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析
2014-03-17赵扬李双军
赵扬 李双军
摘 要 把“中国梦”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当中,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是当前各大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重要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遇到的问题,“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 中国梦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Path of "China Dream" into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AO Yang[1], LI Shuangjun[2]
([1] School of Accountancy, Yanch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ngfang, Hebei 065201;
[2] Nankai University Binhai College, Tianjin 300270)
Abstract Integrate "China Dream" into daily life, learning and future work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is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major college teacher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 important concern and research. From the "China Dream" scientific connotation, "China Dream" into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ina Dream"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sues encountered, "China Dream"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al aspects paths accordingly made some exposition and discussion.
Key words China dream;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path
1 阐述“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是强国梦、复兴梦、幸福梦。它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想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国强民富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基础,是人民幸福的可靠保证;而民族振兴才能进一步推动国家向着富强的方向发展,为强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最终目标,“中国梦”的实现最终要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去实现。“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利用“中国梦”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明确自身未来发展目标,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激发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责任感,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2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现实要求和逻辑必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理论自觉,更是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的重要的思想基础。高校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事业必将胜利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迎接“中国梦”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斗争中去。
3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遇到的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都在与国际社会进行接轨,故在受到西方国家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冲击影响下,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道德思想沦陷,迷茫困惑,贪图享乐,个人理想背离了社会理想的范畴,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和个人利益,无法面对生活困难、挫折和挑战,社会责任感严重弱化甚至缺失。
在新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形势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冲击所造成的大学生无信仰、无理想、无目标状况的出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无法依据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制定科学有效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当都造成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思想觉悟低下和行为准则缺失使其无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表现的就是这种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通过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4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4.1 营造学习“中国梦”的良好校园氛围
在“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里面,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对于学生深刻认识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践行“中国梦”的目标具有极大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我们应积极创造这样的健康的良性的环境氛围。同时,在高校开展“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手段和方法,比如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其接触到先进的新颖的思想观念,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深入开展“中国梦”的各项活动。
4.2 深化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
“中国梦”提出对中国社会各界产生极大影响,全国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纷纷热议“中国梦”的实现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应该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内涵,把自身的梦想和国家社会的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系统完善的理论学习和充分的实践检验来践行“中国梦”所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高校应加大“中国梦”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中国梦”的认知,不断完善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个人素质和思想政治修养,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增强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凝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党和国家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运动中去。
4.3 增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
人才是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强盛的生力军,同时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所以,高校应加强对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高等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增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探讨实现“中国梦”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使其可以正确理解“中国梦”的相关背景和历史意义,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还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及其价值观,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运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来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积极鼓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和引领工作。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习近平.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N].中国教育报,2013-05-05.
[3] 李合亮,王辉.新媒体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
[4] 王义桅.外界对“中国梦”的十大误解[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2013-04/16/c_124587680.htm.
[5] 李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2.
[6] 李晓琛.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个体价值实现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