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针治疗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2014-03-15潘凌云
潘凌云
(云南省大理州中医医院,云南大理671000)
其他论著交流
留针治疗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潘凌云
(云南省大理州中医医院,云南大理671000)
目的 探讨留针治疗痔术后疼痛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术后根据其实际情况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研究组术后给予留针止痛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VAS评分,根据其评分结果及临床表现变化情况判断其止痛效果,记录两组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痔疮术后疼痛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研究组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 应用腹部留针治疗痔疮术后疼痛患者疗效显著,有效降低其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留针;痔疮;术后疼痛
痔疮是临床常见的肛肠疾病,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等类型,目前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有研究显示,由于患者具有个体差异,且痔疮发病部位较为特殊,经外科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疼痛程度剧烈,不利于其身体尽快恢复健康,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均造成一定伤害。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 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72例痔疮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留针治疗痔术后疼痛应用效果,为提高痔疮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72例痔疮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性48例、女性24例,年龄19至63岁,平均年龄(40.32± 2.19)岁,病程2至12年,平均病程(5.54±0.71)年,临床分期:III期51例、IV期21例;疾病类型:内痔17例、外痔23例、混合痔32例。按照抽签方式将72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临床分期、例数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 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痔疮诊断标准;②经外科手术治疗;③术后发生手术切口处疼痛;④无心脏、肝脏、肾脏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⑤无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及精神类疾病;⑥未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⑦排除术前硬膜外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吸入性麻醉;⑧对本次研究所使用镇痛方式具有良好耐受性,可坚持完成本次研究,无中断治疗情况;⑨治疗依从性良好,于本次研究过程中未同时使用其他任何止痛方法;⑩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研究方法 72例痔疮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根据其实际情况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即口服去痛片(由湖南湘药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留针止痛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VAS评分,根据其评分结果及临床表现变化情况判断其止痛效果,记录两组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3 留针止痛 ①器械:由苏州环球针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环球牌一次性腹针专用针灸针,规格为0.22mm×40mm、0.22×30mm,选用标准应根据患者腹壁脂肪层确定;②取穴:关元穴深刺、气海穴深刺、中脘穴浅刺、水分穴浅刺、气海穴下风湿点浅刺、天枢穴中刺;③操作方法: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针刺前对其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70%酒精棉球擦拭,医生手指也应用上述方法严格消毒),进针时应将患者腹部血管、毛孔有效避开(针刺血管将出现出血现象,起针时应对出血部位进行有效压迫止血;针刺在毛孔处患者将出现疼痛,应重新选取针刺部位),施术手法为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进针后停留3-5min(候气),之后捻转使进针局部出现针感(行气),待5min后再次行针加强针感,目的在于使针感向四周扩散(催气),留针30min后起针。
1.2.4 治疗效果判断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满分为10分,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即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2)临床疗效:①显效,术后排便、换药时手术创面均无疼痛感,VAS评分在0-3分之间;②有效,术后排便、换药时手术创面轻微疼痛,VAS评分在4-5分;③无效,术后创面疼痛,排便、换药时疼痛程度加剧,VAS评分大于5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由±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与对照组痔疮手术患者经不同方法镇痛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研究组痔疮术后疼痛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n(%)]
2.2 并发症
研究组与对照组痔疮手术患者经不同方法镇痛后,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研究组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1],痔疮患者肛垫支撑结构发生病理性肥大(伴下移),肛周皮下血管内出现淤血,最终形成曲张团块,若其病情严重可发生出血或脱垂等情况,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痔疮常用手术方法包括痔核分段结扎术、痔核外剥内扎术等,但有研究显示,痔疮手术操作复杂,术后患者大多较为疼痛,反射性尿道引发括约肌痉挛导致排尿困难,且由于疼痛患者排斥用力排尿,最终发生尿潴留[2]。此外,由于疼痛引发肛门括约肌痉挛,增高其肛管压力,阻碍血液淋巴回流,使肛缘发生水肿[3]。提示痔疮患者术后疼痛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不利于其尽快恢复健康。因此,痔疮手术患者术后进行有效镇痛,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保障其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痔疮手术后疼痛原因[4]:①痔疮发病部位特殊的解剖位置,肛门周围具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具有异常敏感的痛觉;②手术治疗时对切口组织及神经造成损伤,释放致痛因子;③术后创面周围组织发生局部感染或水肿情况;④进行排便需扩张肛门,括约肌发生痉挛性收缩;⑤术后需对手术创面更换敷料,进一步刺激创面造成疼痛;⑥患者年龄、性别、心理状态、疼痛史等外在因素。
近年来,随着祖国医学理论逐渐受到重视,应用中医手法对痔疮术后疼痛患者提供止痛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腹部留针止痛是以中医阴阳学说、经络学说及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发展的新型中医止痛方法。腹针特点:①腹针针对每种疾病均有固定的进针处方,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后,按照针刺穴位、深度、手法进行治疗,可保障其操作性及有效性;②采用细针浅刺,深度仅位于脂肪层,未达肌层(筋膜层上方),较传统针刺深度较浅,治疗时针刺所致疼痛感较轻;③根据患者实际腹壁厚度选择用针规格;④操作过程中无需达到特殊刺激效果(涩、沉、紧等),进一步减轻针刺疼痛感。本文研究可知,痔疮术后疼痛患者采用传统止痛片治疗后,其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总有效率77.78%),且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2.22%),经腹部留针治疗后,痔疮术后疼痛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4.44%,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3%,可获得满意疗效,与陈素[5]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应用腹部留针治疗痔疮术后疼痛患者疗效显著,有效降低其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桂英,焦立红,张飞春,等.消炎止痛栓的制备和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16(8):375.
[2] 左进.止痛消炎膏对190例肛肠直肠病止痛作用的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12,12(3):21.
[3] 文小平,李连美,朱沈秋.针刺承山穴对肛裂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1996,1:42.
[4] 周思妹.耳穴埋针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6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14(2):51.
[5] 陈素.针刺束骨穴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7(8):503.
潘凌云,1964年生,男,汉族,云南昆明人,本科学历,1988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一直从事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