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农村籍学生思想困惑之阶段性探析

2014-03-17刘浩天

科教导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职

刘浩天

摘 要 农村籍学生是高职院校的一个主群体,在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影响下,普遍要经历呈阶段性的思想困惑,笔者从思想困惑的阶段性特征入手,着力分析成因,探索不同阶段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 农村籍学生 思想困惑 阶段性探析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Stage Analysis of Vocational Rural Students' Confusion of Ideas

LIU Haotian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 Chongqing 400030)

Abstract Rural Students is a main group of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factors,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stage to go through was confused, the author started from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ought confusing, focus on analyzing the causes, explore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rural students; confusion of ideas; stage analysis

1 高职农村籍学生思想困惑的阶段性特征

1.1 初期以入学困惑为主特征

高职初期,学生进入入学阶段,普遍处于一种兴奋和迷茫相互交织的状态。对于农村籍学生而言,一方面,自身有渴望读书进一步学习的要求,但客观上也承担着继续读书的巨大思想压力。一是,来自社会上一股“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影响,二是,来自家庭经济负担和家长一些其他期望的影响。另一方面,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不高。一部分学生的理想与现实有着巨大落差,在进入高职的前期比较难调适;一部分学生对高职院校的软硬件条件均不满意,容易打“退堂鼓”。在我校《高职学生人学情况调查》中反映出,入学后因各种原因退学的学生中农村籍学生占到7成以上。即便是在校的农村籍学生也会时不时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以下困惑:高考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他会面临继续留下还是复读再考,再博一回?高考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他会想是继续读书还是打工挣钱,减轻家庭负担?总的来说,进入高职的初期,不少农村籍学生在学习目标上有一段空置期,对发展的方向感比较模糊。因此,在这一阶段,农村籍学生思想困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入学的矛盾上,在权衡利弊中选择。

1.2 中期以学业困惑为主特征

高职中期,学生进入稳定阶段,普遍处于一种分流与压力相互叠加的状态。所谓分流,是指学生会依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喜好以及对需求的自我把握,而偏重于某一方面的发展,比如一部分热衷于社团活动、一部分专注于专业学习、一部分偏重于个性发展,一部分游离于群体之外等等。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籍学生由于受基础教育阶段的条件和培养限制,在兴趣特长、活动能力等非学习素质上比较欠缺,进入高职后他们往往在学习上投入得更多。也意识到其他方面的重要性,但又担心顾此失彼,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有点不知道除了学习之外他想干点什么、他能干点什么?所谓压力,是指进入大二后主要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压力上凸显。高职农村籍学生的学习水平一般不高,对一些专业课的学习显得特别的吃力。同时,对一些需要考级的公共课程,英语、计算机等农村籍学生原先相对学习欠缺,进入高职后明显乏力一些。

1.3 末期以就业困惑为主特征

就选择而言,农村籍毕业生面临城市与农村的两难选择。以笔者所在学校学生为例,他们在城市的需求远远没有在农村的需求量大,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广大的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大量的需要人才,而农村籍毕业生往往有一种脱离农村的心态而不愿意再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他们想留在城市,而事实上,城市并不容易就业。是迎难而上力争留在城市开拓,还是顺应趋势主动到农村发展,他们并无明确的目标,处于一种自我方向的迷茫期。就焦虑来看,从学校到实习单位一种全新的环境和工作生活节奏的改变,使他们全身心投入,而事实上他们往往更热衷于联系工作。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更担心的是不平等,面对城市就业的巨大压力,农村籍毕业生的竞争力受到城市人脉、城市户口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更担心“毕业即失业”,而无法面对父母。因此,在这一阶段,农村籍学生思想困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就业的矛盾上,在不同路径里徘徊。

2 高职农村籍学生思想困惑的阶段性成因

2.1 初期对社会的认知不成熟

社会认知主要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等三个不同加工水平的认知阶段。刚进入高职阶段的新生,正处于从校园到社会的社会化初始阶段,在社会认知上大多数处于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两个中低级阶段,而对于社会判断往往比较欠缺。农村籍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由于受环境和条件的诸多限制,相对差一些,容易被复杂纷繁的表象所迷惑,产生社会错觉。就目前来看,几个因素综合起来,使农村籍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够成熟。一是,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找工作难,找个满意的工作更难的情况下,一种“读大学没有意义”的观点在社会上传播,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泛滥开来,直接影响到农村籍学生的选择;二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失学人群庞大,这其中高中毕业后选择外出打工挣钱成为了农村地区普遍的模式,能够上大学的只是同龄人中的少数,多数对少数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三是,读大学的费用太高,也是农村籍学生入学的一大阻力。这些长期的偏差知觉和大量的负面信息,使高职农村籍学生在社会判断上欠缺成熟,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成才观、大学观、学习观,造成在高职入学初期的矛盾心理。

