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之笔,家国无依之恨——李清照《永遇乐》词赏析
2014-03-18商丘学院河南商丘476113
⊙宗 岩[商丘学院, 河南 商丘 476113]
作 者:宗岩,文学硕士,商丘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性文学家之一,也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不可回避的重要词家,在名家辈出的宋代词坛,她所作不多,但因其所处的两宋之交的独特时代背景,使其作品具有了常人所没有的独特内涵。
一、一唱三叹,景中带情。这是一首元宵词,却又不同于一般的元宵词写法。词人没有直接写元宵节的盛况,而是从这一天的天气状况开始写起。在写天气时,又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一再设问,在一唱三叹中,寓情于景。
词的上片,先从元宵节的傍晚写起,层层涟漪,渐渐荡开去,让我们逐渐深入触及作者那敏感的心灵。“落日金,暮云合璧”,作者首先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美妙的节日晚景图:鲜红的落日,放射出灿烂的霞光,仿佛熔化的黄金,光彩夺目;暮色苍茫中,汇集在一起的云朵,连成一片,像璧之合。这一切的一切都昭示着这是一个美好的晴朗天气,这是一个适合观花赏灯的夜晚,这是一个适合邀三五知己,趁着夜色,就着元宵的灯火,携手诗酒风流的夜晚。但是作者却不这样想,紧接而来的是一个转折:“人在何处?”这凭空而来的一问,这不需要回答的一问,一下子把前述那美妙的画面蒙上了一层阴影,暴露了作者的心绪。美好的夜晚应该和最心爱的人在一起度过,可是“人”在何处呢?此处的“人”,既有他指,但更多是自指。江山陷落,神州陆沉,国破夫亡,居无定所,还有什么心情去看那元宵灯会呢?节日的美景和落寞的心情,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是一个转折。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作者多情细腻而又敏感的笔,再次对准了大自然的风物:嫩柳柔条,为傍晚的雾霭所笼罩,好像是丹青妙手精心绘制的一样;即将凋谢的梅花,预示着天气转暖,春意融融,一曲笛声,幽怨传情,惊破残冬,迎接春天的到来。这明明已经浓浓的春意,作者却丝毫没有感受到,反而担心地发问“:春意知几许?”到底有多少春意呢?这是一问,也是又一转折。心凉了,当然也会感觉到天气也是凉的,作者落寞凄清的心情,悲凉哀漠的晚年境况,在这里被一窥无余。欢乐的佳节,暖和的天气与令人担心的现实,形成了又一个鲜明的对比。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元宵节在宋代是个重大的节日,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当时节日之夜,“家家灯火,处处管弦”“,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娥儿直到鳌山看灯。”⑤又据周密《武林旧事·元夕》条记载:杭州的元宵节“大率仿宣和盛际,愈加精妙”⑥。在这个处处欢歌盛舞的节日里,天气又暖融温和,可以放心地放纵玩乐尽情的观览市井的繁华了吧。不,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次第岂无风雨?”你怎么就知道不会突然地刮起一阵风下起雨来呢?这初春的天气,阴晴难料啊,谁也保不准转瞬间就会降临一场暴风雨呢。在这里,作者又给我们来了一个转折,前边的铺垫,并非是为了让人感觉作者心情的舒畅和浓重的节日游兴,而是为了衬托后边的反问所表现出来的担心。词人劫后余生,颠沛流离,历尽世事风波,见惯了凶险的人性之恶,已然成了惊弓之鸟,生出这许多不必要的担心来。这既是在担心天气,也是在担心自己的生存境遇。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上面的景物描写中,作者的情感贯穿始终,而且有了三次明显的转折,于是很自然地便有了如下的选择,“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再灿烂的霞光,再美好的天气,再隆重的节日,客居他乡的惆怅,身世沦落的凄凉,艰危多难的时局都让女词人难以提起精神去欣赏,于是她很自然地谢绝了驾香车宝马而来的朋友们的盛情邀请。是她不想去游玩吗?是不想排遣掉这孤单落寞的心情吗?都不是。是词人害怕面对繁华过后的寂寞,她无法承受这乐极生悲的痛苦,害怕在相似的繁华中寻找到更多的记忆,更多的美好到不忍心去回忆的记忆,所以只好选择独卧空宅。词人心中的无奈,心绪的悲凉,心情的黯淡,可想而知。这一切的背后,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时代的阴霾,赐予了这个敏感的女子阴郁的心情和凄凉的笔调。
