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网融合疏缓充电桩“里程焦虑”

2014-03-17晓雷

中国设备工程 2014年9期
关键词:车主特斯拉电动汽车

多网融合疏缓充电桩“里程焦虑”

文/晓雷

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因充电难而遭冷遇,政府、车企及用户多方联手、群策群力、共组充换电网络,打破发展瓶颈救市。

编者按:我国电动汽车市场近年来可谓群雄竞逐。一时间,各种车型争奇斗艳、异彩纷呈;新能源概念好评如潮、热议不绝。国家大力扶持、补贴很给力;市场有需求、用户有刚需,本应供销两旺,然而近期却遭冷遇。截止2014年6月,上半年上牌的电动汽车仅300余辆,新能源汽车指标利用率仅为3.5%。

买车容易充电难成为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瓶颈,2014年年中,国家出重拳、给政策,全力解决充电难。政府、车企、用户多方联手、各施妙法、共组充换电网络:快充、慢充结合;站、桩搭配;充电、换电两措并举。充电设施建设前景可期,电动汽车市场得以复苏,申购回暖。

电动汽车因何政府“雷声大”车主“雨点小”

面对PM2.5阴霾笼罩下的蓝天不再,以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对汽油车牌照发放采取摇号或竞拍的政策性收紧,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开始大幅提升。随着电动汽车性能指标及外观的逐步提高、政府补贴的大手笔不断,再加上特斯拉热潮助推,近两年来,电动汽车的销售开始预热,前景看好。

政府对于电动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毋庸置疑,多项扶持激励政策的先后出台,充分显示了对电动汽车发展所寄予的厚望。早在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就曾明确提出,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50万辆,2020年累计销量500万辆以上。

然而近期电动汽车的销售却不尽人意。今年以北京为例,电动汽车摇号者多而买车者少,截止2014年6月,上半年上牌的电动汽车仅300余辆,新能源汽车指标利用率仅为3.5%。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不禁要问,超低购买率是因为电动汽车性能或性价比不高吗?

成功的企业对于政策的响应速度之快,绝对是超乎想象的,从国内的比亚迪、北汽、奇瑞、江淮、长安、上汽和华晨宝马,到国外的特斯拉、奔驰、丰田等车企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无论是性能高端的,还是经济适用的,总有一款能够让人由衷地满意。

然而买车容易充电难。很多电动车车主拿到车后,首先做的就是与小区物业交涉安装充电桩,但大多数物业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予合作,“既要承担风险,又无收益,还可能涉及电网扩容的问题,谁来承担成本?”。车主难,物业也难。于是,只看不用的“花瓶车”、四处“补血”的“蹭电车”成了很多车主无奈的选择。无疑,充电难成了制约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

充电到底有多难,看看热销中国的特斯拉

美国特斯拉汽车于去年5月宣布将进入中国市场,今年4月,正式进入中国。“高大上”的纯电动汽车很快成为中国“土豪”和精英争抢的“玩具”。

作为中国首批特斯拉车主之一的商人宗毅,为了能将爱车从北京开到广州,联系了一群特斯拉车主,边走边建充电桩。他们选择自驾过程中必经城市的酒店,通过捐赠的方式帮助酒店安装充电桩,以换取酒店免费为电动车主提供充电的承诺。而酒店方则可以通过提供免费充电服务,吸引电动车主住宿就餐。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在捐建20个充电桩之后,宗毅在打通中国第一条电动车南北充电之路(北京至广州)的同时,也完成了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民间资本试水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创举。

相对于宗毅车主的艰难充电路,车主于鑫泉的遭遇则是车企对充电难的无奈选择。

同样是中国首批特斯拉车主之一的于鑫泉提车比宗毅晚了一个多月,从特斯拉销售人员手中接过车钥匙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检查车况,而是“怒砸特斯拉”,来宣泄不满。

特斯拉公司对“首批车主”的区别对待,源于其坚持交车前要确保每一位车主都有适宜的充电设施,并能享受到及时的服务,但特斯拉的服务网点是从大型城市“北上广深”开建,而于鑫泉却在呼和浩特。于是因充电难引发的矛盾升级及多次交涉的不满积聚彻底惹怒了首选布网城市以外的车主。导致了砸车事件的上演。

面对充电难窘境,充电桩建设“全面开放”

2014年5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召开“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设施市场”新闻发布会。此举被喻为国家电网开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一步,同时民营资本的进入,预示着新一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即将来临。