2.2 中期对学业的认知不全面

学业,即学习的课业。高职教育着力于高素质专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其“课业”是全方位的,要求学生既要学会求知,又要学会做人、做事与共处。高职学生在这点的理会和认识上普遍弱于本科学生,主要呈现两种状态:一是,普遍把高职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应试”一样对待,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锻炼;二是基本把高职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培训”一样对待,偏重于专业技术的提升,而欠缺了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对而言,由于长期形成的学业习惯和思维定势的局限,农村籍学生往往更专注于课堂、书本和专业的学习,从而造成了自身学业的狭隘。对于课堂之外的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对于书本之外的多彩校园生活,他们主动加入的不太多;对于专业之外的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他们投入得比较少。甚至,还有不少的学生一直在高职阶段过着高中阶段的生活,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二者的区别,在学业上囫囵吞枣。

2.3 末期对自我的认知不明晰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在高职末期,随着学业的基本结束,学生进入毕业季,面临实习、找工作的头等大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需要有很清晰的自我认知,即要很清楚地知道“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能做什么”。高职农村籍学生在自我认知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部分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眼高手低。片面地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好,表现好,在就业过程中盲目地观望、等待,总是期盼更好的,但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合适做什么;有的学生片面追求大城市、大单位、高工资;有的学生片面强调专业对口。二是大部分学生过于否定自我,缺乏自信。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农村籍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很低,不敢大胆主动地与用人单位交流,往往被动地参与和被动地就业;有的学生过度采纳父母、老师、同学的意见;有的学生单向地只顾买方市场。

3 高职农村籍学生思想困惑的阶段性对策

3.1 丰富入学教育内涵,帮助其顺利进入高职生活

入学教育是基础措施,它是新生进校的催化剂,对于了解学生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增进学生思想感情都非常重要。针对高职院校农村籍学生多,而且思想上容易出现入学的困惑,入学教育一定要有针对性地丰富内涵建设。笔者认为,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校情介绍,可以通过辅导员对本校既往校史、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做全面的介绍,拉进学校和新生的距离,增进感情交流。第二,专业交代,可以通过专业课教师对本校教育的特色和质量、各个专业群的特征和概况进行全面的详解,增强学生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第三,主题报告,可以通过学工部特别针对影响农村籍学生思想的负面舆论和不良现象进行深刻剖析,纠正认识偏差,坚定新生入读高职院校的信心。第四,适应帮助,可以通过思政课教师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内容加强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农村籍学生完成从高中到高职的转变。

3.2 加强心理干预力度,帮助其快速适应高职生活

心理干预是必要环节,它是学生在校的调节器,对于缓解学生压力、调控学生行为、增强学生心理素质都至关重要。据调查,高职学生往往在人际交往、恋爱、学习、就业等方面易产生心理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心理干预的力度。一是,开展针对高职农村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细分影响农村籍学生心理的内外因素,摸清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紧抓突出矛盾。二是,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相关建设,力图以优质的心理课堂教育,帮助农村籍学生提高理论认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对方法。三是,丰富学生释放心理压力的课外实践活动,以多彩的校园生活吸引农村籍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团学组织、文体活动,拓宽心理调节的途径与方式。四是,健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应对体系,从思路、理念到机构、人员等方面全方位地开展全校特别是针对农村籍学生的心理干预。

3.3 提高职业指导质量,帮助其从容毕业

职业指导是关键步骤,它是学生出校的助推力,对于帮助学生定位、缓解学生焦虑、增强学生就业能力都尤其重要。进行充分的职业指导,能对高职学生就业、择业、创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多,笔者认为要夯实以下几方面:一是,重视职业指导相关课程建设,特别要加强职业指导课突出高职院校职业特色和高职学生职业定位的功能;二是,模拟训练与真实招聘相结合,以实践形式增强农村籍学生的求职心理、方法和技巧,锻炼求职本领;三是,定期举办人力资源专题讲座,引进校外行业专家帮助农村籍学生提高对本行业的职业、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的认识;四是,开展创业教育,培育创业明显学生,增强农村籍学生创业的勇气、信心与能力。

总之,高职农村籍学生的思想困惑呈现出不同阶段的主题性,只有全程关注其思想上的动态变化与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有力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效,真正帮助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冬云.走出困惑: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探析[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6.

[2] 于爱萍.论高职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引导[J].辽宁高职学报,2006(10).

[3] 魏战刚.高职学生心理困惑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3(8).

[4] 李静.高职学生心理状况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5] 张红梅.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J].漳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猜你喜欢

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应用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高职“创业课”该怎么上?
高职英语发展史
提升高职“多元”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