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徽州家谱特征简谈

2014-03-18张学会

关键词:范围明代

张学会

摘 要:徽州家谱是徽学中极具特色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时期的徽州家谱更是以数量大、名称多、分布广、质量高著称。本文从家谱的范围扩大、区域分布、编纂者的变更三方面对明代徽州家谱的特征作出简要分析说明,以供学者有初步的整体印象。

关键词:明代;徽州家谱;范围;区域分布;编纂者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053-03

“立族之本,端在修谱,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无史不立,族无谱不传。”①家谱的历史源远流长,家谱的发展不断完善,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繁荣,从浅入到深出。发展到“谱之为说固非一家之事,而天下国家之事也。”③到了明朝时期,社会的稳定发展为家谱的兴盛提供了重要支撑,可以说,明代的家谱达到了中国家谱史发展的高峰。

明代的徽州以环境优美、宗族制度高度发达而闻名,徽州家谱更是徽学中极具特色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赵万里先生曾指出:“传世明本谱牒,大都是徽州一带大族居多,徽州以外绝少。”③这个时期的徽州家谱以数量大、名称多、分布广、质量高著称。涉及的姓氏繁多,包括张、黄、程、毕、曹、戴、杨、章、罗、潘、金、郑、谢、叶、卢、吴、朱、陈、汪、范、葛、李、胡、方等。在这些存世的明代徽州家谱中,有的是抄本,有的是刻本。一个家族的发达程度往往可以通过其家谱的刊刻状况判断出来。刻本一定是望族、大姓才拥有的,有单卷(不分卷)与多卷之分。徽州的程、吴、王、汪、黄、胡、方等望姓,其家谱大多以刻本为主。而抄本一般是在普通家族中流行。

本文试从家谱的范围、区域分布、编纂者的变更三方面对明代徽州家谱的特征做一个简短的概括。

一、明代徽州家谱范围的扩大

“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的地域环境,使徽州远离中原,很少受改朝换代和战乱影响,这为徽州家谱的保存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保障。如徽州的望姓方氏就在歙县保存了很多家谱资料,“歙以山谷为州也,其险阻四塞几类蜀之剑阁矣。而避在一隅,用武者莫之顾,中世以来兵燹鲜经焉,以故故家旧牒多有存者。”④所以明代的徽州家谱能够以数量多,质量高而被流传于世。所以这一时期出现了比以前记载范围更广的家谱,如会通谱,统宗谱等。这些家谱不局限于只介绍某个家族这一支派的发展历史,而是把该家族同宗共族的各个支派都汇于一谱,甚至把各支派向外迁徙的情况等都做了具体的介绍。“予观吾徽之著姓如朱、程、汪、李、王、方、唐、戴之属,皆近集六邑各乡,远集王畿邻省,其源流派系相共者率刻成录。”⑤如有《休宁岭南张氏会通谱》、《张氏会通谱》(休宁1册)、《新安黄氏会通谱》(新安1册)、《曹氏统宗世谱》(徽州1册)、《徽城杨氏宗谱》、《潘氏宗谱》、《休宁范氏宗谱》、《三田李氏宗谱》、《翠园胡氏宗谱不分卷》、《武口王氏统宗世谱二十四卷》、《槐塘程氏宗谱》(歙县20册)、《罗氏宗谱》(歙县6册)、《祁门金吾谢氏宗谱》(祁门2册)、《王源谢氏孟宗谱》(祁门2册)、《休宁曹氏宗谱》、《新安萧江大统宗谱二十七卷》、《率溪桃梅程氏重续宗谱不分卷》、《新安休宁古城程氏宗谱十一卷首一卷》等。

这些家谱都是明代徽州保存相对完整的著名宗谱、通谱,内容详实,对家族的各个支派都有记录,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清晰的洞察到整个家族的发展沿革,包括其始迁祖、修谱者、家族名人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二、家谱区域分布的不同

