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对策建议研究

2014-03-15赵宗更周敬慧高峻岭

关键词:学业辅导员大学生

赵宗更,周敬慧,高峻岭

(1.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办公室,河北 石家庄 050018;2河北科技大学 高教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18)

大学生活的核心是学习,学习文化知识,学习适应社会的本领,学习为人处世的哲理,学习生活的方式……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既要关心学生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学生思想品德,还要关心学生身心素质和学习兴趣;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行为”[1]。学业水平是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的学习和学业进行指导是促进学生学业成功的有效举措,是推动学习改革的基本途径。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学业指导对于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起到关键性的作用[2]。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高校学业指导的开展现状,笔者认为加强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内涵

大学生学业指导是指高校对学生在学业方面提供的指导和帮助,服务范围涉及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所有方面,旨在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根据学生本人的教育背景、学习动机、兴趣与能力,辅助、指导他们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3]。学业指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大学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在学业方面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使其获得有效的、有价值的高等教育经历。学业指导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是狭义的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指导,也不仅仅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与“学习”这一行为有关的指导,而且涉及对大学生人生规划的指导,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得的指导。因此,大学生学业指导包括学科学习指导、课程选修指导、个人发展规划指导、自主学习指导四个方面。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的现状

(一)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学业指导的探索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逐渐意识到学业指导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性,逐渐重视对大学生学业指导的探索和研究,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业指导活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开设学业指导课,向学生综合介绍大学学习学、个人发展规划、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内容。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大学于1984年首创学习方法课,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多所学校将学业指导课列入学生课程体系。二是建立专门的学业指导机构,统筹、协调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学业指导基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成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中心,针对学生不同需求,开展针对性指导。三是建立学业指导网站。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学业指导网站也随之发展起来,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学业指导的方式与空间。国内有些高校建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学业指导网站,如北京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网站下设学习政策、学习规划、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学习导师、学习调查等不同的栏目。四是编写指导教材,如《学会学习—大学生学习导论》、《大学生学习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指导》等系列教材。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高校学业指导的开展情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以及对行政管理人员、任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的访谈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大学生学业指导的认识不到位

我们通过对行政管理人员、任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的走访调查发现,他们对学业指导的认识不足。行政管理人员虽然通过不同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但对大学生学业指导内涵的认识不清楚,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主要侧重专业认知方面,学生管理部门侧重于事务性工作和学风建设方面,缺乏发展性学业指导。在高校“重科研成果”评价考核的导向下,任课教师往往重科研重教书轻指导。辅导员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主要通过行为规范的强化,指导范围局限于学习困难生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并且多是一种外在的行为强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的认识,没有真正从内部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学生向老师寻求帮助的积极主动性不高。

2.学业指导内容不全面

一方面与学生对学业指导内容的期待相比,学生期待的学业指导内容包括专业和课程指导、课程选修指导、学习指导、个人发展指导、辅修双学位、出国留学、考研、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信息指导,其中学生强烈期待是学校能够针对学生个体,对他们的个人发展规划进行指导,希望得到的是发展性的、个性化的、针对性较强的指导。而学校给予学生较多的是专业认知和学习态度指导,是一般性的指导,是一种行为养成、制度规范教育。另一方面,与英美国家高校的学业指导相比,我国高校学业指导工作缺乏的是对学生的思维、创造性、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学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指导。

3.学业指导形式单一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目前高校开展的学业指导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简单介绍学校的历史文化、图书馆资源等软硬件设施,二是通过一次或几次讲座介绍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如表1所示)。这两种形式的指导工作都是一种集体化的、集中式的指导,关注不到学生个体,与学生期待的学业指导形式相比,有较大差距。通过高校开展学业指导形式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校能够做到的是对广大学生进行的一般性指导、集体化的指导,而缺乏个性化的指导。在“贵校的学业指导主要面向哪些学生”一题的调查中,64名受访者选择学习困难学生,58名受访者选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257名受访者选择全体学生(如表2所示)。这说明高校的学业指导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意在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指导,但在注重全体学生的同时就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指导。

4.学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制度不完善

健全的体系,完善的制度是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是由组织机构体系、队伍体系和课程体系共同构成的。但在组织机构方面,高校尚未设立专门的学业指导机构;在信息化方面,也尚未建立正式的学业指导网站或学生网络交流平台;在人员配备方面,主要是少部分辅导员和任课老师在做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在课程方面,虽然开设了学业指导类课程,但不够系统化,学生普遍反映效果不是很好,课程结束后没有太大的收获。在制度建设方面,尚未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学业指导制度。有的政策或措施的出台是出于管理上的创新需要,并没有落到实处,最终成了面子工程;有的制度由于缺乏计划的周密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表1 学校开展过哪些形式的学业指导活动

表2 学校的学业指导主要面向哪些学生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对策建议

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全面的、综合的考虑组织机构、人员、制度等各个要素在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而后进行统筹安排。高校应从理念、制度、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学业指导。

(一)大学生学业指导的理念方面

1.营造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教育和凝聚功能,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大的影响。各个高校应将学校的文化底蕴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着手,建立一种适应大学生特点的、符合大学生学习生活规律的、满足大学生合理需求的、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材的校园文化。

