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年代的“开门办学”
2014-03-17吴明先
吴明先
1958年中秋节,在大跃进的锣鼓声中,我们复旦大学1955级新闻系百名学生,由几位老师带队来到了上海市宝山县(现为宝山区)罗店公社“开门办学”。
所谓“开门办学”,就是要我们学生到农村的公社化、大跃进中去接受教育。
参加劳动
原本叫“罗店公社”的,在大跃进中改了名,叫“跃进公社”,可见当时全国跃进气氛之浓。我们进村的第一眼,就看到墙上一幅大大的配诗宣传,诗曰:稀奇真稀奇,茄子当马骑。骑到哪里去?北京去报喜!
住宿安排甫定,我们立马就投入到农村热火朝天的大跃进中去了。那时的农村不仅公社化,而且编制也“军事化”了。没有了原来的村、生产队,而改叫为“营”、“连”、“排”等。社员生活军事化,行动划一,大田劳动大兵团作战。
那时,罗店与全国农村一样,都在搞“深耕密植”。这“深耕”,不是一般的深耕,而是像挖战壕一样,一条连着一条。接着,在底部放火烧,这叫“烧土深翻”。当年我们都是年轻小伙子,营、连、排长要我们怎么挖,我们就怎么挖,有的是力气,夜以继日地干。结果,连干几天,我们也吃不消了,不少同学立在地里,扶着锨把便能睡着。所谓“密植”, 也不是一亩地加播种子三两半斤什么的,而是三倍五倍地把种子往地里撒,结果种子叠种子,底下的种子气都透不过来。
在私下里,我们也有议论:这样深翻密植,能增产吗?但不敢公开说。
在罗店将近一年,我们磨破了手掌,冻红了双脚,压痛了肩膀,熬红了双眼,目的是为了炼红思想,但实际效果如何,只有各人自得知。
与社员打成一片
由于我们年轻肯干,社员与我们的关系是很好的。时间长了,同学对女社员“阿婶”、“阿姨”到处叫,学生与社员也拉起了家常。我所在排,男女老幼都亲切地叫我“阿明”。
对罗店的农民,我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我的故乡与这里相隔不到10公里。我们语言相同,生活习惯一样,所以他们把我当做自己人,按当地人的习惯,把熟人叫“阿”啥“阿”啥的,把我叫“阿明”。那时候我年纪轻,身体也好,手脚麻利,劳动之余只要东家叫:“阿明,来帮我做这个”,西家叫:“阿明,来帮我做那个”,我都乐意去做那些举手之劳的事。很快我与他们打成了一片。
我们是借农民的房子集中住宿,在公共食堂吃饭。我们在罗店没有设“三同户”(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但是每个同学有个“联系户”,以深入了解农村,了解农民。
我的联系户是贫农成份。当家人虽然是农民,但不下田,他在罗店镇汽车站外边踩自行车搭客,作为他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自行车搭客也不容易。走这条门路的人不少,有镇上失业的贫民,有失地的贫农(农村合作化以后,农民便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公社化以后,连自留地也取消了),在镇汽车站周围聚集了一批踩自行车的搭客者。“僧多粥少”,平均每个踩自行车搭客的人,赚不了几个钱。何况都是跑短途的,长途的都乘汽车走了,但踩自行车搭客总比耕地收入高。
我这个联系户的当家人(户主),本来是不会踩自行车的,当初有5个小孩,孩子都小着哩,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天夜里,孩子们都睡着了,夫妇俩在商量着今后的生计。男人说:“我也去汽车站踩自行车搭客。”女人说:“哪来自行车?”男人望着正睡在老婆怀里最小的儿子。老婆急了:“你想把他卖了?”老公沉默一会儿,说:“有了钱,才能买自行车。否则,连这最小的孩子都活不下去。”他们家的自行车,就是这么来的。
有了自行车,这位能扶犁耙地的壮年农民,却不会踩自行车。后来学会了,却没有人敢搭他的车,因为他搭人技术不行。于是,由他老婆来陪练当客人,在车的后座上跳上跳下。夫妇俩不知摔了多少次跤,流了多少汗水和泪水,这位农民终于成了一个熟练的踩自行车搭客的人。
那个时候,老师刚好布置作业,要大家每人写一篇来农村以后的文章,我就把联系户家的这个故事,拟了《踩自行车的人》这个题目交了上去。
不料,过几天,老师在作业讲评会上,颇有倾向性地把我的这篇作业全文读了出来,要大家评讲。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我的那篇文章“情调不对头”啦,“小资产阶级感情”啦,“我们来农村就是要接受改造的”啦……好像变成了对我的一个小小的“批判会”。 不过,我不怪同学,那时候全国就是这样的氛围。
连谷种都吃了
我小时候受过一次严重的腿伤,曾休学半年。在罗店可能一下子劳动强度太大了,我的腿伤又复发了。不能下田劳动,便安排我管排里的种子仓库,兼清早6点钟吹哨叫醒大家起床。当时,劳动分三段时间:清早、上午和下午。清早从6点半钟劳动到8点钟,8点后才去公共食堂吃早饭。吹哨起床也是农村“军事化”的一种表现。
那时候,已入冬,路上行人稀少,我每天迎着晨曦,踏着白霜,过桥穿巷地吹哨。社员出勤了,我就到仓库上班,生活倒蛮有规律。记得在一次同学的会上,我还朗读了自己写的晨起吹哨的一首短诗,博得了大家的掌声。全诗现在我已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最末的两句:“……板桥人迹,愿做报晓鸡。”这是我“偷”唐朝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得来的。
排里的公共食堂,开始的时候,社员都集中在这里一起吃饭,饭随便吃,浪费大,后来改为社员打饭回家吃。打饭回家的饭量尺度是比较宽的。因为当年毛泽东主席说,粮食多了怎么办?“国家不要,谁也不要,农业社员们自己多吃嘛!一天吃五顿也行嘛!”他还说:“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可是,社员“放开肚皮吃饱饭”,不到半年工夫,我们排里的粮食就捉襟见肘了。突然有一天,有人拿了排长阿祥的条子来仓库取粮食。我不给,说“这是明年的谷种呀!”我一定要见了阿祥排长的面,问清楚才发。后来,阿祥来了,说:“食堂快没有米了,给吧。”此后,食堂就一直来仓库取谷种碾米做饭。
不久,我们“开门办学” 结束,大家离开罗店,返回学校。
我虽离开了罗店,但心还挂着罗店:来年,他们拿什么来播种啊,今后他们的日子怎么过呀?
( 作者为高级编辑,《信息时报》原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 周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