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外媒对中国重点领域改革观点跟踪与建议

2014-03-14李晓琳赵雷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章改革经济

李晓琳+赵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改革新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世界聚焦中国改革。本文对近年来外媒对中国推动全面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民生领域改革、城镇化相关改革四个领域的改革观点进行跟踪与整理,以期为深化改革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

一、关于推动全面改革

(一)对改革总体形势的判断

改革进入机遇期和关键期,下定决心推动一场真正的改革至关重要。新加坡《联合早报》2013年11月称不应低估中国改革决心。在权力高度集中的中国,改革能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高领导层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西班牙《国家报》2013年11月报道认为,中国几十年来真正有成就的就是变革,中国对改革、变革和自我批评非常重视,且拥有变革和适应的能力。如果改革能够持续,中国将迎来持续增长。不可回避的是改革已进入攻坚期,需要打破利益藩篱。英国《卫报》2013年11月撰文称中国的改革将触动诸多利益集团,中国的改革需要“闯关”的勇气。日本《东京新闻》2013年11月19日发表社论称,三中全会最重要的看点是中国共产党能否毅然阻止既得利益者反对,推出能够消除贫富差距、防止腐败等具体的对策。新加坡《联合早报》2013年11月的报道称中国发展到今天,改革不在项目多而在精,需要设计还更需要执行,不止要说,更要做。

(二)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注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凝聚了全球关注,全球媒体对中国改革升级版热议。

坚定改革决心,为全面改革描绘蓝图。西班牙《国家报》、《阿贝赛报》和《加泰罗尼亚报》等各大媒体均把此次三中全会跟三十年前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提并论。拉美社报道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下一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改革和调整至关重要,这些变革将有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创新体制。韩联社报道称,三中全会通过的相关文件意味着未来十年中国国政运行的基调已经确立,那就是深化改革。德新社报道称,中国共产党公布了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蓝图,中国政府将致力于扩大农村土地权、放松户籍限制、改善社会保障、加速城市化进程和加强法制等。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受到关注。这一表述改变了以往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发出了更为强烈的改革信号。路透社认为这意味着市场的地位在中国高层领导人的理念中有所上升,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深入。西班牙《国家报》称中共借本次会议的召开,宣布将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其目的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作用。美国《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挪威《每日商报》、巴西《圣保罗报》、美联社、法新社等各大媒体也都对此做了重点报道。

二、关于民生领域改革

(一)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讨论

教育事关国家长远发展,自2010年中国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推开以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国内外媒体表现出很大的关注。

人才教育体制落后,高端创新型人才缺乏。麦肯锡咨询公司2013年5月公布的有关中国教育体系和技能差距的报告称预计在中国高端就业市场,人才缺乏现象会不断加剧,到2020年,中国雇主将面临2400万人才缺口。美国《福布斯》双周刊2010年9月7日文章指出中国要想真正地转型为服务经济,立足产业价值链高端,必须有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人才,首先就要改革教育制度,接受跨学科思想。

现行高考制度可能妨碍下一代的创造活力。美国《福布斯》杂志网2012年12月1日文章认为高考制度催生出严峻环境,从公立学校进入中国顶尖大学的学生,很可能死记硬背超强但思维僵化。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2012年6月25日文章称如果中国想要继续增长,需要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决定终身命运的高考并不对此进行测试,中国的教育体系正在妨碍下一代人的青春活力。

(二)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自2009年起中国展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前进入了改革攻坚阶段,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

基层医疗水平仍需加强,弱势群体保障仍需提高。目前中国的医疗保障已经进入需要查缺补漏、不断完善的阶段,特别是对农民和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保障要不断强化。美国《全球主义者》2011年6月文章指出目前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足体现在:一是仍有很多穷人纯粹出于经济原因而放弃医治;二是约80%的医保服务机构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地区超过1亿人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服务,城市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三是中国医生有近半学历不超过高中,很多农村医生的经验和教育水平无法与城市相比;四是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体制效率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英国路透社2010年12月1日文章称中国正在试着扩大健康保险和基本医疗服务对全民的覆盖。但是在这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农村地区诊所和设备数量缺乏,医疗人员医疗技能极为不足等问题。

