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帝王龙袍的那些事

2014-03-14杨宗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龙袍元宝帝王

杨宗

从上古发展到明代,龙的图案经历了无数次变化。总的看来,明代的龙,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局部特征,牛头、蛇身、鹿角、虾眼、狮鼻、驴嘴、猫耳、鹰爪、鱼尾等。在图案的构造和组织上也很有特色,除传统的行龙、云龙之外,还有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名目。

把龙和帝王联系起来,进而成为帝王的象征,从汉代开始就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龙成了皇帝的化身和权威的象征以后,它在很多地方就成了皇帝的专属品。比如皇帝即位称为“龙飞”,皇帝的身体叫“龙体”,脸叫“龙颜”,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睡的床叫“龙床”,就连皇帝的子孙也叫“龙子龙孙”。

故宫博物院的织绣专家房宏俊说:因为每一朝的皇帝都有自己的审美趣味,所以会直接体现在当朝的服饰中。比如龙的眼睛在清初时小如绿豆,后来逐渐变大。到了光绪时成为大黑眼珠,被称为“龙睛鱼眼”。再如,顺治、康熙龙袍上的龙脸形似元宝,被称为“元宝脸”。雍正龙袍上的龙鼻子似猪鼻子般上翘,被称为“猪鼻子”。这些纹饰细节的变化,都是龙袍断代的重要依据。从发行的龙票的大眼睛上看,设计者参照的似乎不是清早期的龙袍。

清时龙袍通身绣九条金龙:四条正龙绣在龙袍最显要的位置——前胸、后背和两肩,四条行龙在前后衣襟下摆部位,襟里藏一条,这样前后望去都是五条龙,寓意“九五至尊”。

清代规定只有皇帝和后妃才可穿龙袍,其他人一律不得僭用,即使有功之臣若蒙皇帝赐予龙袍,必须在穿着前“挑去一爪”,将五爪改为四爪,并被称为蟒袍。

到了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服制确定下来,并极为严格。不少人因为违规穿衣而送命。endprint

猜你喜欢

龙袍元宝帝王
元宝“发腮”记
帝王计划
黑色帝王颛顼
遛狗记
吃个蛋饺,捡个元宝
“穿龙袍上课”者是负责的老师
帝王蟹
龙袍
花田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