徽州明代的家谱数量繁多,分布在徽州的各个区域,徽州、歙县、休宁、祁门、婺源、绩溪、黟县一府六县都有精品存世。

洪武年间,徽州一部、休宁一部、祁门一部,总共三部家谱。正统年间,总共也是三部,分别分布在歙县一部、休宁一部、祁门一部。天顺年间,休宁一部、婺源一部、其他地方一部,共三部。

成化年间,徽州家谱规模开始变大,一共有十三部,徽州两部、歙县四部、休宁四部、祁门一部、其他地方两部。而在弘治年间,明代徽州存世家谱也仅仅只有七部,歙县两部、休宁四部、其他地方一部。正德年间,明代徽州存世家谱一共有十一部,其中歙县三部、休宁四部、祁门两部、婺源一部、其他地方也是一部。

明代中期是修纂家谱的一个转折时期。从明代初期开始一直到嘉靖时期的一百五十年之间,家谱发展的速度和嘉靖之后是远远不能相比的,其中嘉靖朝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嘉靖年间,明代徽州的存世家谱数量比较多,一共有七十部,可见在嘉靖年间对家谱的重视,这也与当时的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稳定和重视家谱编修有关。其中徽州三部、歙县十六部、休宁二十三部、祁门九部、婺源十部、绩溪三部、其他地方六部。随后在隆庆年间出现的家谱相比嘉靖朝数量是大大减少了,总共只有十六部,歙县有七部、休宁有四部、祁门有一部、婺源有两部、绩溪有一部、其他地方一部。

而紧接下来的万历朝是整个明代徽州家谱存世数量最多的朝代,共有七十八部,其中徽州有三部,大部分家谱在歙县,有三十二部家谱,休宁仅其后,有二十部,祁门九部,婺源八部,绩溪三部,其他地方有三部。

到明朝后期,社会动荡不安使家谱的发展逐渐消沉。天启年间总共只有十一部家谱,徽州一部、歙县三部、休宁两部、祁门两部、婺源一部、其他地方两部。崇祯年间有二十三部存世家谱,徽州两部、歙县七部、休宁十二部、婺源一部、其他地方一部。但是还存在七十七部家谱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不确定具体是哪个年代的,其中徽州九部、歙县二十部、休宁二十二部、祁门八部、婺源八部、绩溪四部、黟县两部、其他地方有四部。

统计出明代徽州地区共有存世家谱三百一十五部,徽州地区二十一部、歙县九十五部、休宁九十八部、祁门三十四部、婺源三十二部、绩溪十一部、黟县两部、其他地方二十二部。数量是如此之大,可以说纂修家谱风靡了整个社会。其中歙县、休宁两地的家谱数量更是远远多于其他几个地方,这是因为在徽州的一府六县中,歙县和休宁是最富裕的地方,尤其是徽商崛起后,各大家族纂修家谱有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为家族的历史传承梳理了脉络。

明代的徽州家谱数量如此之多,分步如此之广,这与明代的经济因素,宗族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保存管理等都有很大关系。

三、家谱撰写者的变更

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家谱编修的宗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原来的维护门第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思想。在这时不仅官修谱牒发达,私修家谱也日益流行。“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观念深入人心。徽州人都认为,“三世不仕宦,三世不修谱,即为庸人矣。”⑥随着纂修家谱热的出现,难道人们就没有疑问,这些家谱到底是谁编写的么?是家族中的成员还是其他什么人呢?

