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T在检测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对比分析
2014-03-15余飞龙
余飞龙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人民医院,云南弥勒652399)
论著/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T在检测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对比分析
余飞龙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人民医院,云南弥勒65239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T在检测冠状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4年3月诊断的8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冠状动脉CT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22例轻度狭窄,19例中度狭窄,14例高度狭窄,无漏诊误诊的病例;对照组患者中14例轻度狭窄,11例中度狭窄,11例高度狭窄,6例漏诊误诊病例,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在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降低了误诊漏诊率,而且能够准确的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病情,使得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已经成为影像诊断的主要趋势。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检测;冠状动脉狭窄;对比分析
在传统影像诊断过程中,多使用冠状动脉造影(CAG)[1],因此逐渐形成了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标准。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创理念逐渐被应用于我国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冠状动脉CT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而来的,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我国冠状动脉狭窄诊断过程中的主要方法,有效提高了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检出率[2]。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4年3月诊断的8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冠状动脉CT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4年3月诊断的8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其中46例男性,34例女性,患者年龄段是42-85岁,平均年龄是(63.2± 7.5)岁。80例患者均出现心绞痛症状。8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80例患者均享有知情权,同意参与此次探究。
1.2 方 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冠状动脉CT进行诊断,型号为TOSHIBA Aquilion128层螺旋CT[3],在进行检查前3d内,患者需要进行碘过敏试验,并在冠状动脉CT检查当天需要禁食,且心率要符合规定的要求,为65次/min。在检查前,医护人员需要训练患者的屏气,以保证在扫描过程中,能够屏气10s左右。在图像资料扫描完成后,需要将其传输至影像工作站中,以开展后续处理,展现出心脏三维图像和冠状动脉影像图,以完成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
1.3 冠状动脉诊断标准
狭窄低于50%,为轻度狭窄;狭窄大于50%,为中度狭窄;狭窄大于70%,为重度狭窄;闭塞,血流无法通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分析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时需要使用到SPSS13.0软件,在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础上,对冠状动脉CT进行计算并预测,计数资料则使用χ2进行检验,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比较
对本次所抽取的我院治疗的8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3 讨 论
冠心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占到我国死亡总数的40%左右[4],因此专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预防,诊断到治疗等。而在传统冠心病诊断过程中,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存在,但是会给患者留下创伤,且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因此在一部分人群中不适宜使用,因此,无创检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冠状动脉CT被应用到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并将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相比较,也只是仅限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上[5]。
我国部分文献资料指出在重度狭窄患者中,两种检测手段的筛查结果保持一致,而在轻度狭窄与中度狭窄的诊断中,冠状动脉CT明显优于冠状动脉造影。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4年3月诊断的8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冠状动脉CT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观察组患者中22例轻度狭窄,19例中度狭窄,14例高度狭窄,无漏诊误诊的病例;对照组患者中14例轻度狭窄,11例中度狭窄,11例高度狭窄,6例漏诊误诊病例,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探究结果与文献资料结果保持一致。
探究此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冠状动脉造影在检查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重叠血管和扫描角度的不良影响;②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的情况下,冠状动脉中的狭窄部分未能确定,而冠状动脉CT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③冠状动脉造影在使用过程中,只是对患者血管的二维图进行显示,无法显示患者血管壁的异常变化;④冠状动脉狭窄属于弥漫性病变,而冠状动脉又极容易扩张,因此单凭冠状动脉造影,医护人员无法真实有效的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情况[6]。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患者是否被诊断为冠心病,不仅受到影像资料指标的影响,而且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和患病原因,并综合患者的心电图来进行判断。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典型的话,医护人员就可以选择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筛查;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且患病原因不定,医护人员则可以使用冠状动脉CT进行筛查[7],以选择最适合患者筛查的手段,不仅节省患者筛查诊断所需的时间,而且能够保证病症的确诊,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必要时,医护人员还可以安排患者同时使用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CT,两种筛查方法,以确保患者的诊断检出率。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CT在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降低了误诊漏诊率,而且能够准确的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病情,使得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已经成为影像诊断的主要趋势。虽然冠状动脉CT的发展较为迅速,但是还无法取代冠状动脉造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与问题。
[1] 蒋炳虎,王继琛,贾鹏,李姗姗,王晶晶.多层CT血管成像诊断中国冠心病人群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12(23):6992-6999.
[2] 张旭昌,曹绍东,王立峰,王凯,张同,路英杰,王晓云.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程度的对比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1,03(06):410-413.
[3] 方快发,吴慧忠,刘文兵,张亦辉,关天明.CT血管成像与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对照观察 [J].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2,03(06):493-495.
[4] 严丽丽,甘继宏,杨晶晶,沈倩波,魏雅娜,黄志辉,马丽群.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2,06(12):64-66.
[5] 冷利华,黄文胜,汪念东,裴宜斌,张亮,周函,晏晶晶,何小伍.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3,02(03):277-279.
[6] 张红梅,王庆胜.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J].西部医学,2010,01(01):144-145.
[7] 王本星.冠状动脉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05(09):90-90,96.
余飞龙,1972年生,男,汉族,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CT/MRI诊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