2.学校领导应重视大学生学业指导。首先,学校领导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研究大学生学业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学业指导的理论认识。其次,学校管理人员应定期到学业指导工作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交流,了解其他高校的有效做法,并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安排部署本校的学业指导工作。最后,学校领导在开学典礼的致辞中应渗透本校的育人理念、“学生在大学应该如何学习”以及“学习什么”等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内容,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大学学习有一定的认识。

3.教师应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理念。一方面教师要学习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理论,坚持克制自省和慎独的自我完善方法,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另一方面,高校应制定合理的教书育人激励机制,加大对教书育人效果较好的教师的奖励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育人效果评价体系等,引导教师重科研更重教学,重教书更重育人。

4.辅导员应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理念。辅导员队伍具有三大重要职能,即教育、管理、服务。不论是教育、管理,还是服务,这些都是手段,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育人为本”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辅导员应强化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应时刻牢记管理、服务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5.学生应强化接受学业指导的意识。美国学者AUSTIN指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发生。学业指导重点就是能让更多的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活动有高认同,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4]。学业指导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只有指导人员外在的指导,而学生自身缺乏积极主动性的学业指导意义甚微。因此,学生自身要打破自己原有的思想认识,当在学习或生活上感到迷茫或困惑时,积极主动地向任课教师、导师或辅导员等人寻求帮助。

(二)完善大学生学业指导制度

在制度方面,高校应建立分科式学业指导、导师制学业指导、辅导员的学业指导三种制度,并明确各个指导群体的主要责任,以将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1.分科式学业指导。分科式学业指导是指按照学科、课程的不同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指导、专业认知指导。分科式学业指导应交由各任课教师负责,任课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方法等较为了解,是分科式学业指导最合适的人选。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他们一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2.导师制学业指导。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但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空有导师之名,无导师之实”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形式主义”的问题,从大学生学业指导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高校应建立全程导师制,并明确导师职责,制定科学的导师管理办法,促使导师做好学业指导工作。

3.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学业指导。首先,辅导员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正面情感的调和作用,通过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以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其次,辅导员应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等,对思想状况不好,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及时做好疏导和引导工作。第三,辅导员应加强学生出勤情况的检查,经常深入到学生宿舍,在点点滴滴的工作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引导学生开展各类学习活动,以有趣的学习活动代替娱乐活动。第五,辅导员自身应加强学业指导理论的学习,注意总结实际中的学业指导经验,提高自身的学业指导水平和素质。

(三)构建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

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是指,在结合高校学生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生源、组织结构和教师资源等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构建的一个包含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课程体系、组织机构体系、队伍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等基本要素的有机整体。

1.构建大学生学业指导课程体系

虽然现今我国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学业指导课,但各高校学业指导课的内容并不相同,学业指导课程尚未为形成系统。因此,大学生学业指导课程体系亟待构建,学业指导课程应成为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学业指导课程在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从课程开发与研讨,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师资培训与管理等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业指导课程体系。

2.构建大学生学业指导组织机构体系

首先,学业指导具有专业性,需要专职、专业人员来完成;学业指导涉及教学、学生管理、心理咨询、就业等多个部门,不能简单挂靠其中一个部门。因此,根据学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应在学校层面设置相对独立的大学生学业指导机构,对全校的学业指导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其次,各学院应根据自己学科的性质和学生学习特点,建立学院层面的学业指导机构,聘任学业指导人员,并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际指导方法的学习。

3.构建大学生学业指导队伍体系

高校应不断扩充学业指导队伍来源,提升学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和指导水平,构建从高校领导层到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共同参与的大学生学业指导队伍体系。第一,高校应扩大学业指导人员的来源,将从事行政工作的院系领导、管理人员、任课教师、辅导员、研究生、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群体纳入学业指导队伍,增加学业指导人员数量,构建上下结合、专兼职结合的学业指导队伍。第二,对每类学业指导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如在辅导员培训中,高校应对具有学院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的培训教育,对具有人文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进行理工类学科知识的培训,提升辅导员的科学知识素养和人文精神素养,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和能力;开展学习指导、大学学习学、学习心理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的培训,提高辅导员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心理等进行指导的能力。

4.构建大学生学业指导监督评价体系

大学生学业指导监督评价体系是指各监督评价主体依据政策规定,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质量评估和价值判断的系统。大学生学业指导监督评价体系应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学业指导监督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二是学业指导监督评价的组织体系,即学业指导监督评价的主体。大学生学业指导监督评价主体主要包括:高校学业指导监督评价委员会、各学院学业指导工作室、各专兼职学业指导人员、广大学生群体四类人员。三是学业指导监督评价的依据,即规章制度体系。高校应建立从学校层面到各学院层面的规章条例和各种实施办法。

[1]袁贵仁.在 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 les/moe/moe_176/201301/147151.html, 2013-01-09.

[2]Tinto V.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 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2nd[EB/OL].[2011-07-11].http://www.aacu.org/peerreview/pr-wi08/pr-wi08AcAdv.cfm.

[3]Hemwall, M. K, Trachte, K.C. Academic advising as learning:10 Organizing principles. NACA DA Journ al, 2005, 25(2):74-83.

[4]季静.关于开展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实践与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58-59.

猜你喜欢

学业辅导员大学生
艰苦的学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之歌
35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