(一)家族中的名人撰写的谱

通过研究,了解到一般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名望的人都被邀请来撰修家谱,以此来提高本家族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撰修家谱者一般是有学问的人,最好是有一定的官职在身。洪武三年(1370年)吕绍一说:“于是自侍郎渭公为迁歙始祖,至吾嫡祖学士文仲公派下子孙生没婚葬出处行实,誊写成帙为后世修谱者之基耳。至于广求遗编,遍查宗派,大成统宗之举则俟贤而位高者斯可能矣,幸勿以吾草创之初略而弗备为强也,噫!为后为者其谅之哉。”⑦从中可看出,“贤而位高者”是修谱的首要人选。这些学者既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希望借助家谱来记录、维持宗族的壮大,又希望在家谱中可以留下自己的姓名,让后世子孙看到自己对家族所做的贡献。

如汪道昆纂修的《汪氏十六族近属家谱》、程敏政纂修的《新安程氏统宗世谱》、吴元孝纂修的《临溪吴氏族谱》、金瑶纂修的《珰溪金氏族谱》、金应宿纂修的《珰溪家谱补戚篇》、程嗣功纂修的《槐塘程氏宗谱》、章乔纂修的《绩溪西关章氏族谱》、潘盓纂修的《潘氏宗谱》、谢镒纂修的《祁门金吾谢氏宗谱》、郑之珍纂修的《祁门清溪郑氏家乘》、谢显纂修的《王源谢氏孟宗谱》、叶志道纂修的《休宁陪郭叶氏世谱》、黄瑜纂修的《新安左田黄氏正宗谱》、程昌纂修的《祁门善和程氏谱》、毕济川纂修的《新安毕氏族谱》、程本华纂修的《长原程氏重修家谱》、罗汝声纂修的《罗氏宗谱》、程鸣球纂修的《十万程氏会谱》、戴尧天纂修的《休宁戴氏族谱》、江云澍纂修的《新安萧江大统宗谱》、程文运纂修的《率溪桃梅程氏重续宗谱》、程尚芳纂修的《新安休宁古城程氏宗谱》、王鸿纂修的《武口王氏统宗世谱》、谢廷谅纂修的《古歙谢氏统宗志》、方时照纂修的《方氏族谱》、程清惠续修的《蟾溪程氏家谱》、戴起端纂修的《戴氏家谱》、黄以辉编纂的《黄川黄氏族谱》、吴浩纂修的《商山吴氏家谱》、汪道谨纂修的《汪氏族谱》、卢乾等纂修的《黟北卢氏族谱》、苏景元纂修的《新安苏氏族谱》、程永缋纂修的《新安休宁长垄程氏本宗谱》、程履初纂修的《新安休宁山斗程氏本支续谱》、吴云贵等纂修的《休宁检潭琰溪吴氏同续谱》、程景珍纂修的《休宁率口程氏续编本宗谱》、吴道达、吴思宽撰写的《休宁万安吴氏建祠》、汪尚和纂修的《休宁西门汪氏族谱》、叶文山等纂修的《休宁叶氏族谱》、吴维东等纂修的《休邑吴氏族谱》、徐砶护纂修的《徐氏家谱》、方公眎等纂修的《瀛洲方氏宗谱》、余永正等纂修的《余氏宗谱》、吴钦仪纂修的《左台吴氏谱图续编》、曹五九等纂修的《曹氏族谱》、吴敬仲纂修的《澄塘吴氏家谱》、方远富纂修的《古歙方氏宗谱》、吴文辉纂修的《临溪吴氏墓谱》、马文灼纂修的《马氏宗谱》、王道璛等纂修的《太原王氏会通世谱》、汪椿主修的《唐模上汪氏流芳集》、汪镬纂修的《汪氏世纪》、汪廷俸等纂修的《汪氏统宗谱》、汪士贤纂修的《汪氏族原》、王廷窻纂修的《王氏统宗世谱》、程沔纂修的《歙托山程氏族谱》、程弘宾纂修的《歙西岩镇百忍程氏本宗信谱》、陈文灼等纂修的《新安陈氏宗谱》、程顼注纂修的《新安程氏世谱正宗迁徙注脚纂》、黄云苏、黄禄纂修的《新安黄氏会通谱》、王一麒等纂修的《新安瑯琊王氏统宗世谱》、吕继华纂修的《新安吕氏续修宗谱》、汪尚琳纂修的《新安汪氏重修八公谱》、吴子文纂修的《新安吴氏统宗世谱》、吴元满纂修的《新安歙西溪南吴氏世谱》和《续刻溪南吴氏世谱》、金弁纂修的《新安休宁汪溪金氏族谱》、吴滨纂修的《新安岩镇吴氏族谱》、俞汪祥纂修的《新安俞氏统宗谱》、王茂介等纂修的《泽富王氏重续宗谱》、俞敬吾等纂修的《重修俞氏统宗谱》、朱拱辰纂修的《朱氏统宗谱》、高友荣纂修的《高氏族谱》、葛文简纂修的《绩溪积庆坊葛氏族谱》、张敦仁等纂修的《张氏统宗世谱》、汪都宪纂修的《迴岭汪氏宗谱》、胡瞒等纂修的《明经胡氏续修宗谱》、胡汝标等纂修《清华胡氏统会族谱》、程凤等纂修的《溪源程氏本宗续谱》、江旭奇等纂修的《萧江全谱》、余星源纂修的《余氏统谱》、洪允温纂修的《重修洪氏统宗谱》、方一鸣等纂修的《赤桥方氏孟宗谱》、王廷誉等纂修的《王氏宗谱》、黄无衢纂修的《左田黄氏宗派图》、汪鸿儒、汪云程纂修的《汪氏统宗正脉》、程国维纂修的《新安程氏宗谱》、朱从善纂修的《朱氏宗谱》、孙信盓纂修的《新安孙氏重修宗谱》等皆是如此。

