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对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探索

2014-03-18

关键词:纯洁性作风马克思主义

仰 义 方

(中共中央党校 党建教研部,北京 100091)

党的十八大把党的纯洁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并列,作为当前和今后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主线,这表现出党对社会思潮多元、利益格局多变的新形势的清醒认识。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可靠经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注重自身的纯洁性建设,然而,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资产阶级思想、封建主义思想严重影响党的建设和发展,加上当时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任务异常艰巨。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全党把党的纯洁性建设提到关系革命成败的高度来认识,他指出,革命要想在全国取得完全胜利,“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1]261。建国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要求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被敌人糖衣炮弹所诱惑。“两个务必”的思想,实质就是要求党在全国执政后一如既往地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党作出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党建理论,这其中就蕴含着毛泽东对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深刻思考。温故毛泽东党的纯洁性建设思想,对当今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生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中国特殊国情和党情出发,从解决党员的世界观着手,明确要求保持党的思想纯洁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党情相结合,解决党的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突出特点。近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革命长期处于敌强我弱的状态,这决定着中国革命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着党的建设特别是纯洁性建设极其重要且异常艰巨。在农村游击战争条件下,党员成分复杂,党内出现了地方主义、家族观念、土客籍矛盾、投机分子反水等思想和组织不纯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无产阶级政党如何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观念,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面临的一项最重大课题。共产国际也因此曾一度怀疑中共会变成“农民党”、“小资产阶级党”,随之丢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在总结井冈山斗争教训时,毛泽东特别强调加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重要性,他指出:“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2]77延安时期,针对当时党内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3]875的现实情况,毛泽东提出从“思想上入党”,解决了党员的世界观问题。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找到了一条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与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加强党的思想教育与建设。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党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4]70-71。建党初期,毛泽东就认识到党的指导思想对党的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5]。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强调:“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3]1094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毛泽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际问题,他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具看待,没有什么神秘,因为它合用,别的工具不合用”[6]。为此,毛泽东提出,要“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是党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延安时期,在毛泽东倡导下全党开展了学习运动,他要求“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7]532-533。为提高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1940年3月,党中央将每年5月5日定为“学习节”,并相继发出了一系列关于党员干部学习的通知和指示。毛泽东深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重要途径。在党的七大上他强调:“现在提出一个任务,就是加强对马、恩、列、斯著作的学习,首先是我需要加强”[1]284。党的整体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并时刻保持指导思想的纯洁性,这正是革命成功的秘诀之一。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8]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性不是要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和词句。毛泽东指出:“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3]800固守马克思主义条条框框,脱离中国实际学马克思主义,都是党性不纯洁的表现,因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7]534。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体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产党人所具有的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中国革命曾遭遇“左”、右倾错误思想的指导,致使损失惨重。毛泽东极力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主观主义思想,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正是如此,中国革命才走上一条正确道路并取得胜利。

(三)运用整风整党的形式坚决同党内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

统一全党意志,克服党内各种错误倾向,是保持党的思想纯洁的核心问题。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任凭党内各种思想发展,势必影响党的组织的纯洁性。因此,在设计保持党的思想纯洁的路径上,毛泽东创立了维护党的思想纯洁的整党整风模式。土地革命时期,王明“左”倾错误思想对党的纯洁性建设造成了严重干扰,据此,延安时期毛泽东开展了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运用民主的方式解决党内矛盾,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维护了党的思想和组织纯洁。此后,在毛泽东领导下党内开展了以整党整风为抓手、以保持党员队伍纯洁为目标的运动式建党模式,主要有:1947~1948年的土改整党,1950~1954年的整风整党,1957年的开门整风,1963~1965年的社教整党,1969~1971年的“文革”整党建党等。整党整风在保持党在思想上组织上纯洁和先进、防止各种不正之风侵入党内方面意义重大且深远。当然,运动式整党整风必须抛弃“左”倾错误思想指导,搞纯而又纯的党组织不利于党的发展,这方面的教训也值得吸取。

