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2014-03-17周斌党娜李磊

科教导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大学生

周斌 党娜 李磊

摘 要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社会交流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中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引起的网络依赖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依赖现状形成的原因和对大学生个人、学校、家庭、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合理的干预对策,帮助网络依赖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依赖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ountermeasur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Dependent

ZHOU Bin, DANG Na, LI Lei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54)

Abstract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get information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twork caused due to excessive use of network-dependent phenomenon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normal life and study, a major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by educato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students' network dependent and adverse effects on the individual college,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asonable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help network dependent students face learning and life correctl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depen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处于高位,网民增长和普及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其中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大学生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当代大学生不仅是网络使用的主要族群,而且也是受网络影响最为深远的族群。随着网络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凸现,网络已在相当程度上扮演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角色,因此,高校学生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网络依赖群体”。

1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表现形式

1.1 网络依赖的界定

网络依赖属轻度网络沉溺行为,是指上网者并没有表现出典型的成瘾症状,只是在精神上对网络有依赖,“是介于正常上网和网络成瘾之间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转变为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巨大的危害。

1.2 主要表现形式

1.2.1 沉溺网络交际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衍生出各种互联网软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加之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手机也成为了互联网的平台。QQ、微博、微信、人人网、BBS、贴吧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交际的一部分,这些网络交际工具的即时通讯功能,打破了朋友间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交友方式。在网络上建立友谊甚至爱情也成为多数大学生所认同的交际方式。于是一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社会里的人际沟通方式,以此来代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逃避现实,辗转于各个交友网站之中,造成在现实社会中交际能力下降,人际关系冷却。

1.2.2 痴迷于网络游戏

众多的网络游戏充满了视觉、听觉刺激,对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例如当前流行的CS、穿越火线、魔兽、地下城DNF等,足以使大学生沉迷其中,形成精神依赖,久而久之造成视力下降、无心学业,人际交流产生障碍,人格发生改变。部分游戏中的暴力色情内容易导致学生发生心理扭曲,进而引发犯罪。

1.2.3 网上购物成瘾

时下,网上购物以其便捷性、多样性以及价格优势已经成为主流消费模式之一,更引导着时尚潮流,大学生也走在潮流的前沿。购物网站推出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对大学生群体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例如淘宝、梦芭莎、京东商城、阿里巴巴、聚美优品等购物网站,可以提供不同的商品,满足大学生生活中的各样需求。合理地使用网络购物,能够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是无节制的网络购物,热衷于参与各种如“秒杀”、“双‘十一”等促销活动,不但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还会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依赖。

1.2.4 娱乐需求

“网络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具有传播速度迅捷、多媒体性、彻底打破时空界限、拉近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等优势”。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娱乐的形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大学生依赖网络的表现之一就是沉溺于各类网络电影、电视剧,经常进行所谓的“追剧”。

1.2.5 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不良信息,主要包括提供各种色情、封建迷信和暴力荒诞等内容的互联网站。网络已经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大学生极易受其诱惑,或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刻意去找这些信息,于是不少学生的身心健康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

2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危害

2.1 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

电脑辐射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诱发诸多眼疾。长时间使用电脑还会导致骨骼或肌肉疾病。再者,网络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有效的人际交流方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网络不等同于现实生活,许多大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渐渐地疏远了同学、朋友甚至亲人,与真实的人际关系隔绝,引发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和心理问题,使他们不能在现实中与他人正常交往,无法融入集体,常产生人际孤立感和焦虑感。

2.2 影响高校正常管理秩序

网络依赖的大学生必然会占用一些学习和休息时间,容易出现“逃课”、课堂“休息”等现象,影响高校正常管理秩序,成为高校管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成因

3.1 人格特质

大学生中的网络依赖者只是其中极少部分,其自身的人格特质是产生网络依赖的一大原因。“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在外向、愉快、公正、神经质和直率五大人格划分中,处于第四种人格(神经质、消极情绪、神经过敏)的人更容易形成网络依赖。

3.2 自我价值观

部分学生片面放大自我,奉行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与处事原则。而现实世界中自我的意义是由社会决定的。这样,很容易形成观念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当这种矛盾不可调和时,逃避现实,到网络空间寻求放大自我就会成为一种途径。

3.3 排解压力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在现实环境下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课业负担、失恋、人际关系紧张等都可能令他们感到不安。网络所具有的优势使它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缓解内心苦闷、困惑、孤独等情绪的渠道和方式。

3.4 自控能力差

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的娱乐方式逐渐被网络游戏所替代,将参与者的各种感觉全方位调动起来,获得多感官的刺激,达到真正的娱乐通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对大学生具有相当的诱惑性。因此部分自控能力差的大学生容易沉溺其中。

4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与时俱进,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在大学生成才过程中做到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启迪、组织上保障,利用网络技术资源,加强学生上网的引导,增强学生的自控力,尽量减小网络依赖的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4.1 开展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

4.1.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

“网络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在大学生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意义重大。在寝室、班级、院校适时开展以“诚信、安全”为中心的网络道德宣传活动,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自觉规范自身网络行为,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

4.1.2 采取必要措施,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高校可采取多种措施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如建立高校内部网络监管机制,通过技术控制,在校园网上筑起牢固的防御系统,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免受不良信息的侵扰;制定《校园网文明公约》、《网络违纪处理办法》等制度,有效遏制大学生网络不文明行为,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做有道德的网络主体;要利用有效手段控制校园网中的信息。

4.1.3 占领网络阵地,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以网络为载体建立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展内容丰富、灵活多样、图文并茂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忌简单的文字堆砌和生硬的理论说教。高校要充分发挥BBS的功能,在校园网上创建BBS聊天室,相关老师及时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一方面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其真实心态,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通过BBS帮助学生解除各方面的疑惑;另一方面,发挥预见功能,对事关政治方向和敏感的社会问题要及时在BBS上发出正面的声音,做好舆论导向。

4.2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4.2.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于新世纪在中国的实践和创新,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中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在校园里就是以学生为本,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着力构建“教学、管理、服务、环境、科研”五育人的工作体系。网络依赖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理应得到关注,只有重视网络依赖学生的问题研究,深入做好这一部分学生工作,才能真正、全面、公正体现以人为本,落实以人为本。再者,学生们受到较好的思想教育时,自身道德品质、价值观都会提高,学生对网络依赖性行为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4.2.2 重视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建立心理咨询、干预体系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对有网络依赖倾向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干预体系。如进行个体辅导或团体心理辅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和行为方式,获得社交认可和归属感。同时,加强这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个体的思想高度在个体恢复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4.3 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1)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学习和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与困难斗争中磨练意志,同时提高对社会的认知度,由内而外形成抵御网络依赖的“抗体”。另外,倡导大学生学生多参与体育活动,这是培养学生坚韧意志力的有效方式。(2)引导学生加强时间管理。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指导学生科学安排自己的时间,并建立监督机制。如果学生们可以较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他们在网络上的时间和强度就可以得到控制,避免出现网络依赖性行为。(3)提高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在思想上和认识上保持足够的清醒,从而强化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让大学生在利用网络的同时,把握好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分析鉴别能力,网上自我保护能力和对个人网络行为的自我约束能力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

[2] 任叶庆,谭超美.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调查与实证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6).

[3] 黄琴.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1(12).

[4] 褚基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0(15).

[5] 王珺.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科教导刊,2010(25).

[6] 李玲.大学生网络依赖成因分析及矫正策略[J].文教资料,2009(0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