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对江户平民道德的影响
2014-03-18宋本超张卫娣
宋本超 张卫娣
摘 要: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统治的鼎盛时代,儒学不仅仅成为了统治者进行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渗透到江户平民的生活中,幕府为加强对平民的思想统治,也开始干涉平民教育机构——寺子屋的教育,将儒学的伦理道德在平民阶层进行教授和传播,在达到维护其封建统治目的的同时,也使平民的道德修养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江户时期;儒学;寺子屋;平民道德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088-03
据《日本书纪》和《古事记》记载,公元285年左右,儒家思想传入日本。在奈良、平安时代的几百年间,儒学虽作为伦理道德的一部分进入到日本人的意识形态当中,却一直没有成为统治者治国的根本思想,也没有形成具有一定约束力的道德规范。直到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开始大力发扬儒学,儒学被推为官学,成为了官方的意识形态,日本人在吸收、借鉴儒学思想的过程中也逐渐将其本土化,形成了适应统治阶级乃至普通平民的道德价值规范,对平民道德意识的养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江户时期的儒学发展
1603年,德川家康出任征夷大将军,结束了日本社会长期混战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武士阶层以武力分割统治全国人民的政治形态——幕藩体制,确立了自己的封建统治地位。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德川幕府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确立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到了18世纪,所谓士、农、工、商即“四民”的身份区别逐步固定,同时,兵农分离等一系列法令政策的实施,规定社会各阶层不能自由迁移。其次,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在思想上也及时的引进适应封建制度的儒学,并将其奉为官学,逐步使其日本化,以达到对社会各阶层的教化和思想统治的目的。
幕藩体制的日益巩固,也使得江户经济稳定发展,社会日趋安定,为日本吸收外来文化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为儒学的勃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儒学发展的同时,在日本社会形成了儒学各派,彼此之间展开学术争鸣,使儒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有学者也将这一时期称为日本儒学的勃兴期。这一时期的儒学派别有以藤原惺窝、林罗山为代表的“朱子学派”,以中江藤树为首的“阳明学派”,以伊藤仁斋为代表的“古义学派”和以荻生徂徕为首的“古文辞学派”等。
日本儒学各派虽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甚至各派之间观点相互对立,但都致力于儒学的传播和宣传,著书立说,招收学徒,极大促进了江户儒学的繁荣与发展,也使儒学思想渗透到各个阶层当中,使儒学伦理道德观深入人心。在儒学发展如此兴盛的背景下,儒学也在平民阶层得到了普及,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德川时代,多数教育家以圣人君子为理想,以道德教育为目的……其结果成了儒教的天下”。①这就使得儒学不仅仅成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也被当时的平民阶层所接受,成为了日本国民日常生活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准则。而对于平民阶层来说,他们接受儒学道德教育的场所就是寺子屋,江户时期寺子屋广泛普及,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教育内容,儒学的渗透对于寺子屋所展开的平民道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平民道德教育的展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平民对文化教育的需求迅速增长,以寺子屋为代表的平民教育开始蓬勃发展。寺子屋是江户时代主要的平民教育机构,寺子屋成立初期,虽以识字、算术等为主要教学内容,但将道德修养寓于平时的教学当中,采用的往来物等教材也大多对平民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进行了要求,修身科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到了18世纪,以幕藩体制为基础的封建统治秩序日益动摇,为了维护统治与社会稳定,幕府也开始通过指定教材和奖励等方式干涉和引导寺子屋教育,道德教育是其干涉的主要内容。
(一)寺子屋道德教育的内容
寺子屋源自中世时期的寺院教育,其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读书、练字和算数,到了江户后期,教育内容也逐渐多样化。传统的教学内容,“练字排在首位,然后是读书,最后才是算数。”②道德教育起先渗透于平的读书和练字当中。师匠通过习字将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美德传授给弟子,以培养个人的道德素质。
寺子屋所采用的教科书被称作“往来物”。初步性和实用性是往来物具备的最大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往来物在平民阶层中得到了接受和普及。往来物种类繁多,涉及到平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日本学者石川谦将近世出版的往来物分为教训类、社会类、语言类、消息类、地理类、历史类、实业类、理数类等类别,并分别对其数量进行了考察。(如下表)
由此可见,以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往来,也就是教训类往来从数量上来看在寺子屋教育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教训类往来便是寺子屋道德教育的教材,主要有:《实语教》、《童子教》、《教儿教》(1658年)、《寺子教训书》(1713年)、《寺子教》(1788年)等。③其中,《实语教》和《童子教》的使用最为广泛。
早在镰仓时代,《实语教》就被作为初等教科书被广泛使用,《童子教》从室町时代开始也成为了较为普遍的教材,到了江户时代更为普及,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进行了多次的改编。《实语教》和《童子教》都是把经过佛教消化的儒学作为道德原理的训诫集,其中内容大多都旨在教导学生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慈爱、朋友相和等有关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如《童子教》中指出“父母者高山,须弥山尚下。母德者深海,沧溟海还浅。”“戴恩不知恩,如树鸟枯枝。蒙德不思德,如野鹿损草。”强调父母的养育之恩,教育子女须知恩报恩,对父母尽孝作为回报。《实语教》中也有“父母如天地,师君如明月,亲族譬如苇,夫妻犹如瓦。父母孝朝夕,师君仕昼夜,交友勿争事,己兄尽敬礼,己弟致爱顾”等诗句,告诉寺子们要懂得人伦关系,要从小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对兄弟友善。
