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坐地生财:广州3村官10年贪1.27亿
2014-03-18
中国扶贫 2014年3期
日前,广州市在全国首开先河,对村官实施出国审批管理,出台此政的主因就是村官虽小,却大贪问题频传:3名村干部,10多年间,“鲸吞”1.27亿元补偿款。
近些年,越来越多地处城乡接合部的村官,开始热衷于“坐地生财”,一些巨富“村官”,动辄几十套房产、亿元身家。广州市政法机关统计,由郊区发展而来的广州市白云区,近4年来已有101名村干部因贪污腐败“落马”,多数涉及征地拆迁、为“违建”充当“保护伞”。江苏南京市人民检察院统计,2009年至2012年查办的村干部中,七成多涉及征地拆迁领域。
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腐败村官对上瞒报,对下蒙骗,一边侵占政府各类补偿款、惠农资金,一边收受开发商贿赂,一边还以各种借口伸手向农民索贿,政府、企业、群众“三头获利”。与此同时,一些被征地的农民,为了获取更多补偿,往往也乐意与村干部私下“通融”,有的甚至还要贿赂村干部。
——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防止“村官”坐地生财,已成为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征地拆迁的制度漏洞和政策执行走样,往往给“村官”留下巨大的人为操作空间。对此,有学者和纪检干部建言,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征地拆迁制度,一方面应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村务公开细化,比如公开要按照政务、财务、事务逐项公开,要将涉农惠民政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征地拆迁补偿款等情况都纳入公开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