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的文体甄别
2014-03-18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刘 鹏[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作 者:刘鹏,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小说研究。
一、辑录考
《秋天的怀念》创作于1981年,发表在1981年广州的《南风报》①上。
它最初被收入在1985年10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书中。这本书系“希望文学丛书”之一,是史铁生的第一本作品集,收录了史铁生1978—1984年所有的文学作品。它的“目录”被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短篇小说,第二部分是小小说,分别为《秋天的怀念》《人间》《树林里的上帝》《白云》《小小说四篇——春夏秋冬》,第三部分是中篇小说,还有一篇“代后记”——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关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在目录中可以明显地发现《秋天的怀念》是作为一篇小说被收入的。白烨为编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95年6月出版的三卷本《史铁生作品集》第一卷“目录 小说”中也把此文作为小说收入。
《礼拜日》是史铁生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第二本书,系“三月风丛书”的一种,1988年6月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由于收集的是史铁生“1984年以后的作品”,并没有《秋天的怀念》一文。
1993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我与地坛:史铁生散文·小说选》,没有收入《秋天的怀念》。本书的责任编辑仍是白烨。
然而在1997年8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史铁生》(系“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一种) ,目录分为“小说”和“散文”两部分,《秋天的怀念》排在了“散文”部分的第一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和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史铁生散文(上、下) 》(1997年12月出版) 和《史铁生散文》(1999年1月出版) ,《秋天的怀念》都被收入在作品集里面,这两部作品集都是把《秋天的怀念》当作散文收入的。
仔细比较便会发现,《秋天的怀念》在最初是作为小说被收入史铁生的作品集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被作为散文收在史铁生的各种作品集中。
二、文体考
《秋天的怀念》属于什么文体?是这部分要试图要回答的。
史铁生在广州的《南风报》上发表过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分别是创作于1981年的《树林里的上帝》《秋天的怀念》和创作于1982年10月的《小小说四篇——春夏秋冬》,它们分别发表于1981年和1982年。《树林里的上帝》《小小说四篇——春夏秋冬》两篇文章中的五篇作品是作为小说发表的,《秋天的怀念》作为小说发表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但并不能完全确定。第一部分提到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目录”的第二部分收录了《秋天的怀念》,且是作为小小说收录的。作品发表的时间和结集出版的时间相距的比较近,出错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因此可以断定《秋天的怀念》是作为小说发表的。但作为一个文学新人,史铁生写的是散文,这篇作品会不会是编辑误把它发成了小说,就这样将错就错地收在新的作品集里,以后又纠正过来了呢?这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史铁生去世后,史铁生的妹妹史岚在《我和哥哥》一文中说:“1977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她(母亲) 突然开始大口地吐血,又是爸爸和邻居把她弄到哥哥的轮椅上送去医院,她由于肝硬化引起大出血住进了重症病房。我去看她,她让我别害怕,照顾好哥哥,她做个手术就好了。……哥哥的好友燕琨大哥背着哥哥去见了妈妈最后一面。”②燕琨,就是李燕琨,是散文《我与地坛》中史铁生所讲的他的那个长跑家朋友。他在《爱神之子》中有过这样的记述:“认识铁生是次年(1974年,笔者注) 冬天。我的中学同学周孝先与铁生一样都是返城的知青,由于没有分配工作,大家都暂时在街道工厂干活”③,“从我认识铁生的1974年到1978年……”④“1979年10月,我顶替父亲,去了第一机床厂。从那以后,和铁生的那些同学见面机会逐渐减少了……”⑤
由上述所引述的文字可以发现李燕琨与史铁生交往最密集的时候是1974—1978年这几年,他是史铁生的好友,并不是邻居。史岚在文中提到“是爸爸和邻居把她弄到哥哥的轮椅上送去医院”,“哥哥的好友燕琨大哥背着哥哥去见了妈妈最后一面”,这些事实是怎样在《秋天的怀念》中展开的呢?史铁生写道: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文本中把“轮椅”换成了“三轮车”,隐去了自己的父亲,把自己的好友换成了“邻居的小伙子”,这明显不是由误记造成的,是史铁生用了小说的笔法,通过变形、想象写成的。
细读文本还可以发现这是一篇小说,并非散文,文中有一段话: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