同时,《实语教》中还有许多以劝学为目的的内容,如“山高故不贵,以有树为贵,人肥故不贵,以有智为贵。”“玉不磨无光,无光为石瓦,人不学无智,无智为愚人。”等,在教导寺子重视自身学识的同时,也指出学习必须要勤奋刻苦,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如“幼时不勤学,老后虽恨悔。尚无有所益,故读书勿倦,学文勿怠时,除眠通夜诵,忍饥终日习,虽会师不学,徒如向市人,虽习读不复,只如斗邻财。”
1722年,德川吉宗命日本儒学者荻生俎徕训点、室鸠巢翻译中国儒家经典《六谕衍义》,将其命名为《六谕衍义大意》,作为教科书颁发给寺子屋。其中所谓“六谕”,便是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和勿作非为”。这些教义无疑包含了许多儒家传统的观念和思想,对当时平民阶层的道德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寺子屋道德教育的方法
在寺子屋的教育中,最突出的教学方法便是强调寺子们日常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教师的人格感化。
根据日本学者石川松太郎的考察,山形县鹤冈市立图书馆收藏有某寺子屋于1703年的一组规章:(1)每天早上必须到手习所(寺子屋)学习,要反复练习作业,遇到不会的地方,先请教同学再请教老师。(2)必须全神贯注倾听老师的教导,禁止大声喧哗、说脏话、与人争吵。(3)隔天考察背诵,轮流到老师跟前背诵并接受老师的指导。
若出现违反以上规章的情况要给与一定的惩罚。惩罚措施有:鞭笞手心、扛课桌和禁止进食等。④
这些规定的制定和惩罚措施的实施无疑对寺子们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通过这样的方法也使得他们在认真学习日常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良好习惯。
与此同时,寺子屋教师的道德感化也对寺子们行为道德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学者古川哲史指出,寺子屋的道德教育成果不仅仅是课程学习和严格的养成教育的结果,教师的精神力量、人格感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⑤虽然在江户初期,寺子屋大量出现,教师品质良莠不齐,但随着寺子屋的普及和群众要求的提高,教师的素质如果低下就很难令儿童和家长信服,因此,幕府也出台了对有德的教师进行奖励的政策,以促进教师维持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些教学方法,既从制度上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要求,又要求老师身体力行作为学生的表率,两者结合对寺子们的行为道德进行了约束和引导,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儒学对国民道德观念的影响
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日本国民道德形成的基础。在日本古代,朝廷就开始向日本国民推行儒学中的三纲五常和忠、孝、礼的观念,对民众实行教化。到了江户时代,儒学更是得到江户幕府的推崇,其中倡导国家统一,主张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不可逾越的思想得到了大力提倡。寺子屋的道德教育正是传承并接受了这个思想,通过师匠的教授将基本的儒学观念传授给了在寺子屋学习的寺子们。
统治阶级对朱子学的推崇,加之寺子屋的普及,受到儒学思想道德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思想道德规范也成为当时各阶层的道德准则,对当时的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尊卑大小,截然不可犯”、“上下相攘相夺,便是不以不和”等主张恪守本分,反对犯上作乱的观点得到了幕府的支持,强调“忠孝”观念,并使其在各个阶层中进行教育,产生了一大批宣传封建礼教的训蒙读物。如宣扬“三纲五常”思想的《本朝三字经》、《和俗童子训》等儿童启蒙读物;鼓吹“贤妻良母”、“贞女烈妇”,要求妇女遵从“三从四德”的《女论语》、《女大学》、《女实语教》、《本烈女传》等妇女读物;宣扬忠孝节义的《赤穗义人录》、《大倭二十四孝》、《本朝孝子传》等读物以及在农工商阶层普遍传播的《町人囊》、《大和俗训》等读物,将道德意识和教化寓于其中,一方面规范平民道德行为强化德川幕府的统治,另一方面也为维新开国埋下了伏笔。
由此可见,在江户时期,通过幕府自上而下的道德教化的普及和宣传,使儒学成为了“实践的道德”,对日本基本的国民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寺子屋在这一观念的普及上,无疑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种做法虽然具有很强的封建性,但使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对平民道德修养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儒学虽作为外来的文化思想进入到日本社会当中,但是通过日本人自身的消化和吸收,将很多儒学的传统思想融入到日本人的国民道德伦理之中,江户时期幕府推行的一系列儒学政策和措施也使儒学在平民阶层得到了普及和认同,通过平民教育机构——寺子屋的道德教育使传统的儒学伦理道德思想观念深入的平民阶层当中,幕府对平民道德教育的干涉也让儒学观念在这一阶层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注 释:
①小原国芳.日本教育史[J].商务印书馆,1993.
②加藤仁平,工藤泰正,远藤泰助,加藤腾也.增补新日本教育史[M].东京:协同出版株式会社,1979.119.李超.江户时代平民教育——寺子屋[D].东北师范大学,2010.
③⑤饶从满.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教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56,58.
④石川松太郎.藩校と寺子屋[M].东京:株式会社教育社,1978.137.李超.江户时代平民教育——寺子屋[D].东北师范大学,2010.
参考文献:
〔1〕吴廷璆.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2〕小原国芳.日本教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3〕石川谦.寺子屋.至文堂,1966.
〔4〕石川松太郎.藩校と寺子屋[M].东京:株式会社教育社,1978.
〔5〕饶从满.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6〕李超.江户时代的平民教育——寺子屋[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