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聋生的家庭教育

2014-03-15秦淑芬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聋生家庭家长

秦淑芬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107-03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而聋生教育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在这一块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本人认为,如何引导聋生回归主流社会,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代残而不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家庭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爱孩子是父母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理。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自然、最亲密的关系,在爱的氛围中,子女无拘无束轻松自然地接受教育。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儿童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聋生由于生理的残疾,将来要很好的回归主流社会,家庭教育就显得比普通学生更为重要。然而,在我国由于特殊教育,聋生家庭教育理论明显薄弱,或者说尚未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具有正确指导意义的聋生家教理论。因此,当前聋生家教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家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手段粗糙,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强。

家庭教育奠定其发展的基础,对聋生的影响贯穿于他们的一生。在与父母的共同生活中聋生所形成的各种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不论好坏,对今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搞好聋生的家庭教育是提高聋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聋生是由于听力的缺陷,使他们与正常儿童有着不同的地方,由此容易出现心理偏差。家庭教育就可以预防心理偏差的出现,其作用是巨大的。聋童与正常儿童一样,除了吃奶等本领是天生的外,吃饭、穿衣、睡觉、走路都得由父母不厌其烦的教,有时甚至得教上几十遍。聋童由于自身听力功能的缺陷,就需要在父母的引导下制定早期康复计划、早期教育计划,他们在无数次尝试而又无数次失败后,需要家长的鼓励培养自信心。家长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家庭角色和社会成员角色的观念,使特殊儿童具有健康的人格;家长与教师联合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有助于聋生的自我发展。

一、聋童家庭教育的误区

1.对聋生的过分保护

聋生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不可避免会发生争执,但一部分聋生的家长在听到孩子的报告后,担心孩子吃亏,立刻去干涉,更有甚者阻止与他人交往,父母的过分保护,限制了聋生与他人交往的兴趣,更有甚者使聋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退缩和无端取闹的现象。

2.对聋生百般溺爱

聋生由于从小失聪,做父母的总觉得对不起孩子,心理上有种沉重的内疚感,因而对孩子过分照料、放纵、溺爱,家庭的其他成员也会尽力去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不明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德、智、体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不愿给孩子提出更高、更严、更新的要求,孩子一旦做错了事就为其辩解或掩饰,加之一味的物质供给与心理满足,使这类家庭聋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同龄人,而且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气与不健康的心理。如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地位“显赫”感强,惯于支使别人,逞强好胜,做事拈轻怕重、缺乏韧性,对人没有礼貌、不愿搞好团结,挫折面前懦弱、不知所措等。

3.视聋生为负担

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家庭中出现残疾儿童是件可耻的事,是他们给家庭带来了不幸,因而对他们冷眼相待。这些家长时不时在心理上产生一股无名的怨恨,且常常会把这股怨气不自觉地发泄到孩子身上,稍不如意就迁怒于他们,把自己的绝大部分爱放在那些健康活泼的孩子身上。聋童除生活的基本要求能得到一些满足外,其他需要几乎全被忽视。这样的孩子大多性格内向、自卑、怯懦,失去了生之快乐。

4.对聋生放任不管

这类家长一般文化素质较差,对自身的教育职责认识不清。他们虽说对聋童无怨恨和抛弃的心理,但总觉得就是花费再大的心血,有缺陷的孩子也不可能成才,只要平时能让其吃饱、穿暖,不惹事生非就行了,这部分家长一般都经历了为孩子治病四处求医的过程,但钱财两空、收效甚微的结果令他们沮丧。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极少与孩子沟通,管教方式简单,甚至对孩子平时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5.父母的教育方法不一致

这种家庭中的父亲认为只有“严厉”的教育,让聋童多受磨难,将来才能自立、自强起来,不受别人的欺辱,而母亲百般护短,千般宠爱,事事充当孩子的保护伞。夫妻俩常为孩子的教育争执不休,对聋生的教育形不成合力,也容易使聋生钻空子,在家倚一方,怕一方,教育效果收获甚微。

以上几点是深为人忧虑的,这也许是许多家长面临的问题。搞好聋生的家庭教育就需走出误区,讲究内容、方法与原则,有效地补偿聋生的缺陷,使其将来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聋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应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要与学校教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聋生家庭教育的实施方法

1.德育为主,学会做人

家庭教育要以德育为首,根本任务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点应放在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上,家庭教育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教育孩子懂礼貌、守纪律、服从集体、关心他人、拾金不昧、不乱花钱、尊老爱幼等。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自身行为的示范作用胜于对子女的任何说教。由于幼儿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低,又喜欢模仿,因而“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建立一个完美的形象”,能以身作则,躬行正道,将会对子女产生重要的教育作用。在家庭生活中,自幼培养儿童正确的志向。教育聋童从小就能从具体事物中分辨善恶是非,以影响着他终生所为。

2.注重智育,掌握技能

家庭智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聋童学习在学校里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特别是对孩子的语言训练,是家庭智育的核心。家长要在协助学校培养聋生热爱学习、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按时完成作业、做好复习、预习、及时改正作业错误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加强对聋生语言的训练。在家庭中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多说、多读、多写。部分有残余听力,有一定语言基础的聋生,如不加以训练,其现有的语言技能还会退化。

3.体育为主,强化身体健康

家长应注意孩子的健康和身体的正常发育。加强体育卫生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长要经常督促自己的孩子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培养讲究个人卫生,注意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同时要加强对孩子进行生理卫生教育,如吃饭不挑食、保证营养、勤锻炼预防疾病疫情等。

4.以美育人,强化身体健康

家庭美育的任务是培养聋生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家长要教育孩子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引导孩子认识哪些事物为美,哪些不美;怎么做才是美,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教育中家长可引导孩子欣赏和观察一些艺术品,指点孩子搞一些小制作,学习绘画、雕刻等来培养孩子发现美、领悟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针对学校开展的美育活动,家长要积极参与,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劳动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教给孩子必要的生活技能和文化知识很重要,要想让孩子将来在社会生活中自立,就必须培养聋生学会一技之长,适应社会生活,将来自立于社会。更好地参与社会职业技术不仅要在学校学,还要在家庭中学。家长应配合学校,指导聋生完成劳动任务,学好各项劳动技能。注重培养孩子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爱护公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

总之,聋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并不是先天的,它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家长,要从孩子将来的生存与切身利益的大局出发,努力克服自己教育思想与方法的不足,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总结经验,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同步前进。我相信,只要聋生家长都能做到上述几点,聋生必将会得到健康发展,成为一代残而不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

(责任编辑 李 翔)endprint

猜你喜欢

聋生家庭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家长请吃药Ⅱ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