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践探讨
2014-03-18孙红梅任恩发
张 毅,孙红梅,任恩发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践探讨
张 毅,孙红梅,任恩发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材,选择形成性教学评价方法,在保证完成解剖学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解剖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据统计,护理技术操作中70%的内容与解剖学相关,而抢救技术更是100%与解剖学相关[1]。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解剖学的目的为:一方面可全面了解人体结构的组成,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准确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提供形态学基础[2]。
1 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学时数明显不足
近年来,由于医学基础学科的迅速发展,各医学院校为使其他新兴学科教学得以进行,大量缩减了解剖学课时,而护理专业的解剖学课时也呈递减趋势[3]。目前,我校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共计81学时,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全部人体解剖学知识是不可能的。在护理专业解剖学学时不可能增加的情况下,就需要解剖学教师更加精心地制订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1.2 教材不适合护理专业
以往我校护理专业使用的是中医类院校通用的解剖学教材,但此类教材对于护理专业教学而言,存在以下问题:教材内容深而多,过于强调解剖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摆脱临床医学专业的解剖学教材模式;缺乏鲜明的护理专业特色,解剖学知识与护理专业课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重点的专业性不够突出,未能体现护理专业性的广度和深度。
1.3 生源整体素质偏低
近几年,由于全国各地区都在细化录取批次,高职相关专业的录取大都被排在最后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分数偏低,生源质量不高[4]。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2 对策
针对上述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教研室使用修订后的解剖学教材,该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紧密结合护理专业,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也突出了应用性。并采用小班化教学与形成性教学评价方法,以突出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护理职业特色,更好地适应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5]。
2.1 调整教学内容,选择护理专用解剖学教材
目前,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使用的解剖学教材是由我教研室孙红梅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正常人体学》,该教材增加了人体结构知识与护理技术操作有关的内容,适当删除了部分与护理专业暂时无关联的、过于理论化的知识内容;突出基本知识和形态学特点,内容更加简洁易懂;每章的开始备有导学纲要,每章结束后有学习小结、学习思考题和学习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点并课后自学,有利于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实行小班化教学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在基础教育方面研究小班化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实,缩小班级规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6]。我教研室对高职护理专业也进行了解剖学小班化教学,一般以自然班级为单位或者限定每次上课的学生人数在30人左右,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利用标本和模型等教具进行讲解,使理论课与标本实验课同时进行。解剖学小班化教学使“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解剖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学内容有效把握互动的“火候”,学生将课堂上互动未尽的气氛自然带到课余时间,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尤其提高了学生对标本和模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7]。此外,教师还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予解决;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3 采取形成性教学评价方法
以往教学效果的评价大多依赖于对理论笔试成绩的分析和总结,这种评价方法存在片面性、局限性等弊端。我们根据生源和专业特点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把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放在整个解剖学教学过程之中:(1)平时课前提问占总成绩的10%,提问内容主要针对上次(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达到了复习以往知识并督促学生课后复习的目的;(2)课后作业占总成绩的20%,分别在运动系统、内脏系统、脉管系统及神经系统学习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达到阶段性复习的目的;(3)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70%,理论试题来自学校试题库,按不同题型的既定比例随机抽调产生。如此形成性评价更能体现教学目的和要求,客观反映解剖学教学效果。
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结合护理临床、教学工作的实际,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才能达到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最终目标。
[1]徐立,赵媛,杨新文,等.护理专业解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8,16(1):51-52.
[2]陶伟.现代解剖学的教学途径[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17(1):50-51.
[3]张鹏.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10):121.
[4]李永涛,沈雷,衣英欣,等.专科学生人体解剖课程教学模式分析及设计[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4):450-451.
[5]苗莹莹,许伟,郭志刚,等.多样化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内·外科版,2009,22(10):953-954,956.
[6]杨敏,丁怡颖.STAR项目与小班化教学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06(2):25-27.
[7]姜云传.解剖标本陈列室开放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68.
G420
A
1671-1246(2014)05-0068-02
注:本文系质量工程项目“自编特色教材”(XJZB3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0873335,81202939);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20013120007);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资助课题(2013-JYBZZ-JS-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