和现代艺术的崛起。

关键词:印象派;社会阶级;阶级意识

“印象主义”是一个专门应用在绘画方面的术语,这是因为对迅速变动的光线的印象,只能在绘画的表面上像眼睛所捕捉到的那样被捕捉、被固定。

法国印象主义在总体上所体现的艺术革新和传统艺术观念、趣味的对立,反映了中产阶级或称为市民层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活跃和上升的地位,反映了这个阶层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印象派画家大多数都来自于中产阶级这个阶层,他们以自己身边的自然、生活和人物为题材,使艺术更贴近这个阶层的日常生活,满足这个阶层的人们的精神需求和趣味,因此,不可避免地从艺术的观念、内容到形式和技巧,他们都要打破代表贵族和上层文化的学院派规范与惯例。

巴黎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于1874年举办,这次画展被认为是印象派绘画团体诞生的标志。此次画展向世人宣告,这是一群画家们不懈努力所展示的作品,其作品摆脱了由世俗等级制度和固步自封的艺术团体强加于其上的传统桎梏的束缚。同美术史上的任何一场运动相比,印象主义及其关联的画家具有更为神秘的特性,他们起初为公众所不理解,被评论家责难,可是,他们不气馁,也正是以他们的画展为起点,“印象派”从法国开始影响整个欧洲,成为西方现代绘画的起点。

1、19世纪下半叶法国艺术领域繁荣背后的革命性情境

十九世纪的法国绘画流派主要有四个:分别是以安格尔为首的新古典主义画派、以德拉克罗瓦为首的浪漫主义画派、以库尔贝为首的现实主义画派和以马奈为首的印象主义画派。

印象主义在总体上所体现的艺术革新和同传统艺术观念、趣味的对立,反映了中产阶级或称市民阶层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活跃和上升的地位,反映了这个阶层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印象派画家大多数来自这个阶层,他们以自己身边的自然、生活和人物为题材,使艺术更贴近这个阶层的日常生活,满足这个阶层的人们的精神需求和趣味,因此,从艺术的观念、内容到形式和技巧,他们都要打破代表贵族和上层文化的学院派规范与惯例。印象派的画家始终在同学院派艺术和代表上层“高尚趣味”的艺术规范的抗争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艺术,他们也是在同官方沙龙的冲突中开展自己的团体活动的,法国印象主义运动在这种抗争和冲突中经历了酝酿、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自然主义评论家韦伊(Francis Wey)说道:“造就一位画家的不是他的画,他的色彩,或他惟妙惟肖的逼真,而是上帝赐给他的精神,是上天惠予他的灵感……造就画家的不是他的手,而是他的头脑,手只能听命于脑。”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马奈、德加和年轻的塞尚,他们的绘画不仅有别于当时的时尚开始大量作画,且对那些受人尊重的艺术和公众的品位颇不以为然。至于这时期最合理的评价是:没有千篇一律的特色,技术水平颇高,不时发现到一些不太突出的优点。

1.1法国艺术领域繁荣的革命性情

自十九世纪中叶起,历史画便急速下降,主张共和、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库尔贝的自然派写实主义,并没有为政治性的革命艺术打下基础。艺术的革命和革命的艺术开始分道扬镳。

印象派之所以重要,不是由于他们的题材大众化——星期天郊游、舞蹈、剧院、城市风貌、赛马场、咖啡馆等,足足涵括了资本主义社会半个世界的内容,而是因为它在创作手法上有所创新。然而,这些手法只是借助于摄影类似的技术,或借鉴摄影以及不断发展的自然科学,以进一步追求真实的再现,追求再现“眼睛看到的东西”。这暗示他们将放弃过去绘画中约定俗成的手法。印象派认为“记忆”和“想象”可以“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印象派的创新主要在于画法以及对于题材的态度。其实,印象派画家并不是反对以自然为师,只是强调“不要失掉你所感觉到的第一印象”。

从逻辑上说,印象主义代表的不只是一幅画,而是完美的彩色立体影片,光线照在物体上能不断产生变化。莫奈从不同侧面画了一系列法国卢昂大教堂的作品,企图以油彩和画布来呈现这种效果,结果与理论相去不远。印象派的表现技法是注重写意,强调“写”,类似中国画笔墨写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就是“书写性”,在书写中,对线条的轻重把握和枯润涩疾在画面上的各种痕迹。而印象派画家运用小笔触、点彩发排列,使绘画的形式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额亮度。

印象派的画家们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前辈画家库尔贝“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离开画室,走上街头,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坚持户外创作,用自己的目光、感触自己的心灵,感受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画家们将这自然界动人的瞬间、精彩的景象搬上画布。

1.2印象派绘画产生的社会语境与政治现状

十八、十九世纪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直接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资本主义的力量促使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扩展,国内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致使一个新的阶层出现了——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人群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中产阶级对印象派绘画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印象派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

印象派兴起的时代正是拿破仑三世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当时的法国正处于一个高度发展的强权政治的全面统治社会生活的时期,立法机构是听命于皇帝的御用工具,地方行政长官是由皇帝亲自任命,新闻自由受到了极大的管制,言论自由收到了极大的限制,而此时的艺术的风貌遮蔽了社会的实质。印象派绘画所描绘的风花雪月的奢靡生活,给观者往往以此时的法国正处于鸟语花香的太平盛世的印象。