二、维护党的整体战斗力,建设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明确要求保持党的组织纯洁

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因此,党的组织是否纯洁,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先锋队性质,关系到能否真正发挥党的战斗力。对此,1945年毛泽东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是被压迫的阶级、手里没有权力的阶级,要从被压迫的地位、没有权力的地位求得解放,取得权力,非有严肃的纪律不可,必须坚持集中统一、思想一致、行动一致,保持党的纯洁性”。“我们党在七八年中由几万人发展到一百多万人,思想不纯洁,组织不纯洁,有些坏人混进来了,不纯洁的分子混进来了。怎么办?我们在组织上应该纯洁,应该搞清楚”[1]260-261。自成立之时起,我党就非常重视党的组织纯洁问题,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党的组织纯洁性建设做了积极探索。

(一)坚持质量建党,清除不合格党员

重视党员标准建设,及时清除党内那些思想落后、信仰丧失分子,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贯主张。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强调:“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4]222。我党就是按照列宁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十分重视党员标准建设。早在建党初期,毛泽东就主张吸收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真同志”入党,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纯的要坚决“除名”。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同时难免会把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带入党内,许多不够党员资格的人难免会混进党组织。基于此,毛泽东要求厉行洗除旧的基础,要求“政治观念错误,吃食鸦片,发洋财及赌博等,屡戒不改的,不论干部及非干部,一律清洗出党”[9];规定政治观念正确、对党忠诚、有牺牲精神、没有发洋财观念、不吃鸦片和不赌博的人,入党介绍人才能够介绍其入党,并且介绍人对所介绍人负相当责任。抗战时期,大批进步青年奔向延安,党员队伍得以壮大,组织不纯问题也随之出现,为此,毛泽东对纯洁党员队伍作出具体指示:“‘大胆发展而又不让一个坏分子侵入’,这才是正确的方针”[7]524。建国初期,党获得执政权力,一些不够资格的甚至异己分子和反革命分子趁机钻进党内,严重破坏党的组织纯洁,毛泽东提出必须“采取谨慎地发展党的组织的方针”,同时相关组织部门加大对入党人员的审查力度,及时清除党内不纯洁分子。从1951年起开始的整党运动,到1953年6月共有23万余人被开除党籍,纯洁了党的队伍。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的组织纪律

党的纯洁性建设不仅要求党员做到思想纯洁,而且要求党的组织原则纯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保持党的组织纯洁的根本制度,即民主集中制。井冈山时期,在战争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党内出现了“由下而上的民主集权制”、“先交下级讨论,再由上级决议”[2]88等极端民主化的错误主张,为此,毛泽东要求必须克服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应当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严格遵循党的组织纪律,指出:“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2]90,这对当时保持党组织的纯洁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在毛泽东看来,党内民主程度是衡量党的纯洁度的重要指标,抗战时期他要求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制定党内规章制度和开展民主生活的教育。针对党内极端民主化和自由放任主义倾向,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央制定了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和党委会制度,在实践层面坚持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度,为党的纯洁性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建国以后,毛泽东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作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的。……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10]。毛泽东认为,为保证党的组织纯洁与统一决策,在党内应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这是解决党内矛盾、防止和抵御各种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的正确方法。

(三)建设一支纯洁的党员干部队伍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7]526。毛泽东在总结党的历史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状况时认为,“任人唯贤”的干部任用路线是保持党的干部队伍纯洁的关键,“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7]527。这与“任人唯亲”、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破坏组织纯洁的行为划清了界限。延安时期,在坚持党员标准的前提下,毛泽东注重把那些比较忠诚、比较能吃苦耐劳的知识分子拉近党内,甚至担任党的有些部门的重要职务,一方面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另一方面有力保证了革命需要和维护党的队伍纯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是克服干部党性不纯的有力举措,为此,毛泽东和中央建立了干部培训学校,以满足干部学习的需要。1933年3月13日,党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延安时期,中央特设了干部教育部,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等培训干部的学校;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毛泽东的关心和领导下,省至县各级党委纷纷建立了党校,逐步建立起干部学习培训制度,为党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忠诚组织、思想纯洁的执政人才。

三、党的作风具有表率作用,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作风纯洁

党的作风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自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风纯洁程度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所以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要防止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实践中特别注意自身作风的纯洁性建设。1942年,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党风”概念。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和提炼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毛泽东认为党的作风具有表率作用,“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3]812。