国网表态,将全面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以及慢充、快充等各类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即国网将放手社会资本进入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市场。

其实,今年两会的时候,国网董事长刘振亚就曾公开对媒体声称:“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换电设施,将对社会‘全面开放’,谁想投资,谁有钱投资,谁就投。”

今年以来,在多个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后,据悉,今明两年全国充电桩建设的投资额将超600亿元,全年充电桩总数有望达10万个。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的增大,北京最新一期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者的数量也结束了下滑趋势,环比增长16.61%。

充电桩相关政策的出台,在全国掀起了一轮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政府、车企、用户多方共组充换电网络,2014年将成为电动汽车充电建设攻坚年,电动汽车能否获得长足发展,关键看今年各方的努力。

破解“里程焦虑”,公共充电网建设此起彼伏

2014年2月26日,北京市宣布将大规模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将在中心城区打造服务半径平均为5公里的充电圈。目前,京城已完成100个快速充电桩及300个慢速充电桩建设。到2014年底,将完成1 000个快速充电桩建设,在五环内初步建成5公里半径快速充换电网络,解决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届时,1 000个充电桩每天可满足24 000辆汽车的充电需求。另外,今年北京市将在京哈、京开、京沪、京承等7条高速公路建立14处公共充电桩。

随后,天津市宣布将新建6 700个充电桩或充电接口及66个充换电站;合肥开始尝试在新建小区“标配”充电桩;上海也表示在2015年充电桩数量将超6 000个;成都将投资近5亿打造电动车充换电“10分钟圈”;南昌计划建11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桩;兰州电动车充电站已开始选址,82个充电桩将遍布商业区;8月11日,河南首座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充电站在京港澳高速公路原阳服务区建成。其快速充电桩可以在20分钟内充电达80%的电量,续航150~200公里。河南省电力公司还将从下半年开始,在京港澳高速河南段,建设共计26座快速充电站。争取在河南省境内,乃至整个京港澳高速实现电动汽车的无忧畅行。

车企发力,加速充电网建设

今年4月,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与ABB宣布展开战略合作。5月17日,推出系列充电装置。ABB与比亚迪联手的一款产品是挂壁式家用或小区用设备,主要为快充装置。

5月29日,宝马中国、国网上海电力和上海世博发展集团共同宣布,将携手把上海世博园区打造成一个电动车推广示范区。根据规划,50个公共充电桩将分期建成,覆盖世博园、央企总部及绿谷区域。目前已有10个公共充电桩在世博购物中心等商业区安装落成,可为BMW及其他品牌的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另据了解,东风日产也正与ABB就充电设备开展合作。

北汽集团也曾公开承诺为安装充电桩买单。北京市购买北汽新能源车的车主,将享受由北汽方面和物业、电力进行协调并建好充电设施的“保姆式服务”。

6月,特斯拉在北京的首座公共充电站投入运营。位于酒仙桥恒通商务园的充电站将免费向特斯拉车主提供快充服务。该充电站由一个充电机带两个充电桩组成。大部分电力来自电网,少部分由太阳能蓄电板补充提供。以电力用尽的特斯拉Model S 85为例,20分钟充电一半,40分钟充电80%,80分钟充电100%。除北京之外,特斯拉在上海的两座超级充电站也已相继亮相。

政策鼓励,用户车主可自建充电桩

日前,北京市科委会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财政局正式发布《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建设管理细则》及《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财政补助资金管理细则》。其中规定,今后,市民购买纯电动小客车最高可获11.4万元补助。小区物业、业委会应配 合充电设施建设。自用充电桩从用户报装到验收接电在22个工作日内完成。

细则显示,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负责组织单位和个人的充电条件确认、充电设施建设。其中,“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包含生产企业授权经营的整车销售机构,即4S店。对于自用充电电价,细则提到,充电价格按照充电设施属地用电性质收取。其中,居民住宅小区内自用充电设施,按照北京居民电价标准收取,不执行阶梯电价;其他充电设施,按照北京一般工商业电价标准(非工业峰谷电价)收取。国家相关电价政策出台后,按照国家政策执行。

此次细则的出台,可以说是为广大车主自建充电桩提供了一把尚方宝剑,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车主在自建充电桩时,仍会因物业、车企、电网三方手续感到头疼。但好事多磨,最终大多可成功获批。