2、印象派绘画作品中的社会阶级与阶级意识

本文认为,要研究印象派艺术家们的艺术思想,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就要从这一群人的观念,行为及行为结果入手,而这一切是建立在了解这一群人的属于什么阶级,以及这个阶级在社会与阶级斗争中处于什么地位的基础上的。为了更加全面而具体的挖掘那个时代的政治对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就不能仅将眼光放在中产阶级上,而是要对当时的法国社会的各阶级构成和基本状况作一个初步的分析和了解:十九世纪法国可简单分为以下几个阶层:官僚贵族、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农民、无产阶级。

2.1社会阶级题材在印象派绘画作品中的呈现

印象派艺术家们是当时法国国内的社会关系发生剧变后产生的一个新的阶层,属于中产阶级。他们曾具有很强的革命性,是有活力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时是他们中产阶级的时代,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工业社会带来的产品生产和全新的物质生活面前,他们亦是消费品的主要消耗者。

印象派画家中很大一部分均来自于当时法国社会中的中产阶级,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一定的经济实力。中产阶级的身份对印象派画家的绘画题材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他们的生活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作品的题材和范围。

印象派画家是具备一定技能的脑力劳动者,他们的经济地位是与他们的政治上的地位相匹配的,他们与中产阶级有着相同的经济上的特点,符合中产阶级的定义。但又有着作为特定时代的

艺术家且受到艺术生产方式制约的特点。印象派画家的中产阶级身份对他们的绘画题材有着深刻的影响,中产阶级的生活环境也决定了其作品的题材和范围。在印象派绘画中出现了许多表现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要素:如莫奈作品中的郊外、游艇,马奈的酒吧雷诺阿的舞会、德加的舞女等;及反映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物象,如火车、钢铁桥梁等。

2.2具体分析印象派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对社会各阶层生活状态的表达

印象派画家的题材范围是一个城市有产者的生活世界,其中包括漫步于巴黎大街上、在公园散步、看歌剧、在咖啡馆闲聊、观看舞会、在酒馆中喝酒等。但也有平民百姓气息:河边上的农舍、浴女们,不过这更多是出于城市有产者对平民百姓生活的好奇。不同于现实主义作品的表现下层人民的劳动场景以表示对劳动者的讴歌和同情,印象派绘画中几乎感受不到对对象本身的关注,及对对象本身所隐含的社会问题的反思。从专注于艺术的有产者的角度看,洗衣女工、舞女和浴女三者都仅是素材,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于是印象派绘画准确而全面地以画稿记录了那个时代生活在城市中群体的生活状态——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

艺术家的身份使印象派艺术家们不同于精打细算的中产阶级,且由于印象派艺术家由于职业关系经常与上流阶级接触,出入上流社会,却没有上流的收入,这使得他们产生扭曲而又矛盾的金钱观。而这种金钱观一旦形成,即使后来有了上流的收入亦无法改变。

如何解决自己的艺术创作和作品的市场回报之间的关系,印象派画家的回答是矛盾的,他们希望既不放弃自己艺术理想又同时想兼顾其收入,于是他们艺术观念具有两重性。艺术家一方面要将自己的艺术展示给受众,就算没有经济上的回报也无怨无悔。但另一方面,又希望人们为他们的作品掏钱。而现实是买作品的人可能并不懂得艺术,而那些饱含他们心血代表他们艺术追求的作品根本无人问津。就是在今天这个问题都没有解决,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就像价值和使用价值一般无法同时拥有。

从这里可看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艺术品市场的渗透下,当时的艺术品市场已初具现代艺术市场的雏形。由此可见印象派绘画的划时代意义不仅仅是在作品本身,其对现代艺术品市场的形成以及运作机制的成熟亦起到了推动作用。

3、结语

在西方艺术历史长河中,十九世纪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中印象派绘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影响遍及欧洲各地,并传播至世界各处。艺术创作是处于社会中的人的观念、行为、行为的结果(作品)各要素互相作用的过程。如何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外来的艺术经验相结合,进行与当下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相匹配的艺术创作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这归根究底就是艺术为谁创作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现今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为建设和谐社会,为建设美丽中国服务。(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益.中国滞后于日本接纳“印象派绘画”的原因研究[D].西南大学,2007

[2]刘甜.论印象派绘画的主客观因素[D].南京艺术学院,2011

[3]陈敏.论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造型特点[D].南京艺术学院,2011

[4]林自栋.印象派绘画艺术的转捩与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5]张燕.论印象派人物场景画画面语言的建构[D].西安美术学院,2012

[6]侯静宏.落墨为格与以色传情[D].海南大学,2010

[7]孟祥禹.小议印象派在中国[D].辽宁师范大学,2011[1]

[8]谢孝珍、徐刚.浅析日本浮世绘对印象派产生的影响[J].美与时代.2006(07)

[9]殷彩虹等.从经济视角看印象派绘画.浙江农林大学.2011

[10][英]艾瑞克.霍布斯邦著,张晓华等译.资本的年代1848-1875.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印象派
名家
「印象派画家」金农
名家/[法国]毕沙罗
西方印象派绘画与中国文人绘画
从“干草堆”看印象派艺术市场
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
凯蒂和向日葵——后期印象派大师
色彩的解放——印象派绘画将色彩从形体中解放出来
制作印象派风光
印象派画家启发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