(三)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且未富先老。外媒对未来中国社会面临的养老压力表示担忧,一些媒体认为这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困难。英国《经济学家》2012年4月21日文章指出过去30年间,中国生育率从2.6下降至显然不能维持人口稳定的1.56,中位年龄将在2050年达到49岁,届时会比美国大出近9岁。这种趋势会引发严峻的金融和社会后果。2010—2050年中国劳动力人口比重将从72%下降至61%。届时受过良好教育且最具生产力的20岁出头年轻人数量将仅为目前的一半,看似取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大军渐成强弩之末。美国著名非营利性国际政策研究所CSIS2009年4月发布报告指出中国老年抚养比到2025年将达到32%,2050年将达到61%。203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将与美国持平达到24%,此后中国将是比美国还要老龄化的国家。英国《泰晤士报》网站2009年8月文章指出中国人在迈入老年的时候收入却远远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为明天的老龄人群提供赡养必定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养老保障体系需要继续完善。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不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正规养老保障覆盖不足,社保体系面临较大资金缺口。英国路透社2012年11月文章认为中国在未来十到二十年间将有可能面临社会保障体系资金不足的困境。中国可以拿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注入养老金资金池,提升养老金体系的“造血”能力。英国《经济学家》2012年4月21日文章指出中国在尚未有效构建起养老机制之前已有过多领取退休金的老人,中国正规社保体系仅覆盖3.65亿人且面临巨大资金缺口。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必须破除阻力。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09年5月发布的报告《中国养老制度改革的长征》认为中国养老制度需要更加根本性的改革。首先,要构筑一个普惠的保障底线,由政府的税收支付;其次,让整个社会来承担基本养老制度中无资金承担的成本;第三,建立一个政府监管、私营机构管理、个人账户投资的全国性制度。

养老服务体系亟需健全。除基本养老保险外,养老还需要更多的服务。目前中国的相关硬件设施和服务人才都明显不足、老年人的养老消费观念落后,应对银发潮缺乏准备。新加坡《联合早报》2013年3月19日文章指出中国目前城乡4.18万个养老机构共有养老床位365万张,平均每50名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位,中高端服务稀缺。养老护理员短缺且专业程度低。人们对养老的消费观念尚未成熟,中国老人乐意将钱留给子孙,不愿或不舍得花在自己身上。

三、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一)关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外媒普遍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选择表示肯定,对经济体制改革有较高期待。美国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2012年11月文章认为中国目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2013年3月文章认为中国现在坚定地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基本要点为中国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朝着以消费为基础并且由服务业引导的更为均衡的经济模式转型。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2013年11月4日文章称,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不足一年,但已经计划迈出更大步伐走向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这正是人们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寄予厚望的原因之一。西班牙《国家报》称中国政府公开承认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拐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比速度更重要,中国需要更高质量的增长。

(二)关于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外媒高度关注中国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发展转型方面所做的改革探索。马来西亚《南洋商报》2013年11月6日文章称中国需要解决“万能政府”问题。在地方,政府几乎主导经济增长造成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债务风险、市场缺乏活力等问题。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11月10日报道称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出中国这艘大船沿着正确航向前行的信号,中国经济将转向更加重视消费和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日本经济新闻》2013年11月报道指出从长远来看,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重视市场作用、提高经济效率对于中国实现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三)关于金融体制改革

2013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外媒对此抱有较高期待,改革既是必要的也存在一些难点和困难,不可能一蹴而就。英国《卫报》2013年11月3日文章指出中国下一阶段金融自由化包括通过引入储蓄账户存款保险为国内储户提供更高的利率,以及实现人民币的可兑换。但文章同时也指出新领导层很可能会谨慎行事。目前国内既得利益集团可能会强烈反对改革,金融部门也比较脆弱,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堆积了借给国有企业和房地产公司的不良贷款,如果急于求成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

市场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受关注。2013年7月,中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表明新领导层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心。英国路透社2013年7月19日文章认为央行的这一决定将使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方面展开自由竞争,彰显北京决心纠正金融系统和经济其他部门的扭曲,以实现从出口和投资为导向的经济增长转变为消费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法国《回声报》2013年7月19日网站报道认为此举显示了新政府继续深化改革,以使被国有大机构主导的金融领域自由化的决心。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是必要的,有助于刺激金融机构更好评估风险从而让贷出的资金更有效率。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将经济增长从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依靠消费拉动。美国《华尔街日报》2013年7月19日文章认为此举表明中国真的要彻底整顿需要改革的金融体系。中国领导人希望此举能降低贷款利息,并鼓励银行间展开竞争,促使它们为支持实体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以此推动经济发展。

上海自贸区作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探索。2013年9月27日,中国发布上海自由贸易区计划总体方案,试验区将使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存在各种限制的金融交易和货币交换实现自由化。外媒对此次改革的大胆探索精神表示赞扬,同时也期待更加深入的改革。新加坡联合早报网2013年9月评论文章称中国政府大力快速推动自贸区建设,蕴含着通过“再开放”来倒逼国内改革红利出现的意图。美国《侨报》2013年8月29日文章称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实验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其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为参与新国际分工而欲建立新型经济制度的决心。上海自贸试验区远非市场想象那样简单,这恐怕是一盘很大的棋,上海仅仅是布下的第一个棋子。日本《外交学者》2013年9月文章指出如果在上海自贸区允许人民币可兑换的尝试取得成功,中国政府将能够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放宽对人民币的管制。这符合其使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计划,上海有可能成为人民币贸易的主要中心。改革成效仍需时间检验。美国《华尔街日报》2013年9月13日指出落户企业可能因为资本控制放松以及贸易与投资壁垒减少而受益,但要产生较有意义的影响则需多年。《日本经济新闻》2013年9月29日文章认为已发布的开放政策仍然缺乏细节。中国政府态度慎重,如果货币交换实现自由化,海外资金可能大量流入,进而导致经济过热。但如果政府内部的“慎重论”抬头,改革可能停滞不前。今后细则的“开放程度”将左右中国经济改革的走向。