(二)佚名学者撰写的谱

因年代久远,保存不力及社会变更等原因,部分家谱的作者姓名已无法考证。如《紫阳朱氏家谱》、《徽城杨氏宗谱》、《张氏会通谱》、《曹氏统宗世谱》、《休宁范氏族谱》、《竹溪陈氏墓祀录》、《朱氏世谱》、《翠园胡氏宗谱》、《越国世子汪氏正脉》、《休宁陈村陈氏重修族谱》、《丹阳洪氏宗谱》、《东丘程氏宗谱》、《率东程氏家谱》、《山斗俞氏宗谱》、《西门汪氏家乘》、《休宁文昌金氏世谱》、《休宁县隆阜紫竹园戴氏人房家谱》、《休宁县市吴氏宗谱》、《舒氏统宗谱图》、《歙县项氏族谱》、《郑氏族谱》、《鲍氏族谱》、《富饶吴氏会通谱》、《济阳江氏宗谱》、《汪氏重修统宗谱》、《王氏续修宗谱》、《西沙溪汪氏谱》、《歙南吴氏族谱》、《歙县澄塘吴氏家谱》、《新安荷池程氏家谱》、《新安罗祈程氏世谱》、《新安歙西溪南吴氏世谱》、《汪氏世乘录》、《婺源桃溪潘氏族谱》、《胡氏族谱》、《洪氏统宗谱》、《新安潘氏宗谱》、《新安王氏统宗世谱》等只知道是明抄本或是刻本,却不知具体撰修者是谁。

明代的徽州家谱以数量大和质量高堪称为徽园里的一绝,这为家谱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注 释:

①王德藩.(绩溪)盘川王姓宗谱.民国十年活字本.

②婺南中云王氏宗族认为的,《婺南中云王氏世谱·明戊寅重修世谱序》.

③天津《大公报》1934年2月第12期,《图书副刊》.

④(乾隆)歙淳方氏柳山真应庙会宗统谱.

⑤余星源.安沱川余氏统谱:卷首.隆庆二年刻本.

⑥休宁《率东程氏家谱·谱序》,隆庆刊本.

⑦歙县《大阜吕氏宗谱·吕绍一吕氏继世谱序》,民国二十四年刊本.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范围明代
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与治安行政行为的界定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研究
翻译条件与翻译标准之间的关系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