二、家国无依,遗恨深深。下片,由今转夕,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进行今夕对比,以更真实的笔调从宏观上抒发她“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故国之思和沦落之悲。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记忆中热闹的汴京城,元宵节时是那么的繁华,就连我们这些闺门中的妇女都可以盛装出游,观灯赏花,大家三五成群,头上戴着翡翠羽毛的帽子,发髻上插满了用金线编织的绢花首饰,个个装扮齐整,穿戴豪华,争妍斗奇,有说有笑地挤在人山人海的御街上赏灯猜谜看热闹。这一情景,再熟悉不过了,仿佛就在昨天,可是又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遥远。中州节日的盛况,早已随着大宋王朝南迁的队伍风光不再,早已在金人铁蹄践踏之下,堕入尘烟,留下的只是“满目山河空念远”的伤感和“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无奈。记忆中的节日越繁华,现实中心情就越落寞。
杭州城里,有相似的繁华,但词人黯淡的心绪却感受不到,当词人把心绪拉回到现实,却发现“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如今的词人,没有了往日“沉醉不知归路”的豪放,没有了“见客入来,袜金钗溜”的调皮,更没有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甜蜜忧愁,有的只是“国破山河在”的感伤,是“漂流遂与流人伍”的坎坷,是美好爱情不再的无依无靠,是憔悴衰老的容颜,是两鬓似霜的白发,以这样的心情,这样的发髻蓬松的憔悴面目,怎么去欣赏那日日笙歌夜夜美景的杭州的繁华灯市呢,所以她“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还是自甘寂寞吧!与其出去触景生情,徒增不快,不如依偎窗前,隔帘静听他人欢声笑语,聊以自慰就可以了。这最后两句的收束,何其沉痛悲凉也,可谓字字泣血,声声是泪。以李清照活泼开朗的个性,早期词作所透露出的对生活的热爱,这欲出不得,欲观不能的矛盾和无奈,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折磨。南渡以来,亡国之痛、夫亡之悲、流落之恨、小人之谗……这一连串的悲惨遭际,使她痛不欲生,让她难以忍受,更让她心力交瘁,实在打不起精神再去欣赏那美景。但是词人那敏感的不安分的心灵深处,又有不甘,于是她要悄悄地在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何等的孤寂和悲凉啊——别人的笑语里,有她美好的回忆,有她对家的依恋、对国的怀念,更有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今日孤苦无依的残酷。词人的泪水,和着游人的笑声,街上人头攒动亮如白昼,屋内孤单凄凉一灯如豆,在这极其尖锐矛盾的心绪中,词人度过了一个漫长而又痛楚的节日之夜。这一切的背后,是那个让人不堪回首的时代,那个无依无靠的岁月。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佳节美景的欢乐气氛与国破夫亡的残酷现实之间的强烈对比,写出了词人过去现在截然不同的心境和社会遭遇,一反早期词清新亮丽的风格,写尽了作者浓重悲凉的黯淡心绪,也委婉曲折地表明她对那个时代的批判。
国破家亡的巨创痛楚,使其作品本身的悲叹,超越了个人身世之感,很自然地带上了社会动乱遍地哀鸿的时代印记,反映出人民别乡离土、流离失所的共同哀愁。然而这个深刻的主题,并不是在平铺直叙中表达而出,也不是在大声疾呼的控诉中哭喊而出,而是在作者细腻敏感的叙述中,在作者充满温情的追忆中,在不疾不徐的平淡中,在历尽沧桑的慵懒中,娓娓道来。饱经忧患后,深沉内敛,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不逞才而才自现,不华丽而丽自生,这就是晚年李清照,能曲尽人意,却又发人深思——在一唱三叹一波三折中,为我们展示了家国无依的深深遗恨。
① 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24页。
②③④ 褚斌杰等:《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页,第14页,第14页。
⑤⑥ 吴世昌:《诗词论丛》,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第156页。
[1] 唐圭璋.全宋词[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2] 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M] .成都:巴蜀书社,1992.[3] 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M] .北京:中华书局,2003.
[4] 康震.康震评说李清照[M] .北京:中华书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