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母亲要带儿子去赏的是北海的菊花,菊花是在秋天开放的。作品中的主人公说完了长长的对话,母亲就“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⑥史铁生的母亲是在1977年春天去世的,这也明显与事实不符。“秋天”的意象在史铁生的小说创作中多次出现,比如同写于1981年的《绵绵的秋雨》、还有写于1984年的《山顶上的传说》都有这个意象,《秋天的怀念》中的“秋天”也属于这种意象。这些细节都可以证明《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小说而非散文。
这篇小说的确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才会被误认是一篇散文。编辑的疏忽和史铁生宽厚的默许是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真正原因。
三、文本鉴赏
《秋天的怀念》和《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午餐半小时》《没有太阳的角落》《人间》《白云》等一样,“章法严谨、选材精心,颇得契诃夫真传”⑦。这是史铁生从1978—1981⑧年创作以来写的最用情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的情节简单,儿子“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成”,母子俩谈论要去看菊花,母亲猝死,母亲死后妹妹推哥哥去看菊花;人物少,“脾气变得暴怒无成”的儿子,患肝病被折磨致死的母亲和未成年的妹妹;字数少,只有八百多字。儿子是本文的叙述者,表达的是史铁生对自己已逝母亲的深深怀念。
传统的写实性小说都具有典型情节、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这篇小说的情节和环境都被淡化了,人物显得很突出、很感人。
史铁生在接受张专访谈时说:“我们这一带人接受的文艺理论还是文艺要反映社会生活,这种观念是很顽固的。”⑨文艺反映论的叙事性作品大多数是以人物为作品的核心的,人物也就成了这类文学作品中审美意象的重要一环。这类作品中大多数都是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想塑造出富有典型性和鲜活性的人物形象,是这类作家的一种梦想,这些人物形象通常是作家表达自己感情、理想和梦想的重要载体。对这一时期的史铁生来说,也不例外,他还是文学反映论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
《秋天的怀念》中的主人公是个双腿瘫痪的青年。这个瘫痪双腿的青年形象在史铁生的作品中出现过多次。这个形象最早出现在史铁生创作于1979年的小说《午餐半小时》中,其后在1980年的《没有太阳的角落》、1982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1984年的《山顶上的传说》、1985年的《插队的故事》等作品中都有这个人物形象出现,每部作品中的人物只是伤残程度不同,这些形象在史铁生的初期的文学创作中构成了一道独特得风景。《午餐半小时》是对一群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关注,并没有给残疾小伙太多的关注,他在文中只是这群弱势群体中的普通的并不耀眼的一员。《没有太阳的角落》通过写三个残疾的男青年对一个少女朦胧的不成功的恋爱,来揭示这几个残疾青年遭受的不公平的社会待遇。在这些作品中“作家更多的是从一己的残疾遭遇出发,揭示的是一己的不幸和苦痛。而这不幸和苦痛,绝大部分是由现实社会的因素所致,比如社会惯常的对残疾人的歧视、对残疾人平等生存权利的抹杀、对残疾人自尊的践踏等等”⑩。《秋天的怀念》中的这个残疾青年并没有受到这种遭遇,母亲突然因病离世,由于对母亲病情的无知,因而有了忏悔的意向,向自己已逝母亲的忏悔,才使这篇文章显得与众不同,也使这个人物形象显得突出,具有深度。
在这样一篇情节简单,人物少,字数也很少的文章中,史铁生用自己深刻的生命体验,把瘫痪青年的丧母之痛和邻里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的人物设置特别简单:儿子、母亲、未成年的妹妹。简单的人物设置、简洁的语言却能使读者参与在作品中,为文中主人公的命运担忧,韵味深厚。尤其是这篇小说的结尾更是精彩: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灿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读完这段文字仿佛让人看到了在萧瑟的秋风中未成年的妹妹推着残疾的哥哥正在赏菊花,黄色的、白色的、紫红色的,花样繁多,“开得灿漫”。但母亲却不在了,再也不能陪他们赏菊花了。这样悲凉的画面,虽然有“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来冲淡,这样的语言并不会阻挡读者对这两个主人公命运的担忧。它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哀愁”的感觉,这也是这一时期史铁生文学创作给人的总体感觉,但别的作品给人的这种感觉总也抵不上这篇小说来的强烈。
① 由于笔者没有收集到《南风报》,它最初是作为散文还是小说发表的,笔者并不知道,只能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
② 《写作之夜丛书编委会》主编,执行主编岳建一:《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6月第1版,第170—171页。
③④⑤ 《写作之夜丛书编委会》主编,执行主编岳建一:《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6月第1版,第109页,第113页,第112页。
⑥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200页。
⑦ 蒋原伦:《史铁生小说的几种简单读法》,《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3期。
⑧ 参见新华出版社2010年9月份出版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书的目录“处女作兄弟”,《兄弟》创作于1978年。
⑨ 张专:《一个作家的生命体验——史铁生访谈录》,《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⑩ 丁秀花:《史铁生创作的意象类型与心理动因》,天津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