目标“1 000”,北京在冲刺

据北京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数据显示,包括慢充口在内,目前北京公用充电桩建成数量是318个,其中约200个充电桩由在京销售电动汽车的车企完成。根据北京之前公布的目标,今年年底前完成1 000个快速充电桩建设,也就是说,在今年余下的几个月内,还要建设600多个公用充电桩,才能达成目标。于是一场为完成年终1 000快充桩的冲刺赛开始了,各种方案相继出台,群策群力,共建北京充换电网络。

公用停车场成为建桩首选地。公联安达公司及金地停车管理公司两家大型公共停车管理企业正在对其所辖公共停车场进行选址,安排建设充电停车位。除此之外,还将在11个建设中的P+R停车场、大型商超停车场按20%的比例配建充电停车位;在京藏、京承、京沪等7条高速公路的14个服务区建设快充设施;在具备条件的加油站和电动汽车4S店投建快充桩。

金融方案的创新也被提上日程。8月2日,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与比亚迪汽车宣布设立15亿元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在全国有条件的示范城市引导发起成立城市新能源汽车子基金,建设新能源科技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网络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综合体—绿岛,继而在各城市发起绿岛专项基金,推动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谓绿岛,是指基于绿色交通方式的绿色时尚生活圈,功能包括电动汽车充电、能源交易、汽车租赁、消费娱乐等。

电动汽车车主成立互助充换电网络。基于互联网,将随车送桩政策发挥到极致,形成一个车主互助的充换电网络。并开发相应手机APP,在手机上显示周边可充电资源。

街边随处可见的路灯柱,也有望成为北京充电设施布局提速的突破口。相关部门日前表示,今年将开展路灯充电桩研制及试点应用。以期降低单独新建充电桩成本,破解城区土地成本高昂、汽车充电站建设空间资源短缺的困境。

市场期待,充电接口标准应尽快统一

在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统一标准未公布之前,各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口达十余种之多。几年前,有关部门成立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专家组,研究制定了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框架体系。据悉,我国在电动车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上处于国际相对领先地位,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是我国的直流电充电接口标准已成为与美国的SAE标准、日本的CHAdeMO标准以及德国的Combo标准并列的四大国际方案之一。

今年7月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与我国工信部部长苗圩共同拉下了代表中德电动车合作项目的手柄,意味着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的正式启动。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在不用牺牲车辆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未来我国和德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将实现完全统一。中德的电动汽车最终将会实现充电设施的完全共享。而在此之前,有消息指出,德美两国八大车企协商共建电动车快速充电标准,推广联合充电系统,选择了成本更低廉、操作更简便的Combo标准。欲将另立山头的部分日美车企横扫出局。不久的将来,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市场能否顺利完成中、德、美标准的大一统,让我们拭目以待。

资源共享 小软件大帮手

我们知道,北京市智能充换电网络管理服务平台在去年就已经上线试运行,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客户端,就可以查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充电桩位置、状态,并预约充电时间,但因系统、硬件等多方原因所限,这个网络平台所能提供的资源少得可怜。

那么可否将这个APP所提供的资源范围扩大,做到全社会资源共享,并由专业公司开发维护、及时更新,做到无论是政府公共充电网、车企免费充电网,还是用户自助充电网都可以在软件中实时显示任意充电桩的类型及其忙闲状态;做到只需通过该手机软件,就可以用自己的实名ID预约充电起止时间,如约充电呢。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还有待于充电设备供应商在硬件上及相关管理部门在政策上的支持。充电桩必须具备计量计费、远程升级、远程监控、充电桩实时充电状态、车主互助充电申请及后台监控管理系统等功能。

目前,安吉星系统公司在这方面的尝试已经初见成效。并将其应用在电动汽车雪佛兰Volt上,车主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与该车型沟通,实现对汽车及安吉星各项功能的24小时全天候远程控制。

据了解,安吉星智能手机技术具备的人车互动和远程控制功能在电动车领域都是首次出现,其中一些功能与车载电池充电直接相关,包括:显示电池充电水平、电池电量及可行驶总里程;显示充电插头是否连接插座;识别充电插座电压;接收充电、充电中断及充电完成等信息;手动设置充电时间,避峰就谷智能充电等。

猜你喜欢

车主特斯拉电动汽车
特斯拉Model S Plaid
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出车祸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电动汽车
听伴:抓住车主的耳朵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关注用户
汽车车主的移动应用
新发布的特斯拉Model 3你会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