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困难与希望并存
2014-03-15丁筱净
丁筱净
百姓声音
北京市民崔先生:为应付雾霾天气,家里前几天刚买了空气净化器,家人甚至有了移居南方的想法,可貌似到了南方也逃不掉,简直无处可逃。
网易网友qingwatiti:猪肉里有瘦肉精,于是我戒了猪肉。牛奶里有三聚,于是我戒了牛奶。鱼里有避孕药,于是我戒了鱼肉。地下水被污染,于是我只喝桶装水。现在空气里满是PM2.5,但我无法戒掉呼吸。
改革路径
2013年1月25日
环保部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
2013年4月22日
环保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及水利部印发《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013年9月10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十条措施。
2013年10月2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2013年12月3日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京主持召开环保部常务会议,讨论《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行动计划(送审稿)》。
2013年12月18日
环保部印发《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
2月23日,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北京、石家庄、保定、邢台等京津冀中南部城市出现连续严重污染。
环保工作依然繁重而艰巨,但接二连三的政策和措施,也让公众看到了新的希望。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要建立生态文明必须建立五方面的制度: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深化生态体制改革。
2013年,经国务院同意,环保部确立了今后五年的三项重点环保工作:一是以细颗粒物(PM2.5)防控为重点,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二是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为重点,强化重点流域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三是以土壤污染治理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按计划,要落实好这三项重点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分别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清洁水行动计划》和《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提出了十条35项具体措施,扣响了向PM2.5污染宣战的“发令枪”。
然而,更多工作在等待完成。据了解,2014年环保部将在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的同时,抓紧编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但具体出台时间尚未明确。
全国性的生态红线划定,也正在进行。2013年9月,环保部表示将在认真研究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力争在2014年完成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工作,出台国家生态红线管控的政策措施和生态红线管理法规。
在法制方面,目前《环境保护法》正处在修订过程中,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今年4月份还将进行一轮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还基本处于搁置、排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