(一)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调查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为党的作风纯洁建设提供了具体方法。毛泽东认为调查研究是改造领导干部世界观的重要方法,毛泽东本人也是我党注重调查研究的典范,他说:“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3]802。由于认识水平和阶级立场不同,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往往遭受错误思想以及不正之风影响,为纠正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错误,毛泽东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写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驳斥了党内外怀疑和指责农民运动的种种论调。毛泽东强调:“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2]112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严重干扰了党的思想纯洁和组织纯洁,对此,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2]109的正确论断。革命胜利以后,党的工作任务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毛泽东把调查研究视为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准备,提倡全党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党的作风纯洁夯实了基础。

(二)密切党群联系,反对腐败和官僚主义作风

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腐败之风侵入党的肌体,必然导致党的作风不纯。毛泽东认为,官僚主义作风是剥削阶级思想与封建社会衙门的反映,就其性质而言,官僚主义的实质就是脱离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敏锐观察到党的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指出:“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应有的,经济建设工作同样来不得官僚主义。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2]124。腐败是侵害党的肌体纯洁的毒瘤,“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2]134。为了“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的纯洁性”,毛泽东要求必须和党内腐化思想作坚决斗争。延安时期,毛泽东要求“废除蒋介石统治的腐败制度,肃清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治”。全国执政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被敌人糖衣炮弹所诱惑,这为党内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建国后为纯洁党的队伍,在毛泽东领导下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查办了刘青山、张子善等贪腐要案,1953年开展的“新三反”运动再次重申反对官僚主义。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毛泽东要求全党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实践证明,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经常进行反对官僚主义与反腐倡廉教育和宣传,对保持党的作风纯洁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视有关党的作风的文件的制定与执行

毛泽东深知,党员队伍作风纯洁建设要研究解决制度问题,这是因为“人是服制度不服人的”[11]。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就认识到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对保持党组织纯洁的重要作用。1927年9月“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和中央要求部队在连以上各级建立由士兵选举组成的士兵委员会,1931年中央通过了《中央巡视条例》,这些制度有效克服了当时党和军队的军阀作风、旧式军队习气。延安时期,毛泽东和中央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作出了《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为局部执政时期规范党员的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建国后,根据形势的需要,中央制定了《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错误的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关于党政军群负责人视察、参观、休养、旅行时地方负责人不许接送、宴会和送礼的规定》等,此后,195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9 年作出了《关于降低国家机关三级以上领导干部工资标准的决定》,1960 年下达了《关于不准请客送礼和停止新建招待所的通知》,1962年作出《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等等。需要提到的是,关于保持党员作风纯洁的相关制度和规定远不止这些,但是所有这些制度性规定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结语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是确保党的先进性的基础,是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纯洁性建设纳入党的建设主线之中,体现出我党对当前党建形势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温故毛泽东党的纯洁性建设思想,对当今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坚持思想建党,保持党的思想纯洁。志正则众邪不生。纵观毛泽东一生,他先后对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都有过信仰,当他发现这些思想不符合中国具体实践之后,经过思索与比较,最终坚定选择信仰共产主义,并从未动摇过,因为“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7]686。习近平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2]思想纯洁是党的纯洁的基础和前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征的内在要求。保持党的思想纯洁,就是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克服“信仰危机”,为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教育,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入侵。

其次,坚守质量强党,保持党的组织纯洁。组织纯洁是党的纯洁的根本保障。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始终把党的组织纯洁性建设视为提高党的整体战斗力的基础,严格党员标准建设,打造精干的党员队伍,加强党的组织原则建设。新形势下我党面临“四种考验”和“四种风险”,对党的组织纯洁性建设带来巨大挑战。在此环境下,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坚持严把入口关,建立严格的党员标准,完善党员发展进退机制,防止“带病入党”;整合党内资源,坚持民主集中制度,既要严格党的纪律,又要发展党内民主,保持党的团结与统一;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党员、党内监督等制度,加大党员教育、监督与管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强有力的“保洁机制”。

再次,坚定作风立党,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毛泽东从党性和世界观的高度对党的作风作了科学概括,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作为党从事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提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这对当前加强党的作风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作风纯洁是检验党的纯洁性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标准,加强党的作风纯洁性建设要以坚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为核心,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廉洁政治;规范权力运行与制约,加大有关干部作风方面的制度建设,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1]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5.

[6]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3-264.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9]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0.

[10]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

[11] 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473.

[12] 陈俊宏.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3-09-26.

猜你喜欢

纯洁性作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党员干部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