(四)关于资源环境问题

资源环境问题近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已不仅仅是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发展问题。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中国有世界20%的人口,但淡水供应量只占世界的7%,是全世界最缺水的经济体。外媒对于中国水资源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十分关注。尽管有些判断过于偏激,但仍然给我们敲响警钟,下一步需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美国《华盛顿邮报》2010年3月16日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水资源之争。水资源需求给中国崛起制造了一个难对付的威胁。英国《金融时报》2011年10月26日文章认为中国正在应对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和水资源短缺的难题,水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第二关键问题之一。水资源短缺将在经济调整中发挥作用,纺织和造纸等耗水产业将逐渐被迫提高生产效率。

空气污染问题引发民众关注。2013年初出现的雾霾天气使空气质量成为国人和国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改善空气质量需要从制度上、经济发展方式上作出多方面改变。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1月21日文章指出约从两年前开始,中国百姓意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即使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官方媒体近日也发出尖锐批评,异常恶劣的空气质量使中国领导人表示政府需采取更多行动。英国《观察家报》2013年2月16日文章指出在中国空气污染的意义已不仅止于健康危害,更演变成公众对政府经济增长优先战略不满的象征。

随着公众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已经到了治理环境问题的节点,政府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1月17日文章认为促增长的压力迫使中国政府官员淡化或无视污染问题,体制内缺乏问责机制,环境部门软弱无力。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先例表明,公众对污染问题的关切迟早会迫使当局采取行动。美国《纽约时报》2013年10月30日文章指出中国清洁空气的努力可能要进行很长时间。公众意识的增强是解决这一危机的必要一步。

四、关于全面推进城镇化

(一)关于推进城镇化对中国的意义

外媒普遍关注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对其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转型方面发挥的作用给予积极评价,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之一。西班牙《国家报》2013年11月12日文章认为中国政府希望经济减少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更多地转向对国内服务和消费的需求拉动。这就需要推动城市化将几亿农村人口转向城市。美国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2013年3月29日文章认为清晰的城镇化策略成为中国由消费引导的再平衡行动的关键。城镇化是消费的基础,对中国家庭的购买力具有重大影响。如果城镇化进程能够与创造就业机会结合,那么中国家庭收入增长的前景非常乐观。此外,由于城镇化是资本密集型活动,而中国人均资本存量只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13%,在未来数年有充分的理由继续让高投资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关于城镇化推进路径

现阶段,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进入转型期,要求由速度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城镇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土地、社会保障、财税等多个方面,需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动全面改革。韩国《亚细亚经济》2013年5月17日文章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建设或将把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二是对农村地区给予多种税收减免及金融扶持政策,提高农村的自立能力和产业化程度,禁止地方政府强征农民土地;三是改革户籍制度。美国《侨报》2013年8月13日社论认为中国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其核心是改革,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改革。内部改革要做加法,给中小城市、小城镇提供更多的活力,让他们吸纳更多就业人口,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基础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外部改革要做减法,打破地区利益格局,破除大城市对资金、人才等资源的磁吸效应,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市场的主导下让大小城镇形成相互配合的集群与合理的产业分工。

处理好土地问题。推进城镇化,土地改革至关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土地权益保护和流转。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2010年4月6日文章认为土地已经成为中国众多问题的“纲”,统筹城乡改革的关键就是土地问题。对于农民的土地,一要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二要容许土地“流转”,但在“流转”之前须先建立有效的土地保护机制。

加快解决农民工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2010年4月6日文章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农民工,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并没有消化和吸收农民工,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的第三元。

(三)关于警惕城市化陷阱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入快速扩张期,部分外媒担心过快的城市扩张会造成新一轮城市化陷阱,仅有规模上的城市化,缺少人的城市化,成为新一轮圈地运动。英国《卫报》2013年6月18日文章指出大多数中国的新城镇都是通过从农民那里征地建成的,这种融资依靠膨胀的房地产价格,造成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还导致城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恶化等其他一系列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2013年7月30日文章指出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地方官员首要的考量是城市化所能带来的GDP效应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考虑因素是财政收入。当前已经开始出现城市行政权扩张运动、简单的县改区现象。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2月15日文章指出中国土地城市化速度远超人口城市化。财政改革让中央获得大部分税收,同时迫使地方政府承担教育和医疗成本。感受到压力的城市想出两个财源:一是廉价征用农村土地,将其转让给开发商,这促进了城市无序扩张;二是创建数千个“经济开发区”吸引企业,增加财政收入。

猜你喜欢

文章改革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经济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